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从幕末到明治》:明治维新是“倒幕”的结果吗?
作者在这本身患癌症后写作的书里,为读者悉心梳理了他在经年阅读档案后收获的幕府末期日本政坛的错综复杂的故事,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王政复古和大政奉还,都并非是通常 认为的“讨幕”的结果。...
【详细】
2017-11-16
基辛格:中美领导人的重要责任是防止双方的意见分歧发展为冲突
许多中国人也许认为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已经盛时不再。但各种迹象表明,中国领导层明白,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会维持相当强大的领导力。建立具有建设性的世界秩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现在没有哪个国家,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能够像美国在冷战刚刚结束,在物质和心理上独步全球...
【详细】
2017-11-08
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细节或许过时,但政治内涵仍振聋发聩
王沪宁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他也可以被看作中国的“托克维尔”,这本书因考察时间较短,考察时代和成书时代距今已经很久,所以和现在所看到的美国略有不同,而且通过很多后见之明可以快速得到很多书中的结论,对于当时作者的思考和感叹也已经习以...
【详细】
2017-10-30
“有计划”的大饥荒:斯大林对乌克兰的战争
有计划的饥荒,处死该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对教会的破坏,以及对该国传统村庄文化的摧毁,这一切吓住了所有希望自治与独立的乌克兰人,令他们只能缄口不语。...
【详细】
2017-10-23
历史的账应该算清,历史的债未必能追讨
历史的债的追讨从情感需求来说,一个主要方面是作为重建民族自信和自尊的手段,如果对历史的恩怨以和解的态度对之,又怎么找回民族的自信和自尊呢?我想现代社会中,民族、国家的竞争主要是经济、文化、科学的竞争,和以对人类的贡献赢得尊重,而战争并不能达到目的,起码当...
【详细】
2017-10-11
雾霾造就了人们的迷惘和抑郁,从伦敦雾说起
如何与雾霾“相处”?已成为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雾霾会对居民性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几十年前的伦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
【详细】
2017-09-19
共46页: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保罗·希尔:近期中美的互动可以实质上改善两国关系吗?...
约翰·穆勒:为什么美国不应遏制中国
保罗·希尔:近期中美的互动可以实质上改善两国关系吗?...
苏珊特·辛格:为什么莫迪不足以让印度成为世界强国?...
米尔顿•埃兹拉蒂:中国面临的经济难题应该给“拜登经济学”敲响警...
布朗&阿特金森:美中之间的竞争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取胜之道是什么?...
约翰·穆勒:为什么美国不应遏制中国
马修·麦:澳大利亚重新调整与中国长期竞争的大战略...
艾哈迈德·奇马:中国介入中东,中伊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拉斐尔·赖夫:美国大学不应该切断与中国的所有联系...
侯赛因&汗:构建全球碳定价框架才能真正应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灾难...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日本文化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
苏联
中国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乌克兰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