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阿鲁夫·本:内塔尼亚胡的生存术,铁腕如何征服加沙与国内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字号:

阿鲁夫·本:内塔尼亚胡的生存术,铁腕如何征服加沙与国内

阿鲁夫·本:内塔尼亚胡的生存术,铁腕如何征服加沙与国内
2025-11-10 16:11:55
来源:钝角网 作者: 阿鲁夫·本;昀舒/译
关键词:中东 以色列 点击: 我要评论
即便内塔尼亚胡正准备迎接政治生涯中最新、最艰难挑战,当听到特朗普讲话时,他也有充分理由面带微笑。赢得连任或许比与哈马斯作战更难。但对以色列的“生存大师”内塔尼亚胡而言,这是一场似曾相识的战斗。他最终能够胜出。

  10月13日,以色列人全神贯注地守在电视机前。加沙停火协议刚刚生效,最后20名以色列人质从哈马斯手中获释,而促成和平协议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这不仅是一场战争的结束,”特朗普宣称,“这也是一个恐怖与死亡时代的终结,一个充满信仰与希望的时代的开始。”

ScreenShot_2025-11-11_161433_974.jpg

  特朗普的东道主、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坐在观众席上。总统特意向他致谢:“我要向这位拥有非凡勇气和爱国情怀的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他说着请总理起立。内塔尼亚胡起身,点头微笑。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了以色列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造成1200名平民和士兵丧生,251人被绑架。当时,几乎没有分析人士预料到,内塔尼亚胡两年后仍能继续执政,更不用说得到美国总统的公开赞扬了。上一次以色列遭遇类似突袭时,其总理戈尔达·梅厄在袭击后不久便辞职。但内塔尼亚胡否认对此负有任何责任,并拒绝下台。相反,他将未能预料并击退袭击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军方和情报部门,还阻止了相关调查。为了保住政权,尽管国内疲惫感日益加剧、国际压力与日俱增,他仍然拖延了后续冲突。

  当迫使内塔尼亚胡停止战争的特朗普在议会讲台上对他大加赞扬时,这位总理正忙于策划下一场战役:以色列即将举行的大选。以色列定于2026年10月举行大选,但选举最早可能提前至6月。内塔尼亚胡誓言再次参选并赢得胜利。为此,他试图将这场战争粉饰为一场伟大的胜利,将批评者斥为内部敌人。最重要的是,他重启了将以色列变成独裁国家的计划:剥夺司法独立,将政治体系、军队、情报部门以及更广泛的公务员队伍变为自己的傀儡,同时通过新的监管措施控制媒体。

  以色列的下一次选举将如同自内塔尼亚胡2009年重返政坛以来的所有选举一样,是一场对内塔尼亚胡统治的全民公投。(他曾在1996年至1999年担任总理。)乍一看,这似乎对总理不利。毕竟,他不仅在10月7日袭击发生时担任总理,而且尽管声称已“彻底战胜”哈马斯,却未能兑现承诺,至今仍深陷一系列刑事丑闻。然而,尽管民调支持率落后,内塔尼亚胡仍极有可能再次胜选。他拥有庞大且忠诚的支持者群体,而反对者除了对他的憎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共识。即使无法直接获胜,他或许也能阻止反对派组建有效多数政府,最终形成一个他可以掌控的看守政府,就像过去那样。

  救世主还是独裁者?内塔尼亚胡的两种面孔

  说内塔尼亚胡极具争议性已是轻描淡写。在支持者眼中,他是救世主:在分裂以色列犹太社会的文化战争中冲锋陷阵的前线战士。他致力于用保守、宗教化、毫不掩饰民族主义并制定歧视非犹太人法律的新精英阶层,取代世俗、自由、亲西方的旧精英阶层。相反,在反对者眼中,他是一个腐败透顶的煽动家,为攫取和保住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利用阶级矛盾。在他们看来,即使在战争期间,他的真正目标也与国家安全无关,而是巩固个人崇拜、消除刑事指控并保住职位。换句话说,他的主要动机不是拯救以色列,而是拯救自己。

  这种分歧早在内塔尼亚胡执政前就已存在,并主导了以色列数十年的政治斗争。但近年来,分歧愈演愈烈,利害关系也日益重大。2022年11月,内塔尼亚胡领导的联合政府在议会120个席位中赢得64席(以以色列标准看属稳固多数),使他得以推进最具争议的政策。他毫不犹豫。新政府依靠极右翼政党,宣称“犹太民族对以色列土地的所有地区拥有专属且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被占领的西岸。这意味着巴勒斯坦人被剥夺一切权利,只能眼睁睁看着以色列史无前例地推进土地掠夺和定居点扩张。

  然而,大多数以色列犹太人对巴勒斯坦人漠不关心,更不用说和平进程了。他们更担忧国内危机。2023年1月,内塔尼亚胡政府推出一系列法案,旨在削弱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的独立性——在一个没有正式宪法的国家,这两者本是公民自由的守护者。内塔尼亚胡将这些法案标榜为“加强治理的必要改革”,但实际目的是建立由他领导的专制神权政体。毕竟,司法系统不仅在起诉总理腐败案,还数十年来保护以色列阿拉伯少数族裔权利,保障宗教自由、LGBTQ群体权利以及新闻自由——这些都是右翼和正统派政客所不齿的,他们试图为西岸定居者和犹太教机构争取更多权力与资源。当然,最高法院也为定居者提供了诸多帮助:在分隔1967年前以色列领土与巴勒斯坦领土的绿线另一侧,司法机构基本为压迫巴勒斯坦人和扩张定居点构建了法律屏障。但它偶尔也会干预定居点建设,提醒人们国际人道主义法及其义务。

  这些所谓司法改革是内塔尼亚胡为赢得文化战争做出的最大胆尝试,却引发以色列历史上最强烈的抗议运动。数十万人走上街头,数千名预备役军人宣布在法案撤回前拒绝服役。但总理一意孤行,直到10月7日袭击迫使他暂停法案并组建更大战时内阁。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把自己塑造成国家疗愈者。相反,在以色列国防军多线作战、国际舆论严厉批评之际,他忙于寻找替罪羊,尤其将矛头指向历来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安全机构——这一机构也是抵制他的堡垒。总理以10月7日失败为由,清洗所有挑战过他的安全与情报部门负责人。例如,在辛贝特局长罗南·巴尔作证称总理曾要求他将反政府示威者当作恐怖分子对待后,内塔尼亚胡将其解职,任命大卫·齐尼接任。齐尼曾是一名将军,自称“弥赛亚犹太人”,在西岸定居点极右翼宗教边缘地区长大。

  民调滑铁卢后的绝地反击

  内塔尼亚胡的独裁作风削弱了支持率。自司法改革法案出台以来,独立民调始终显示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联合政府无法获得多数席位。第12频道民调印证了这一点:2023年5月,支持率足以赢得52席;2023年12月(袭击后数月)骤降至44席;2024年以色列暗杀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后,回升至52席并保持至今。

  但鉴于以色列政治体系的混乱本质,联合政府明显不受欢迎并不意味着必然选举失败。在以色列,胜利不仅在于保住自己联盟,更在于阻止其他联盟形成。内塔尼亚胡带着若干优势进入2026年竞选。现任身份让他掌控战争、预算和税收等国家事务,意味着他可以再次与哈马斯、真主党或伊朗开战以推迟选举,或通过减税和预算优惠收买选民。尽管战争代价高昂、国际抵制威胁加剧,以色列经济仍展现强大韧性,谢克尔汇率甚至超过战前水平,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屡创新高。此外,他拥有团结在自己领导下的支持者群体,共享愿景:犹太人凌驾于巴勒斯坦人之上;建立包括西岸、或许还有加沙及叙利亚部分地区的“大以色列”;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他们憎恶任何对政府权力制衡的机构。

  相比之下,反对派四分五裂。虽然各党派都不喜欢内塔尼亚胡的个性和权力攫取,但政治立场截然不同。一些党派支持其民族主义议程,另一些则深恶痛绝。大多数反对派拒绝与两个阿拉伯政党合作,尽管后者预计赢得10席——没有这些席位,反对派无法获得61席多数。在最近战争问题上,犹太反对派已提前向内塔尼亚胡让步。前将军亚伊尔·戈兰曾将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左翼残余势力联合起来组建民主党,竟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称其为“以杀害婴儿为乐的国家”。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完全反对冲突,也不对饱受战火蹂躏的巴勒斯坦人表示同情。他支持两国方案,但前提是遥远的未来。

  因此,总理或许能通过强调战争争取支持。毕竟,其咄咄逼人的作战方式在以色列犹太人口中广受欢迎。主流舆论认为,加沙遭受的破坏——超过6.8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整座城镇村庄被夷为平地以及大规模驱逐准备——是对哈马斯暴行的正当回应。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滥用武力、种族灭绝指控以及将内塔尼亚胡描绘成大规模屠杀者的批评,在以色列人看来只是反犹主义表现。

  以色列在加沙以外的攻势更受欢迎。击败黎巴嫩真主党(包括击毙纳斯鲁拉)以及6月轰炸伊朗设施(特朗普派遣美军战机协助)被视为战胜最强大敌人的历史性胜利,反对派也全力支持。唯一争论是谁应获赞誉——下令空袭的总理,还是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和情报人员。

  战争期间唯一引发公众分歧的是加沙人质困境。冲突第二年,大多数以色列人支持停火以释放人质,内塔尼亚胡因此面临人质家属领导的大规模抗议。然而,在极右翼盟友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和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怂恿下,他选择升级冲突。盟友抹黑示威家属,称其为敌方合作者。最终,在特朗普强迫内塔尼亚胡接受停火和以巴交换人质协议后,最后一批人质获释。

  对总理而言,这却是不错的结果。他接受协议,满足抗议者两项关键诉求:结束战争、释放人质。通过将和解责任归咎于特朗普,他避免了强硬派盟友愤怒。内塔尼亚胡擅长政治手腕,在争议中游刃有余:一方面夸大自己权力,另一方面乐于被描绘成更有影响力人物的傀儡。只要能保住位置,他不在意显得强势还是软弱。

  最危险的对手:贝内特归来

  内塔尼亚胡最强大对手是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贝内特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中断了内塔尼亚胡长达15年的执政。他雄心勃勃、目标明确,未受任何个人腐败指控困扰。作为成功科技企业家和前特种部队军官,贝内特头戴犹太小圆帽,融合了当代以色列文化两大主流:宗教民族主义与世俗唯物主义。他深谙多党制下权力的关键在于转换阵营、拉拢叛变者。内塔尼亚胡精通此道,通过部长职位收买对手。贝内特曾在2013至2020年担任内塔尼亚胡内阁成员、出任国防部长,并在右翼议题上与总理针锋相对。但2021年,他倒戈,与中间派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两个左翼政党甚至一个社会保守的阿拉伯政党结成前所未有联盟,智胜前老板,赢得权力。

  “变革”政府执政一年后垮台,为内塔尼亚胡复仇式回归铺平道路。但它的出现表明,贝内特懂得弥合社会裂痕,团结左右、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宗教与世俗人士。他的竞选口号可能是“内塔尼亚胡分裂,我团结”。

  目前民调显示贝内特胜算不小,但竞选之路并不明朗。首先,他担任一年总理后辞去议员职务,最近才宣布参选,尚未组建团队,更不用说让派系林立的反对派领导人(至今不愿合影)团结起来。而且,他立场仅限于此:与多数现任议员一样,承诺不将阿拉伯政党纳入联合政府。

  他实际上也排除了与另一个最具争议、增长最快的群体——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组建联合政府的可能性。不过,与对待阿拉伯政党不同,排除极端正统派或许是精明之举。这一群体为贝内特提供了瓦解内塔尼亚胡联合政府的楔子议题:征兵制。几十年来,极端正统派拉比学生享有兵役豁免,其领袖极力维护特权。但2023年最高法院裁定此举违法,责令政府制定平等服役法律。起初军方并不热衷征召缺乏基础教育、要求特殊饮食、严格学习《托拉》并远离女兵的青少年。但10月7日事件改变看法,导致数千人伤亡、延长服役期限。以色列社会其他阶层愤怒:自家年轻人必须服役,极端正统派却不必。宗教民族主义者尤为愤怒,他们一边服役一边恪守正统生活方式,往往在前线作战,甚至奉献职业生涯。

  迄今,找到既满足拉比又符合法律的妥协方案已证明不可能,这令内塔尼亚胡头疼。其联合政府建立在与极端正统派及民族主义正统派联盟之上。极端正统派政党7月退出政府,迫使总理绕过法院裁决。但他们显然仍更倾向内塔尼亚胡,而非贝内特及其世俗盟友,因此未推翻政府。宗教民族主义选民更可能倒戈,贝内特曾以“服务联盟”承诺诱惑他们。尽管如此,许多人仍更喜欢现任总理赤裸裸的民族主义,而非对手与中左翼合作——后者对西岸定居点不热衷。

  重启独裁计划:司法、媒体、拉比法庭全线开火

  在贝内特筹备竞选、战争结束(或至少暂时中止)之际,内塔尼亚胡重启将以色列变成独裁政权的计划。政府重启司法改革,迄今最大公开胜利是扳倒军方首席法律顾问伊法特·托默-耶鲁沙尔米将军。她并非道德楷模,曾多次对军队战争罪指控视而不见。但当她起诉预备役部队虐待加沙囚犯时,激怒政府支持者。最终,她因泄露虐待视频并掩盖谎称泄露而被捕。内塔尼亚胡团队利用其遭遇,将司法机构描绘成必须清除的叛徒。总理还宣布支持处决恐怖分子——极右翼核心诉求之一,并重启罢免总检察长加利·巴哈拉夫-米亚拉的行动。作为最高检察官,她拥有不受政治制约的广泛权力,继续起诉总理。同时,政府通过立法推进神权专制:一项加强对媒体控制的法案,一项扩大拉比法庭权力的法案。

  这些努力成败或许决定内塔尼亚胡及其核心圈子丑闻的最终走向。除总理本人因三项腐败指控受审外,塑造其政治形象的“公关大师”乔纳森·乌里奇、以色列·艾因霍恩和埃利·费尔德斯坦,也因涉嫌在近期战争前后受雇于总理和卡塔尔(哈马斯赞助国)而接受刑事调查。总理在10月7日前几年同意卡塔尔资助哈马斯,加剧争议。任命齐尼为辛贝特局长被视为平息此案、除掉巴哈拉夫-米亚拉的举措。国家警察部门早已被部长本-格维尔深度政治化。

  警察暴力和战争疲劳削弱了抗议势头。然而,鉴于连串争议,即使刑事案件最终撤销,尤其在10月7日之后,人们很难理解为何以色列人仍希望内塔尼亚胡重返政坛。但其支持者认为,对他的调查是“深层政府”阴谋,旨在阻止以色列转变为犹太神权国家。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与特朗普最忠实选民并无二致。两位领导人策略如出一辙。在美国支持至关重要的国家,内塔尼亚胡获得特朗普背书。特朗普甚至谴责对其审判是政治迫害,如同谴责自己所受迫害。在议会讲话时,这位美国总统呼吁以色列总统赦免内塔尼亚胡。

  因此,即便内塔尼亚胡正准备迎接政治生涯中最新、最艰难挑战,当听到特朗普讲话时,他也有充分理由面带微笑。赢得连任或许比与哈马斯作战更难。但对以色列的“生存大师”内塔尼亚胡而言,这是一场似曾相识的战斗。他最终能够胜出。

  作者简介:阿鲁夫·本是《国土报》总编辑,也是多尔多大学比尔·格雷厄姆当代国际历史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本文原载《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阿鲁夫·本:内塔尼亚胡的生存术,铁腕如何征服加沙与国内

阿鲁夫·本:内塔尼亚胡的生存术,铁腕如何征服加沙与国内

2025-11-10 16:11:55
来源:钝角网 作者: 阿鲁夫·本;昀舒/译
即便内塔尼亚胡正准备迎接政治生涯中最新、最艰难挑战,当听到特朗普讲话时,他也有充分理由面带微笑。赢得连任或许比与哈马斯作战更难。但对以色列的“生存大师”内塔尼亚胡而言,这是一场似曾相识的战斗。他最终能够胜出。

  10月13日,以色列人全神贯注地守在电视机前。加沙停火协议刚刚生效,最后20名以色列人质从哈马斯手中获释,而促成和平协议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这不仅是一场战争的结束,”特朗普宣称,“这也是一个恐怖与死亡时代的终结,一个充满信仰与希望的时代的开始。”

ScreenShot_2025-11-11_161433_974.jpg

  特朗普的东道主、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坐在观众席上。总统特意向他致谢:“我要向这位拥有非凡勇气和爱国情怀的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他说着请总理起立。内塔尼亚胡起身,点头微笑。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了以色列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造成1200名平民和士兵丧生,251人被绑架。当时,几乎没有分析人士预料到,内塔尼亚胡两年后仍能继续执政,更不用说得到美国总统的公开赞扬了。上一次以色列遭遇类似突袭时,其总理戈尔达·梅厄在袭击后不久便辞职。但内塔尼亚胡否认对此负有任何责任,并拒绝下台。相反,他将未能预料并击退袭击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军方和情报部门,还阻止了相关调查。为了保住政权,尽管国内疲惫感日益加剧、国际压力与日俱增,他仍然拖延了后续冲突。

  当迫使内塔尼亚胡停止战争的特朗普在议会讲台上对他大加赞扬时,这位总理正忙于策划下一场战役:以色列即将举行的大选。以色列定于2026年10月举行大选,但选举最早可能提前至6月。内塔尼亚胡誓言再次参选并赢得胜利。为此,他试图将这场战争粉饰为一场伟大的胜利,将批评者斥为内部敌人。最重要的是,他重启了将以色列变成独裁国家的计划:剥夺司法独立,将政治体系、军队、情报部门以及更广泛的公务员队伍变为自己的傀儡,同时通过新的监管措施控制媒体。

  以色列的下一次选举将如同自内塔尼亚胡2009年重返政坛以来的所有选举一样,是一场对内塔尼亚胡统治的全民公投。(他曾在1996年至1999年担任总理。)乍一看,这似乎对总理不利。毕竟,他不仅在10月7日袭击发生时担任总理,而且尽管声称已“彻底战胜”哈马斯,却未能兑现承诺,至今仍深陷一系列刑事丑闻。然而,尽管民调支持率落后,内塔尼亚胡仍极有可能再次胜选。他拥有庞大且忠诚的支持者群体,而反对者除了对他的憎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共识。即使无法直接获胜,他或许也能阻止反对派组建有效多数政府,最终形成一个他可以掌控的看守政府,就像过去那样。

  救世主还是独裁者?内塔尼亚胡的两种面孔

  说内塔尼亚胡极具争议性已是轻描淡写。在支持者眼中,他是救世主:在分裂以色列犹太社会的文化战争中冲锋陷阵的前线战士。他致力于用保守、宗教化、毫不掩饰民族主义并制定歧视非犹太人法律的新精英阶层,取代世俗、自由、亲西方的旧精英阶层。相反,在反对者眼中,他是一个腐败透顶的煽动家,为攫取和保住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利用阶级矛盾。在他们看来,即使在战争期间,他的真正目标也与国家安全无关,而是巩固个人崇拜、消除刑事指控并保住职位。换句话说,他的主要动机不是拯救以色列,而是拯救自己。

  这种分歧早在内塔尼亚胡执政前就已存在,并主导了以色列数十年的政治斗争。但近年来,分歧愈演愈烈,利害关系也日益重大。2022年11月,内塔尼亚胡领导的联合政府在议会120个席位中赢得64席(以以色列标准看属稳固多数),使他得以推进最具争议的政策。他毫不犹豫。新政府依靠极右翼政党,宣称“犹太民族对以色列土地的所有地区拥有专属且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被占领的西岸。这意味着巴勒斯坦人被剥夺一切权利,只能眼睁睁看着以色列史无前例地推进土地掠夺和定居点扩张。

  然而,大多数以色列犹太人对巴勒斯坦人漠不关心,更不用说和平进程了。他们更担忧国内危机。2023年1月,内塔尼亚胡政府推出一系列法案,旨在削弱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长的独立性——在一个没有正式宪法的国家,这两者本是公民自由的守护者。内塔尼亚胡将这些法案标榜为“加强治理的必要改革”,但实际目的是建立由他领导的专制神权政体。毕竟,司法系统不仅在起诉总理腐败案,还数十年来保护以色列阿拉伯少数族裔权利,保障宗教自由、LGBTQ群体权利以及新闻自由——这些都是右翼和正统派政客所不齿的,他们试图为西岸定居者和犹太教机构争取更多权力与资源。当然,最高法院也为定居者提供了诸多帮助:在分隔1967年前以色列领土与巴勒斯坦领土的绿线另一侧,司法机构基本为压迫巴勒斯坦人和扩张定居点构建了法律屏障。但它偶尔也会干预定居点建设,提醒人们国际人道主义法及其义务。

  这些所谓司法改革是内塔尼亚胡为赢得文化战争做出的最大胆尝试,却引发以色列历史上最强烈的抗议运动。数十万人走上街头,数千名预备役军人宣布在法案撤回前拒绝服役。但总理一意孤行,直到10月7日袭击迫使他暂停法案并组建更大战时内阁。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把自己塑造成国家疗愈者。相反,在以色列国防军多线作战、国际舆论严厉批评之际,他忙于寻找替罪羊,尤其将矛头指向历来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安全机构——这一机构也是抵制他的堡垒。总理以10月7日失败为由,清洗所有挑战过他的安全与情报部门负责人。例如,在辛贝特局长罗南·巴尔作证称总理曾要求他将反政府示威者当作恐怖分子对待后,内塔尼亚胡将其解职,任命大卫·齐尼接任。齐尼曾是一名将军,自称“弥赛亚犹太人”,在西岸定居点极右翼宗教边缘地区长大。

  民调滑铁卢后的绝地反击

  内塔尼亚胡的独裁作风削弱了支持率。自司法改革法案出台以来,独立民调始终显示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联合政府无法获得多数席位。第12频道民调印证了这一点:2023年5月,支持率足以赢得52席;2023年12月(袭击后数月)骤降至44席;2024年以色列暗杀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后,回升至52席并保持至今。

  但鉴于以色列政治体系的混乱本质,联合政府明显不受欢迎并不意味着必然选举失败。在以色列,胜利不仅在于保住自己联盟,更在于阻止其他联盟形成。内塔尼亚胡带着若干优势进入2026年竞选。现任身份让他掌控战争、预算和税收等国家事务,意味着他可以再次与哈马斯、真主党或伊朗开战以推迟选举,或通过减税和预算优惠收买选民。尽管战争代价高昂、国际抵制威胁加剧,以色列经济仍展现强大韧性,谢克尔汇率甚至超过战前水平,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屡创新高。此外,他拥有团结在自己领导下的支持者群体,共享愿景:犹太人凌驾于巴勒斯坦人之上;建立包括西岸、或许还有加沙及叙利亚部分地区的“大以色列”;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他们憎恶任何对政府权力制衡的机构。

  相比之下,反对派四分五裂。虽然各党派都不喜欢内塔尼亚胡的个性和权力攫取,但政治立场截然不同。一些党派支持其民族主义议程,另一些则深恶痛绝。大多数反对派拒绝与两个阿拉伯政党合作,尽管后者预计赢得10席——没有这些席位,反对派无法获得61席多数。在最近战争问题上,犹太反对派已提前向内塔尼亚胡让步。前将军亚伊尔·戈兰曾将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左翼残余势力联合起来组建民主党,竟批评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称其为“以杀害婴儿为乐的国家”。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完全反对冲突,也不对饱受战火蹂躏的巴勒斯坦人表示同情。他支持两国方案,但前提是遥远的未来。

  因此,总理或许能通过强调战争争取支持。毕竟,其咄咄逼人的作战方式在以色列犹太人口中广受欢迎。主流舆论认为,加沙遭受的破坏——超过6.8万名巴勒斯坦人丧生、整座城镇村庄被夷为平地以及大规模驱逐准备——是对哈马斯暴行的正当回应。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滥用武力、种族灭绝指控以及将内塔尼亚胡描绘成大规模屠杀者的批评,在以色列人看来只是反犹主义表现。

  以色列在加沙以外的攻势更受欢迎。击败黎巴嫩真主党(包括击毙纳斯鲁拉)以及6月轰炸伊朗设施(特朗普派遣美军战机协助)被视为战胜最强大敌人的历史性胜利,反对派也全力支持。唯一争论是谁应获赞誉——下令空袭的总理,还是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和情报人员。

  战争期间唯一引发公众分歧的是加沙人质困境。冲突第二年,大多数以色列人支持停火以释放人质,内塔尼亚胡因此面临人质家属领导的大规模抗议。然而,在极右翼盟友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和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怂恿下,他选择升级冲突。盟友抹黑示威家属,称其为敌方合作者。最终,在特朗普强迫内塔尼亚胡接受停火和以巴交换人质协议后,最后一批人质获释。

  对总理而言,这却是不错的结果。他接受协议,满足抗议者两项关键诉求:结束战争、释放人质。通过将和解责任归咎于特朗普,他避免了强硬派盟友愤怒。内塔尼亚胡擅长政治手腕,在争议中游刃有余:一方面夸大自己权力,另一方面乐于被描绘成更有影响力人物的傀儡。只要能保住位置,他不在意显得强势还是软弱。

  最危险的对手:贝内特归来

  内塔尼亚胡最强大对手是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贝内特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中断了内塔尼亚胡长达15年的执政。他雄心勃勃、目标明确,未受任何个人腐败指控困扰。作为成功科技企业家和前特种部队军官,贝内特头戴犹太小圆帽,融合了当代以色列文化两大主流:宗教民族主义与世俗唯物主义。他深谙多党制下权力的关键在于转换阵营、拉拢叛变者。内塔尼亚胡精通此道,通过部长职位收买对手。贝内特曾在2013至2020年担任内塔尼亚胡内阁成员、出任国防部长,并在右翼议题上与总理针锋相对。但2021年,他倒戈,与中间派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两个左翼政党甚至一个社会保守的阿拉伯政党结成前所未有联盟,智胜前老板,赢得权力。

  “变革”政府执政一年后垮台,为内塔尼亚胡复仇式回归铺平道路。但它的出现表明,贝内特懂得弥合社会裂痕,团结左右、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宗教与世俗人士。他的竞选口号可能是“内塔尼亚胡分裂,我团结”。

  目前民调显示贝内特胜算不小,但竞选之路并不明朗。首先,他担任一年总理后辞去议员职务,最近才宣布参选,尚未组建团队,更不用说让派系林立的反对派领导人(至今不愿合影)团结起来。而且,他立场仅限于此:与多数现任议员一样,承诺不将阿拉伯政党纳入联合政府。

  他实际上也排除了与另一个最具争议、增长最快的群体——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组建联合政府的可能性。不过,与对待阿拉伯政党不同,排除极端正统派或许是精明之举。这一群体为贝内特提供了瓦解内塔尼亚胡联合政府的楔子议题:征兵制。几十年来,极端正统派拉比学生享有兵役豁免,其领袖极力维护特权。但2023年最高法院裁定此举违法,责令政府制定平等服役法律。起初军方并不热衷征召缺乏基础教育、要求特殊饮食、严格学习《托拉》并远离女兵的青少年。但10月7日事件改变看法,导致数千人伤亡、延长服役期限。以色列社会其他阶层愤怒:自家年轻人必须服役,极端正统派却不必。宗教民族主义者尤为愤怒,他们一边服役一边恪守正统生活方式,往往在前线作战,甚至奉献职业生涯。

  迄今,找到既满足拉比又符合法律的妥协方案已证明不可能,这令内塔尼亚胡头疼。其联合政府建立在与极端正统派及民族主义正统派联盟之上。极端正统派政党7月退出政府,迫使总理绕过法院裁决。但他们显然仍更倾向内塔尼亚胡,而非贝内特及其世俗盟友,因此未推翻政府。宗教民族主义选民更可能倒戈,贝内特曾以“服务联盟”承诺诱惑他们。尽管如此,许多人仍更喜欢现任总理赤裸裸的民族主义,而非对手与中左翼合作——后者对西岸定居点不热衷。

  重启独裁计划:司法、媒体、拉比法庭全线开火

  在贝内特筹备竞选、战争结束(或至少暂时中止)之际,内塔尼亚胡重启将以色列变成独裁政权的计划。政府重启司法改革,迄今最大公开胜利是扳倒军方首席法律顾问伊法特·托默-耶鲁沙尔米将军。她并非道德楷模,曾多次对军队战争罪指控视而不见。但当她起诉预备役部队虐待加沙囚犯时,激怒政府支持者。最终,她因泄露虐待视频并掩盖谎称泄露而被捕。内塔尼亚胡团队利用其遭遇,将司法机构描绘成必须清除的叛徒。总理还宣布支持处决恐怖分子——极右翼核心诉求之一,并重启罢免总检察长加利·巴哈拉夫-米亚拉的行动。作为最高检察官,她拥有不受政治制约的广泛权力,继续起诉总理。同时,政府通过立法推进神权专制:一项加强对媒体控制的法案,一项扩大拉比法庭权力的法案。

  这些努力成败或许决定内塔尼亚胡及其核心圈子丑闻的最终走向。除总理本人因三项腐败指控受审外,塑造其政治形象的“公关大师”乔纳森·乌里奇、以色列·艾因霍恩和埃利·费尔德斯坦,也因涉嫌在近期战争前后受雇于总理和卡塔尔(哈马斯赞助国)而接受刑事调查。总理在10月7日前几年同意卡塔尔资助哈马斯,加剧争议。任命齐尼为辛贝特局长被视为平息此案、除掉巴哈拉夫-米亚拉的举措。国家警察部门早已被部长本-格维尔深度政治化。

  警察暴力和战争疲劳削弱了抗议势头。然而,鉴于连串争议,即使刑事案件最终撤销,尤其在10月7日之后,人们很难理解为何以色列人仍希望内塔尼亚胡重返政坛。但其支持者认为,对他的调查是“深层政府”阴谋,旨在阻止以色列转变为犹太神权国家。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与特朗普最忠实选民并无二致。两位领导人策略如出一辙。在美国支持至关重要的国家,内塔尼亚胡获得特朗普背书。特朗普甚至谴责对其审判是政治迫害,如同谴责自己所受迫害。在议会讲话时,这位美国总统呼吁以色列总统赦免内塔尼亚胡。

  因此,即便内塔尼亚胡正准备迎接政治生涯中最新、最艰难挑战,当听到特朗普讲话时,他也有充分理由面带微笑。赢得连任或许比与哈马斯作战更难。但对以色列的“生存大师”内塔尼亚胡而言,这是一场似曾相识的战斗。他最终能够胜出。

  作者简介:阿鲁夫·本是《国土报》总编辑,也是多尔多大学比尔·格雷厄姆当代国际历史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本文原载《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阿鲁夫·本:内塔尼亚胡的生存术,铁腕如何征服加沙与国内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