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美关系
周志兴:庙堂与民间,智慧与置喙
居庙堂之高和和处江湖之远考虑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站位不同,信息不对称会带来种种偏差。当然,庙堂的智慧不见得会比民间的智慧高多少,而民间的智慧也不见得比庙堂的智慧高多少。...
【详细】
2022-09-27
赵明昊:“台湾政策法案”对中美关系来说是火上浇油
“台湾政策法案”具有重塑美国对台政策的潜在影响,是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台后美国国会议员对中美关系带来的又一次严重冲击。...
【详细】
2022-09-20
归泳涛:纵观十多年来中美日关系的演变,权力政治的色彩日趋浓重
面对中美关系的起伏不定,日本既想抱紧美国,又想稳住中国;既离不开美国的安全保护,又离不开中国的巨大市场。中美战略博弈的大背景决定了日本外交中朝秦暮楚的言行。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转变为拜登的对华统一战线,日本加强了“联美制华”的倾向,但依...
【详细】
2022-09-01
茅海建:中美关系的起源及其影响
我个人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东亚的一个依然处于发展中的大国,与美国的关系应当也有可能改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加强两国人民的了解,解除误会,以能到某一天可以互相信任。...
【详细】
2022-08-29
赵明昊:中国不宜低估美国在推动对华科技竞争方面的决心和进展
近期,美国总统拜登总统签署了此前在国会通过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这是拜登政府在《两党基础设施法案》等之后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立法进展。该法案虽然突出了“芯片”问题,但实际上有很多条款事关美国科研和创新体制的深层次调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针对此项立法发...
【详细】
2022-08-25
丁咚:不顾反对,佩洛西访问带来台海“三常态”
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转型,华盛顿在过去数年已经开始了台海战略的清晰化,但仍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次事态后,美方的战略清晰将更趋鲜明。...
【详细】
2022-08-24
梅惠琳&史剑道:未来十年,中国将拥有更多资源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
在未来几年,美国更有可能面对一个自信、强大的中国,而不是一个有危机感、鲁莽的中国。华盛顿不会在当前这场竞赛中获胜,因为北京已经退出,就像莫斯科在冷战结束时所做的那样。因此,为了确保其在亚洲的利益,美国必须为与中国的冲突做好准备,无论是明天还是二十年后。...
【详细】
2022-08-23
约瑟夫·奈:美国面对的中国挑战
正因为未来有许多可能,美国在应对中国的挑战时也会面临许多可能的失败风险,所以,审慎的战略必须有不止一种考虑。最严重失败是一场大规模战争,即便美国获胜,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军事冲突,也会让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全球经济影响相形失色。...
【详细】
2022-08-10
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台湾问题上,美中两国需要克制战争冲动
幸运的是,美国和中国政府都知道,发生热战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两国政府中没有任何一个理性的人想要战争。不幸的是,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那些不希望与对手发生战争的领导人,发现自己不得不做出决定性的选择:一方面接受他们认为不可接受的损失,另一方面采取行动...
【详细】
2022-08-09
保罗·希尔:新的台海危机已经到来
华盛顿似乎低估或忽视了中国对佩洛西的访问做出强烈反应的可能性,认为北京不会承担将其升级为危机的风险,或者不敢挑战和挑衅美国,因此会接受佩洛西的访问是象征性的,符合“一个中国”政策的说法。如果是这样,华盛顿在这方面的考量是错了。北京方面看到了必要性,而且...
【详细】
2022-08-03
王立新:如果中国大陆武力统一台湾,美国会袖手旁观吗?
美国在决定是否干预台海局势时,最主要的考量可能不是台湾的战略和经济利益,而是不干预或干预失败给美国带来的信誉损失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从而让美国付出巨大的、甚至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美国决策者可能认为,在面对大陆“武统”时,美国除了干预之外别无选...
【详细】
2022-08-03
海边的西塞罗:不可轻言的“必有一战”
大国之间的战争,表面上是军队的较量,实则是国力的比拼,而最深层的,其实是时间的较量。飞机、坦克、航母、导弹都不过是手段,离岸平衡、区域拒止,也不过只是花招。衡量国家兴衰的最终关键,要看时间到底站在谁的那一边?谁的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增强?谁的人民会随着...
【详细】
2022-08-02
章百家:中美博弈的结果将取决于两国各自的国内发展和争取其他各方的能力
以往冷战时代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有两条:第一,世界只有一个,试图搞两个体系没有前途,中国正是率先跳出冷战格局才实现发展。第二,面对外部压力,要有多手细致的准备,顶住压力,适度反应,如此才能避免陷入恶性循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中国必须重视培养健全的国民心态,摆...
【详细】
2022-07-29
哈尔·布兰兹:美国如何才能在一场持久战争中获胜?
对美国来说,一场围绕台湾的战争将是一场争夺关键地区统治权的战争——美国的失败可能导致其在亚洲地位的崩溃。因为担心整个地区的力量平衡将向着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发展,美国可能会持续的在可能的冲突中继续投入。中美两国有动机和能力在战争中进行持续且激烈的投...
【详细】
2022-07-27
伟达:当今世界有没有“新冷战”?
在新冷战的博弈过程中,也有些人把思想观念价值的较量,简化成所谓“话语权”的较量,换句话说,即是在思想观念价值的对峙比较难占上风的情况下,基本放弃实质的推理辩论,转而强调发声和宣传。...
【详细】
2022-07-26
童欣:美国真的想避免新冷战吗?还是说冷战已经在进行中……
从布林肯的“亚洲学会演讲”及其舆论场上的反应看,多数美国人希望与中国展开一场“新型冷战”,它应该像肯尼迪的梦想那样能够激发雄心,像里根的强势那样在压倒对手,让大国竞争的危机感催生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借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使日渐分裂的美国社会重新团结起来,让...
【详细】
2022-07-21
陆克文:美中出现意外冲突的风险真实存在,但双方正构筑“护栏”
有管理的战略竞争可能有助于在未来十年稳定美中关系,否则,随着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日益接近,两国之间的竞争将达到最危险的阶段。但中国应对(就此而言,美国也是如此)大量国内和国际挑战将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北京和华盛顿都发现,管理得当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度过即...
【详细】
2022-07-20
孙兴杰:中美战略外交关系的重建
两国外长在推动务实合作方面取得积极和重大进展,包括在对等互惠基础上,推动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取得更多成果;为两国外交领事人员履职创造更好条件;重启人文议题磋商;加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合作等。可以预见,随着线下面对面会晤的恢复,中美在各领域工作层的磋商...
【详细】
2022-07-20
郭良平:当前中美关系落入的不是修昔底德陷阱,而是人性的陷阱
中美之间的矛盾冲突远远超出了修昔底德陷阱,同人的一些本性特征相联系,远非实力对比变化能够解释清楚的。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竞争是在同种族、同文化、同文明之间进行的。如今的中美冲突,有更深层次上的古老的人性在作祟。...
【详细】
2022-07-08
侯逸超:美俄英法四国大使在华激辩,谁赢了?
真正的大国关系中,多一些类似的深度讨论,找到国际关系的可能性,才是外交的魅力所在。...
【详细】
2022-07-06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国外朋友、同行的务实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推进高水平的人文交流,向国人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在国际上树立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美国毫无疑问,应当是我们优化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伙伴。...
【详细】
2022-06-30
庞中英:中美在APEC还能重建合作吗
APEC就是跨太平洋地区的“共主”,其精神和原则,以及长期形成的经济合作遗产,对于弥合大国之间的分歧、遏止大国之间的冲突、改善大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多边主义价值。...
【详细】
2022-06-29
肯尼&莫里斯:美国版“一带一路”走不通,不应试图在中国的游戏中打败中国
美国不应试图在中国的游戏中打败中国,而是需要重新致力于通过全球合作、开放、透明和机会平等实现全球繁荣的愿景。就实体资本而言,世界银行和地区开发银行最适合实现这些目标。在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可以也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向学生和学者敞开大门。这个议程是真正由...
【详细】
2022-06-23
伟达:突破中美关系“休克”状态,开启希望的生机
处理好中美关系,并不像某些庸俗表述的那样,是谁跟着谁跑,或谁怂了谁服软。最关键要看是否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来引导和定位自己的战略与立场。...
【详细】
2022-06-22
帕特里克·麦克拉伦:美中争夺印太地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从长远来看,地区稳定不太可能通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完全掌控来实现。事实上,这种情况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可能极大地破坏该区域稳定。当然,每个国家都必须努力发展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未来的潜在挑战。然而,与此同时,该地区各方必须认识到,促进高度安全的许多基本手段已经以不...
【详细】
2022-06-02
共5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