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彼得·费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如何重塑美国和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字号:

彼得·费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如何重塑美国和世界

彼得·费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如何重塑美国和世界
2025-11-14 15:39:47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彼得·费弗;昀舒/译
关键词:美国 美国外交 点击: 我要评论
特朗普连任一年后,最大未知数是一切能持续多久。他的行动为变革创造了巨大机遇,国内外各方必将做出反应。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一致认为,他第二个任期的第一年充满了动荡。但这种动荡虽意义重大,却并非完全出乎意料。甚至在最终计票结果出炉之时,人们对特朗普的意图已有所了解,足以对他第二个任期的走向做出相对自信的预测——正如我一年前为《外交事务》杂志所做的那样。如今,许多预测已成现实。

ScreenShot_2025-11-13_154337_573.jpg

  例如,正如特朗普承诺的那样,他的高级顾问主要依据个人忠诚度和动员支持者的能力来选拔。除少数例外(如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他们或许更适合特朗普第一届内阁),主导第二任期政策运作的正是人们预料中的“混乱制造者”。

  特朗普进一步倾向单边主义,这并不意外。他此次上任时摆脱了许多以往的地缘政治束缚。2017年,他接手两场美军参与的联合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行动);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也限制了他在伊朗问题上的行动空间。而第一届政府已开始削弱的全球贸易体系约束,在随后几年因新冠疫情后增强韧性的努力而进一步松动。在经济领域,特朗普2025年拥有更大空间,因此得以推行最大化的关税政策。

  军政关系更加动荡也在预料之中。特朗普第一任期大部分时间与退役军官共事,但最后六个月,当他们的建议与他意愿冲突、支持者又批评他屈从军方时,他便将军方视为“深层政府”的一部分,意图束缚自己。特朗普及其代理人明确表示要对军方进行彻底整顿。尽管他未经具体说明便擅自撤换至少15名高级军官(其中许多是女性或有色人种)的做法令人震惊,但也并非完全出人意料。

  尽管开局大体在意料之中,某些事态发展却远超大多数人预期。特朗普在三个方面尤其令人大跌眼镜:在美国境内部署军队;外交政策重心转向西半球;胁迫国会放弃权力与职责。这些第一年出人意料的重大举措,或许具有持久性,将深刻影响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遗产,同时为未来政策的剧烈摇摆埋下伏笔——下一位总统要么试图矫枉过正,要么在特朗普开创的先例下受限。

  部署困境

  鉴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大力宣传移民问题,他连任后采取强硬立场已是公开秘密。他在演讲中提出动用国民警卫队参与遣返,延续了第一任期内派军队巡逻美墨边境的做法,并重申地方执法部门不堪重负的观点。

  然而,第一任期或竞选期间的任何举动都难以让人预料,他会在第二任期下令如此大规模的国内军事部署。特朗普已向芝加哥、洛杉矶、孟菲斯、波特兰和华盛顿特区等主要城市派遣数千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大多遭到地方当局反对。在洛杉矶,他甚至授权动用现役海军陆战队,称由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强硬突袭引发的抗议已失控。特朗普及其顾问还多次讨论援引《叛乱法》,以调动大规模军事力量应对他认定的国内紧急状态。

  特朗普并非首位联邦化国民警卫队或部署现役部队处理国内事务的总统。此前部署多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或协助重大活动(如超级碗或就职典礼)。派兵巡逻边境也非首创。即使批评者也主要质疑其效率与资源使用合理性,而非合法性。

  相比之下,特朗普过去一年的国内用兵明显越界,将原本非政治化的军队卷入党派冲突。军人有时被派去应对针对特朗普政策的和平抗议,有时处理长期高企的犯罪率,有时仅为挑衅而派往民主党主导的城市。此前总统也曾在国内部署军队执行争议任务(如民权运动时期),并将其包装为捍卫宪法。但历史最终证明那些决定正确,而特朗普部署的规模与当地威胁的微小之间巨大落差,使人们难以将其视为捍卫宪法的胜利,而更像是推进党派议程。

  军方迄今对特朗普每项命令言听计从,并不意外——在美国体制中,军方仅提供建议,不独立评判总统决定是否明智。真正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的意图。由于政府未能给出清晰解释,批评者做出最坏推测:这可能是为2026年和2028年大选的“演练”,旨在影响甚至干预选举。若此推测部分属实,将严重损害选举公信力,并使军方成为众矢之的,难以维持非党派地位,也难以继续作为宪法可靠捍卫者。

  归途

  “美国优先”的总统将更多注意力转向西半球并不意外,但其程度之高仍令人惊讶。第一任期调动整个联邦政府采取更强硬姿态,印太地区本应是第二任期重点。竞选信息也承诺结束加沙和乌克兰冲突,以便集中精力应对主要威胁。

  尽管政府并未完全忽视印太地区,特朗普的整体态度仍出人意料。他更倾向于从贸易协定角度看待主要对手,而非采取全面竞争战略。目前相关关税高于多数国家,但特朗普表示愿意在某些条件下调整。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对西半球的扩张性目标。特朗普曾提及将加拿大、格陵兰岛纳入美国领土并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最初被视为玩笑,如今看来已成为真实目标。他不止一次在社交媒体重申这些威胁。

  总统还将“禁毒战争”从比喻变为宣言,多次威胁在墨西哥不配合时单方面动武打击贩毒团伙——这将是自威尔逊总统1914年远征墨西哥以来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同时,他大幅加强对委内瑞拉马杜罗政权的军事与外交施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多次致命打击涉嫌运毒船只。种种迹象表明,政府正试图在委内瑞拉推行政权更迭,包括特朗普近期证实授权中情局秘密行动。特朗普曾在2016年公开批评政权更迭策略,如今却从批评者变为拥护者,这无疑是最令人震惊的转变之一。考虑到此举可能导致南部边境移民潮加剧——这正是他竞选时承诺要解决的问题——其矛盾尤为讽刺。

  特朗普从印太转向西半球的政策若持续,将产生全球性影响,可能彻底改变力量平衡,进一步削弱美国全球影响力。

  空白支票与失衡

  连任总统一开始抱有远大抱负是正常的,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明确授权,无需像首任那样经历学习曲线,也急于在任期末过渡前有所作为。

  但特朗普对其支持者和党派的掌控力前所未有。尽管政策立场反复(如对乌克兰援助、对贸易伙伴态度、结束战争还是扩大战区),他在共和党人中的支持率仍超90%。对约43%自认共和党或倾向共和党的选民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特朗普的忠诚。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有效控制立法机构。每位现代总统都梦想绕过国会攫取财政大权,但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无人像特朗普这样成功——尤其在共和党仅占微弱多数的情况下。只需少数人倒戈即可阻止激进政策,但他们出奇顺从。少数试图违抗者很快发现连任前景黯淡;已宣布退休、不再受连任压力的议员仍不愿与民主党联手制衡。在2025年11月大选民主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后,担忧特朗普政策的共和党人或将更敢于运用监督权。但迄今为止,国会绝对服从行政部门、任其篡夺立法独立权力的现象最为显著。

  例如,特朗普无视国会对外援助授权,削弱准独立外交机构,架空政府问责局和监察长办公室,减少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官员向国会汇报,绕过国会监督对中东武器销售和乌克兰安全援助。尽管权力遭公然侵犯,立法者鲜有作为以恢复传统角色。

  若此趋势持续,美国宪政体制可能根本性改变。制宪者赋予总统强大权力,依赖立法与司法制衡。若这些部门自愿放弃责任,对总统冲动的唯一约束仅剩政府内部审议程序。

  特朗普的明天

  特朗普连任一年后,最大未知数是一切能持续多久。他的行动为变革创造了巨大机遇,国内外各方必将做出反应。

  在国内,他打破了军民关系与宪法制衡的微妙平衡,引发对宪政未来的担忧。但趋势并非不可逆。若国会重燃保护立法特权与严格监督的热情,第二任期剩余时间可能与第一年截然不同。若民主党在2026年中期选举赢得国会一院或两院,制约或回归历史常态,甚至重现水门事件后国会积极姿态。

  若共和党保住并扩大多数席位,前景更难预测。特朗普将逐渐成为跛脚鸭,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或与争议政策保持距离;但史无前例的选举结果也可能赋予政府更大权力,巩固特朗普作为现代史上最具变革性总统的地位。

  在国际上,美国长期依赖冷战后全球实力与影响力维护大国和平,但特朗普正在消耗这些储备,相关机构终将瓦解。接下来发生什么无人能料。美国的伙伴与盟友虽渴望合作,但若美国不承担责任,他们难以达成持久方案。若不改变趋势,特朗普削弱全球影响力的做法可能催生新地缘政治秩序——敌对或漠视美国利益的大国将在广阔势力范围占据主导,摩擦加剧,大国战争风险上升。

  最终,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吹嘘第二任期首年非凡成就并非毫无道理,其影响之深远堪比罗斯福以来任何总统。许多做法在意料之中,包括一贯的不可预测性。但真正令人意外的是那些可能在未来数年持续发酵的事件,也使长期前景更加难以把握。

  作者简介:彼得·D·费弗是杜克大学政治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著有《感谢您的付出:公众对美国军队信任的成因与后果》一书。2005年至2007年,他曾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特别顾问。本文原载《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彼得·费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如何重塑美国和世界

彼得·费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如何重塑美国和世界

2025-11-14 15:39:47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彼得·费弗;昀舒/译
特朗普连任一年后,最大未知数是一切能持续多久。他的行动为变革创造了巨大机遇,国内外各方必将做出反应。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者和批评者都一致认为,他第二个任期的第一年充满了动荡。但这种动荡虽意义重大,却并非完全出乎意料。甚至在最终计票结果出炉之时,人们对特朗普的意图已有所了解,足以对他第二个任期的走向做出相对自信的预测——正如我一年前为《外交事务》杂志所做的那样。如今,许多预测已成现实。

ScreenShot_2025-11-13_154337_573.jpg

  例如,正如特朗普承诺的那样,他的高级顾问主要依据个人忠诚度和动员支持者的能力来选拔。除少数例外(如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他们或许更适合特朗普第一届内阁),主导第二任期政策运作的正是人们预料中的“混乱制造者”。

  特朗普进一步倾向单边主义,这并不意外。他此次上任时摆脱了许多以往的地缘政治束缚。2017年,他接手两场美军参与的联合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行动);2015年《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也限制了他在伊朗问题上的行动空间。而第一届政府已开始削弱的全球贸易体系约束,在随后几年因新冠疫情后增强韧性的努力而进一步松动。在经济领域,特朗普2025年拥有更大空间,因此得以推行最大化的关税政策。

  军政关系更加动荡也在预料之中。特朗普第一任期大部分时间与退役军官共事,但最后六个月,当他们的建议与他意愿冲突、支持者又批评他屈从军方时,他便将军方视为“深层政府”的一部分,意图束缚自己。特朗普及其代理人明确表示要对军方进行彻底整顿。尽管他未经具体说明便擅自撤换至少15名高级军官(其中许多是女性或有色人种)的做法令人震惊,但也并非完全出人意料。

  尽管开局大体在意料之中,某些事态发展却远超大多数人预期。特朗普在三个方面尤其令人大跌眼镜:在美国境内部署军队;外交政策重心转向西半球;胁迫国会放弃权力与职责。这些第一年出人意料的重大举措,或许具有持久性,将深刻影响特朗普的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遗产,同时为未来政策的剧烈摇摆埋下伏笔——下一位总统要么试图矫枉过正,要么在特朗普开创的先例下受限。

  部署困境

  鉴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大力宣传移民问题,他连任后采取强硬立场已是公开秘密。他在演讲中提出动用国民警卫队参与遣返,延续了第一任期内派军队巡逻美墨边境的做法,并重申地方执法部门不堪重负的观点。

  然而,第一任期或竞选期间的任何举动都难以让人预料,他会在第二任期下令如此大规模的国内军事部署。特朗普已向芝加哥、洛杉矶、孟菲斯、波特兰和华盛顿特区等主要城市派遣数千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大多遭到地方当局反对。在洛杉矶,他甚至授权动用现役海军陆战队,称由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强硬突袭引发的抗议已失控。特朗普及其顾问还多次讨论援引《叛乱法》,以调动大规模军事力量应对他认定的国内紧急状态。

  特朗普并非首位联邦化国民警卫队或部署现役部队处理国内事务的总统。此前部署多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或协助重大活动(如超级碗或就职典礼)。派兵巡逻边境也非首创。即使批评者也主要质疑其效率与资源使用合理性,而非合法性。

  相比之下,特朗普过去一年的国内用兵明显越界,将原本非政治化的军队卷入党派冲突。军人有时被派去应对针对特朗普政策的和平抗议,有时处理长期高企的犯罪率,有时仅为挑衅而派往民主党主导的城市。此前总统也曾在国内部署军队执行争议任务(如民权运动时期),并将其包装为捍卫宪法。但历史最终证明那些决定正确,而特朗普部署的规模与当地威胁的微小之间巨大落差,使人们难以将其视为捍卫宪法的胜利,而更像是推进党派议程。

  军方迄今对特朗普每项命令言听计从,并不意外——在美国体制中,军方仅提供建议,不独立评判总统决定是否明智。真正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的意图。由于政府未能给出清晰解释,批评者做出最坏推测:这可能是为2026年和2028年大选的“演练”,旨在影响甚至干预选举。若此推测部分属实,将严重损害选举公信力,并使军方成为众矢之的,难以维持非党派地位,也难以继续作为宪法可靠捍卫者。

  归途

  “美国优先”的总统将更多注意力转向西半球并不意外,但其程度之高仍令人惊讶。第一任期调动整个联邦政府采取更强硬姿态,印太地区本应是第二任期重点。竞选信息也承诺结束加沙和乌克兰冲突,以便集中精力应对主要威胁。

  尽管政府并未完全忽视印太地区,特朗普的整体态度仍出人意料。他更倾向于从贸易协定角度看待主要对手,而非采取全面竞争战略。目前相关关税高于多数国家,但特朗普表示愿意在某些条件下调整。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对西半球的扩张性目标。特朗普曾提及将加拿大、格陵兰岛纳入美国领土并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最初被视为玩笑,如今看来已成为真实目标。他不止一次在社交媒体重申这些威胁。

  总统还将“禁毒战争”从比喻变为宣言,多次威胁在墨西哥不配合时单方面动武打击贩毒团伙——这将是自威尔逊总统1914年远征墨西哥以来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同时,他大幅加强对委内瑞拉马杜罗政权的军事与外交施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多次致命打击涉嫌运毒船只。种种迹象表明,政府正试图在委内瑞拉推行政权更迭,包括特朗普近期证实授权中情局秘密行动。特朗普曾在2016年公开批评政权更迭策略,如今却从批评者变为拥护者,这无疑是最令人震惊的转变之一。考虑到此举可能导致南部边境移民潮加剧——这正是他竞选时承诺要解决的问题——其矛盾尤为讽刺。

  特朗普从印太转向西半球的政策若持续,将产生全球性影响,可能彻底改变力量平衡,进一步削弱美国全球影响力。

  空白支票与失衡

  连任总统一开始抱有远大抱负是正常的,他们相信自己拥有明确授权,无需像首任那样经历学习曲线,也急于在任期末过渡前有所作为。

  但特朗普对其支持者和党派的掌控力前所未有。尽管政策立场反复(如对乌克兰援助、对贸易伙伴态度、结束战争还是扩大战区),他在共和党人中的支持率仍超90%。对约43%自认共和党或倾向共和党的选民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特朗普的忠诚。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有效控制立法机构。每位现代总统都梦想绕过国会攫取财政大权,但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无人像特朗普这样成功——尤其在共和党仅占微弱多数的情况下。只需少数人倒戈即可阻止激进政策,但他们出奇顺从。少数试图违抗者很快发现连任前景黯淡;已宣布退休、不再受连任压力的议员仍不愿与民主党联手制衡。在2025年11月大选民主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后,担忧特朗普政策的共和党人或将更敢于运用监督权。但迄今为止,国会绝对服从行政部门、任其篡夺立法独立权力的现象最为显著。

  例如,特朗普无视国会对外援助授权,削弱准独立外交机构,架空政府问责局和监察长办公室,减少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官员向国会汇报,绕过国会监督对中东武器销售和乌克兰安全援助。尽管权力遭公然侵犯,立法者鲜有作为以恢复传统角色。

  若此趋势持续,美国宪政体制可能根本性改变。制宪者赋予总统强大权力,依赖立法与司法制衡。若这些部门自愿放弃责任,对总统冲动的唯一约束仅剩政府内部审议程序。

  特朗普的明天

  特朗普连任一年后,最大未知数是一切能持续多久。他的行动为变革创造了巨大机遇,国内外各方必将做出反应。

  在国内,他打破了军民关系与宪法制衡的微妙平衡,引发对宪政未来的担忧。但趋势并非不可逆。若国会重燃保护立法特权与严格监督的热情,第二任期剩余时间可能与第一年截然不同。若民主党在2026年中期选举赢得国会一院或两院,制约或回归历史常态,甚至重现水门事件后国会积极姿态。

  若共和党保住并扩大多数席位,前景更难预测。特朗普将逐渐成为跛脚鸭,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或与争议政策保持距离;但史无前例的选举结果也可能赋予政府更大权力,巩固特朗普作为现代史上最具变革性总统的地位。

  在国际上,美国长期依赖冷战后全球实力与影响力维护大国和平,但特朗普正在消耗这些储备,相关机构终将瓦解。接下来发生什么无人能料。美国的伙伴与盟友虽渴望合作,但若美国不承担责任,他们难以达成持久方案。若不改变趋势,特朗普削弱全球影响力的做法可能催生新地缘政治秩序——敌对或漠视美国利益的大国将在广阔势力范围占据主导,摩擦加剧,大国战争风险上升。

  最终,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吹嘘第二任期首年非凡成就并非毫无道理,其影响之深远堪比罗斯福以来任何总统。许多做法在意料之中,包括一贯的不可预测性。但真正令人意外的是那些可能在未来数年持续发酵的事件,也使长期前景更加难以把握。

  作者简介:彼得·D·费弗是杜克大学政治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著有《感谢您的付出:公众对美国军队信任的成因与后果》一书。2005年至2007年,他曾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规划和体制改革特别顾问。本文原载《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彼得·费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如何重塑美国和世界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