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国
沈志华: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模式对立,意识形态对立是表面文章
美国是个两党政治,苏联是一党制,美国是两种声音,苏联是一种声音。苏联报纸上说的,就代表了政府,而美国不是,舆论和国会都有不同的说法,有反对苏联、要求遏制苏联的,但是也有支持善待苏联的。而苏联的宣传往往起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作用,打击了自己的支持者,却给反对自己...
【详细】
2020-09-27
被特朗普提名大法官的巴雷特:我不会为了小圈子也不会为一己之私而行事
法官必须按照法律的字面表述解释法律。(A judge must apply the law as written.)法官不是政策制定者,他们必须坚决搁置自己对任何政策的个人看法。...
【详细】
2020-09-27
张千帆:美国宪法上的政教关系
之所以说美国立宪者“高瞻远瞩”,是因为他们“不按常理出牌”——按常理,基督教占了当时人口的绝对多数,至少90%以上,那还不让宪法规定基督教为“国教”?他们绝对有政治实力这么做,但美国立宪者恰恰没有,因为他们的先祖之所以移民到美洲,正是因为他们受够了英国和欧洲...
【详细】
2020-09-27
宗研:服务于选举,菅义伟内阁的外交基调是求稳
选举是检验执政党内政外交的方式之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努力使其内政外交服务于维护国家利益,惠及国计民生,从而获得更多国民支持,以保持长治久安。菅义伟政府能否施展顺应民意的外交方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以服务于国计民生,争取国民支...
【详细】
2020-09-23
詹姆斯·菲利普斯:特朗普政府的中东外交突破,最终目标是伊朗?
巴林和阿联酋的外交协议可能会使得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采取更现实的谈判立场,并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道与以色列开启和平进程。但是,不管巴勒斯坦人如何反应,这两项协议代表着四边外交成就,并将为针对伊朗更为密切的战略合作铺平道路。...
【详细】
2020-09-17
兰德报告:日益不稳定、分裂和趋于内向的欧洲同美国的同盟关系将变化
欧洲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挑战——移民、恐怖主义、政治动荡和俄罗斯复兴,加之欧元危机带来的经济挑战,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欧盟有效应对这些威胁的能力,并可能改变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详细】
2020-09-16
共213页: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麦克福尔&米拉尼:普京的“中东牌”崩盘之后...
马克·哈斯:人口老龄化与数量萎缩,或将带来一个更和平的世纪...
麦克福尔&米拉尼:普京的“中东牌”崩盘之后...
金马奇&利普曼:社会平静的表象下,普京正将俄罗斯推向失衡的深渊...
麦克米伦:告别“盟友时代”?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正在让美国重回“孤...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埃尔·埃利安:世界是否要为美国的“例外主义”买单?...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马克·哈斯:人口老龄化与数量萎缩,或将带来一个更和平的世纪...
麦克福尔&米拉尼:普京的“中东牌”崩盘之后...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