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黄裕舜:西方对华的敌意并非不可避免,中国有必要改善国际形象
北京方面仍有一种担忧,即如果中国言辞和缓,将给人留下软弱的印象。相反的观点是正确的:去掉煽动性的言论,公开承认合作和让步的空间。最重要的是,中国能够而且应该修复自己的国际形象,而它一开始可能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不会要求它屈服或接受它认为是西方最不合理的要求...
【详细】
2021-04-09
戴维森&西苏雷尔:中国与伊朗的协议仅仅是个开始,美国需要面对挑战
在美国减少并“再平衡”其在中东的存在之际,中国对这一地区的参与日益增多,加上慷慨的(即便不会完全实现)外国投资承诺。传统的美国合作伙伴看到伊朗从中国的慷慨援助中受益,而且它们自身与华盛顿的关系也很冷淡,可能会开始把中国视为一个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
【详细】
2021-04-08
伟达:中美双方的冷漠对峙必然导致双边关系发展停滞
如果中国的立场难以调整,而美国的原则始终如一,两国关系在未来一段时期,难免进入“停滞与冷和”状态。...
【详细】
2021-04-08
孙兴杰:后疫情时代世界秩序图景
维持大国关系的灵活性,需要中美具有自主性,刚性同盟必然会出现阵营化的局面。拜登政府修复同盟体系的限度在于,避免被盟友牵着鼻子走,形成“尾巴摇狗”的尴尬局面。拜登政府对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承诺并未兑现,而日本在美日“2+2”联合声明中存在“抢跑”的嫌疑,韩...
【详细】
2021-04-02
柯庆生:似美苏冷战的局面能否在美中之间出现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变化
中国在全球生产链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在威权主义和自由民主之间缺乏意识形态霸权的斗争,这意味着不太可能兴起新冷战。有两个方面的改变才会出现类似美苏冷战的局面。一是,如果中国发动一场有意识的运动来支持世界各地的威权主义和破坏民主,那么美国和中国的盟友将很...
【详细】
2021-03-30
理查德•海德林:四边机制会成为对抗中国的“亚洲北约”吗?
就四边机制来说,拜登正在捡起特朗普未完成的工作,尽管他使用的是经过校准的外交辞令和老练的多边战略。...
【详细】
2021-03-29
共145页: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埃尔·埃利安:世界是否要为美国的“例外主义”买单?...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埃尔·埃利安:世界是否要为美国的“例外主义”买单?...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