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印度
林民旺:中美关系恶化背景下,边境对峙事件考验了中印关系的“成色”
2020年发生的这场中印边境对峙事件,与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相呼应,对中国外交与战略构成了较大挑战。中国以一贯的理性和克制的态度,坚决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同时这场对峙也考验了中印关系的“成色”。...
【详细】
2021-03-18
印度的中亚战略:为何印度深化与伊朗的经贸关系
从短期来看,印度的中亚战略将会受到美伊冲突、塔利班重回阿富汗权力中心以及中伊经贸关系的持续升温等因素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印度、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和其他国家都将成为推动中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详细】
2021-03-04
中印之争:美国将选择站在印度一边
即使在把国家利益置于价值观之上的现实政治领域,印度可能会利用从美国获得的军事和情报支持,不仅针对中国,还针对巴基斯坦,这一事实也应该给拜登政府敲响警钟。尽管如此,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成功参与对其自身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与其对印度和该地区其他“志同道合”的民...
【详细】
2021-03-02
孟迪斯&陆安宁:为了制衡中国,拜登会延续特朗普的对印政策
为了制衡日益自信的中国,拜登总统必须推动特朗普政府构想的印太战略框架,同时支持美国自由和民主的立国价值观。通过在世界舞台上坚持这些价值观,拜登以后至少会被人们铭记为一位真正的美国总统……...
【详细】
2020-12-28
丁咚:比根访印,在印太地缘政治中,美国开启针对中国的“跷跷板”游戏
中美关系仍有机会,但随着局势发展,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两国关系的路越走越窄。机会不会自然地转化为实际的成效,如果不能把握住机会,不断消耗中美关系中的积极的建设性因素,扩大消极的对抗性因素,双方关系就会越来越富有竞争性和敌意性。...
【详细】
2020-10-14
张洁:美日印澳“四边对话”真是针对中国的亚洲版“小北约”吗?
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四边对话”这一地区秩序构想的“负面性”,即大有把中国作为对立面或是假想敌的趋势。中国需要将“四边对话”放置于地区秩序调整这一广阔的时代背景以及中美关系的大格局中加以分析和应对。在管控中美战略竞争的同时,在全球层面避...
【详细】
2020-10-09
阿米特·古普塔:印度无法打赢中国,与美国结盟才能摆脱困境
中国不会打一场类似1962年的战争,相反,它将依靠更大的机动性和更好的火力来重创印度。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值得忧虑的是,相对微小的收益,印度人可能要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甚至伤痕累累而一无所获。在印度,没有人真的相信印度军队能够夺回在1962年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详细】
2020-09-10
吴启讷:中印边界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相对于印度在边境上的强硬动作,中国方面则显得相当保守。原因之一是中国面临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印度则否。印度军队前往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从人口稠密区上来,调动容易,资源丰沛;但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从新疆还是从西藏过来,都要经过很长时间,中间都是人口稀少(今天新疆总...
【详细】
2020-09-08
希夫尚卡尔·梅农:中国的挑战与美印关系的未来
随着美中紧张关系的加剧(这几乎不可避免),中国和美国可能会要求亚洲国家在两者之间选边站。对印度来说,这将是一个尴尬的选择。印度的逻辑一直是寻求与中美两国间选择建立比另一方更好的关系。但如果到了关键时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印度会不得不选择美国。...
【详细】
2020-09-02
印度对中国战略的今与昔:双方1962年及目前实力对比
目前,印度服务业已经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同时印度希望能够将人口转化为经济红利,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能否达到后一个目标,一些经济学者存有疑问,主要理由是印度仍有高达25%的文盲率,国内经济存有多种问题等等。...
【详细】
2020-07-21
新美国安全中心:美国应该重新定义它对印度的“战略赌注”以应对中国
当前美国的战略过于模糊且进展缓慢:如果没有明确的优先事项,美国和印度可能会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有效加强地区军事平衡的活动上。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改革过于缓慢,而这正在使中国在地区影响力上获得相对收益。而美国一味地指望印度采取制衡中国的举动,将错失时机,使...
【详细】
2020-07-06
美国智库CNAS:中印边界军事对峙评估
在这种恶劣条件下规划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不仅需要严格的体能准备,如印军在克什米尔的高原作战学校进行体能准备,还需要进行战术创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努力提高其战斗机喷气发动机在高海拔地区的性能,同时在西藏自治区建立了一些富氧高压舱,以使任何后续...
【详细】
2020-07-01
坦维·马丹:中印边界冲突或进一步把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
印度官员现在的目标是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关系,以制衡更加自信的中国。新德里和华盛顿可能会更加亲密。对中国行为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印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人认为美国对全球力量平衡“不可或缺”。但对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新德里方面...
【详细】
2020-06-23
阿里夫·拉菲克:去年美国默许印度吞并克什米尔或是中印边界激烈冲突的根源
想当然地将中国在实控线上的行动与中国更广泛的激进政策联系起来,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有迹象表明,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回应美国去年对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支持采取了单边措施。...
【详细】
2020-06-17
吴孟克:“极限施压”对阵“战争边缘”——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
在2019年2月普尔瓦马危机中,印巴出现了“战争边缘”式危机,客观上对印起到了一定威慑作用。然而,印度于2019年8月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印巴关系再次跌至谷底。“持续紧张/不时危机”仍将是印巴关系在可预见未来的主要特征。...
【详细】
2020-01-15
袁南生: 印度的战略定位和国家命运,“ 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从印度独立7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印度的战略定位是成功的,这使印度获得了与其国家实力不对称的、较高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印度在国际体系中谋得了一个新的地位,即努力塑造印度在后殖民主义国家及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中的某种领导地位,开创所谓“第三条道路”,成...
【详细】
2019-12-13
访震后克什米尔:那些坚强乐观的克什米尔女性让我深受感染
UNDP克什米尔办公室的当地雇员也以女性居多。跟她们呆了一天后,我们也成了朋友。她们告诉我,在地震中,她们每家都失去了亲人。但她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当她们加倍努力工作去帮助其他村民时,她们获得了新的力量。她们的笑容依然灿烂,我被她们的坚强和乐观深深感染了。...
【详细】
2019-12-11
印太战略背景下的美印关系:双方真的重视其战略伙伴关系吗?
两国繁琐的官僚审查机制会让对方产生不重视战略伙伴关系的印象。在美国,这通常表现在出口管制决策方面。而在印度,国防部高级官员需要亲自审批本国军官与外国同行的接触,这也限制了与战略伙伴国建立个人关系。因此,美印间这种顺畅的双边防务合作尚未形成。在成熟的...
【详细】
2019-11-22
朱颖:为什么印度在RCEP谈判中死掐中国?
印度政府退出RCEP得到印度社会的广泛支持,也就是说,几乎整个印度都因为中国而对RCEP说不。印度对RCEP说不,是害怕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而印度也有“印度制造”的雄心壮志。...
【详细】
2019-11-15
王文奇:莫迪政府的民族主义与国家形象
莫迪的明智之处在于,他把这些个人的形象塑造包裹于国家叙事、国家形象之中,他以虔敬的学习者姿态礼拜宗教、研读先贤,同时又拜访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辈政治家。为了亲民,莫迪还主持了一档广播节目,叫“开心见诚”(Mann Ki Baat),呼吁印度民众与他直接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详细】
2019-10-23
东西之间的次大陆:印度文化中的信仰与理性
印度人的本质特征,由印度多种传统的不同因素形成。持不同态度的西方人的观察倾向,对于印度人在殖民地时期出现并且至今依然存在的自我形象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大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这种关系包含若干辩证方面,与对来自见多识广的西方的有选择性的赞赏和...
【详细】
2019-09-14
潘特,拉杰: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
2018年1月,印度对华态度又显示出180度的大转弯。这次转变既体现出印度的结构性忧虑,又体现出它对战略自主的坚持。战略自主,是印度不结盟外交政策在冷战后的新发展,指导着印度不要被任何单一大国牵着鼻子走。近年来,战略自主意味着印度与所有大国(包括中国)发展关系...
【详细】
2019-08-23
莫迪政府在克什米尔的突破性动作究竟为了什么?中印关系是否因此脱轨?
在中印边境局面可控的局面之下,印度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划归为两地,便可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集中精力应对巴基斯坦。如此一来,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军同时对峙的局面得以结束。更深层次来看,印度的担忧不只是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边境争端,而是克什米尔地区局面...
【详细】
2019-08-12
张家栋:印度欲在克什米尔用“短痛”换“长安”
由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印度的战略机遇期可能会失去。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曾表示可以斡旋克什米尔争端,并准备从阿富汗撤军。印度担心在阿富汗问题解决以后,美巴关系会进一步改善,巴基斯坦将把更多的力量用在克什米尔方向。这些既让印度非常恼火,也让印度有了紧迫...
【详细】
2019-08-12
克什米尔争端对中印关系投下阴影:能避免新版“洞朗对峙”出现吗?
面对“三股势力”,中印巴有充足的理由携手,以维护地区的稳定,2017年印巴同时加入以打击“三股势力”为主要使命之一的上海合作组织即是明证。中国“一带一路”旗舰型工程“中巴经济走廊”,也是希望通过改善巴基斯坦经济,消除极端势力滋生的土壤,实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详细】
2019-08-08
共7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曹辛:国际局势要求中国重塑国际友好形象
卢卡斯·库勒萨:对中国反应过度,可能导致美国联盟体系无力应对其他...
袁南生:外交舞台上的胡耀邦,外国记者赞他“坦率真诚,又反应灵敏”...
周濂:华人川普主义者的三个迷思
林泉忠:拜登政府设定“中美对决图",“新冷战格局" 意外疾速成形...
寂寞旧战场:缅共人民军中的中国女知青
弗里德曼:与中国竞争,拜登应该学学毛泽东的“矛盾论”...
曹辛:国际局势要求中国重塑国际友好形象
凯伊:以色列针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会继续,拜登难以使局势降温...
卢卡斯·库勒萨:对中国反应过度,可能导致美国联盟体系无力应对其他...
曹辛:若制裁战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中欧投资协定正式签署...
丁学良解读中美高层会谈:中美官员有一个很重大的不同...
曹辛:世界卫生组织为何反对中国疫苗护照的做法?...
相蓝欣:放任美国衰亡论和中国体制优越论宣扬,正中西方鹰派的下怀...
黄裕舜:西方对华的敌意并非不可避免,中国有必要改善国际形象...
袁南生:外交舞台上的胡耀邦,外国记者赞他“坦率真诚,又反应灵敏”...
郑佳明:曾国藩的学问与格局,他为何发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丨共...
周濂:华人川普主义者的三个迷思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国外交
中美经贸关系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美国外交
中美贸易战
世界历史
俄罗斯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中国
印度
苏联
全球经济
中东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一带一路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