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当前位置:首页 > 外交字号: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2022-06-30 16:08:56
来源:中国论坛 作者: 于洪君
关键词: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点击: 我要评论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国外朋友、同行的务实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推进高水平的人文交流,向国人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在国际上树立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美国毫无疑问,应当是我们优化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伙伴。

  很荣幸能够应邀参加这场以中美人文交流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场会议是在中美关系面临两国建交以来最为复杂和严峻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并且聚焦于毕生致力传播中国文化、献身于中美文化沟通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是对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对世界秩序总体稳定、对全球共同安全负有特殊责任的世界大国。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不仅事关两国各自的前途命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未来进程。

微信截图_20220630161008.jpg

  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变动与变革的深度、广度和烈度,超出以往任何时期,也超出我们的所有预想。在这个大背景下,中美关系呈现两国建交以来从未有过的严峻局面。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各领域冲突叠加,成为世界大变局中的最大变量和最大不确定因素。

  冷战结束3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一波多折,持续发展,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强化了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世界安全不可分割、和平发展休戚相关、全球治理共同参与、文明互鉴不可偏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然而,中美两国关系,却形成国际社会惶恐不安的态势,呈现冲突加剧而前景堪忧的局面。

  中美关系何以至此?究其根源,除两国价值观体系不同、社会治理方式不同、道路选择与制度设计不同、国际战略取向不同,导致分歧与矛盾客观存在而外,另一重要因素,或者说决定性因素,就是彼此间缺乏全面了解,缺乏深入沟通,缺乏广泛认知,缺乏普遍互信。

  有人可能会认为,中美之间不存在缺乏了解与沟通、缺乏交流与对话的问题,中美之间的根本问题是互信缺失,即互信赤字问题。我觉得,互信缺失,互信赤字,其实就是彼此认知严重不足进而严重扭曲的问题。在我国,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美国总统是谁,美国首都在哪;都知道爱迪生、比尔.盖茨、马斯克等名人佚事;几乎所有中学生都能说清美国的开国时间、建国历程、国土构成、国旗含义。

  但在美国,非常遗憾,很多国会议员、学界大佬或商界大亨,有关的中国知识储备却微乎其微。像赛珍珠那样一心朴实地体察中国的民情民意,全心全意地感受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性,无微不至地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不带偏见地推进中美文化沟通的人,真的是少而又少。

  当然,不能不承认,我们对美国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深层次研究,也并非十分到位,交流与沟通也有许多短板。实际上,不仅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整个外部世界,我们的认识和了解、对话与互动,浅尝辄止居多,细致入微甚少。人们知道毛泽东等中国革命领袖与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美国记者的友谊,但不了解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当年与美军延安观察团的交往,更不知道赛珍珠的存在;人们知道白求恩受美国加拿大共产党派遣,来华参加抗日斗争,却不知波兰医生傅斯拉也是共产党人,也曾在华参加抗日战争。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与世界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外人文交流的繁重性与长期性愈加彰显。我们反复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道理,反复解读“德不孤必有邻”的哲言,反复重申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国外朋友、同行的务实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推进高水平的人文交流,向国人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在国际上树立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美国毫无疑问,应当是我们优化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伙伴。

  几年前,特朗普政府野蛮发动对华贸易战、在诸多领域开启对华脱钩模式、中美关系因此急速下滑时,我曾经讲过,中美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寻求合作,中方处理对美关系既反强权政治又谋平等合作,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今天,拜登政府已将中美关系置于更为困难的境地,我仍然坚持上述看法和主张。

  对此,有人可能持不同见解。但我想,中美之间广义上的人文交流,不但非常必要,而且还要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扩大并优化对外人文交流,尤其是与美方的交流,是实践人类社会命运与共理念、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最重要方面。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年幼童赴美留学的悲怆历史,都记得中美建交前夕邓小平重启国人赴美留学之门的重大决策,也都知道从詹天佑到邓稼先再到钱学森,留美归来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中美关系中的这些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斩不断理还乱的人文交往史。10多年前,有人出版《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国教育交流研究》一书,援用大量数据和材料,说明中美交流“对两国人民来说是一项互利的具有长远意义的事业”。我对此深以为然。

  多年前,我国邮政部门曾经发行过中英文对照的《赛珍珠》邮资明信片,并且在镇江举行首发式,以纪念这位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功不可没的女作家。据我所知,赛珍珠不仅仅是成就斐然的作家,同时还是正义凛然的社会活动家。抗日战争期间,她曾发动募集活动,声援中国。虽然晚年赛珍珠未能实现重回故里的夙愿,但在生命最后一刻,她身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旗袍离开人世,其心可昭!

  美国前总统克松先生曾盛赞赛珍珠女士,称她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是“一位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人”。前总统布什也说过,他“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赛珍珠的影响,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文学艺术和人文交流影响人类社会的独特魅力,可想而知。

  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一切都已今非昔比。但赛珍珠没有过时。对于中美人文交流来说,她和她的作品,特别是她的人格与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追思和怀念这位崇高女性,就是要缅怀她的风骨,继承她的遗志,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创造性工作,把更广义更深䆳,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切合中美双方需要的高质量、现代化的人文交流,或者说文化合作,持之以恒地推向前进!

  作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本文系作者6月26日在江苏大学“2022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经本人同意,内容有所删减

责任编辑:昀舒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2022-06-30 16:08:56
来源:中国论坛 作者: 于洪君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国外朋友、同行的务实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推进高水平的人文交流,向国人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在国际上树立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美国毫无疑问,应当是我们优化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伙伴。

  很荣幸能够应邀参加这场以中美人文交流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场会议是在中美关系面临两国建交以来最为复杂和严峻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并且聚焦于毕生致力传播中国文化、献身于中美文化沟通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是对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对世界秩序总体稳定、对全球共同安全负有特殊责任的世界大国。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不仅事关两国各自的前途命运,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未来进程。

微信截图_20220630161008.jpg

  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变动与变革的深度、广度和烈度,超出以往任何时期,也超出我们的所有预想。在这个大背景下,中美关系呈现两国建交以来从未有过的严峻局面。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各领域冲突叠加,成为世界大变局中的最大变量和最大不确定因素。

  冷战结束3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一波多折,持续发展,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强化了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世界安全不可分割、和平发展休戚相关、全球治理共同参与、文明互鉴不可偏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然而,中美两国关系,却形成国际社会惶恐不安的态势,呈现冲突加剧而前景堪忧的局面。

  中美关系何以至此?究其根源,除两国价值观体系不同、社会治理方式不同、道路选择与制度设计不同、国际战略取向不同,导致分歧与矛盾客观存在而外,另一重要因素,或者说决定性因素,就是彼此间缺乏全面了解,缺乏深入沟通,缺乏广泛认知,缺乏普遍互信。

  有人可能会认为,中美之间不存在缺乏了解与沟通、缺乏交流与对话的问题,中美之间的根本问题是互信缺失,即互信赤字问题。我觉得,互信缺失,互信赤字,其实就是彼此认知严重不足进而严重扭曲的问题。在我国,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美国总统是谁,美国首都在哪;都知道爱迪生、比尔.盖茨、马斯克等名人佚事;几乎所有中学生都能说清美国的开国时间、建国历程、国土构成、国旗含义。

  但在美国,非常遗憾,很多国会议员、学界大佬或商界大亨,有关的中国知识储备却微乎其微。像赛珍珠那样一心朴实地体察中国的民情民意,全心全意地感受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性,无微不至地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不带偏见地推进中美文化沟通的人,真的是少而又少。

  当然,不能不承认,我们对美国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深层次研究,也并非十分到位,交流与沟通也有许多短板。实际上,不仅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整个外部世界,我们的认识和了解、对话与互动,浅尝辄止居多,细致入微甚少。人们知道毛泽东等中国革命领袖与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美国记者的友谊,但不了解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当年与美军延安观察团的交往,更不知道赛珍珠的存在;人们知道白求恩受美国加拿大共产党派遣,来华参加抗日斗争,却不知波兰医生傅斯拉也是共产党人,也曾在华参加抗日战争。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与世界联动发展融合发展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外人文交流的繁重性与长期性愈加彰显。我们反复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道理,反复解读“德不孤必有邻”的哲言,反复重申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国外朋友、同行的务实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推进高水平的人文交流,向国人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在国际上树立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美国毫无疑问,应当是我们优化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伙伴。

  几年前,特朗普政府野蛮发动对华贸易战、在诸多领域开启对华脱钩模式、中美关系因此急速下滑时,我曾经讲过,中美两国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寻求合作,中方处理对美关系既反强权政治又谋平等合作,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今天,拜登政府已将中美关系置于更为困难的境地,我仍然坚持上述看法和主张。

  对此,有人可能持不同见解。但我想,中美之间广义上的人文交流,不但非常必要,而且还要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扩大并优化对外人文交流,尤其是与美方的交流,是实践人类社会命运与共理念、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最重要方面。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年幼童赴美留学的悲怆历史,都记得中美建交前夕邓小平重启国人赴美留学之门的重大决策,也都知道从詹天佑到邓稼先再到钱学森,留美归来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中美关系中的这些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斩不断理还乱的人文交往史。10多年前,有人出版《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国教育交流研究》一书,援用大量数据和材料,说明中美交流“对两国人民来说是一项互利的具有长远意义的事业”。我对此深以为然。

  多年前,我国邮政部门曾经发行过中英文对照的《赛珍珠》邮资明信片,并且在镇江举行首发式,以纪念这位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功不可没的女作家。据我所知,赛珍珠不仅仅是成就斐然的作家,同时还是正义凛然的社会活动家。抗日战争期间,她曾发动募集活动,声援中国。虽然晚年赛珍珠未能实现重回故里的夙愿,但在生命最后一刻,她身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旗袍离开人世,其心可昭!

  美国前总统克松先生曾盛赞赛珍珠女士,称她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是“一位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人”。前总统布什也说过,他“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赛珍珠的影响,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文学艺术和人文交流影响人类社会的独特魅力,可想而知。

  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一切都已今非昔比。但赛珍珠没有过时。对于中美人文交流来说,她和她的作品,特别是她的人格与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追思和怀念这位崇高女性,就是要缅怀她的风骨,继承她的遗志,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创造性工作,把更广义更深䆳,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切合中美双方需要的高质量、现代化的人文交流,或者说文化合作,持之以恒地推向前进!

  作者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中国论坛特约专家;本文系作者6月26日在江苏大学“2022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经本人同意,内容有所删减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