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美国高考VS中国高考:一个考生父亲的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美国高考VS中国高考:一个考生父亲的观察

美国高考VS中国高考:一个考生父亲的观察
2017-10-10 15:29:17
来源:《高考在美国》 作者: 黄全愈
关键词:教育 点击: 我要评论
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潜在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地发掘、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考试显然是帮助个人发展的检测工具。当考试变成择优汰劣的机器时,考试在教育中的功能就异化了。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有这样的推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乎,出路在扩大招生―――以为扩大招生可以缓解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过渡。

  他们的结论是从美国“高考”的现状反推出来的:美国高校的招生量非常大,美国学生不需要通过激烈而残酷的“高考”来竞争上大学,所以美国可以从容地搞素质教育。

  这个推论非常糟糕。美国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但美国第一校普林斯顿的门槛仍然非常高,今年的录取率为9.9%,100个极优秀的申请者中只有不到10个人被录取。在全美国100多万高中生里,普林斯顿只能录1000多人。也就是说,在美国即便普及了大学教育,大学的竞争依然存在。

  扩招需不需要?需要!但是,我认为:首要的是变革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改革“高考”,然后才是扩招。以“高考”的考分作为录取与否的惟一标准,必将错失许多综合素质一流的可造之才。更要命的是,这个“指示灯”、“风向标”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甚至低幼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作为一个在美国就学的中国学生的父亲,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美国的考试制度,并越来越觉得,美国与中国教育中,考试的作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高考和大学录取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更是集中了这种区别。

  多如牛毛的美国考试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可实际上,美国学生经历的考试一点也不比中国学生少。

  美国有很多经过审定的有权威的考试机构,像国内许多人都熟悉的TOEFL、GRE、GMAT等等考试,就是由大名鼎鼎的ETS(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教育考试服务”)这个非盈利性机构主持的。这些五花八门的考试机构根据不同的要求或测试重点,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考试。美国学生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年年都至少参加一次这种由各种考试机构出题的考试。至于参加何种考试,由各个私立学校或者公立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下面是矿矿(我的儿子)在美国上学过程中,参加过的各种“统考”:

  学前班―――中心阅读考试;三年级―――斯坦福成绩测试/OTIS-Lennon学校能力测试;四年级―――俄亥俄四年级精熟测试;五年级―――衣阿华基本技能考试;六年级―――俄亥俄六年级精熟测试;七年级―――衣阿华基本技能和认知能力考试;八年级―――俄亥俄八年级精熟测试; STS高中入学分班考试;九年级―――俄亥俄九年级精熟测试;十年级―――成绩和精熟和认知能力考试……

  除了小学一、二年级外,矿矿每一年都在学校的安排下,参加一次全国性或全州性的“统考”。

  每一次矿矿参加统考,我们都会收到一份成绩分析表。对于中国家长来说,看成绩单,当然是看分数。第一次接到成绩表时,我在表的上下左右、正面背面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总分。仔细一读,才发现这个成绩表大有文章。

  以矿矿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成绩报告单为例:共两页,第一页有3个表格,第一个表格是各项考试的成绩及同全国同类学生、全州同类学生相比较的信息。表格的右方是一个图例,从1%到100%,每10个数1个阶梯,孩子的成绩则在相应的区域用黑线标志出来。

  矿矿的数学几乎满分,就不去说它了;英语阅读在142个题目中答对了135个,成绩是694分,这个成绩同全国同类学生相比为98.9%(这个百分比的涵义为:你的成绩属于最好的1.1%群体),与当地同类学生相比是98.9%,分析结果的标志范围是“高”。右边图表上,在99%的阶梯上画了一条黑线。在阅读的大栏目下,还有词汇学习技巧、词汇量、阅读总评等分类。矿矿的词汇量一般,40题答对了35题,成绩是658分。这个成绩同全国同类学生相比为88.7%,与当地同类学生相比是80.7%,分析评价范围是“中”。右边图表上,在90%的阶梯上画了一条黑线。用不着细看成绩,只要看看右手边的图表,表上的黑线把孩子的长处和短处都标得一清二楚。

  下面的两个表格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测试分析。这个测试分得更细,大大小小有30多项,包括孩子对反义词、同义词的掌握;从对词义的掌握、对文章的理解,到阅读时的创造性思维;从对整数、分数的认识,到对各种计算方式的掌握;还有学习方式,听力水平等等,全都做出分析。并在“低于平均水平”,“平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这3项上标出孩子的实际水平。

  成绩报告单的最后一部分,还为矿矿写了一个全面的总评。从阅读、数学、语言3方面,对长处和短处一一概括。值得一提的是,成绩报告单强调:“这个成绩只能从1个方面说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在孩子考试时,很可能会有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其成绩。因此,也应该考虑到其他来源的信息。学校应该有关于这个学生的更详细的材料。”

  为什么美国考试和中国考试如此不同?

  一位国内读者给我来信,谈到她儿子的离奇经历:小峻(化名)上幼儿园,很爱玩,是个快乐的男孩。妈妈也没逼孩子学数学、认字什么的。她想让孩子在幼儿园时多玩一些,等到小学再开始学习。

  谁知到了上小学时,学校要求孩子参加“入学考试”。内容从两位数的加减法,到笔画繁多的生字。小峻不懂两位数加减法,也不认字,连什么是考试都不知道。天真的孩子在“试卷”上随意涂鸦一番,没交“白”卷。结果,学校拒绝录取小峻,理由是成绩没上线。

  矿矿到美国不久就进了学前班,上小学前,也经历过一次“入学考试”。那应该是矿矿经历的第一次“统考”。

  关于这个“入学考试”,我们一无所知。直到开家长会老师拿出矿矿考试的成绩表时,我们才知道。老师还给我们分析了矿矿在语言方面所表现的长处和短处。矿矿当时刚来美国不到一年,说梦话还是汉语,一切尚处在适应阶段。

  然而根据这个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学校专门派了一个英语老师给矿矿一个人上小课。一年后,矿矿的英语突飞猛进。一年级的老师特米尔太太给矿矿的评价是“非常漂亮的书写,优异的发音和阅读”。

  同样的“入学考试”,一个把孩子拒之门外,一个帮孩子找到不足,并设法帮助孩子进步。

  这两个小小的故事反映出中美教育观念和考试观念的不同。

  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

  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考试本身只有检测功能,没有淘汰功能。检测只是手段,因为面对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多目的:发现问题,改善之;发现人才,选拔之;发现特长,培养之……当然,也可以包括“择优汰劣”这一目的。但那不是考试的功能,考试只显示检测的结果。至于,怎么处理这些结果,与考试功能无关。

  当我们把“考试”这个教学中“之一的手段”,变成整个教育中的“惟一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就成了淘汰教育,而不是以人为本―――以培养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潜在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地发掘、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考试显然是帮助个人发展的检测工具。当考试变成择优汰劣的机器时,考试在教育中的功能就异化了。

  美国也有高考

  美国有没有“高考”?答案是“有!”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学制与中国的学制一样,都是12年。一般是小学6年,初中两年,高中4年。不同的是,美国人把初中的1年移到了高中。也有的是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不管怎样变,高中4年雷打不动。

  这高中多加的一年,目的之一便是给那些“不识愁滋味”的青少年应付“高考”。

  1999年元月,矿矿刚上初二(在美国叫“八年级”)时,就第一次参加了美国的“高考”(SAT)。

  一天,他从学校带回一张通知,说是“天赋班”的孩子可以提前参加SAT考试。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没有搞错呀?孩子才上初二,怎么就参加SAT考试?”

  细读通知才知道,那些在历年全国统考中,平均百分比在99%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当年的SAT考试。考试的目的是让孩子“试试身手、练练拳脚”。据说,这个计划每年都在参加考试的上万个孩子中选拔出佼佼者,并给予特殊奖励。这个奖励对以后申请大学很有分量。

  矿矿听到可以同高四年级的准大学生同场较量,眼睛一亮,一口就答应参加考试。因为考试是非正式的,考不考,怎么考,完全是个人的事情。矿矿带着绝对轻松的心情去考试了。

  一个月后,矿矿拿到成绩。在近3万名提前“试拳脚”的中学生中,数学进入97.1%,英语进入86.9%,综合平均为95.8%。这个成绩不算好(比不上许多亚裔孩子),也不算差(比许多高四年级的毕业生要好)。

  如果光看矿矿的 SAT成绩,已达到许多大学的录取线。但作为研究教育的父亲,我非常清楚稚气未脱的孩子根本没有达到上大学的水平。

  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要在历年统考中达到99%的成绩才能参加SAT考试。只要想考,只要交几十美元,谁都能考。成绩来了,用也好,不用也好,随君自便。

  2000年秋季,矿矿上高二了。开学前,我们收到学校寄来的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重要活动时间表。

  在四页纸的活动内容中,我看到了一行字:10月18日考PSAT。PSAT就是美国的“高考预考”。

  我想,高二的 PSAT,大概不会像初二那样不当一回事吧。

  出我所料,矿矿就读的私立高中,根本没把 PSAT当回事。事前不组织学生准备,连必要的提醒也没有。问矿矿,一问三摇头;叫他去问老师,老师竟然也一问三不知。要命的是,考试提前两天进行,也没有一个正式的通知。

  既然学校不重视,我以为不过是拳手登场前“抱拳拜四方”一类的亮相动作而已。因为,这种 PSAT到了高三,还得考一次。

  考完试后,我们也就忘了这件事。结果,到了第二年大约是二三月份,矿矿开始陆陆续续收到许多大学招生办公室寄来的信件和材料,其中包括所谓的新“常春藤”和老“常春藤联盟”名牌学校的来信。

  其实,矿矿这次的 PSAT成绩并不好,在120万考生中的排座次,尚未达到98%的优异档次。 PSAT成绩越好的学生,得到名牌大学的来信越多, PSAT成绩差的学生,在高二阶段,恐怕根本无“校”问津。

  我发现,美国学校考试前的准备阶段非常短,甚至根本就没有。相反,中国学校考试前的准备阶段非常长。中国的“高考”,让高中生用高三这整整1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而美国大多数学校在 SAT“高考”来临前,在学校每月例行简报中提醒一声而已。不利用任何课时、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准备考试。

  不知从几年级开始,我就发现矿矿在每一次大考之前几乎从来不复习功课。即便 PSAT、SAT这样重大的考试也是如此。考SAT之前,妻子专门到书店为矿矿买了一套 SAT的复习材料。谁知,矿矿一看这些材料就不高兴了,他说:“你们又说反对中国的‘高考’,这种做法和国内的搞法又有什么两样?”

  妻子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争论。妻子认为:要考试就一定要复习,复习不好就考不好。矿矿则认为:考试就是考试,考得怎么样,取决于你平常的积累和理解。过分的复习等于作弊,等于投机取巧。

  这种“理论”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简直是格格不入。孩子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仔细地回想孩子在美国小学、中学的求学经历,我发现矿矿的这种想法产生于他所经历的美国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矿矿身经百“考”,但每一次全国性的或全州性的“统考”之前,我们这些当家长都全然不知。几乎都是拿到孩子的成绩后,才知道他又参加过一次大考。

  到了中学也是如此,美国中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要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资格考试。我们也是在矿矿上了高中后才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没有参加考试的孩子准备参加考试,这时才知道矿矿早已通过这个重要的考试。高二、高三的“高考预考”,高三的“高考”,学校都没有专门发通知,也没有给孩子任何复习的时间。课照上,试照考,球照打,舞照跳――一切如常,全然没有国内的“工地停工”,“禁止噪音”一类的殊死搏斗的临战状态。

  没有复习的考试,考的是什么?矿矿说考的是你平常学习的积累,考的是你真正理解的东西。可有复习的考试,考的又是什么呢?

  我不完全赞成矿矿的说法。正常的复习,当然同投机取巧完全是两回事。复习是练习的过程,是熟悉的过程,记忆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但是,把复习变成反反复复的重复练习时,就是“过分复习”。这种“过分复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就像体操运动员那样,反复地练同一个动作直到熟能生巧。考数学、考物理、考化学,人们可以像运动员那样,在复习时反反复复地练同一种东西,直到有把握在考试的有限时间里能运用自如。考语文、考作文行不行?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人也可以做到。但我还是要问一句,这样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很简单,为了不被考试“淘汰”。于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

  美国ETS考试公司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生能在“托福”考试、 GRE考试中得满分。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用考题反复做练习是取巧,乃至作弊行为。显然,用美国人的思维确实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考试”。

  大学如何选取分数

  美国的“高考”一般讲的是SAT和ACT。SAT满分是1600分,ACT是36分。各个学校承认不同的考试,怎么换算不同的考分?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高中,怎么看各个学生的学校平时成绩?有不少大学每年的申请者就多达3万人以上,光拉申请材料就得几卡车,仅仅是把这些邮寄来的申请材料拆开归档就得至少两个星期,如果不量化学生,怎么衡量学生?怎么在短短的3个月内,把最优秀、素质最高的学生选拔出来……

  我不大相信美国大学会根据几个干巴巴的数字来录取学生。电脑也能“计算”出学生的特点?这与中国的“高考”―――把活生生的人变成干巴巴的数字,再用这些干巴巴的数字来判断活生生的人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然而,它确实有很多不同。

  首先,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就好像现在已在中国流行的“托福”、 GRE、GMAT、会计师考试、精算师考试一样。每年有七次SAT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由于 SAT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 SAT,一直考到自己不愿考为止。

  为什么这样选取和计算分数呢?

  美国大学认为:你所考得的那个最高的分数,表明你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不可能考出这个成绩。而其他那些低的考分,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你参加了1月份、3月份和6月份的3次SAT考试,3月份的英语考得最好,证明你具备这个能力,1月份和6月份的相对低分,可能是因为你身体不适、学校的英语课有太多的考试和作业,使得你正好处在英语的低潮,或者甚至是其他什么偶然因素所致。

  由于每年可以考7次“高考”,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继续考,直到你认为所得的分数代表了你的水平为止。因此,考生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起伏不大。

  不像中国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考生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而患得患失,平时什么“一摸”、“二摸”、“三摸”,都考得好,偏偏是“高考”考不好。原因何在?就像是让你站在一张桌子上,你不会摔下来。把桌子升高50米,你可能还不会摔下来,但再把桌子升高到100米,你可能就摔下来了。桌子的面积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摔下来?完全是心理作用!

  除了高考成绩,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有平时成绩。

  对美国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在这四年里,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得惦记着成绩。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做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有的老师甚至连出不出勤都算分。平时成绩日积月累,到了高校招生时,很多学校就用这个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

  另外,大学招生办在审核申请材料时,会注意看你的学校成绩的发展趋势:是往上走,还是走下坡。

  有些被大学提前录取的高中生,12月中旬接到通知,到第二年的八九月才上大学,中间有几乎长达1年的时间是大学和高中两不管的“自由人”。为了监控这些“大学生”,如果该生的成绩出现大滑坡或者犯了较严重的错误,大学仍然会取消该生的录取资格。据说,每间一流大学每年都会取消10来个成绩大滑坡、10来个犯严重错误的学生的录取资格。

  平时成绩还包括选什么课。大学招生办据此去分析你选修这些课程的动机和心理。

  比如,你的成绩单和 SAT的考试显示你的理科类成绩很好,而你又尽选理科课程,大学招生办会认为你的兴趣狭窄,不敢挑战自己,意图“藏拙”;如果你选的都是一些容易的课程,大学招生办会认为你不敢面对挑战,“避重就轻”……

  饼干卖得多也能上大学

  中国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划线,1分之差,都可能“人命关天”。上没上线,简直是两个世界。

  去年,我一位朋友的孩子,离重点线仅1分之差。就这1分,孩子最后去了个一般的学校。那些仅仅多两三分的同学,有些竟上了重点大学。

  我知道朋友的孩子学习一直都很好,最让人感动的是,她从初中到高中这几年,常常帮助邻居―――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

  我说:“如果是申请哈佛或者普林斯顿,一个坚持五六年帮助他人的孩子,加上平常成绩很好,只是‘高考’少一分,没准儿还能进世界名校……”

  朋友瞪大眼睛:“只听说过体育好能加分,没听说过干点好事也能加分……”

  美国“常春藤”名校在招生中使用的计算公式,是根据“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计算的,是呈现在明面上的、量化了的东西;而“综合素质”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不易量化的东西。

  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这些“状元”的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哈佛招生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来信时写道:“学业表现包括高中的成绩、 SATI或ACT和SATII的考分,对录取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其他的因素诸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录取委员会会很细致地阅读推荐信和作文。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

  普林斯顿的招生院长也在类似的信里说道:“我们绝不是简单地把申请者的平均成绩和高考分数进行排队,然后从上选到下。如果这样简单的话,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申请材料了……在阅读申请材料时,我们把每一个申请者当作特殊的个案来审视他或她具体的综合起来的能力和成就。”

  “综合素质”听起来好像挺“虚”的。但又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起干巴巴的分数,更能表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

  一般来说,美国高中生参与的活动可以分成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人兴趣爱好……

  高校招生办公室对学生参加哪一类活动,一般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偏好。往往不在于参加什么活动,而在于干得怎么样。有些学生样样活动都参加,但没有一样特别突出,给人印象不深刻;有些孩子在某一个领域有所突破,反而显得突出。

  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就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比如,有的学生每年的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去为穷人盖房子,坚持不懈,终于感动“上帝”。

  普林斯顿大学曾录取一个推销了大量饼干的学生。童子军们大多爱在超市门口,或挨家挨户地向人推销饼干,十次难有一两次成功。但就有个孩子异想天开地闯到某大公司,点名要见CEO。见到CEO,孩子拿出几盒饼干,开始向不苟言笑的CEO兜售。从饼干怎么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帮助贫困孩子,再讲到如果该公司做了这件善事将在社区造成的影响……孩子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CEO。CEO大笔一挥订购了孩子的饼干,数量大得让孩子目瞪口呆。孩子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大学看中的是这个敢想能做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潜在的领导素质。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大学动心的原因。

  除了领导素质,美国大学招生办还要考查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

  我认识一个来美国读高三的中国孩子,他对我说,真不敢相信他的美国同学到外面做好事,从来不用学校组织,都是自愿的。其实,自愿“学雷锋”的人有,但美国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更多的是因为学校的硬性要求。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矿矿的学校对“学雷锋”的要求如下:高一需要5小时,高二需要10小时,高三需要10小时,高四需要35小时。

  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至于申请大学时,要在这方面打动招生办的审核人员,60或70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

  从高一到高四,矿矿干过的义工工种繁多,大多是到城区里为穷人,伤残人服务。什么为穷人修建房子啦,到老人院陪老人聊天啦,带市区里穷人家的孩子上公园玩啦……搬运工、建筑工、“聊天”工、幼儿园的“男阿姨”……什么都干过。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同他谈“助人为乐”的意义。很多时候,矿矿是硬着头皮去干义工的。我常常开玩笑地“警告”他:不“学雷锋”,就别想申请好学校。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觉自愿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服务里。美国高校更看重的是这种货真价实的社区服务。矿矿有些同学到贫困国家搞扶贫活动,自己掏国际旅费,年年夏天到南美的穷乡僻壤去帮那里的人盖房子。完全自费,完全自愿。

  最能引起大学招生办注意的还是一些孩子自己搞的有创意的服务性质的活动。例如,举办为某个灾区的义捐活动,组织一个专门帮助伤残者的慈善团体,等等。从策划、到组织、到实施,搞“一条龙服务”。这种活动既能表现学生的领导才能,又能表现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良好道德。

  许多人可能认为:做义工、义务为社会服务,是非常高尚的行为;因此,孩子只要有了足够的做义工或义务为社区服务的“工时”,有没有“有偿工作”的经历都不重要。因为“有偿工作”是为钱而工作,得“钱”不得“分”。

  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义工是学校规定必须完成的“项目”;而有偿打工是一种自主行为,反而能看出孩子的主动性。

  美国大部分高中生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从高一开始,先是在快餐店、超市打几个小时工,到了高三、高四就开口闭口“我们公司”、“我们单位”,俨然像个专职人员,实际仍是餐馆服务生、商店售货员、建筑工地劳工。有的高中生甚至身兼数职,忙的时候,一天得跑两三个“工作单位”。

  按照许多在美国的华人的思维,高中生处在申请大学最关键的时刻,打工不过是为了增加生活经验而已,打工太多,势必影响学习成绩。

  美国高校招生办审核人员的思维恰恰相反。许多大学的申请表上都有一栏“有偿工作经历”,要求填写你从高一到高四所做过的工种和工时。美国大学要透过这种有偿工作的经历去了解一些外人难以想像的信息。

  一般来说,打过工的,特别是做那些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报美术专业的在画廊工作、对电脑感兴趣的在电脑公司工作),并且工时长的,就会被认为注意学用结合、联系实际,而且有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因而受到大学招生办的青睐。

  有偿服务是一种按劳付酬的雇佣关系,必须处理好与“老板”、与“同事”的关系;必须学会与人共处;必须端正工作态度。如果一个孩子的有偿工作变换很多、很频繁,这个孩子要么是想丰富自己的经历而主动换工作,要么是工作态度有问题而不断被“炒鱿鱼”。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美国孩子在有偿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比在无偿服务中的收获还要多。

  美国名校为什么招收流浪女和流浪汉?

  除了学业指数,综合素质,还有些东西对招生也会产生微妙影响。

  我们爱用“书香门第”来形容一个人的家学渊源。来自“书香门第”的学生往往都很用功,成绩也好。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美国大学招生时,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也会比较有优势。殊不知,美国大学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时,却是另一番风景:如果你的父亲是教授博士,母亲是医生,家庭年收入十几、二十万美元;你的SAT得1400分,学校成绩(GPA)3.7,大学招生办会认为这不仅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还应该更好才对。

  相反,如果你的父母亲只有初中学历,其中一人还失业,你的兄弟姐妹又一大堆,你还是老大。为了承担家里的部分担子,你每星期不得不打工20小时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SAT还能得到1000分左右,学校的平时成绩能保持3.0以上,很多好大学可能都会考虑录取你。因为他们觉得,你不但是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而且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学业成绩,如果再给你提供一份足够的资助和一个良好的大学环境,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近,美国在上演一部电影,名字叫《流浪女读哈佛》。这部电影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哈佛曾招收一个叫“Liz Murray”的纽约市布朗区的流浪女孩。这个女孩的妈妈得艾滋病死了,父亲又呈HIV阳性,家里穷得丁当响,连一张床也没有,不得不常常去吃救济餐,然后就倒头睡在桌子上。

  这个流浪女孩是否有SAT“高考”分数,学校成绩有多少,我无法得知。但绝对不会是“高考状元”!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洛杉矶时报》8日讯:48岁的退役军人迪威特(Duane De Witt)虽然命运不济,但是从来没有放弃取得美国最有名学府之一的柏克莱加州大学学位的梦想。曾经是流浪汉、露宿公园的迪威特,凭著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上个月非但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代表毕业生致词。在强调教育价值上,他的现身说法比任何政治人物、名流或学界人士更有说服力。

  迪威特是独生子,只有一个经常失业、患有精神病的单亲母亲。他18岁入伍,在军中接受过呼吸道治疗技师训练。退伍后曾短时间就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对当地很少人是游民和其社会安全制度留下深刻印象,并种下他有朝一日以协助美国穷人享有同样低廉住屋为职志的心愿。

  为了照顾母亲迪威特返回加州后,找不到全职工作,20多年来做过一连串临时工,年薪从未超过2.7万元。同时他在圣塔罗莎社区学院选读斯堪的维亚(北欧)的语言与文化课程,指望将来再到丹麦研究公共住宅制度。同时,他一边教几个外国学生英文,一边打听申请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资讯。

  在经过四次被拒的挫败后,迪威特决定亲自求见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董事。

  他打的是退伍军人牌,虽然他只有一分钟时间说明希望就读该校的理由,但他的强烈求学意志终于打动了他们。2000年5月1日他45岁生日的那一天,他得到了入学许可,在专攻地区计划、斯堪的那维亚研究与新闻学的综合学科系就读。

  为了避免长途通勤,又租不起公寓,迪威特选择暂时以学校附近的公园为家,每天早上到学校的厕所梳洗。其间小偷把他二手车里的东西偷窃一空,包括他的书和笔记。不过迪威特从不抱怨,他总是看事情的光明面,一心专注完成学业。在诸般逆境中,他的平均分数是3.8,除了一门功课是B+以外,其他全是A。最后他的毕业生致词稿在众多申请者中雀屏中选。

  在简短演说中,他鼓励同学回馈母校,让更多弱势族群加州学生能够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来他希望成为一位流浪汉问题专家。

  不管是现代版的“灰姑娘”上哈佛,还是“流浪汉”读伯克利,讲的是美国大学招生的一个特殊政策,即对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录取分数和其他要求上相对宽松和倾斜。那些城区贫民窟的学生,特别是非洲裔和拉丁族裔孩子,SAT能达到1200分以上,将有机会进入一流大学,甚至还可能得到特殊的资助。

  美国大学不厌其烦向学生“求爱”

  美国的大学招生过程很像生活中的“谈恋爱,找对象”。特别是大学和申请者之间互相追逐,非常有意思。

  第一个阶段,大学追着学生抛绣球,把考生“追”得迷迷糊糊。

  美国的高中生从高二开始,就参加“高考预考”。高三年级,又参加第二次。

  PSAT于每年的10月中旬举行。约一两个月后,成绩一出来,各个大学就纷纷向举办PSAT考试的机构购买有关成绩段的资料。各个大学分析有关考生的资料以后,就向这些考生发出热情洋溢的信件,并且不断地寄各种咨询卡和设计精美的画册。

  纽约大学是一间名气很大的私立学府。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02年全美综合大学的“龙虎榜”,该校排名第32位。纽约大学每年接到约3万学生的申请,录取率约为29%。

  纽约大学并没有因为自己优越的条件而“守株待兔”―――等待申请者找上门来,而是主动出击去争夺生源。我的儿子矿矿在2001年2月份左右接到纽约大学“投石问路”的信件。当时,矿矿还在读高二,离高中毕业还有两年半的时间,还没有参加第二次PSAT考试,而当时矿矿仅达到全国96%的水平。在整个招生过程中,纽约大学给矿矿寄的信和各种材料不下10次。排名第13位的华盛顿大学前前后后给矿矿寄来的各种信件和材料恐怕超过20次。

  纽约大学在2001年9月份的邀请信中简单地介绍了纽约大学,然后就开门见山地要求矿矿到纽约大学去参观,并热情地表示在这一年里将不断地同矿矿联系,直到帮助矿矿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学校为止。

  收到邀请书一个月后,我们又接到一张明信片式样的邀请卡。精美的邀请卡上写着“了解纽约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来学校看看”。由于接到各种学校的邀请信太多,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所作为矿矿准备申请的学校。纽约大学没有在矿矿的考虑名单中。我当时想,我们没有同学校联系,纽约大学一定会从中得知我们的意向,以后可能就不会再联系了。谁知,纽约大学的热情不减。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又接二连三地寄来了四五张邀请卡,而且一张比一张更漂亮,一张比一张更详细。当然,“名目”都不一样,有的是“自由参观”,有的是“招生接待会”。

  与此同时,他们还专门给矿矿寄来了为高三学生编写的几期简报。简报印制精美,谈的都是申请者想了解的问题。2002年春季的简报介绍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介绍了在学校工作的机会,介绍了纽约大学历届毕业生的成就……主题是“这里是你的未来”。2002年冬季的简报是在2003年元月一日申请截止日之前收到的。整个简报讲的就一件事:做决定―――上哪个大学?督促学生做出最后的决定。有一篇文章光看标题就很吸引人“还决定不了专业?没问题!”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选修什么专业心里没底,这篇文章就是安慰这些人的,告诉他们现在决定不了专业没关系,到了学校以后还有时间再考虑。

  纽约大学也没有忘记家长在学生选择大学时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也很荣幸地接到专门为家长编写出版的《家长新闻》。开篇谈的就是“家长在孩子申请大学中的角色”。同中国家长一样,美国的家长对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也很关心。很多家长不辞辛劳地带着孩子跨州过界,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走访。

  在美国家长的眼里,孩子上哪所大学,就好像决定要上哪家饭店吃饭一样,稍不合意,就可能带着孩子另投门户。美国大学接待家长的工作做得极细。大学招生办一项常年不断的工作就是接待家长的来访。一群群家长带着还在上高中的孩子在招生办的安排下,在校园里四处游荡。这是美国大学独特的一景。

  纽约大学把争取学生的工作提前到高二,而重点放在整个高三阶段和高四的上半学年,步步紧扣高中的时间表。

  在2002年10月左右,矿矿接到了纽约大学寄来的申请表。显然,尽管纽约大学没有收到矿矿的任何回音,但他们还是希望矿矿能在最后一分钟做出申请纽约大学的决定。这种执着让人心动。

  其实,像纽约大学这么起劲地推销自己的还大有“校”在。包括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等名校,都放下架子、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争夺生源。

  对于学生来说,申请大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有些人看到美国大学如此求贤若渴,以为学生是“皇帝女不愁嫁”。其实不然,学校追着你拼命抛绣球,只是把你当成一个候选对象而已。学校的原则是,候选人的基数越大,越有可能选到优秀的学生。其实,学校最后录不录取你,还要看你在第二个阶段如何“推销”自己。

  经过第一阶段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以后,学生终于要决定:接下谁抛出来的“绣球”。

  等到大学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出以后,大学就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好吧,我们能给的条件(主要是指资助的条件)都给啦,实在有意见请提出来,可以再商量。附上“报到卡”。如果决定接受我们的录取,请在5月1日前把已贴足邮票的‘报到卡’和押金支票寄给我们……

  接下来,大学就隔三差五地发出试探性的电子邮件(甚至来电话):邀请回访学校;给予申请更高一级奖学金的资格;要求你在大学建立一个电子邮件户头;邀请你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

  这个时候,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进行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学生:决定是否接受学校的录取的期限很快要到了,你需要把回执卡寄回学校;期限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仍未受到你的回执卡,我们假设不是邮件寄丢就是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最后决定的期限延迟到6月15日……

  一旦你把回执卡和400美元定金寄出去。由于你已经是“他的人”了,学校又会神气十足地用通告学生的口气规定你必须在某月某日前完成某三件事……

  你要写作文――写出你自己!

  当我开始研究美国大学招生的作文时,第一个吸引我的是各个大学的独具特色而又多姿多彩的作文题。

  许多美国大学要求学生提交一到两篇开卷作文。普林斯顿要得多些,一共是四篇。在要求提交作文的大学中,绝大部分是命题或者规定内容或主题的作文。有些学校则不强求作文的形式和内容,任意交一篇即可。

  这些“高考”作文题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芝加哥大学在申请表上一口气开列了五个作文题,让申请者任选一题,写一篇一两页纸的作文(有一篇的题目是:“你感觉到星期三怎么样?”)。并提示道:“这是你告诉我们关于你自己、你的鉴赏力、你的抱负的一个机会。每一题都可以用完全真实或者完全虚构或者兼而有之的方式写作―――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消遣、分析(不要痛苦地挣扎)、创造、写作―――让我们听一听你感兴趣的事情,听一听你的心声。”

  某个专办一流大学的入学咨询服务的公司的负责人跟我说:“华人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优秀,但作文往往有问题。主要是行文和内容多半正经八百,枯燥乏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人一种刻板、不苟言笑、没有个性的印象。大学招生办的人每天要读成千上万的作文,千篇一律的作文太多,读来读去都乏味了。如果你的作文没有办法让他(她)在昏昏欲睡中惊醒,你的作文就流于平庸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这些华人孩子改变他们在大学招生办审核人员脑海中的形象。其中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去改变他们的文风……”

  这位先生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人,我相信他这段话是中肯的。他甚至说,如果有几道作文题供选择,他能八九不离十地猜到华人孩子会选哪道题……

  对我来说,美国大学出的这些作文题都好写,又都不好写。正因为好写,反而不容易写好。更让我吃惊的是:每一道作文题都有一个设计者,而这些设计者又都是去年申请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也就是说,每一年的作文题都是从上一届申请者中征集的。

  这不,芝加哥大学在给2003年录取的学生发榜还不到两周,就接着又发信,要求这些被录取的学生参加为明年的新生出作文题的“有奖征集作文题”的活动。来信如下:

  矿:

  现在轮到你有机会为下一届的申请者出作文题啦。我们在读你们的申请时,我们的脑海在发烧……请帮助我们为下一届的申请者出作文题。你将获得我们永恒的谢意―――比一件 T恤要重得多但又比一年学费轻得多的礼物。当然,我们还将会注明是谁出的作文题。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的作文题都得到了认可。想必你们对我们所问的问题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因此也知道该问些什么问题。

  作文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作文题应该能引发深刻的思考。虽然我们愿意把我们的申请者从“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事情”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但是我们不想要哗众取宠的作文,因此也不会问哗众取宠的问题。尽管你还是在高四年级,但你实际上已经进了大学。所以,可以为那些明年的申请者花上些时间。请到有关网站去查看过去的作文题,并且提交你设计的作文题。

  谢谢!芝加哥大学招生办公室

  芝加哥大学是一所非常有自己的风格的大学。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的统计,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声誉为全美大学的第三位,该大学的74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学中“独占鳌头”。

  从芝加哥大学在上一届录取的新生中为下一届的申请者征集作文题,这个形式本身,我们已能看到该校的行事风格。

  无独有偶,西北大学的作文出题方式也是从上一届学生中给下一届的申请者征集作文题,而且作文题也非常有意思―――

  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

  有个理论认为:伟大的领袖人物都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创造产生的。照你的看法,伟大人物的产生,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还是由于个人的特质?试举出一位人物来支持你的观点。

  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一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

  罗马教皇八世Boniface要求艺术家Giotto放手去画一个完美的圆来证实自己的艺术技巧。什么看似简单的行为能表现你的才能和技巧?怎么去表现?

  西北大学除了列出作文题外,还出了一系列短文题目让学生回答。细究这些题目让人不得不感叹出题者思维的精巧―――

  创造一个能代表你的人生的首字母缩写。这个首字母缩写是什么呢?它又表示什么?(译者注:例如,SARS,SOS,等等都是首字母缩写。)

  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素质传给了你?

  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物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西北大学的传统精神是协作学习。请给明年的申请者提供一个原始的作文题或者一段说明。今年的大部分作文题和简短说明,都是学生提供的。

  普林斯顿的作文题也很有意思。所设计的四个问题,就像是一次特殊的面谈。既轻松自然,又很有深度和代表性。要求四题全答―――

  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去干什么?为什么?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做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做的?

  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出的作文题,从形式、内容到主题,都更活泼、自由、轻松,但又不失庄重。基本看不出出题者的倾向和喜好,基本没有对错之分,给作者留下巨大的想像和发挥的空间。让人读了题目之后,有一种写作的冲动。

  别看美国各大学的作文题五花八门,但他们公布作文题的方式却几乎“千篇一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年一新,基本做到提前一年公布作文题。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是数年不换,年年如此。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就是岁岁如故这一类。从这点上看,也可以看出新兴的“常青藤”活力四射;传统的“常青藤”有些守旧迟暮。总之,无论你报考的是哪一类学校,你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你的作文。

  为什么美国大学不怕作文作弊?

  由于大家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这种开卷作文,这就引出许多问题:会不会作弊?

  为什么要做开卷作文?开卷作文与闭卷作文的利弊……

  美国“高考”作文实行开卷制度,有其基本的考虑和理由:

  一、要求提交作文的基本是美国一流大学,因此,申请者的素质相对较高。大学招生办相信绝大多数申请者不会利用开卷作文进行作弊。

  在矿矿申请大学最关键的时候,我回到中国讲学。头几天,我们父子俩天天在国际长话里“争论不休”。我认为:他的某篇文章不错,应该提交给某大学。但矿矿认为:那个“某篇”文章不好,应该提交另一篇文章给那个“某大学”。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别说帮他写作文,就是改他的作文都休想,作文是他自己写的,甚至想帮他“选”其中一篇都不干。

  我曾经感到很困惑:一方面平时考试作弊的美国孩子不算少;另一方面,又十分地固执己见。后来,我发现:对那些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和考试,那些爱作弊的美国孩子比较愿意抄别人的;但是那些表达自己观点的东西,一般不愿照抄别人的。当然,有时作文也有抄的,往往是万不得已而为之。如突然发现忘记作业,马上要交了,急急忙忙到网上找来一篇,再改头换面糊弄老师。但很少听到“有预谋”的、“蓄谋已久”的作文作弊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素质较高的学生,“人云亦云”已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很难想像要他们去抄别人的东西。那些要求提交作文的大学,一般都要申请者在作文的后面签名:宣誓是自己的作品。以示人格的尊严。

  开卷作文是基于对学生的素质、对社会风气的信任。二、既然要开卷,就已做好有人作弊的准备(其实,即便是闭卷,也得准备有人作弊)。因此,各个大学都明确地说:可以请人读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请人修改甚至编辑自己的作文,但是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内容材料必须是自己的。请人帮修改,甚至与人商量作文的立意构思,这都不算作弊。只有完全请“枪手”帮写,或者完全照抄别人的文章,这才是作弊。

  关于作文作弊的问题,我也与美国几所大学招生办的人员谈过我的顾虑。他们不太以为然。他们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有四个参照因素:提交的作文、SAT-II的写作考分、高中的英语平时成绩、面谈的效果。一流大学都要求申请者提交SAT-II的写作成绩。如果你提交的作文写得非常漂亮,但你的SAT-II的写作成绩并不好,这会使人产生第一个疑点。但有些人确实不善于考试、不善于写闭卷作文,不能仅凭SAT-II的写作成绩不好给人“定罪”。于是,招生办就要看第三个参照因素―――你的英语平时成绩。如果你高中的英语成绩不怎么样,这个疑点就越来越大。若招生办对你的作文产生很大疑问,也完全可以通过面谈看一看你的“庐山真面目”。

  美国每年都有供高中生竞争的上百万种奖学金。少的三五百元,最多的是西屋奖,约有10万元。申请这些奖学金,往往都要求写作文。比如,矿矿申请了一种奖学金,一等奖两万元,五个二等奖每人5000元。除了比各自的材料和条件以外,每人提交一篇作文。题目是《诚实与结果》。最后,有关报纸把得奖的这几个人的照片、材料、作文摘要都登了出来。那几个美国孩子的作文都非常朴质,整个一个高中生的“家庭作业”,一看就知道完全出自孩子的手。

  那么,要求申请者提交作文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曰:了解申请材料和干巴巴的数据后面的真实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你”,通过文风看你的思维、思想和性格。

  据说,有不少招生办的审阅人员,在打开厚厚一叠申请材料时,首先就读作文。因为每天审读成千上万枯燥的数字和材料,确实很烦人。惟有作文能给人一点提神的作用。当然是指好作文。糟糕的作文比枯燥的数字和材料更有催眠作用。

  普林斯顿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对作文写作的“忠告”主要有这么几条:

  一、作文不是写给具有丰富想像力的招生办人员看的,也不是写给具有高度文学修养的老师看的。阅读作文的对象应该是你的朋友、室友、你的亲戚。

  二、不要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在一页纸上能完成的故事。

  三、作文里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像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说,应该表现你最美的那一面。但我认为应该表现你的两面(好的或不好的)。无论你想表现的是哪一面,都应该是“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那一面。

  四,作文可以让别人看一看,提一提意见。但你的作文应该表现出你自己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你自己的思想、情趣。关键是看上去像你自己的东西。

  一些作文“指南”一类的书也提出诸多“忠告”。比如,不要写探讨人生的意义或“和平”的定义一类的大题目,不要讨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写参加一个重大比赛后的感想,不要写关于家人死亡的事,不要写自我标榜的文章,不要写关于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故事,不要写你的性经历,不要写种族、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

  开卷有益

  每个找工作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试时,人事部经理一脸轻松地抛给你一句话:“谈谈你自己!”谈些什么?就那么几分钟,把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概括成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立即了解你与众不同的几句话。这也正是开卷作文的难处。

  美国高中生往往用一两天的时间可以填完一份申请表,但要完成一篇有分量的“开卷作文”,可能要想上一两天。

  中国的高考作文讲究引经据典、掉书袋;但美国的行家却谆谆告诫不要太多这类东西,特别是不要一开篇就引用一大段名人语录。美国的“高考”作文就是要你用平常心,讲述一个平常的故事,讲述一个让普通人感兴趣的故事。

  2001年,《赤兔之死》得了满分,考生姓什名谁尚未能对上号,就已被铺天盖地地炒得沸沸扬扬,某名牌大学甚至迫不及待地表示要破格录取作者。今年又有数所大学在满分作文的作者尚“面目全非”的情况下,又迫不及待地表示要破格录取。这似乎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上是由“一考定终身”发展到“一文定终身”,是在为考试文化的“今八股”推波助澜。

  看起来,许多美国孩子的作文似乎远远比不上《赤兔之死》。可悲在为了写这种闭卷的“八股”,我们的民族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闭卷的套路文章做得越多、越美,孩子的思维恐怕就被禁锢得越窄、越僵。

  美国一流大学怕不怕开卷作文的作弊问题?怕,但更可怕的是闭卷作文的弊端。作弊是少数人,但这种闭卷“八股”影响的却是一代又一代人!

  闭卷作文思考的时间“短”,开卷作文思考的时间“长”;前者考速度,后者考深度。孰优孰劣?似难武断。但是,不管怎么说,最终的论文、最高级的论文、最权威的论文、代表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论文,全是“开卷作文”。君不见,人类文明的经典著作、诺贝尔奖的科学论文……都是“开卷作文”!

  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把课题研究、试验、实验、实践,等等都看做是一种“开卷考试”的话;美国人开卷考试的功夫很厉害。而正是这种“开卷考试”使得美国学生受益无穷。因为这种“开卷考试”既可以证实已知的知识,也可以探索未知的世界;而闭卷考试仅仅是去回答已知的知识和答案。

责任编辑:
美国高考VS中国高考:一个考生父亲的观察

美国高考VS中国高考:一个考生父亲的观察

2017-10-10 15:29:17
来源:《高考在美国》 作者: 黄全愈
关键词:教育 我要评论
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潜在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地发掘、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考试显然是帮助个人发展的检测工具。当考试变成择优汰劣的机器时,考试在教育中的功能就异化了。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有这样的推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乎,出路在扩大招生―――以为扩大招生可以缓解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过渡。

  他们的结论是从美国“高考”的现状反推出来的:美国高校的招生量非常大,美国学生不需要通过激烈而残酷的“高考”来竞争上大学,所以美国可以从容地搞素质教育。

  这个推论非常糟糕。美国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在世界上屈指可数,但美国第一校普林斯顿的门槛仍然非常高,今年的录取率为9.9%,100个极优秀的申请者中只有不到10个人被录取。在全美国100多万高中生里,普林斯顿只能录1000多人。也就是说,在美国即便普及了大学教育,大学的竞争依然存在。

  扩招需不需要?需要!但是,我认为:首要的是变革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改革“高考”,然后才是扩招。以“高考”的考分作为录取与否的惟一标准,必将错失许多综合素质一流的可造之才。更要命的是,这个“指示灯”、“风向标”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甚至低幼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作为一个在美国就学的中国学生的父亲,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美国的考试制度,并越来越觉得,美国与中国教育中,考试的作用有着本质的区别,而高考和大学录取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更是集中了这种区别。

  多如牛毛的美国考试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可实际上,美国学生经历的考试一点也不比中国学生少。

  美国有很多经过审定的有权威的考试机构,像国内许多人都熟悉的TOEFL、GRE、GMAT等等考试,就是由大名鼎鼎的ETS(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教育考试服务”)这个非盈利性机构主持的。这些五花八门的考试机构根据不同的要求或测试重点,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考试。美国学生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年年都至少参加一次这种由各种考试机构出题的考试。至于参加何种考试,由各个私立学校或者公立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下面是矿矿(我的儿子)在美国上学过程中,参加过的各种“统考”:

  学前班―――中心阅读考试;三年级―――斯坦福成绩测试/OTIS-Lennon学校能力测试;四年级―――俄亥俄四年级精熟测试;五年级―――衣阿华基本技能考试;六年级―――俄亥俄六年级精熟测试;七年级―――衣阿华基本技能和认知能力考试;八年级―――俄亥俄八年级精熟测试; STS高中入学分班考试;九年级―――俄亥俄九年级精熟测试;十年级―――成绩和精熟和认知能力考试……

  除了小学一、二年级外,矿矿每一年都在学校的安排下,参加一次全国性或全州性的“统考”。

  每一次矿矿参加统考,我们都会收到一份成绩分析表。对于中国家长来说,看成绩单,当然是看分数。第一次接到成绩表时,我在表的上下左右、正面背面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总分。仔细一读,才发现这个成绩表大有文章。

  以矿矿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成绩报告单为例:共两页,第一页有3个表格,第一个表格是各项考试的成绩及同全国同类学生、全州同类学生相比较的信息。表格的右方是一个图例,从1%到100%,每10个数1个阶梯,孩子的成绩则在相应的区域用黑线标志出来。

  矿矿的数学几乎满分,就不去说它了;英语阅读在142个题目中答对了135个,成绩是694分,这个成绩同全国同类学生相比为98.9%(这个百分比的涵义为:你的成绩属于最好的1.1%群体),与当地同类学生相比是98.9%,分析结果的标志范围是“高”。右边图表上,在99%的阶梯上画了一条黑线。在阅读的大栏目下,还有词汇学习技巧、词汇量、阅读总评等分类。矿矿的词汇量一般,40题答对了35题,成绩是658分。这个成绩同全国同类学生相比为88.7%,与当地同类学生相比是80.7%,分析评价范围是“中”。右边图表上,在90%的阶梯上画了一条黑线。用不着细看成绩,只要看看右手边的图表,表上的黑线把孩子的长处和短处都标得一清二楚。

  下面的两个表格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测试分析。这个测试分得更细,大大小小有30多项,包括孩子对反义词、同义词的掌握;从对词义的掌握、对文章的理解,到阅读时的创造性思维;从对整数、分数的认识,到对各种计算方式的掌握;还有学习方式,听力水平等等,全都做出分析。并在“低于平均水平”,“平均水平”,“高于平均水平”这3项上标出孩子的实际水平。

  成绩报告单的最后一部分,还为矿矿写了一个全面的总评。从阅读、数学、语言3方面,对长处和短处一一概括。值得一提的是,成绩报告单强调:“这个成绩只能从1个方面说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在孩子考试时,很可能会有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其成绩。因此,也应该考虑到其他来源的信息。学校应该有关于这个学生的更详细的材料。”

  为什么美国考试和中国考试如此不同?

  一位国内读者给我来信,谈到她儿子的离奇经历:小峻(化名)上幼儿园,很爱玩,是个快乐的男孩。妈妈也没逼孩子学数学、认字什么的。她想让孩子在幼儿园时多玩一些,等到小学再开始学习。

  谁知到了上小学时,学校要求孩子参加“入学考试”。内容从两位数的加减法,到笔画繁多的生字。小峻不懂两位数加减法,也不认字,连什么是考试都不知道。天真的孩子在“试卷”上随意涂鸦一番,没交“白”卷。结果,学校拒绝录取小峻,理由是成绩没上线。

  矿矿到美国不久就进了学前班,上小学前,也经历过一次“入学考试”。那应该是矿矿经历的第一次“统考”。

  关于这个“入学考试”,我们一无所知。直到开家长会老师拿出矿矿考试的成绩表时,我们才知道。老师还给我们分析了矿矿在语言方面所表现的长处和短处。矿矿当时刚来美国不到一年,说梦话还是汉语,一切尚处在适应阶段。

  然而根据这个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学校专门派了一个英语老师给矿矿一个人上小课。一年后,矿矿的英语突飞猛进。一年级的老师特米尔太太给矿矿的评价是“非常漂亮的书写,优异的发音和阅读”。

  同样的“入学考试”,一个把孩子拒之门外,一个帮孩子找到不足,并设法帮助孩子进步。

  这两个小小的故事反映出中美教育观念和考试观念的不同。

  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

  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考试本身只有检测功能,没有淘汰功能。检测只是手段,因为面对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有很多目的:发现问题,改善之;发现人才,选拔之;发现特长,培养之……当然,也可以包括“择优汰劣”这一目的。但那不是考试的功能,考试只显示检测的结果。至于,怎么处理这些结果,与考试功能无关。

  当我们把“考试”这个教学中“之一的手段”,变成整个教育中的“惟一的目的”,我们的教育就成了淘汰教育,而不是以人为本―――以培养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潜在的素质都得到全面地发掘、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考试显然是帮助个人发展的检测工具。当考试变成择优汰劣的机器时,考试在教育中的功能就异化了。

  美国也有高考

  美国有没有“高考”?答案是“有!”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学制与中国的学制一样,都是12年。一般是小学6年,初中两年,高中4年。不同的是,美国人把初中的1年移到了高中。也有的是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不管怎样变,高中4年雷打不动。

  这高中多加的一年,目的之一便是给那些“不识愁滋味”的青少年应付“高考”。

  1999年元月,矿矿刚上初二(在美国叫“八年级”)时,就第一次参加了美国的“高考”(SAT)。

  一天,他从学校带回一张通知,说是“天赋班”的孩子可以提前参加SAT考试。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没有搞错呀?孩子才上初二,怎么就参加SAT考试?”

  细读通知才知道,那些在历年全国统考中,平均百分比在99%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当年的SAT考试。考试的目的是让孩子“试试身手、练练拳脚”。据说,这个计划每年都在参加考试的上万个孩子中选拔出佼佼者,并给予特殊奖励。这个奖励对以后申请大学很有分量。

  矿矿听到可以同高四年级的准大学生同场较量,眼睛一亮,一口就答应参加考试。因为考试是非正式的,考不考,怎么考,完全是个人的事情。矿矿带着绝对轻松的心情去考试了。

  一个月后,矿矿拿到成绩。在近3万名提前“试拳脚”的中学生中,数学进入97.1%,英语进入86.9%,综合平均为95.8%。这个成绩不算好(比不上许多亚裔孩子),也不算差(比许多高四年级的毕业生要好)。

  如果光看矿矿的 SAT成绩,已达到许多大学的录取线。但作为研究教育的父亲,我非常清楚稚气未脱的孩子根本没有达到上大学的水平。

  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要在历年统考中达到99%的成绩才能参加SAT考试。只要想考,只要交几十美元,谁都能考。成绩来了,用也好,不用也好,随君自便。

  2000年秋季,矿矿上高二了。开学前,我们收到学校寄来的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重要活动时间表。

  在四页纸的活动内容中,我看到了一行字:10月18日考PSAT。PSAT就是美国的“高考预考”。

  我想,高二的 PSAT,大概不会像初二那样不当一回事吧。

  出我所料,矿矿就读的私立高中,根本没把 PSAT当回事。事前不组织学生准备,连必要的提醒也没有。问矿矿,一问三摇头;叫他去问老师,老师竟然也一问三不知。要命的是,考试提前两天进行,也没有一个正式的通知。

  既然学校不重视,我以为不过是拳手登场前“抱拳拜四方”一类的亮相动作而已。因为,这种 PSAT到了高三,还得考一次。

  考完试后,我们也就忘了这件事。结果,到了第二年大约是二三月份,矿矿开始陆陆续续收到许多大学招生办公室寄来的信件和材料,其中包括所谓的新“常春藤”和老“常春藤联盟”名牌学校的来信。

  其实,矿矿这次的 PSAT成绩并不好,在120万考生中的排座次,尚未达到98%的优异档次。 PSAT成绩越好的学生,得到名牌大学的来信越多, PSAT成绩差的学生,在高二阶段,恐怕根本无“校”问津。

  我发现,美国学校考试前的准备阶段非常短,甚至根本就没有。相反,中国学校考试前的准备阶段非常长。中国的“高考”,让高中生用高三这整整1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而美国大多数学校在 SAT“高考”来临前,在学校每月例行简报中提醒一声而已。不利用任何课时、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准备考试。

  不知从几年级开始,我就发现矿矿在每一次大考之前几乎从来不复习功课。即便 PSAT、SAT这样重大的考试也是如此。考SAT之前,妻子专门到书店为矿矿买了一套 SAT的复习材料。谁知,矿矿一看这些材料就不高兴了,他说:“你们又说反对中国的‘高考’,这种做法和国内的搞法又有什么两样?”

  妻子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争论。妻子认为:要考试就一定要复习,复习不好就考不好。矿矿则认为:考试就是考试,考得怎么样,取决于你平常的积累和理解。过分的复习等于作弊,等于投机取巧。

  这种“理论”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简直是格格不入。孩子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仔细地回想孩子在美国小学、中学的求学经历,我发现矿矿的这种想法产生于他所经历的美国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矿矿身经百“考”,但每一次全国性的或全州性的“统考”之前,我们这些当家长都全然不知。几乎都是拿到孩子的成绩后,才知道他又参加过一次大考。

  到了中学也是如此,美国中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要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资格考试。我们也是在矿矿上了高中后才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没有参加考试的孩子准备参加考试,这时才知道矿矿早已通过这个重要的考试。高二、高三的“高考预考”,高三的“高考”,学校都没有专门发通知,也没有给孩子任何复习的时间。课照上,试照考,球照打,舞照跳――一切如常,全然没有国内的“工地停工”,“禁止噪音”一类的殊死搏斗的临战状态。

  没有复习的考试,考的是什么?矿矿说考的是你平常学习的积累,考的是你真正理解的东西。可有复习的考试,考的又是什么呢?

  我不完全赞成矿矿的说法。正常的复习,当然同投机取巧完全是两回事。复习是练习的过程,是熟悉的过程,记忆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但是,把复习变成反反复复的重复练习时,就是“过分复习”。这种“过分复习”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就像体操运动员那样,反复地练同一个动作直到熟能生巧。考数学、考物理、考化学,人们可以像运动员那样,在复习时反反复复地练同一种东西,直到有把握在考试的有限时间里能运用自如。考语文、考作文行不行?经验告诉我们,很多人也可以做到。但我还是要问一句,这样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很简单,为了不被考试“淘汰”。于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

  美国ETS考试公司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生能在“托福”考试、 GRE考试中得满分。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用考题反复做练习是取巧,乃至作弊行为。显然,用美国人的思维确实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考试”。

  大学如何选取分数

  美国的“高考”一般讲的是SAT和ACT。SAT满分是1600分,ACT是36分。各个学校承认不同的考试,怎么换算不同的考分?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高中,怎么看各个学生的学校平时成绩?有不少大学每年的申请者就多达3万人以上,光拉申请材料就得几卡车,仅仅是把这些邮寄来的申请材料拆开归档就得至少两个星期,如果不量化学生,怎么衡量学生?怎么在短短的3个月内,把最优秀、素质最高的学生选拔出来……

  我不大相信美国大学会根据几个干巴巴的数字来录取学生。电脑也能“计算”出学生的特点?这与中国的“高考”―――把活生生的人变成干巴巴的数字,再用这些干巴巴的数字来判断活生生的人的方式有什么区别?!

  然而,它确实有很多不同。

  首先,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就好像现在已在中国流行的“托福”、 GRE、GMAT、会计师考试、精算师考试一样。每年有七次SAT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由于 SAT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 SAT,一直考到自己不愿考为止。

  为什么这样选取和计算分数呢?

  美国大学认为:你所考得的那个最高的分数,表明你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不可能考出这个成绩。而其他那些低的考分,可能是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你参加了1月份、3月份和6月份的3次SAT考试,3月份的英语考得最好,证明你具备这个能力,1月份和6月份的相对低分,可能是因为你身体不适、学校的英语课有太多的考试和作业,使得你正好处在英语的低潮,或者甚至是其他什么偶然因素所致。

  由于每年可以考7次“高考”,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继续考,直到你认为所得的分数代表了你的水平为止。因此,考生心态相对正常,各次考试的分数基本起伏不大。

  不像中国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甚至是一分定终身,考生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因而患得患失,平时什么“一摸”、“二摸”、“三摸”,都考得好,偏偏是“高考”考不好。原因何在?就像是让你站在一张桌子上,你不会摔下来。把桌子升高50米,你可能还不会摔下来,但再把桌子升高到100米,你可能就摔下来了。桌子的面积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摔下来?完全是心理作用!

  除了高考成绩,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有平时成绩。

  对美国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在这四年里,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得惦记着成绩。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做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有的老师甚至连出不出勤都算分。平时成绩日积月累,到了高校招生时,很多学校就用这个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

  另外,大学招生办在审核申请材料时,会注意看你的学校成绩的发展趋势:是往上走,还是走下坡。

  有些被大学提前录取的高中生,12月中旬接到通知,到第二年的八九月才上大学,中间有几乎长达1年的时间是大学和高中两不管的“自由人”。为了监控这些“大学生”,如果该生的成绩出现大滑坡或者犯了较严重的错误,大学仍然会取消该生的录取资格。据说,每间一流大学每年都会取消10来个成绩大滑坡、10来个犯严重错误的学生的录取资格。

  平时成绩还包括选什么课。大学招生办据此去分析你选修这些课程的动机和心理。

  比如,你的成绩单和 SAT的考试显示你的理科类成绩很好,而你又尽选理科课程,大学招生办会认为你的兴趣狭窄,不敢挑战自己,意图“藏拙”;如果你选的都是一些容易的课程,大学招生办会认为你不敢面对挑战,“避重就轻”……

  饼干卖得多也能上大学

  中国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划线,1分之差,都可能“人命关天”。上没上线,简直是两个世界。

  去年,我一位朋友的孩子,离重点线仅1分之差。就这1分,孩子最后去了个一般的学校。那些仅仅多两三分的同学,有些竟上了重点大学。

  我知道朋友的孩子学习一直都很好,最让人感动的是,她从初中到高中这几年,常常帮助邻居―――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

  我说:“如果是申请哈佛或者普林斯顿,一个坚持五六年帮助他人的孩子,加上平常成绩很好,只是‘高考’少一分,没准儿还能进世界名校……”

  朋友瞪大眼睛:“只听说过体育好能加分,没听说过干点好事也能加分……”

  美国“常春藤”名校在招生中使用的计算公式,是根据“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计算的,是呈现在明面上的、量化了的东西;而“综合素质”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不易量化的东西。

  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SAT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就是对这些“状元”的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哈佛招生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来信时写道:“学业表现包括高中的成绩、 SATI或ACT和SATII的考分,对录取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其他的因素诸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录取委员会会很细致地阅读推荐信和作文。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

  普林斯顿的招生院长也在类似的信里说道:“我们绝不是简单地把申请者的平均成绩和高考分数进行排队,然后从上选到下。如果这样简单的话,我们就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去阅读申请材料了……在阅读申请材料时,我们把每一个申请者当作特殊的个案来审视他或她具体的综合起来的能力和成就。”

  “综合素质”听起来好像挺“虚”的。但又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起干巴巴的分数,更能表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

  一般来说,美国高中生参与的活动可以分成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人兴趣爱好……

  高校招生办公室对学生参加哪一类活动,一般来说并没有特殊的偏好。往往不在于参加什么活动,而在于干得怎么样。有些学生样样活动都参加,但没有一样特别突出,给人印象不深刻;有些孩子在某一个领域有所突破,反而显得突出。

  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就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比如,有的学生每年的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去为穷人盖房子,坚持不懈,终于感动“上帝”。

  普林斯顿大学曾录取一个推销了大量饼干的学生。童子军们大多爱在超市门口,或挨家挨户地向人推销饼干,十次难有一两次成功。但就有个孩子异想天开地闯到某大公司,点名要见CEO。见到CEO,孩子拿出几盒饼干,开始向不苟言笑的CEO兜售。从饼干怎么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帮助贫困孩子,再讲到如果该公司做了这件善事将在社区造成的影响……孩子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CEO。CEO大笔一挥订购了孩子的饼干,数量大得让孩子目瞪口呆。孩子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大学看中的是这个敢想能做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潜在的领导素质。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个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种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者,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大学动心的原因。

  除了领导素质,美国大学招生办还要考查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

  我认识一个来美国读高三的中国孩子,他对我说,真不敢相信他的美国同学到外面做好事,从来不用学校组织,都是自愿的。其实,自愿“学雷锋”的人有,但美国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更多的是因为学校的硬性要求。

  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矿矿的学校对“学雷锋”的要求如下:高一需要5小时,高二需要10小时,高三需要10小时,高四需要35小时。

  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至于申请大学时,要在这方面打动招生办的审核人员,60或70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

  从高一到高四,矿矿干过的义工工种繁多,大多是到城区里为穷人,伤残人服务。什么为穷人修建房子啦,到老人院陪老人聊天啦,带市区里穷人家的孩子上公园玩啦……搬运工、建筑工、“聊天”工、幼儿园的“男阿姨”……什么都干过。十几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同他谈“助人为乐”的意义。很多时候,矿矿是硬着头皮去干义工的。我常常开玩笑地“警告”他:不“学雷锋”,就别想申请好学校。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觉自愿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服务里。美国高校更看重的是这种货真价实的社区服务。矿矿有些同学到贫困国家搞扶贫活动,自己掏国际旅费,年年夏天到南美的穷乡僻壤去帮那里的人盖房子。完全自费,完全自愿。

  最能引起大学招生办注意的还是一些孩子自己搞的有创意的服务性质的活动。例如,举办为某个灾区的义捐活动,组织一个专门帮助伤残者的慈善团体,等等。从策划、到组织、到实施,搞“一条龙服务”。这种活动既能表现学生的领导才能,又能表现关心他人、关心社区的良好道德。

  许多人可能认为:做义工、义务为社会服务,是非常高尚的行为;因此,孩子只要有了足够的做义工或义务为社区服务的“工时”,有没有“有偿工作”的经历都不重要。因为“有偿工作”是为钱而工作,得“钱”不得“分”。

  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义工是学校规定必须完成的“项目”;而有偿打工是一种自主行为,反而能看出孩子的主动性。

  美国大部分高中生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从高一开始,先是在快餐店、超市打几个小时工,到了高三、高四就开口闭口“我们公司”、“我们单位”,俨然像个专职人员,实际仍是餐馆服务生、商店售货员、建筑工地劳工。有的高中生甚至身兼数职,忙的时候,一天得跑两三个“工作单位”。

  按照许多在美国的华人的思维,高中生处在申请大学最关键的时刻,打工不过是为了增加生活经验而已,打工太多,势必影响学习成绩。

  美国高校招生办审核人员的思维恰恰相反。许多大学的申请表上都有一栏“有偿工作经历”,要求填写你从高一到高四所做过的工种和工时。美国大学要透过这种有偿工作的经历去了解一些外人难以想像的信息。

  一般来说,打过工的,特别是做那些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报美术专业的在画廊工作、对电脑感兴趣的在电脑公司工作),并且工时长的,就会被认为注意学用结合、联系实际,而且有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强,因而受到大学招生办的青睐。

  有偿服务是一种按劳付酬的雇佣关系,必须处理好与“老板”、与“同事”的关系;必须学会与人共处;必须端正工作态度。如果一个孩子的有偿工作变换很多、很频繁,这个孩子要么是想丰富自己的经历而主动换工作,要么是工作态度有问题而不断被“炒鱿鱼”。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美国孩子在有偿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比在无偿服务中的收获还要多。

  美国名校为什么招收流浪女和流浪汉?

  除了学业指数,综合素质,还有些东西对招生也会产生微妙影响。

  我们爱用“书香门第”来形容一个人的家学渊源。来自“书香门第”的学生往往都很用功,成绩也好。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美国大学招生时,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也会比较有优势。殊不知,美国大学在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时,却是另一番风景:如果你的父亲是教授博士,母亲是医生,家庭年收入十几、二十万美元;你的SAT得1400分,学校成绩(GPA)3.7,大学招生办会认为这不仅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还应该更好才对。

  相反,如果你的父母亲只有初中学历,其中一人还失业,你的兄弟姐妹又一大堆,你还是老大。为了承担家里的部分担子,你每星期不得不打工20小时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SAT还能得到1000分左右,学校的平时成绩能保持3.0以上,很多好大学可能都会考虑录取你。因为他们觉得,你不但是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而且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学业成绩,如果再给你提供一份足够的资助和一个良好的大学环境,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近,美国在上演一部电影,名字叫《流浪女读哈佛》。这部电影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哈佛曾招收一个叫“Liz Murray”的纽约市布朗区的流浪女孩。这个女孩的妈妈得艾滋病死了,父亲又呈HIV阳性,家里穷得丁当响,连一张床也没有,不得不常常去吃救济餐,然后就倒头睡在桌子上。

  这个流浪女孩是否有SAT“高考”分数,学校成绩有多少,我无法得知。但绝对不会是“高考状元”!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洛杉矶时报》8日讯:48岁的退役军人迪威特(Duane De Witt)虽然命运不济,但是从来没有放弃取得美国最有名学府之一的柏克莱加州大学学位的梦想。曾经是流浪汉、露宿公园的迪威特,凭著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上个月非但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代表毕业生致词。在强调教育价值上,他的现身说法比任何政治人物、名流或学界人士更有说服力。

  迪威特是独生子,只有一个经常失业、患有精神病的单亲母亲。他18岁入伍,在军中接受过呼吸道治疗技师训练。退伍后曾短时间就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对当地很少人是游民和其社会安全制度留下深刻印象,并种下他有朝一日以协助美国穷人享有同样低廉住屋为职志的心愿。

  为了照顾母亲迪威特返回加州后,找不到全职工作,20多年来做过一连串临时工,年薪从未超过2.7万元。同时他在圣塔罗莎社区学院选读斯堪的维亚(北欧)的语言与文化课程,指望将来再到丹麦研究公共住宅制度。同时,他一边教几个外国学生英文,一边打听申请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资讯。

  在经过四次被拒的挫败后,迪威特决定亲自求见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董事。

  他打的是退伍军人牌,虽然他只有一分钟时间说明希望就读该校的理由,但他的强烈求学意志终于打动了他们。2000年5月1日他45岁生日的那一天,他得到了入学许可,在专攻地区计划、斯堪的那维亚研究与新闻学的综合学科系就读。

  为了避免长途通勤,又租不起公寓,迪威特选择暂时以学校附近的公园为家,每天早上到学校的厕所梳洗。其间小偷把他二手车里的东西偷窃一空,包括他的书和笔记。不过迪威特从不抱怨,他总是看事情的光明面,一心专注完成学业。在诸般逆境中,他的平均分数是3.8,除了一门功课是B+以外,其他全是A。最后他的毕业生致词稿在众多申请者中雀屏中选。

  在简短演说中,他鼓励同学回馈母校,让更多弱势族群加州学生能够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来他希望成为一位流浪汉问题专家。

  不管是现代版的“灰姑娘”上哈佛,还是“流浪汉”读伯克利,讲的是美国大学招生的一个特殊政策,即对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在录取分数和其他要求上相对宽松和倾斜。那些城区贫民窟的学生,特别是非洲裔和拉丁族裔孩子,SAT能达到1200分以上,将有机会进入一流大学,甚至还可能得到特殊的资助。

  美国大学不厌其烦向学生“求爱”

  美国的大学招生过程很像生活中的“谈恋爱,找对象”。特别是大学和申请者之间互相追逐,非常有意思。

  第一个阶段,大学追着学生抛绣球,把考生“追”得迷迷糊糊。

  美国的高中生从高二开始,就参加“高考预考”。高三年级,又参加第二次。

  PSAT于每年的10月中旬举行。约一两个月后,成绩一出来,各个大学就纷纷向举办PSAT考试的机构购买有关成绩段的资料。各个大学分析有关考生的资料以后,就向这些考生发出热情洋溢的信件,并且不断地寄各种咨询卡和设计精美的画册。

  纽约大学是一间名气很大的私立学府。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02年全美综合大学的“龙虎榜”,该校排名第32位。纽约大学每年接到约3万学生的申请,录取率约为29%。

  纽约大学并没有因为自己优越的条件而“守株待兔”―――等待申请者找上门来,而是主动出击去争夺生源。我的儿子矿矿在2001年2月份左右接到纽约大学“投石问路”的信件。当时,矿矿还在读高二,离高中毕业还有两年半的时间,还没有参加第二次PSAT考试,而当时矿矿仅达到全国96%的水平。在整个招生过程中,纽约大学给矿矿寄的信和各种材料不下10次。排名第13位的华盛顿大学前前后后给矿矿寄来的各种信件和材料恐怕超过20次。

  纽约大学在2001年9月份的邀请信中简单地介绍了纽约大学,然后就开门见山地要求矿矿到纽约大学去参观,并热情地表示在这一年里将不断地同矿矿联系,直到帮助矿矿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学校为止。

  收到邀请书一个月后,我们又接到一张明信片式样的邀请卡。精美的邀请卡上写着“了解纽约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来学校看看”。由于接到各种学校的邀请信太多,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所作为矿矿准备申请的学校。纽约大学没有在矿矿的考虑名单中。我当时想,我们没有同学校联系,纽约大学一定会从中得知我们的意向,以后可能就不会再联系了。谁知,纽约大学的热情不减。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又接二连三地寄来了四五张邀请卡,而且一张比一张更漂亮,一张比一张更详细。当然,“名目”都不一样,有的是“自由参观”,有的是“招生接待会”。

  与此同时,他们还专门给矿矿寄来了为高三学生编写的几期简报。简报印制精美,谈的都是申请者想了解的问题。2002年春季的简报介绍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介绍了在学校工作的机会,介绍了纽约大学历届毕业生的成就……主题是“这里是你的未来”。2002年冬季的简报是在2003年元月一日申请截止日之前收到的。整个简报讲的就一件事:做决定―――上哪个大学?督促学生做出最后的决定。有一篇文章光看标题就很吸引人“还决定不了专业?没问题!”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选修什么专业心里没底,这篇文章就是安慰这些人的,告诉他们现在决定不了专业没关系,到了学校以后还有时间再考虑。

  纽约大学也没有忘记家长在学生选择大学时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也很荣幸地接到专门为家长编写出版的《家长新闻》。开篇谈的就是“家长在孩子申请大学中的角色”。同中国家长一样,美国的家长对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也很关心。很多家长不辞辛劳地带着孩子跨州过界,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走访。

  在美国家长的眼里,孩子上哪所大学,就好像决定要上哪家饭店吃饭一样,稍不合意,就可能带着孩子另投门户。美国大学接待家长的工作做得极细。大学招生办一项常年不断的工作就是接待家长的来访。一群群家长带着还在上高中的孩子在招生办的安排下,在校园里四处游荡。这是美国大学独特的一景。

  纽约大学把争取学生的工作提前到高二,而重点放在整个高三阶段和高四的上半学年,步步紧扣高中的时间表。

  在2002年10月左右,矿矿接到了纽约大学寄来的申请表。显然,尽管纽约大学没有收到矿矿的任何回音,但他们还是希望矿矿能在最后一分钟做出申请纽约大学的决定。这种执着让人心动。

  其实,像纽约大学这么起劲地推销自己的还大有“校”在。包括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等名校,都放下架子、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争夺生源。

  对于学生来说,申请大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市场竞争的过程。有些人看到美国大学如此求贤若渴,以为学生是“皇帝女不愁嫁”。其实不然,学校追着你拼命抛绣球,只是把你当成一个候选对象而已。学校的原则是,候选人的基数越大,越有可能选到优秀的学生。其实,学校最后录不录取你,还要看你在第二个阶段如何“推销”自己。

  经过第一阶段被“迷魂汤”灌得迷迷糊糊以后,学生终于要决定:接下谁抛出来的“绣球”。

  等到大学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出以后,大学就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好吧,我们能给的条件(主要是指资助的条件)都给啦,实在有意见请提出来,可以再商量。附上“报到卡”。如果决定接受我们的录取,请在5月1日前把已贴足邮票的‘报到卡’和押金支票寄给我们……

  接下来,大学就隔三差五地发出试探性的电子邮件(甚至来电话):邀请回访学校;给予申请更高一级奖学金的资格;要求你在大学建立一个电子邮件户头;邀请你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

  这个时候,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进行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学生:决定是否接受学校的录取的期限很快要到了,你需要把回执卡寄回学校;期限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仍未受到你的回执卡,我们假设不是邮件寄丢就是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最后决定的期限延迟到6月15日……

  一旦你把回执卡和400美元定金寄出去。由于你已经是“他的人”了,学校又会神气十足地用通告学生的口气规定你必须在某月某日前完成某三件事……

  你要写作文――写出你自己!

  当我开始研究美国大学招生的作文时,第一个吸引我的是各个大学的独具特色而又多姿多彩的作文题。

  许多美国大学要求学生提交一到两篇开卷作文。普林斯顿要得多些,一共是四篇。在要求提交作文的大学中,绝大部分是命题或者规定内容或主题的作文。有些学校则不强求作文的形式和内容,任意交一篇即可。

  这些“高考”作文题更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芝加哥大学在申请表上一口气开列了五个作文题,让申请者任选一题,写一篇一两页纸的作文(有一篇的题目是:“你感觉到星期三怎么样?”)。并提示道:“这是你告诉我们关于你自己、你的鉴赏力、你的抱负的一个机会。每一题都可以用完全真实或者完全虚构或者兼而有之的方式写作―――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消遣、分析(不要痛苦地挣扎)、创造、写作―――让我们听一听你感兴趣的事情,听一听你的心声。”

  某个专办一流大学的入学咨询服务的公司的负责人跟我说:“华人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优秀,但作文往往有问题。主要是行文和内容多半正经八百,枯燥乏味,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人一种刻板、不苟言笑、没有个性的印象。大学招生办的人每天要读成千上万的作文,千篇一律的作文太多,读来读去都乏味了。如果你的作文没有办法让他(她)在昏昏欲睡中惊醒,你的作文就流于平庸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这些华人孩子改变他们在大学招生办审核人员脑海中的形象。其中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去改变他们的文风……”

  这位先生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华人,我相信他这段话是中肯的。他甚至说,如果有几道作文题供选择,他能八九不离十地猜到华人孩子会选哪道题……

  对我来说,美国大学出的这些作文题都好写,又都不好写。正因为好写,反而不容易写好。更让我吃惊的是:每一道作文题都有一个设计者,而这些设计者又都是去年申请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也就是说,每一年的作文题都是从上一届申请者中征集的。

  这不,芝加哥大学在给2003年录取的学生发榜还不到两周,就接着又发信,要求这些被录取的学生参加为明年的新生出作文题的“有奖征集作文题”的活动。来信如下:

  矿:

  现在轮到你有机会为下一届的申请者出作文题啦。我们在读你们的申请时,我们的脑海在发烧……请帮助我们为下一届的申请者出作文题。你将获得我们永恒的谢意―――比一件 T恤要重得多但又比一年学费轻得多的礼物。当然,我们还将会注明是谁出的作文题。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的作文题都得到了认可。想必你们对我们所问的问题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因此也知道该问些什么问题。

  作文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作文题应该能引发深刻的思考。虽然我们愿意把我们的申请者从“告诉我们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事情”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但是我们不想要哗众取宠的作文,因此也不会问哗众取宠的问题。尽管你还是在高四年级,但你实际上已经进了大学。所以,可以为那些明年的申请者花上些时间。请到有关网站去查看过去的作文题,并且提交你设计的作文题。

  谢谢!芝加哥大学招生办公室

  芝加哥大学是一所非常有自己的风格的大学。根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告》2002年的统计,芝加哥大学的学术声誉为全美大学的第三位,该大学的74个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学中“独占鳌头”。

  从芝加哥大学在上一届录取的新生中为下一届的申请者征集作文题,这个形式本身,我们已能看到该校的行事风格。

  无独有偶,西北大学的作文出题方式也是从上一届学生中给下一届的申请者征集作文题,而且作文题也非常有意思―――

  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

  有个理论认为:伟大的领袖人物都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创造产生的。照你的看法,伟大人物的产生,是由于所处的环境?还是由于个人的特质?试举出一位人物来支持你的观点。

  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一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

  罗马教皇八世Boniface要求艺术家Giotto放手去画一个完美的圆来证实自己的艺术技巧。什么看似简单的行为能表现你的才能和技巧?怎么去表现?

  西北大学除了列出作文题外,还出了一系列短文题目让学生回答。细究这些题目让人不得不感叹出题者思维的精巧―――

  创造一个能代表你的人生的首字母缩写。这个首字母缩写是什么呢?它又表示什么?(译者注:例如,SARS,SOS,等等都是首字母缩写。)

  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素质传给了你?

  开车进芝加哥市区,从肯尼迪高速公路上,能看到一个表现著名的芝加哥特征的建筑物壁饰。如果你可以在这座建筑物的墙上画任何东西,你将画什么?为什么?

  西北大学的传统精神是协作学习。请给明年的申请者提供一个原始的作文题或者一段说明。今年的大部分作文题和简短说明,都是学生提供的。

  普林斯顿的作文题也很有意思。所设计的四个问题,就像是一次特殊的面谈。既轻松自然,又很有深度和代表性。要求四题全答―――

  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去干什么?为什么?什么是你曾经不得不做出的最困难的决定?你是怎么做的?

  直至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了你最大的满足?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或者普林斯顿出的作文题,从形式、内容到主题,都更活泼、自由、轻松,但又不失庄重。基本看不出出题者的倾向和喜好,基本没有对错之分,给作者留下巨大的想像和发挥的空间。让人读了题目之后,有一种写作的冲动。

  别看美国各大学的作文题五花八门,但他们公布作文题的方式却几乎“千篇一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年一新,基本做到提前一年公布作文题。西北大学、芝加哥大学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是数年不换,年年如此。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就是岁岁如故这一类。从这点上看,也可以看出新兴的“常青藤”活力四射;传统的“常青藤”有些守旧迟暮。总之,无论你报考的是哪一类学校,你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你的作文。

  为什么美国大学不怕作文作弊?

  由于大家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这种开卷作文,这就引出许多问题:会不会作弊?

  为什么要做开卷作文?开卷作文与闭卷作文的利弊……

  美国“高考”作文实行开卷制度,有其基本的考虑和理由:

  一、要求提交作文的基本是美国一流大学,因此,申请者的素质相对较高。大学招生办相信绝大多数申请者不会利用开卷作文进行作弊。

  在矿矿申请大学最关键的时候,我回到中国讲学。头几天,我们父子俩天天在国际长话里“争论不休”。我认为:他的某篇文章不错,应该提交给某大学。但矿矿认为:那个“某篇”文章不好,应该提交另一篇文章给那个“某大学”。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别说帮他写作文,就是改他的作文都休想,作文是他自己写的,甚至想帮他“选”其中一篇都不干。

  我曾经感到很困惑:一方面平时考试作弊的美国孩子不算少;另一方面,又十分地固执己见。后来,我发现:对那些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和考试,那些爱作弊的美国孩子比较愿意抄别人的;但是那些表达自己观点的东西,一般不愿照抄别人的。当然,有时作文也有抄的,往往是万不得已而为之。如突然发现忘记作业,马上要交了,急急忙忙到网上找来一篇,再改头换面糊弄老师。但很少听到“有预谋”的、“蓄谋已久”的作文作弊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素质较高的学生,“人云亦云”已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很难想像要他们去抄别人的东西。那些要求提交作文的大学,一般都要申请者在作文的后面签名:宣誓是自己的作品。以示人格的尊严。

  开卷作文是基于对学生的素质、对社会风气的信任。二、既然要开卷,就已做好有人作弊的准备(其实,即便是闭卷,也得准备有人作弊)。因此,各个大学都明确地说:可以请人读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请人修改甚至编辑自己的作文,但是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内容材料必须是自己的。请人帮修改,甚至与人商量作文的立意构思,这都不算作弊。只有完全请“枪手”帮写,或者完全照抄别人的文章,这才是作弊。

  关于作文作弊的问题,我也与美国几所大学招生办的人员谈过我的顾虑。他们不太以为然。他们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有四个参照因素:提交的作文、SAT-II的写作考分、高中的英语平时成绩、面谈的效果。一流大学都要求申请者提交SAT-II的写作成绩。如果你提交的作文写得非常漂亮,但你的SAT-II的写作成绩并不好,这会使人产生第一个疑点。但有些人确实不善于考试、不善于写闭卷作文,不能仅凭SAT-II的写作成绩不好给人“定罪”。于是,招生办就要看第三个参照因素―――你的英语平时成绩。如果你高中的英语成绩不怎么样,这个疑点就越来越大。若招生办对你的作文产生很大疑问,也完全可以通过面谈看一看你的“庐山真面目”。

  美国每年都有供高中生竞争的上百万种奖学金。少的三五百元,最多的是西屋奖,约有10万元。申请这些奖学金,往往都要求写作文。比如,矿矿申请了一种奖学金,一等奖两万元,五个二等奖每人5000元。除了比各自的材料和条件以外,每人提交一篇作文。题目是《诚实与结果》。最后,有关报纸把得奖的这几个人的照片、材料、作文摘要都登了出来。那几个美国孩子的作文都非常朴质,整个一个高中生的“家庭作业”,一看就知道完全出自孩子的手。

  那么,要求申请者提交作文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曰:了解申请材料和干巴巴的数据后面的真实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你”,通过文风看你的思维、思想和性格。

  据说,有不少招生办的审阅人员,在打开厚厚一叠申请材料时,首先就读作文。因为每天审读成千上万枯燥的数字和材料,确实很烦人。惟有作文能给人一点提神的作用。当然是指好作文。糟糕的作文比枯燥的数字和材料更有催眠作用。

  普林斯顿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对作文写作的“忠告”主要有这么几条:

  一、作文不是写给具有丰富想像力的招生办人员看的,也不是写给具有高度文学修养的老师看的。阅读作文的对象应该是你的朋友、室友、你的亲戚。

  二、不要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在一页纸上能完成的故事。

  三、作文里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像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说,应该表现你最美的那一面。但我认为应该表现你的两面(好的或不好的)。无论你想表现的是哪一面,都应该是“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那一面。

  四,作文可以让别人看一看,提一提意见。但你的作文应该表现出你自己的风格、特点,表现出你自己的思想、情趣。关键是看上去像你自己的东西。

  一些作文“指南”一类的书也提出诸多“忠告”。比如,不要写探讨人生的意义或“和平”的定义一类的大题目,不要讨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写参加一个重大比赛后的感想,不要写关于家人死亡的事,不要写自我标榜的文章,不要写关于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故事,不要写你的性经历,不要写种族、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

  开卷有益

  每个找工作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试时,人事部经理一脸轻松地抛给你一句话:“谈谈你自己!”谈些什么?就那么几分钟,把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概括成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立即了解你与众不同的几句话。这也正是开卷作文的难处。

  美国高中生往往用一两天的时间可以填完一份申请表,但要完成一篇有分量的“开卷作文”,可能要想上一两天。

  中国的高考作文讲究引经据典、掉书袋;但美国的行家却谆谆告诫不要太多这类东西,特别是不要一开篇就引用一大段名人语录。美国的“高考”作文就是要你用平常心,讲述一个平常的故事,讲述一个让普通人感兴趣的故事。

  2001年,《赤兔之死》得了满分,考生姓什名谁尚未能对上号,就已被铺天盖地地炒得沸沸扬扬,某名牌大学甚至迫不及待地表示要破格录取作者。今年又有数所大学在满分作文的作者尚“面目全非”的情况下,又迫不及待地表示要破格录取。这似乎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上是由“一考定终身”发展到“一文定终身”,是在为考试文化的“今八股”推波助澜。

  看起来,许多美国孩子的作文似乎远远比不上《赤兔之死》。可悲在为了写这种闭卷的“八股”,我们的民族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闭卷的套路文章做得越多、越美,孩子的思维恐怕就被禁锢得越窄、越僵。

  美国一流大学怕不怕开卷作文的作弊问题?怕,但更可怕的是闭卷作文的弊端。作弊是少数人,但这种闭卷“八股”影响的却是一代又一代人!

  闭卷作文思考的时间“短”,开卷作文思考的时间“长”;前者考速度,后者考深度。孰优孰劣?似难武断。但是,不管怎么说,最终的论文、最高级的论文、最权威的论文、代表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论文,全是“开卷作文”。君不见,人类文明的经典著作、诺贝尔奖的科学论文……都是“开卷作文”!

  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把课题研究、试验、实验、实践,等等都看做是一种“开卷考试”的话;美国人开卷考试的功夫很厉害。而正是这种“开卷考试”使得美国学生受益无穷。因为这种“开卷考试”既可以证实已知的知识,也可以探索未知的世界;而闭卷考试仅仅是去回答已知的知识和答案。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美国高考VS中国高考:一个考生父亲的观察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