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王缉思:中日关系历史中,最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国家间关系不能只遵循实力原则
在180年的中日关系历史中,最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国家间关系不能只遵循实力原则,外交政策不能诉诸狭隘民族主义,而必须遵守国际行为规范与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中日合作,假以时日,到21世纪中叶中日战争结束100年之时再回首,两国间和平与友好的记忆...
【详细】
2021-12-15
徐浩:西北欧在欧洲文明形成中的核心作用
欧洲文明始终是动态演变的,在中世纪也不例外。中世纪欧洲文明包括成熟的封建文明和转型文明,后者出乎又超越了前者。如果说封建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等级制度,那么法治则构成了转型文明的核心内容。...
【详细】
2021-12-14
迈克尔·克拉曼:争取权利离不开抗争,促使美国种族平等的内外部因素是什么?
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种族进步。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制度均被废除。种族驱动的暴力事件大幅减少。许多黑人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取得的成就是他们祖辈做梦也想不到的。...
【详细】
2021-12-08
科克尔: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两国为何没有发生战争?
英国能够相对成功地处理好自己从“国际警察”这一位置上的衰落并避免与美国发生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社交智慧可谓功不可没。...
【详细】
2021-11-24
李兴、张英姣:为什么说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对外扩张,埋下了苏联衰落的种子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是以恶性膨胀发展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的,是建立在粗放耗费资源和低效率的经济、牺牲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的,因而这种地位是表面的、虚弱的、不可能长久的。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支撑不起它的霸权主义野心。...
【详细】
2021-11-22
亨廷顿:腐化现象集中在高层或底层,对政治稳定性的影响有何不同?
腐化和暴力都是向体制提出要求的非法手段,而腐化又是满足这些要求的非法手段。暴力经常是表达抗议的象征性姿态,抗议是无报酬的,本来也没打算要报酬。它是更加极端的离异的征兆。腐蚀警官的人比袭击警察局的人更能认同于现存制度。...
【详细】
2021-11-18
共46页: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苏珊娜·洛夫特斯:美国不应该试图与中俄争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
洪浩廷:通过全球安全倡议,中国能化解“马六甲困境”吗?...
张琏瑰:密切关注朝鲜卫星发射事态发展,半岛局势将出现新一轮紧张动...
张宗华、姜艳红:20世纪初期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的俄侨贵族...
德米尔达斯:掌权已达20年,埃尔多安为何能再度连任土耳其总统...
苏珊娜·洛夫特斯:美国不应该试图与中俄争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
冯玉军:1949—1960年中苏文化交流的波折起伏及历史教训...
帕洛泰&维尔斯:西方不能忽视普京恢复“斯大林崇拜”背后的意图...
拉斐尔·科恩:大力援助乌克兰会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失衡吗?...
基尔希&华莱士:俄罗斯还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是一种莫大...
钦奇拉&马蒂塞克:乌克兰不被注意的优势,来自西方教官的军事训练...
亚历山大·鲍诺夫:针对俄罗斯高层的个人制裁如何危及普京的统治...
洪浩廷:通过全球安全倡议,中国能化解“马六甲困境”吗?...
埃里克·施密特:美国不能让移民制度削弱其在全球人才争夺中的优势...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美国外交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
苏联
中国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乌克兰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