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难点
朝核问题形势经过一连串快速、剧烈变化,已进入更艰巨的谈判期,真正的难点浮出水面:第一,如何处理朝鲜的核地位,是继续高压制裁封锁以示拒绝,还是转而默认?美国国内确实存在一种声音:如朝放弃针对美的远程导弹计划,美不是不能默认朝拥核。第二,如朝同意从自身无核化开始推进半岛无核化,美国如何回应,是最终同意把无核化拆解开来逐步与朝做交易,还是坚持只有朝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质弃核之后才给予朝方实际好处?第三,对朝制裁何时以何方式放宽乃至解除?国际社会将如何接纳朝成为全球经济体系、至少先是区域经济圈的一员?第四,如何将半岛无核化与半岛停和机制转换进程统筹结合起来,在构建半岛和平机制的过程中实现无核化?这恐怕不是朝美两家或朝美韩三家能说了算的,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商议,必要时重启多边机制。
朝美严重缺乏互信,以上四个关键问题的一时难解使得半岛形势仍存在发生严重反复、功亏一溃甚至引发剧烈对抗冲突的不确定性。朝鲜凭借其自认为的事实拥核国地位同美展开谈判,不可能不争取保留部分核导能力,而对此进行验证将是极其困难的。特朗普政府未来两年越是接近大选,越需要显示外交“绩效”,但已被鹰派主导的总统小圈子有多少缔造半岛持久和平的战略意愿令人怀疑。更何况,特朗普的决策相当情绪化,身边缺乏谙熟朝核问题历史和军控裁军事务的高级官员和专业谈判人员。如果谈不成,朝一旦重启核导计划,特朗普政府会不会推卸责任另走极端,让人放心不下。加之美国内政治极化日趋严重,将来即便谈通了,为和解而签的条约、协定能否闯过国会批准关也不好说。
随着时间推移,面对朝美谈判僵局,朝鲜党内出现了“我们调整了政策,制裁为何还不解除,实际效果在哪里”的情绪,金正恩承受的压力正在增加。韩国政府也心急如焚,因为文在寅为推行“新阳光政策”押上了全部政治信誉。尽管经过年初以来的密集协调,韩已部分接受“阶段性弃核”理念,与朝暂结“联盟”,但朝核问题的最终进展仍主要取决于朝美所能达成的妥协,朝鲜将来重返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走出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并与直接相关方建立和平机制也主要仰赖大国协调,韩居中协调的空间越来越小,朝韩共识所能撬动的杠杆已相当有限。11月底朝韩决定推迟金正恩年内访韩计划,原因概莫如此。
与此同时,美朝韩国内均存在牵制、干扰、破坏新加坡峰会共识的因素,很难说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重新爆发出来。美国舆论和军情界从未停止散布不利于朝鲜的消息:6月,“北纬38度线”网站根据卫星图片分析,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的基础设施仍在“飞速扩张”;美国国防情报局(DIA)官员宣称,朝正在秘密地点加速进行铀浓缩活动,以在对美谈判中掌握更多筹码。11月,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超越平行线”项目发布报告称,朝虽拆除了一个导弹发射基地,但仍在16个隐秘地点持续研发导弹。针对国内各界对朝不会放弃核导能力的判断,特朗普内心未必不是这么想,但也不愿自己的政治、外交议程设置被节外生枝地打乱。所以,CSIS报告一出台,特朗普立即发推斥为“假消息”,称报告所提基地“我们都知晓”,“没有任何新建筑”。
特朗普把保持甚至必要时扩大不确定性当作压制朝鲜对美打牌企图的法宝,显然希望把处理朝核问题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将对朝谈判取得进展之功全部揽在自己头上,为此最近一方面高调声称第二次“金特会”已开始筹备,一方面不给工作层做出妥协的授权,并且开始释放谈判将长期化的信号。9月26日,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不是在进行时间游戏,无论是需要两年、三年还是五个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朝鲜不再进行核试验和试射导弹。10月下旬,特朗普搁置蓬佩奥第五次访朝的计划。11月7日,特朗普在中选之后的首次白宫记者会上大谈朝核问题,七次强调“美国没什么可着急的”,解决问题“可能需要25年”。11月19日,彭斯副总统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工商领袖峰会上演讲时称,印度—太平洋地区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朝鲜政权,面对这一威胁,美国联合全世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施压行动,新加坡峰会使半岛和平的希望再次升起;美国正在为特朗普总统同金委员长的又一次峰会做准备,我们必须保持警醒和决心,以实现终极的、完全可核实的朝鲜无核化。
多方消息显示,第二次“金特会”可能于2019年早春甚至元月在美国举行。
前景
不管怎样,半岛局势处在难得的和解氛围里,这可能是历史提供的最后一次机会。对此,各方的基本政策都是珍惜、鼓励和支持的,后续除了通过一系列双多边会晤、谈判和检验,以一揽子方式真正结束半岛对峙和战争状态外,恐怕找不到其他可供选择的理性之路。
有中国学者预判,朝美谈判可能有三种前景。1、彻底实现无核化,半岛签署和平协定,有关各方关系实现正常化。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难度也最大。2、美国放弃无核化目标,转而承认朝鲜拥核,仅限制其发展洲际导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内部持这种主张的声音在增多。3、美朝谈判陷入长期僵局。这又可能导出三种结果:一是朝继续冻结核导试验,然后进入漫长拖延期,但从朝鲜刚烈的体制特点和民族性格看,这样的结果恐怕不大可能出现;二是朝重启核导试验,美对朝动武;三是朝鲜虽然重启核导活动,美国难下动武决心,事实上默认朝鲜为拥核国,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在东北亚的战略性军事存在,进而导致中朝俄与美日韩之间的“恐怖平衡”。
如何避免最坏、次坏结果,争取最好、较好前景?恐怕还是要靠推动围绕东北亚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变化进一步形成有助于朝美谈判向前走的整体氛围。有着参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经历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杨希雨认为,东北亚有关各方必须共同努力超越被冷战扭曲的“集体安全”所带来的分歧,寻求共同安全。为此,可推动启动“并行谈判”进程:一轨是重启六方会谈,争取实现“两个彻底”,即在朝鲜彻底放弃核武器及相关计划的同时,彻底解决其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可持续发展权利、国际社会应有地位与平等关系等方面的合理关切;另一轨是落实早在2005年就已达成的六方会谈“9•19共同声明”,启动旨在建立可取代临时停战协定的半岛永久和平机制谈判,由朝韩这两个当年引爆战争的直接责任方和当今半岛安全的直接当事方,以及中美这两个当年最主要的交战方和当今最主要的外部力量共同协商。
朝鲜半岛局势转圜暂时凝滞在一个平台期、瓶颈期里了,这或许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朝核问题前景虽不全然乐观,但也不至于太过悲观,穿过去就是海阔天空。前提是,在展示各自积极意图和目标的可视度和可信性方面,朝美均需突破自身国内政治约束和战略思维定式,再向前迈一步。目前看,特朗普还是希望谈出成果、青史留名的,朝鲜的经济改革意志和合理安全关切也是值得相信和尊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能力把控节奏的,不应只是朝美两家。中国到底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有必要更加主动地成为区域性大调整的一部分,在与各方复杂的利益纠葛与关联当中为自己争取更大行动空间,以“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进”思路为基础设计出具体化的中国版“路线图”?需做新一轮评估。
原题《朝核问题谈判:谁在把控节奏》
路径
2018年,在朝韩“自主驱动”下,相关各方迅速形成共振,朝鲜半岛局势发生转折,从延续多年的螺旋向下、一度在战争边缘徘徊,重回缓和向好轨道。6月朝美新加坡峰会签署联合声明,明确了互不侵犯和改善关系的方向,重启了寻求无核化、关系正常化以及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的进程。
现在主导形势变化的是朝美无核化谈判。为筹备新加坡峰会,朝美双方交换了初期“路线图”:朝深切担忧如其真的全部放弃核导能力,美会把朝变成“利比亚第二”,因而要求无核化进程体现“分阶段、同步走”原则,也即朝拆除多少核导设施,美就要保证相应的安全承诺、国际援助和补偿及时到位,现有国际制裁逐步放宽。美担心朝再施缓兵之计蓄谋核导技术实现最后突破,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最迟2020年,也即特朗普谋求连任之年)采取高水平、足以取信的初期弃核措施,之后再考虑给予安全保障等事宜。
朝鲜外相李勇浩12月8日刚刚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返回了朝鲜。访华期间,李勇浩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
得到美方详细通报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外相河野太郎向媒体披露了新加坡峰会的补充信息:美方在与朝方达成的框架协议下提出了47点要求,承诺朝如能满足“全面无核化”(以可核查和不可逆方式销毁核和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导弹和所有相关设施)要求,可以得到美方承诺不攻击朝、不跨过三八线推翻现政权的书面文件,而支持朝弃核的资金将由日本和其他可能从中获益的国家共同承担,也可能建立一个专门的国际组织。这些信息印证了新加坡峰会并没有解决朝方根本关切,就像文在寅4月27日在板门店第二次会晤金正恩后向记者透露的:“金正恩想弄清楚的是,能否相信美国会在无核化实现后结束敌对政策,保障朝鲜的体制安全。”
朝美无核化谈判走了“先易后难”路径,也就注定了新加坡峰会的后续落实工作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显著进展,导致2018年的半岛局势演变呈现“先扬后抑”的曲线。尽管朝鲜连月来通过重申无核化意志、废弃丰溪里核试验场、拆毁西海卫星发射基地、送回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阵亡人员遗骸等措施显示积极姿态,但仍不能撬动美方具体立场发生实质性的松动。
差异
目前,朝美后续谈判的主要分歧点在于:
第一,双方对何为“无核化”有着各自解释。朝方寻求的是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的无核化,既明确自身无核化义务,也要求美国公开并裁撤其在韩国部署的战术核武器,彻底压制韩国、日本的拥核企图,甚至将东北亚建成无核区。而美方心目中的“无核化”就是“朝鲜的弃核”“朝鲜的无核化”。
第二,双方谈判目标的技术前提存在根本逻辑冲突。朝鲜迫切需要美方在向朝提供安全保障和解除对朝制裁方面拿出具体诚意,为此甚至在自己的初期“路线图”里明显侧重照顾美方在远程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的关切。美国则坚持朝必须以全面、彻底、可核查、不可逆方式放弃并交出核导计划及其发展成果和潜力,同时拒不明确自己将为朝去核弃导提供补偿和回报的步骤。
第三,双方在弃核的具体操作步骤上存在不同理解。朝方坚持无核化与提供安全保障同步走。美国则仍指望以“利比亚模式”清除朝鲜的核武器,为此坚持2020年的“最后期限”,坚持就朝鲜核材料与核试验设备的处理、远程导弹发射设施的拆除、科研人员的安置去向等诸多棘手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坚持待朝“一揽子”弃核后再谈援助。就算朝鲜接受这样的路径,由于拆卸和运出核能力的高度复杂性,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技术层面满足美方的严苛要求。
新加坡峰会后续工作进展缓慢,也有美国中期选举的背景。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忙于国内事务,而且特朗普本人亦要为2020年的连选连任留“戏码”,有意拖慢了与朝方的谈判进程。此外,中美贸易摩擦激烈,为减少中方将贸易问题与朝核问题相挂钩以牵制美方的可能性,特朗普政府调整了亚太议程的优先排序,先处理对华贸易争端,再处理朝核问题。急于求成的朝方则继续努力向美方示好,没有在中选最关键阶段挑事,同时推动谈判焦点向签署终战协定聚拢。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5周年,朝方原本期待在此时点由有关方联合发表终战宣言,然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10月7日蓬佩奧国务卿第四次访朝,当天上午与金正恩会谈,随后发推称“取得了进展”。当天,蓬佩奧转赴首尔与文在寅会面,当面告知金正恩已同意尽快举行第二次美朝峰会。虽然蓬佩奧拒绝公开披露究竟取得了什么进展,但韩国外长康京和在蓬佩奧访朝前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介绍的情况反映了一些端倪。她说,朝鲜已表示愿永久拆除宁边核设施,换取美国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发表终战宣言。
难点
朝核问题形势经过一连串快速、剧烈变化,已进入更艰巨的谈判期,真正的难点浮出水面:第一,如何处理朝鲜的核地位,是继续高压制裁封锁以示拒绝,还是转而默认?美国国内确实存在一种声音:如朝放弃针对美的远程导弹计划,美不是不能默认朝拥核。第二,如朝同意从自身无核化开始推进半岛无核化,美国如何回应,是最终同意把无核化拆解开来逐步与朝做交易,还是坚持只有朝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质弃核之后才给予朝方实际好处?第三,对朝制裁何时以何方式放宽乃至解除?国际社会将如何接纳朝成为全球经济体系、至少先是区域经济圈的一员?第四,如何将半岛无核化与半岛停和机制转换进程统筹结合起来,在构建半岛和平机制的过程中实现无核化?这恐怕不是朝美两家或朝美韩三家能说了算的,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商议,必要时重启多边机制。
朝美严重缺乏互信,以上四个关键问题的一时难解使得半岛形势仍存在发生严重反复、功亏一溃甚至引发剧烈对抗冲突的不确定性。朝鲜凭借其自认为的事实拥核国地位同美展开谈判,不可能不争取保留部分核导能力,而对此进行验证将是极其困难的。特朗普政府未来两年越是接近大选,越需要显示外交“绩效”,但已被鹰派主导的总统小圈子有多少缔造半岛持久和平的战略意愿令人怀疑。更何况,特朗普的决策相当情绪化,身边缺乏谙熟朝核问题历史和军控裁军事务的高级官员和专业谈判人员。如果谈不成,朝一旦重启核导计划,特朗普政府会不会推卸责任另走极端,让人放心不下。加之美国内政治极化日趋严重,将来即便谈通了,为和解而签的条约、协定能否闯过国会批准关也不好说。
随着时间推移,面对朝美谈判僵局,朝鲜党内出现了“我们调整了政策,制裁为何还不解除,实际效果在哪里”的情绪,金正恩承受的压力正在增加。韩国政府也心急如焚,因为文在寅为推行“新阳光政策”押上了全部政治信誉。尽管经过年初以来的密集协调,韩已部分接受“阶段性弃核”理念,与朝暂结“联盟”,但朝核问题的最终进展仍主要取决于朝美所能达成的妥协,朝鲜将来重返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走出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并与直接相关方建立和平机制也主要仰赖大国协调,韩居中协调的空间越来越小,朝韩共识所能撬动的杠杆已相当有限。11月底朝韩决定推迟金正恩年内访韩计划,原因概莫如此。
与此同时,美朝韩国内均存在牵制、干扰、破坏新加坡峰会共识的因素,很难说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重新爆发出来。美国舆论和军情界从未停止散布不利于朝鲜的消息:6月,“北纬38度线”网站根据卫星图片分析,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的基础设施仍在“飞速扩张”;美国国防情报局(DIA)官员宣称,朝正在秘密地点加速进行铀浓缩活动,以在对美谈判中掌握更多筹码。11月,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超越平行线”项目发布报告称,朝虽拆除了一个导弹发射基地,但仍在16个隐秘地点持续研发导弹。针对国内各界对朝不会放弃核导能力的判断,特朗普内心未必不是这么想,但也不愿自己的政治、外交议程设置被节外生枝地打乱。所以,CSIS报告一出台,特朗普立即发推斥为“假消息”,称报告所提基地“我们都知晓”,“没有任何新建筑”。
特朗普把保持甚至必要时扩大不确定性当作压制朝鲜对美打牌企图的法宝,显然希望把处理朝核问题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将对朝谈判取得进展之功全部揽在自己头上,为此最近一方面高调声称第二次“金特会”已开始筹备,一方面不给工作层做出妥协的授权,并且开始释放谈判将长期化的信号。9月26日,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不是在进行时间游戏,无论是需要两年、三年还是五个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朝鲜不再进行核试验和试射导弹。10月下旬,特朗普搁置蓬佩奥第五次访朝的计划。11月7日,特朗普在中选之后的首次白宫记者会上大谈朝核问题,七次强调“美国没什么可着急的”,解决问题“可能需要25年”。11月19日,彭斯副总统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工商领袖峰会上演讲时称,印度—太平洋地区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朝鲜政权,面对这一威胁,美国联合全世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施压行动,新加坡峰会使半岛和平的希望再次升起;美国正在为特朗普总统同金委员长的又一次峰会做准备,我们必须保持警醒和决心,以实现终极的、完全可核实的朝鲜无核化。
多方消息显示,第二次“金特会”可能于2019年早春甚至元月在美国举行。
前景
不管怎样,半岛局势处在难得的和解氛围里,这可能是历史提供的最后一次机会。对此,各方的基本政策都是珍惜、鼓励和支持的,后续除了通过一系列双多边会晤、谈判和检验,以一揽子方式真正结束半岛对峙和战争状态外,恐怕找不到其他可供选择的理性之路。
有中国学者预判,朝美谈判可能有三种前景。1、彻底实现无核化,半岛签署和平协定,有关各方关系实现正常化。这是最理想的结果,难度也最大。2、美国放弃无核化目标,转而承认朝鲜拥核,仅限制其发展洲际导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内部持这种主张的声音在增多。3、美朝谈判陷入长期僵局。这又可能导出三种结果:一是朝继续冻结核导试验,然后进入漫长拖延期,但从朝鲜刚烈的体制特点和民族性格看,这样的结果恐怕不大可能出现;二是朝重启核导试验,美对朝动武;三是朝鲜虽然重启核导活动,美国难下动武决心,事实上默认朝鲜为拥核国,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在东北亚的战略性军事存在,进而导致中朝俄与美日韩之间的“恐怖平衡”。
如何避免最坏、次坏结果,争取最好、较好前景?恐怕还是要靠推动围绕东北亚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变化进一步形成有助于朝美谈判向前走的整体氛围。有着参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经历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杨希雨认为,东北亚有关各方必须共同努力超越被冷战扭曲的“集体安全”所带来的分歧,寻求共同安全。为此,可推动启动“并行谈判”进程:一轨是重启六方会谈,争取实现“两个彻底”,即在朝鲜彻底放弃核武器及相关计划的同时,彻底解决其在国家主权与领土安全、可持续发展权利、国际社会应有地位与平等关系等方面的合理关切;另一轨是落实早在2005年就已达成的六方会谈“9•19共同声明”,启动旨在建立可取代临时停战协定的半岛永久和平机制谈判,由朝韩这两个当年引爆战争的直接责任方和当今半岛安全的直接当事方,以及中美这两个当年最主要的交战方和当今最主要的外部力量共同协商。
朝鲜半岛局势转圜暂时凝滞在一个平台期、瓶颈期里了,这或许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朝核问题前景虽不全然乐观,但也不至于太过悲观,穿过去就是海阔天空。前提是,在展示各自积极意图和目标的可视度和可信性方面,朝美均需突破自身国内政治约束和战略思维定式,再向前迈一步。目前看,特朗普还是希望谈出成果、青史留名的,朝鲜的经济改革意志和合理安全关切也是值得相信和尊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能力把控节奏的,不应只是朝美两家。中国到底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有必要更加主动地成为区域性大调整的一部分,在与各方复杂的利益纠葛与关联当中为自己争取更大行动空间,以“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进”思路为基础设计出具体化的中国版“路线图”?需做新一轮评估。
原题《朝核问题谈判:谁在把控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