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郑永年:中国要控制好民族主义情绪以免进一步刺激美国的“认同政治”运动
面对美国对中国所进行的“认同政治”运动,我们如何在外交领域控制好民族主义情绪便成了我们面临的一项挑战。美国一些理性的学者也开始意识到,尽管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对美国的反应,但中国的反应反过来刺激着美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民族主义...
【详细】
2021-08-04
朱达志:秦刚接替崔天凯,一个时代终结了
虽然说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大方向并非一个大使可以左右,但大使“将在外”也应该有自己的外交事务具体处置方式和风格。其他不好说,至少在川普时代的几个棘手问题上,崔天凯处理得还是可谓天衣无缝,多多少少避免了一些不可收拾的局面出现。...
【详细】
2021-08-04
中美天津会谈显示了中国准备与美进行更持久的对抗?
从现阶段看,拜登政府也不想中美关系再无限制的恶化下去,需要在外交场合显示外交途径还有一定作用。不过,中方却似乎不这么认为,并认定除非美方有实际改变,否则再多的外交交流现阶段也无意思。中国情愿专心地做好自己的事:从近来的很多方面看,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改...
【详细】
2021-07-28
李晓:全球治理困境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实事求是地讲,中美关系自贸易摩擦演变为全方位大国博弈的过程,体现出中国理论界的知识积累、储备和创新是非常不足的。其后果,不仅是让我们出现判断失误或应对不暇,更使得我们难以掌握话语权。话语权并非仅仅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它所体现的,是一整套可以被国际社会大...
【详细】
2021-07-27
刘卫东:美常务副卿访华透出几重信号?
中美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合”还是“斗”,这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选择。两国间愈来愈多的理性声音指出,中美之间不能只竞争不合作。针对中美关系,中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美国的开放姿态,强调“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开展解决问题的对话”,而合作就需要创造条件...
【详细】
2021-07-26
鲁传颖:中美在网络安全领域如何重建信任
影响中美在网络安全领域互动的因素有很多,但对合作产生最大影响的是缺乏信任。信任在国际关系领域是合作的基础,如果缺乏信任,具体的合作举措将难以实施,即使达成共识也很容易被摧毁。...
【详细】
2021-07-26
共144页: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保罗·希尔:近期中美的互动可以实质上改善两国关系吗?...
约翰·穆勒:为什么美国不应遏制中国
保罗·希尔:近期中美的互动可以实质上改善两国关系吗?...
苏珊特·辛格:为什么莫迪不足以让印度成为世界强国?...
米尔顿•埃兹拉蒂:中国面临的经济难题应该给“拜登经济学”敲响警...
布朗&阿特金森:美中之间的竞争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取胜之道是什么?...
约翰·穆勒:为什么美国不应遏制中国
马修·麦:澳大利亚重新调整与中国长期竞争的大战略...
艾哈迈德·奇马:中国介入中东,中伊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拉斐尔·赖夫:美国大学不应该切断与中国的所有联系...
侯赛因&汗:构建全球碳定价框架才能真正应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灾难...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日本文化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
苏联
中国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乌克兰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