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德里克·格罗斯曼:菲律宾正转向美国,杜特尔特的亲华外交结束了?
在亚洲紧张局势加剧,中国对有争议领土的主张变得更加自信之际,杜特尔特的外交转向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对美国来说,进入菲律宾军事基地对于阻止中国在南海乃至整个亚洲的强硬动作至关重要,当杜特尔特与中国亲近并蔑视美国时,这样的合作是不现实的;现在,菲律宾与美国...
【详细】
2021-11-05
周志兴:观点不同没关系,重要的是改变
这几年,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而且还在不断地调整,这种政策调整有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其实也是美国学界需要认真反思的。...
【详细】
2021-10-25
朱达志:秦刚接替崔天凯,一个时代终结了
虽然说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大方向并非一个大使可以左右,但大使“将在外”也应该有自己的外交事务具体处置方式和风格。其他不好说,至少在川普时代的几个棘手问题上,崔天凯处理得还是可谓天衣无缝,多多少少避免了一些不可收拾的局面出现。...
【详细】
2021-08-04
刘卫东:美常务副卿访华透出几重信号?
中美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合”还是“斗”,这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选择。两国间愈来愈多的理性声音指出,中美之间不能只竞争不合作。针对中美关系,中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美国的开放姿态,强调“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开展解决问题的对话”,而合作就需要创造条件...
【详细】
2021-07-26
哈尔·布兰兹: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之旅如何改变了冷战进程
目前,美中关系短期内没有改善的希望。寻求重大外交突破实际上可能是危险的,过于重视对华关系,可能会分散华盛顿在军事、技术和经济领域加强防御的紧急措施的注意力。但是,尼克松—基辛格政府时期对中国的开放至少提醒了我们,最敌对的国家也有可能会和解——即使这需...
【详细】
2021-07-21
伊耆:崔天凯的美国八年
上海人是外交部大院里的绝对多数,其次,天津人也不少,老牌买办城市有学外语的传统。至于白宫里的政治精英,听惯了崔大使的吴侬软语,也许该换一换耳音了,未来,美国政界最熟悉的中国话,可能是铿锵倔强的:尼玛。...
【详细】
2021-07-08
共35页: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乔蒂纳&梅森:从柯克被刺事件看,美国政治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安格尔&拉琴科:欧洲如何以克里姆林宫的方式来削弱俄罗斯...
乔蒂纳&梅森:从柯克被刺事件看,美国政治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安格尔&拉琴科:欧洲如何以克里姆林宫的方式来削弱俄罗斯...
乔蒂纳&梅森:从柯克被刺事件看,美国政治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安格尔&拉琴科:欧洲如何以克里姆林宫的方式来削弱俄罗斯...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