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堡垒崩塌前夜:故事从人们发现帝国的外强中干开始
本书从一个全新视角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作者细致研究了源自英国和美国的一手资料,以公正的笔调再现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三年(1772-1775)里英国当局与北美侨民的尖锐矛盾,并分析了英国政治、经济届的知名人士,诸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汉考克和托马斯•...
【详细】
2017-08-23
纳粹极权下德国人的“双重人格”:被动服从,又主动参与恶行
在德国人的叙述中,在各种影视作品和史学研究作品中,常常把普通德国人描绘成对纳粹的战争暴行毫不知情。HBO的著名战争剧《兄弟连》中,就表现过德国军官家属在战争即将结束时才知晓有灭绝营存在。斯塔加特根据详实的书信等第一手资料,证明这种情况纯属子虚乌有,他指...
【详细】
2017-08-18
“亚洲价值”能够拯救现代性危机吗?
本书的成书过程,正是全球民粹主义快速政治化的过程。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等大国,以及整个伊斯兰世界,都充满了用自己的传统自我拯救的声音。不仅如此,有的甚至宣称自己的传统可以拯救世界,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本土传统复兴,一场民粹主义复兴。用本土传统拯救世界,不...
【详细】
2017-08-06
全球化与去帝国:“战后东亚”再解读
中国崛起不仅需要面对相应新一轮的地区统合,中国内部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敦促思想界更为积极地去重新梳理沉淀于历史过程中值得挖掘的理念,将其作为反思资源,从而避免古老的中西二元对立逻辑再次上场以及帝国欲望重演。...
【详细】
2017-07-09
马基雅维利陷阱:政治能否与道德共存?
“一切武装的先知胜利了,没有武装的先知失败了”...
【详细】
2017-07-06
纳粹“软刀子”下的莫扎特:“第三帝国”意识形态经营的一个极佳切面
事实上,自纳粹上台伊始——甚至当它还只是处于政治萌芽阶段之时——直到第三帝国灭亡,这样的文化重塑工作就不曾停止过,只不过时过境迁,除了通常有所耳闻的瓦格纳,以及像尼采这样的哲学家曾被纳粹“利用”之外,大众对纳粹的种种“软刀子”终究是不太了解的。...
【详细】
2017-07-05
共46页: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杜斯&奥凯尔:加沙停火之后,美国有没有选项让这种灾难性冲突不再重...
周志兴:与垂秀夫大使交往日志
沃尔夫冈·伊辛格:基辛格的世界观过时了吗?
鲍勃·塞利:让乌克兰寻求停火是误解了俄罗斯的战争方式...
杜斯&奥凯尔:加沙停火之后,美国有没有选项让这种灾难性冲突不再重...
周志兴:与垂秀夫大使交往日志
沃尔夫冈·伊辛格:基辛格的世界观过时了吗?
殷罡:巴以冲突的死结是哈马斯和伊朗故意阻挠和平...
哈斯&库普坎:战事陷入僵局,乌克兰应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
彼得·施罗德:是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促使普京做出入侵乌克兰的决定...
丹尼·罗伊:美中领导人旧金山峰会前瞻,双边关系向好的机会来了?...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中元首峰会最重要的事情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
里奇蒙·巴拉克:以色列摧毁哈马斯隧道对消除此后的恐怖威胁至关重...
鲍勃·塞利:让乌克兰寻求停火是误解了俄罗斯的战争方式...
周志兴:又见笹川阳平:有阳平这样的日本友人在,中日友好事业就有强大...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俄罗斯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
苏联
中国
中东
印度
欧洲
中日关系
乌克兰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