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国-欧盟关系
曹辛:拜登就任,欧洲对华态度会有新变化?中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
中国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退一步说,即便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了,领导世界也需要绝大多数人认可才行,这和二战后美国面临的世界局势,完全是两回事。...
【详细】
2021-01-21
张云:欧盟两场谈判与后疫情时代地区秩序
事实上,在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之前,欧盟与日本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谈判,并于2019年2月生效。欧盟向美国传递的信号是,没有美国的领导,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合作仍然可能推进。1月20日,美国拜登新政府将入主白宫,尽管他被认为会把修复美欧关系作为优先政策选项,但...
【详细】
2021-01-14
曹辛:新年伊始,中国国际局势状况好转,更应做好自己、处理好内政
当前对中国有利的局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局势转换并非没有可能,这取决于中国的操作与运作。在宣传上,必须停止“战狼”文化的宣传和炒作。外交本来是非战争、非武力手段,这在国际上特别容易引起舆论的非议,并成为口实,引发误解。...
【详细】
2021-01-04
曹辛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签署,显示美国的地位被弱化和降低了
这一切实际上标志着美国地位的下降,因为在这其中,美国的西方盟友和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被弱化和降低了。从这个角度,基辛格说此次疫情改变了国际政治,无疑是有所指的。考虑到疫情背景下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美国的自身难保,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单极世界,正在走向多...
【详细】
2020-12-31
曹辛:如何处理暂缓签署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
如何处理搁置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这不是如当前一部分中国人说的可有可无。笔者认为:这样讲是不负责任的,是典型的官僚惯性,因为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实际上是考验中欧关系的试金石,对未来如何处理中国和欧盟的关系有重大的指示意义。具体来说,中国可以以此为依据,来考虑...
【详细】
2020-12-28
曹辛:中国疫苗在海外推广的争议与中欧投资协定的有望签署
在政治和外交层面,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签署的重大意义在于:稳定的中欧关系就此有了一个可靠的保险。今后中欧之间还会在人权、香港、南中国海等议题上继续存在矛盾和博弈,但欧盟不大可能成为中国对手的反华盟友,尤其不会与中国的对手联合对华采取实际的对抗行动了,只要...
【详细】
2020-12-21
德里克·格罗斯曼:美中竞争态势下,中国在世界上的朋友靠得住吗?
不管怎样,与美国相比,中国在世界上的朋友显然不是很多,也不是那么可靠。随着美中竞争态势的加剧,这种现实对北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详细】
2020-10-13
朱颖:中美新冷战态势下,中欧关系倒退的趋势在所难免
中欧投资协定的意义等同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美关系如此糟糕,中美贸易关系已平静如水。中欧投资协定可以推动中欧经贸关系,价值观退居第二。如果欧洲把价值观至于经济利益之上,中欧之间将会有大麻烦。欧洲不是美国,它没有认为必须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详细】
2020-09-07
张伦:欧盟建设中历史性的一刻——从欧盟通过经济复苏计划谈起
欧洲与“新大陆”的美国在共享基本民主与人权价值的基础上保持合作的同时,可就生活与生产方式展开某种良性的“伙伴竞争”,以增加民主、自由、生活与生产的多样呈现与创新,遏制专制势力的扩张,相信这会有助于人类的自由与福祉。这对处于危机时代、面临国际格局的重...
【详细】
2020-07-23
特朗普版“统一战线”:“中国威胁”首次写入北约声明意味着什么?
随着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发酵,中美矛盾已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矛盾,在同中国的关系上,特朗普显然同其前任奥巴马拉开距离。奥巴马曾力主推动美国的军事力量逐渐转向亚洲,以应对新对手中国的崛起。而特朗普则认为同中国的竞争早已开始,并希望欧洲能够站到美国一边,尽...
【详细】
2019-12-05
曹辛:从中欧关系到朝核问题,如何稳妥处理中国的外交麻烦
目前中美欧三边格局的大势是客观存在的:在根本的战略上讲,大致存在态势的平衡。而一旦中欧关系出现失衡,则格局将倾向于出现中欧分别应对美国的情况,如此,中欧将共同出现不利局面。而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综合国力的冲击力,局势会对中国更加不利。...
【详细】
2019-12-02
曹辛:中欧双边关系正走向高度敏感
从未来中欧关系的演变前景来看,在背景上有双方的根本利益矛盾,包括双方经济上的竞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重大冲突;同时双方对冲突的结果也难以预测,因为双方都有文化和历史背景上巨大冲突的特征,也要考虑到彼此的经济规模。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就中欧关系前...
【详细】
2019-11-25
中美冲突中的欧盟:遭遇池鱼之灾,奋起积极备战
在中国最近通过的新的《外国投资法》和欧盟确立的投资审查机制之间,双方可能进一步提出折衷方案。若能在工业补贴谈判中达成结果的话,也很有现实意义,因为欧盟和美国在这一方面实际立场一致,如果可以达成协议,则能大大增进理解。最后,和其他WTO成员一起,中国和欧盟在...
【详细】
2019-09-19
黄萌萌:中德经贸逐步迈向“竞争时代”,对美欧“分家”的期待与实际情况不符
中德贸易量巨大,在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规则为基准的国际秩序等方面具有相似利益。但也应该看到,中德经贸关系也从“双赢时代”逐步迈向“竞争时代”,德国和欧盟对华矛盾心理愈发严重,中国国内一些声音对于美欧“分家”的期待与实际情况不符。...
【详细】
2019-04-16
艰难出台的中欧联合声明:欧盟的两面心态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
可以看出,在市场的真正开放和人权问题上,欧盟与中国的分歧仍然明显。欧盟目前依然拒绝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次首脑会谈上,欧盟也对中国不对等的贸易政策提出改正要求,虽然中国表示会改进,但改进的幅度不明,以及能否在中国得到真正贯彻执行,也在欧盟中有较多的质...
【详细】
2019-04-10
访欧之后:欧洲对华疑虑能消?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领导人此次欧洲行再一次凸显了美欧在应对中国时的不同策略和手法。欧盟领导人也明确表示,他们内部的对华外交主调一致,虽然有不同声音,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对于美国所表达的忧虑甚至反对意见,欧盟不会一味地跟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反而处于了被动甚至孤...
【详细】
2019-03-28
全美亚洲研究所:中国正寻求重塑国际秩序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如果中国继续运用其巨大的外汇储备在世界各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那么这将进一步巩固其对他国领导人及国民的影响力;如果中国能够兑现其金融承诺,并化解投资海外基础设施项目在当地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那么其他国家很难对冲中国的影响力;如果美国及其他西方强国选择...
【详细】
2019-03-21
“中国奇迹”何以不能在世界上被很好地解释?
中国经济增长率远高于美国经济增长率,用经济上的话语和用政治上的话语进行解释,就会发现是完全不同,区别是非常之大。用经济上的话语只能说明经济事实,数据的相关比较的确能证明中国的增长优势,却不能说明是谁在享用这一优势的经济成果。...
【详细】
2018-12-25
欧洲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靠全社会的人共同创造。我深深地感到,仅就文明素质这点来说,欧洲人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爱护环境、善待自然;他们遵守社会公德、不搞投机取巧;他们敬业爱岗、对工作认真负责等等。...
【详细】
2018-12-10
王文奇:民主制下的“政治长周期”,不确定性世界需要国家的稳定性
威权体制下的政治长周期要么靠个人崇拜,要么靠军事强压,要么靠政治管制而存续,但当下的这一波政治长周期则基本上都是民意的表达,是民众用自己手中的选票主动推动政治长周期形成的。...
【详细】
2018-11-06
欧盟移民危机的神话:移民外交的困境(四)
长期而言,欧盟显然需要接触正从劳动力供给国转变为劳动力接收国的新兴国家。这些转型中的国家也常常是移民中转国。它们正处在变为更发达经济体的边缘。这些往往位于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地区周边的国家不再向那些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但也尚未吸引大量劳动力...
【详细】
2018-10-07
贸易战中的“日欧互保”:为何欧盟选择了日本而非中国?
欧盟在贸易问题并没有联合中国。选择在价值观念上以及经贸上都密切联系的日本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可以逐步使欧洲国家扩大对日本的商品和服务出口(去年分别达到580亿欧元和280亿欧元)。同样作为美国的盟友,这种联合对抗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将会更有效果。...
【详细】
2018-07-20
唐世平:鼓吹中国模式的人太无知,中国还不算是很成功的“发展型国家”
中国在过去30多年取得的成就并不特殊。我们不要动不动就“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甚至认为中国业已取得的成就已经可以让我们傲视世界。这不仅是无知的表现,而且也是可怕的骄傲。...
【详细】
2018-07-14
中美欧的贸易混战:中欧抗美还是欧美制华?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是显而易见的,而中欧都主张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原本这场美国同中欧等全世界的双向战争,现在却演变为了中美欧的三方混战甚至是各自为战。...
【详细】
2018-06-05
“脱欧”与 “一带一路”下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有待开启
访华第二天,中英就宣布签署90亿英镑并涉及“一带一路”的协议,涉及“ 一带一路” 建设、金融、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双方还同意共同建设雄安金融科技城和青岛中英创新产业园。下一步双方将深入探讨未来双边经贸合作发展方向和规划两国经贸关系安排,加强创新领域合...
【详细】
2018-02-01
共2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施京吾: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曹辛:拜登就任,欧洲对华态度会有新变化?中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
美国新政府如何破旧立新:拜登的“十日计划”与“百日新政”...
福山:特朗普时代美国政治加速衰落,拜登上台能否扭转颓势...
欧威廉:如果美中在误解的基础上陷入冷战或热战,那会是历史性悲剧...
柯隆: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将会是“竞争与合作”的组合拳...
詹小洪:文在寅会赦免朴槿惠和李明博吗?
张琏瑰:新冠再肆虐,人类应该如何面对?
林世钰:你可以不喜欢川普,但不可以污名化他...
曹辛:拜登任命“印太协调人”,为何中国官方保持沉默...
施展:中美关系是个三边关系
王缉思:中美关系中的“身份政治”
伟达:“特朗普主义”能否持续?
麦康奈尔:特朗普可能很快会消失,但“生病的美国”还远未康复...
施京吾: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赢粒糖,输间厂”:清廷被国际社会接纳程度为何会低于日本?...
拉纳·米特:中国所拥有的力量如何塑造其全球野心...
王建勋:大选后的美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战斗民族干的那些蠢事,连普京都躲不过去
聂辉华:“黑天鹅”、“灰犀牛”和“大白鲨” ——如何应对各种不...
斯蒂芬·沃尔特:特朗普有些真正的成就,但他的失误让美国的状况比四...
林辉:永不过时的苏联笑话与20万“笑话犯”
许成钢:只要宪政正常运作,就不存在某一次选举决定美国的命运...
曹辛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签署,显示美国的地位被弱化和降低了...
热门关键词
美国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朝鲜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中美贸易战
美国外交
世界历史
俄罗斯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中国
印度
苏联
全球经济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一带一路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