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随着欧洲持续应对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的威胁,以及美国对欧洲承诺的不确定性,欧洲各国决策者正紧急探讨替代性的威慑方案。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提及法国核威慑的“欧洲维度”,并表示法国愿意就向欧洲无核国家扩展核保护伞展开对话。2025年7月,欧洲两大核大国——法国和英国——通过《诺斯伍德宣言》、《兰卡斯特宫2.0》和《英法领导人宣言》,宣布加强核协调。尽管英法两国在核合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这些声明无疑将双边合作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然而,对欧洲核威慑的评估往往过于注重内部因素,焦点集中在法英两国核武库的规模、升级选项,以及如何向欧洲盟友保证法英核力量的可信度。而对手对欧洲威慑努力的看法,却常常被低估。随着欧洲国防开支的激增,决策者们应评估俄罗斯是否真正重视法英核威慑力量,以及哪些能力投资在威慑对手方面才算合理。

在兰德欧洲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审视了2010年至2024年间俄罗斯军事分析界关于法国和英国核威慑力量的出版物。本文将探讨该研究的发现,并阐述欧洲各国为进一步强化对俄常规和核威慑而面临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在未来潜在的军控努力中,为欧洲国家赋予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尽管该领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但我们提供的见解有助于识别并弥补北约欧洲部分在对俄威慑方面的短板。
俄罗斯过去以美国为中心看待欧洲威慑,但观点正悄然转变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俄罗斯并未像重视美国核威慑那样重视欧洲的核威慑,也没有在核规划中充分纳入英国和法国。首先,研究显示,俄罗斯军事思想家在评估北约威慑态势时,主要关注美国的核力量。尽管法国和英国都曾设计出旨在对俄罗斯造成“不可接受损害”的核力量态势——例如英国的“莫斯科准则”——但美国在核弹头数量和运载系统方面的绝对优势,才是俄罗斯核思想家和规划者面临的核心挑战。例如,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研究员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英国于1952年获得核武器“与其说是改变了整体力量平衡,不如说是提升了其在(西方)盟国眼中的‘可信度’”。
其次,俄罗斯军事出版物强调,尽管英国核弹头库存较低且控制事态升级的能力有限,但其核威慑“能够确保对任何侵略者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而且英国拥有必要核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这表明俄罗斯可能视英国核威慑为可信的。与未融入北约体系的法国核威慑不同,英国的核威慑已在北约框架内运作数十年。然而,另一方面,一些俄罗斯学者也指出,英国对美国运载系统——三叉戟D5潜射导弹——的依赖是一个弱点。例如,俄罗斯科学院学者奥列格·普里霍德科在2021年撰文指出,英国“对美国提供核威慑关键系统的依赖,将使英国在未来许多年里牢牢捆绑于美国的战略利益”。尽管对美国的工业依赖客观上给英国长期维持威慑独立性带来困难,但俄罗斯分析人士似乎将此与英国缺乏自主权混为一谈。然而,英国在作战层面仍保持独立性。
第三,在俄罗斯2022年入侵乌克兰之前,法国的战略威慑在俄罗斯思考中几乎不起作用。尽管俄罗斯方面承认法国的威慑力量在政治和技术上高度独立,法国“不依赖任何其他国家来研发、生产、测试以及现代化其核武器”,但他们并不认为法国的威慑针对俄罗斯。这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俄罗斯学者历来认为法国的政治领导层不像美国和英国那样对俄罗斯抱有意识形态敌意,他们指出,“爱丽舍宫的主人(马克龙)可能是唯一一位不公开将俄罗斯视为弃儿的欧洲主要政治人物”。另一个原因源于对法国传统核战略的准确解读,该战略明确拒绝接受美国延伸核威慑保证的可信度。与英国不同,法国并非北约核计划小组的成员,正如一些俄罗斯学者所言,“法国拒绝与其盟国的核战略保持一致”。因此,尽管法国的核能力曾被视为高度可信的威慑力量,但并未被俄罗斯视为直接威胁。然而,自2025年起,俄罗斯对法国核威慑的看法似乎正在转变。马克龙的言论及其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接触令俄罗斯观察人士措手不及。因此,他们可能认为法国已成为核战略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如今也涵盖了欧洲维度。
俄罗斯对英法2025年联合声明的初步回应表明,莫斯科正在进一步重新评估英法两国的核威慑力量,尤其是法国的威慑。尽管《诺斯伍德宣言》的更多细节尚未公布,但俄罗斯显然正在密切关注。今年7月,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警告称,俄罗斯将把英法核合作纳入其政治和军事规划,并援引两国核武库的“总体潜力”。同样,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大学兼职教授亚历山德拉·埃尔米娜在近期发表于《红星报》(俄罗斯国防部官方期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法国如今愿意扩大其核保护伞范围,标志着其背离了戴高乐时期奉行的战略模糊传统。
超越核威慑:构建欧洲常规远程打击能力
在俄罗斯评估英国和法国的潜在能力和意图之际,欧洲各国应推进其他常规措施以强化威慑。在此方面,战略决策也应考虑俄罗斯的评估。常规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在俄罗斯战略思维中占据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局势升级管理方面。莫斯科将此类系统视为战略威胁,这一观点在从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到2024年《国家核威慑政策基本原则》等关键理论文件中均有体现。尽管这些担忧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能力上,但欧洲仍有办法加强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从而增强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这些能力可以远距离投送武力,威慑侵略,并使北约能够在不跨越核门槛的情况下对高价值目标造成重大损失。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局势失控升级的风险,并为盟友提供更大的危机管理灵活性。弥补欧洲在先进常规武器方面的能力差距,对于强化其威慑态势至关重要。
欧洲各国军队已开始通过研发和采购来加强其先进的常规武器库,以补充英国和法国的核武库。多个重大项目已在推进中。2024年7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启动了“欧洲远程打击计划”,旨在研发射程1000至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2025年5月,英国宣布与德国联合开展一项计划,以建立射程相近的纵深打击能力。与此同时,《2025年战略防务评估报告》承诺生产7000枚远程武器。如果这些举措能够成功实施,将显著增强欧洲的威慑力,并有助于安抚北约无核盟国,从而限制核扩散的动机。无核远程打击能力还具有部署灵活性,因为它们可以部署在空中、陆地或海上平台上。然而,这些能力的研发几乎肯定需要较长时间。除法国、挪威和土耳其外,欧洲在远程导弹研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限。国防人才短缺和冗长的采购流程将进一步延缓进程。除非这些障碍得到克服,否则欧洲在纵深打击能力方面的不足在短期内仍将持续存在。
法国和英国还能做些什么?
法国和英国也在以其他方式加强其在欧洲威慑中的作用。除了这些常规项目外,英国还在采取措施增强其核威慑能力。2025年6月,英国宣布购买12架F-35A战斗机,预计将于2030年交付,并参与北约核共享安排。这些措施将使其在冲突升级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并未使其重新获得上世纪90年代末被削减的自主战术核武器能力。英国通过使用美国B-61重力炸弹重新启用其核威慑的空中力量,虽然并非完全自主,但这向北约盟国发出了强烈信号,表明英国对威慑的重视程度。这可能暗示英国愿意在低级别冲突中使用核武器,即使作战控制权仍掌握在美国手中。此外,分散部署在欧洲的非战略核力量也使俄罗斯的考量变得更加复杂。然而,这些新型战斗机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对英国威慑力的看法,因为它们仍凸显英国对美国的依赖。
因此,鉴于法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的历史性模糊立场,强调法国在北约威慑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的研究评估认为,俄罗斯军事思想家可能早已将法国的威慑视为事实上的延伸威慑。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的一位学者总结道,法国的重大利益可以“被极其广泛地解读,直至确保履行其国际义务的需要”。
因此,英法两国通过《诺斯伍德宣言》、《兰卡斯特宫2.0》以及《英法领导人宣言》宣布深化合作意义重大。尽管两国在核领域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但《诺斯伍德宣言》尤其强化了双方对共同威胁的认知和共同利益。该宣言指出,“任何对欧洲的极端威胁都不会促使我们两国做出回应”,这与1995年的《契克斯宣言》截然不同。《契克斯宣言》仅仅承认了英国和法国在核心利益上的共同点,而此次宣言则涵盖了整个欧洲的共同利益。
英法领导人宣言意义重大,因为它成立了英法核指导小组,其职能范围比之前的联合核委员会更广。该宣言表明,双方将在战略、作战和战术层面开展前所未有的合作。尽管合作的具体细节仍有限,但可能包括两国核工业体系的更紧密融合、核弹头研发方面的更密切技术协调,以及核指挥控制结构的更深层次整合。
最后,《兰卡斯特宫2.0宣言》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核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了国防工业联系。这包括成立联合复杂武器项目办公室,以促进联合项目的实施,例如开发新型纵深打击能力、“斯特拉图斯”未来巡航反舰武器等。
接下来是什么?
欧洲人正开始适应由俄罗斯侵略行为和华盛顿长期承诺不确定性所塑造的新地缘政治现实。俄罗斯军事思想家最终将如何解读这些变化仍不明朗,但初步反应表明,这些事态发展确实能够加强欧洲对俄罗斯的威慑力。显而易见的是,加强英法核合作,并逐步发展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对于强化欧洲对莫斯科的威慑力以及安抚欧洲盟友至关重要。这些努力应与针对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的新军控措施相结合——尽管短期内这在政治上不可行。欧洲各国可以建立强大的威慑力量来有效遏制俄罗斯,同时利用这一优势与俄罗斯和美国开展有意义的透明度建设和军控措施,以改善长期战略稳定。反过来,这些措施也将有助于降低欧洲内部核扩散的风险。
构建能够威慑俄罗斯的欧洲常规和核能力并非易事。工业瓶颈、国防人才短缺以及维持长期核合作的政治复杂性都构成了重大挑战。然而,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下,可行的替代方案寥寥无几。加强欧洲的核能力和常规能力,包括通过加强英法合作等途径,不仅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且正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选择。
作者简介:佐菲娅·沃尔福德** 是兰德欧洲公司的分析师。詹姆斯·布莱克** 是兰德欧洲的副主任。保罗·范·霍夫特** 是兰德欧洲公司的研究负责人。本文原载兰德博客。
随着欧洲持续应对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的威胁,以及美国对欧洲承诺的不确定性,欧洲各国决策者正紧急探讨替代性的威慑方案。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提及法国核威慑的“欧洲维度”,并表示法国愿意就向欧洲无核国家扩展核保护伞展开对话。2025年7月,欧洲两大核大国——法国和英国——通过《诺斯伍德宣言》、《兰卡斯特宫2.0》和《英法领导人宣言》,宣布加强核协调。尽管英法两国在核合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这些声明无疑将双边合作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然而,对欧洲核威慑的评估往往过于注重内部因素,焦点集中在法英两国核武库的规模、升级选项,以及如何向欧洲盟友保证法英核力量的可信度。而对手对欧洲威慑努力的看法,却常常被低估。随着欧洲国防开支的激增,决策者们应评估俄罗斯是否真正重视法英核威慑力量,以及哪些能力投资在威慑对手方面才算合理。

在兰德欧洲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审视了2010年至2024年间俄罗斯军事分析界关于法国和英国核威慑力量的出版物。本文将探讨该研究的发现,并阐述欧洲各国为进一步强化对俄常规和核威慑而面临的选择。这些选择可能在未来潜在的军控努力中,为欧洲国家赋予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尽管该领域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但我们提供的见解有助于识别并弥补北约欧洲部分在对俄威慑方面的短板。
俄罗斯过去以美国为中心看待欧洲威慑,但观点正悄然转变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俄罗斯并未像重视美国核威慑那样重视欧洲的核威慑,也没有在核规划中充分纳入英国和法国。首先,研究显示,俄罗斯军事思想家在评估北约威慑态势时,主要关注美国的核力量。尽管法国和英国都曾设计出旨在对俄罗斯造成“不可接受损害”的核力量态势——例如英国的“莫斯科准则”——但美国在核弹头数量和运载系统方面的绝对优势,才是俄罗斯核思想家和规划者面临的核心挑战。例如,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研究员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英国于1952年获得核武器“与其说是改变了整体力量平衡,不如说是提升了其在(西方)盟国眼中的‘可信度’”。
其次,俄罗斯军事出版物强调,尽管英国核弹头库存较低且控制事态升级的能力有限,但其核威慑“能够确保对任何侵略者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而且英国拥有必要核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这表明俄罗斯可能视英国核威慑为可信的。与未融入北约体系的法国核威慑不同,英国的核威慑已在北约框架内运作数十年。然而,另一方面,一些俄罗斯学者也指出,英国对美国运载系统——三叉戟D5潜射导弹——的依赖是一个弱点。例如,俄罗斯科学院学者奥列格·普里霍德科在2021年撰文指出,英国“对美国提供核威慑关键系统的依赖,将使英国在未来许多年里牢牢捆绑于美国的战略利益”。尽管对美国的工业依赖客观上给英国长期维持威慑独立性带来困难,但俄罗斯分析人士似乎将此与英国缺乏自主权混为一谈。然而,英国在作战层面仍保持独立性。
第三,在俄罗斯2022年入侵乌克兰之前,法国的战略威慑在俄罗斯思考中几乎不起作用。尽管俄罗斯方面承认法国的威慑力量在政治和技术上高度独立,法国“不依赖任何其他国家来研发、生产、测试以及现代化其核武器”,但他们并不认为法国的威慑针对俄罗斯。这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俄罗斯学者历来认为法国的政治领导层不像美国和英国那样对俄罗斯抱有意识形态敌意,他们指出,“爱丽舍宫的主人(马克龙)可能是唯一一位不公开将俄罗斯视为弃儿的欧洲主要政治人物”。另一个原因源于对法国传统核战略的准确解读,该战略明确拒绝接受美国延伸核威慑保证的可信度。与英国不同,法国并非北约核计划小组的成员,正如一些俄罗斯学者所言,“法国拒绝与其盟国的核战略保持一致”。因此,尽管法国的核能力曾被视为高度可信的威慑力量,但并未被俄罗斯视为直接威胁。然而,自2025年起,俄罗斯对法国核威慑的看法似乎正在转变。马克龙的言论及其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接触令俄罗斯观察人士措手不及。因此,他们可能认为法国已成为核战略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如今也涵盖了欧洲维度。
俄罗斯对英法2025年联合声明的初步回应表明,莫斯科正在进一步重新评估英法两国的核威慑力量,尤其是法国的威慑。尽管《诺斯伍德宣言》的更多细节尚未公布,但俄罗斯显然正在密切关注。今年7月,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警告称,俄罗斯将把英法核合作纳入其政治和军事规划,并援引两国核武库的“总体潜力”。同样,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大学兼职教授亚历山德拉·埃尔米娜在近期发表于《红星报》(俄罗斯国防部官方期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法国如今愿意扩大其核保护伞范围,标志着其背离了戴高乐时期奉行的战略模糊传统。
超越核威慑:构建欧洲常规远程打击能力
在俄罗斯评估英国和法国的潜在能力和意图之际,欧洲各国应推进其他常规措施以强化威慑。在此方面,战略决策也应考虑俄罗斯的评估。常规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在俄罗斯战略思维中占据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局势升级管理方面。莫斯科将此类系统视为战略威胁,这一观点在从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到2024年《国家核威慑政策基本原则》等关键理论文件中均有体现。尽管这些担忧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能力上,但欧洲仍有办法加强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从而增强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这些能力可以远距离投送武力,威慑侵略,并使北约能够在不跨越核门槛的情况下对高价值目标造成重大损失。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局势失控升级的风险,并为盟友提供更大的危机管理灵活性。弥补欧洲在先进常规武器方面的能力差距,对于强化其威慑态势至关重要。
欧洲各国军队已开始通过研发和采购来加强其先进的常规武器库,以补充英国和法国的核武库。多个重大项目已在推进中。2024年7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启动了“欧洲远程打击计划”,旨在研发射程1000至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2025年5月,英国宣布与德国联合开展一项计划,以建立射程相近的纵深打击能力。与此同时,《2025年战略防务评估报告》承诺生产7000枚远程武器。如果这些举措能够成功实施,将显著增强欧洲的威慑力,并有助于安抚北约无核盟国,从而限制核扩散的动机。无核远程打击能力还具有部署灵活性,因为它们可以部署在空中、陆地或海上平台上。然而,这些能力的研发几乎肯定需要较长时间。除法国、挪威和土耳其外,欧洲在远程导弹研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限。国防人才短缺和冗长的采购流程将进一步延缓进程。除非这些障碍得到克服,否则欧洲在纵深打击能力方面的不足在短期内仍将持续存在。
法国和英国还能做些什么?
法国和英国也在以其他方式加强其在欧洲威慑中的作用。除了这些常规项目外,英国还在采取措施增强其核威慑能力。2025年6月,英国宣布购买12架F-35A战斗机,预计将于2030年交付,并参与北约核共享安排。这些措施将使其在冲突升级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并未使其重新获得上世纪90年代末被削减的自主战术核武器能力。英国通过使用美国B-61重力炸弹重新启用其核威慑的空中力量,虽然并非完全自主,但这向北约盟国发出了强烈信号,表明英国对威慑的重视程度。这可能暗示英国愿意在低级别冲突中使用核武器,即使作战控制权仍掌握在美国手中。此外,分散部署在欧洲的非战略核力量也使俄罗斯的考量变得更加复杂。然而,这些新型战斗机不太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对英国威慑力的看法,因为它们仍凸显英国对美国的依赖。
因此,鉴于法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的历史性模糊立场,强调法国在北约威慑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的研究评估认为,俄罗斯军事思想家可能早已将法国的威慑视为事实上的延伸威慑。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的一位学者总结道,法国的重大利益可以“被极其广泛地解读,直至确保履行其国际义务的需要”。
因此,英法两国通过《诺斯伍德宣言》、《兰卡斯特宫2.0》以及《英法领导人宣言》宣布深化合作意义重大。尽管两国在核领域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但《诺斯伍德宣言》尤其强化了双方对共同威胁的认知和共同利益。该宣言指出,“任何对欧洲的极端威胁都不会促使我们两国做出回应”,这与1995年的《契克斯宣言》截然不同。《契克斯宣言》仅仅承认了英国和法国在核心利益上的共同点,而此次宣言则涵盖了整个欧洲的共同利益。
英法领导人宣言意义重大,因为它成立了英法核指导小组,其职能范围比之前的联合核委员会更广。该宣言表明,双方将在战略、作战和战术层面开展前所未有的合作。尽管合作的具体细节仍有限,但可能包括两国核工业体系的更紧密融合、核弹头研发方面的更密切技术协调,以及核指挥控制结构的更深层次整合。
最后,《兰卡斯特宫2.0宣言》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核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了国防工业联系。这包括成立联合复杂武器项目办公室,以促进联合项目的实施,例如开发新型纵深打击能力、“斯特拉图斯”未来巡航反舰武器等。
接下来是什么?
欧洲人正开始适应由俄罗斯侵略行为和华盛顿长期承诺不确定性所塑造的新地缘政治现实。俄罗斯军事思想家最终将如何解读这些变化仍不明朗,但初步反应表明,这些事态发展确实能够加强欧洲对俄罗斯的威慑力。显而易见的是,加强英法核合作,并逐步发展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对于强化欧洲对莫斯科的威慑力以及安抚欧洲盟友至关重要。这些努力应与针对俄罗斯非战略核武器的新军控措施相结合——尽管短期内这在政治上不可行。欧洲各国可以建立强大的威慑力量来有效遏制俄罗斯,同时利用这一优势与俄罗斯和美国开展有意义的透明度建设和军控措施,以改善长期战略稳定。反过来,这些措施也将有助于降低欧洲内部核扩散的风险。
构建能够威慑俄罗斯的欧洲常规和核能力并非易事。工业瓶颈、国防人才短缺以及维持长期核合作的政治复杂性都构成了重大挑战。然而,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下,可行的替代方案寥寥无几。加强欧洲的核能力和常规能力,包括通过加强英法合作等途径,不仅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且正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选择。
作者简介:佐菲娅·沃尔福德** 是兰德欧洲公司的分析师。詹姆斯·布莱克** 是兰德欧洲的副主任。保罗·范·霍夫特** 是兰德欧洲公司的研究负责人。本文原载兰德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