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在经历了两年前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后,以色列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以色列并非一个失败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伟大根基却被失败政府拖累的国家。尽管目前危机四伏,但其根源并非结构性问题,而是政治上的失误。这使得危机更加危险,但也意味着解决之道更为简单——只需更换领导层,而非从头重建。
美国东部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经同意美方所提“和平计划”的第一阶段。对此,以色列和哈马斯分别发表声明,确认达成协议。
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危机
三年前,在现政府上台之前,以色列并未经历试图拆解民主根基的司法改革,也未遭遇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的残暴袭击。那时的以色列以创新驱动的科技经济、充满活力的民主制度和独立坚韧的司法体系闻名于世。它的诺贝尔奖得主数量超过22个阿拉伯国家的总和;与从华盛顿到阿布扎比的全球外交与经济协议;与埃及和约旦的持久和平条约;与欧洲的广泛科技与商业合作;甚至还有奥斯卡提名和欧洲歌唱大赛的冠军。以色列是一个将深厚的历史哲学底蕴与现代性完美融合的国家。那时,敌人试图攻击我们,但未能得逞;反犹主义者存在,但无人理会;极端主义者虽在,但并未掌控国家。
然而,当前的危机源于一个极端且失败的政府,由涉嫌刑事案件、失去民心的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领导。他长期执政导致自身及其周围人的腐败。这个政府公开蔑视以色列作为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的原则,试图建立一个不受媒体监督、免于法治约束、摆脱自由公平选举威胁的神权专制政权。
现在,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结束加沙战争的计划,以及未来12个月内必须举行的选举,以色列有机会重新定义自身。要让国家走出危机,首先必须让被扣押的人质安全回家,同时将极端主义者赶下台。这关乎以色列的未来。
领导层的失败
2023年10月7日的灾难最能体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脱节。面对安全危机和国内后果——包括加沙周边及黎巴嫩边境数十万流离失所的以色列人、南部和北部亟需重建的地区,以及一个深受创伤的民族——政府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然而,以色列民间社会迅速行动,填补了政府的真空。以色列科技产业在一天内接管局面,支援受害者并以其闻名的创造力防止经济崩溃。预备役士兵创纪录地响应号召,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向世界解释哈马斯的本质及其攻击原因。我领导的反对派挺身而出,支持政治和组织工作,全球犹太社群也在争取人质回家的斗争中与以色列站在一起。政府在混乱中表现出令人不齿的软弱,而以色列人民展现了韧性、决心和行动力。
两年后的今天,以色列正处于转折点。国际制裁、人才流失和无休止的战争风险真实存在,但以色列也有机会在坚实的基础上重塑自我。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有的建国时即为民主制的国家,民主精神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公民心中。以色列人民不会轻易放弃作为犹太民主国家的独特身份。司法机构依然强大,军队和安全部门明白其职责是服务国家而非政府,经济依然是令人瞩目的成功故事。尽管这些关键机构正被政府蓄意削弱,但以色列尚未走到无路可退的地步。只要在选举日投下一张选票,以色列人就能改变国家的轨迹。正如已故英国首席拉比、现代犹太思想家乔纳森·萨克斯所言:“犹太信仰是用未来时态书写的。”
危机中的机遇
尽管如此,以色列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危机不容忽视。10月7日的袭击暴露了丑陋的裂痕,两年来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政府无视民意,拖延一场不再符合国家安全利益的战争,使局势进一步恶化。以色列的国际地位从未如此糟糕。在9月的联合国会议上,142个国家投票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仅10个国家反对。
世界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亚伯拉罕协议面临冻结或倒退的风险,以色列在华盛顿的长期两党支持正在丧失。大学校园里“从河到海”的口号是对犹太国家灭绝的公开号召。当哥伦比亚大学和德黑兰大学的学生喊出相同口号时,犹太人有理由感到担忧。政府极端派部长们的不当言论频频登上全球新闻头条,而内塔尼亚胡及其团队则以反犹主义指控回应批评。然而,受害者心态无助于解决问题。并非所有批评政府的人都是反犹主义者,以色列沉溺于自怨自艾毫无意义。民调显示,过去两年以色列选民渴望变革,他们希望领导人展现一个植根于现有能力的骄傲且乐观的未来愿景。
另一种以色列的可能
另一种选择是由中间派领导的政府,推动国家安全、外交、经济、政府机构及与邻国的关系发生系统性变革。危机的深度正是以色列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理由,只需正确的领导和清晰的愿景。
结束加沙战争:以色列必须与特朗普、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及国际伙伴合作,实施特朗普的20点计划——释放人质、停止战斗、确保加沙获得足够食品和药品以结束人道危机。以色列需在加沙周边建立安全防线,防止进一步恐怖袭击。按照计划,加沙不应由哈马斯控制,而应交由包括巴林、埃及、摩洛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及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民事部门的过渡权威管理,负责日常事务和重建。若特朗普计划未能实施,以色列社会将面临剧烈分裂,损害难以想象。以色列需要人质回家,需要开始重建。
重塑国家安全:10月7日的屠杀让以色列人明白,面对凶残的伊斯兰恐怖组织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但安全不仅仅依赖于打击伊朗核设施或向多哈发射火箭,还需培育区域和全球联盟以增强威慑力,建立战略纵深和国际合法性,联合对抗激进伊斯兰威胁以及伊朗的霸权野心和土耳其的令人担忧趋势。以色列应扩大亚伯拉罕协议,纳入沙特阿拉伯和印尼等国,抓住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机遇,并重振2022年我作为外长发起的内盖夫论坛,强化与巴林、埃及、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的合作。但这些关系的重启需在战争结束、加沙由新领导管理后才能实现。
投资未来:以色列需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如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这将是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未来方向。以色列需从“创业国家”转型为“规模化国家”,利用创新能力升级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关键系统。这些对以色列的未来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但长期被忽视。新政府需通过投资中产阶级和科技行业,重振以色列在西方自由民主国家中的地位。
解决结构性问题:有效政府需让超正统派社区参军并进入就业市场,提升阿拉伯女性的就业率,制定宪法以明确司法与行政权力平衡,投资年轻人住房,解决生活成本飙升问题。
抉择时刻
另一种选择是提醒以色列和世界,中东唯一民主国家的地位来之不易,需领导人不断维护。美国一直是并将继续是以色列的最大盟友,但要保持在民主大家庭中的地位,以色列必须重塑与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英国及其他民主国家的关系。这些关系应基于共享价值观,共同对抗全球日益增长的非自由和神权倾向,以及有毒社交媒体和不受约束的民粹主义的威胁。以色列还应加强与阿联酋、新加坡等志同道合国家的联系。
短期内,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可能不在考虑范围内,尤其是在10月7日事件之后。但与现政府不同,大多数以色列人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存在,并认为终须与之分离。这一过程将漫长而艰难,需巴勒斯坦人证明其有效治理能力,打击恐怖主义,确保哈马斯不再掌权。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必须采取行动打击煽动、落实治理改革、根除腐败。以色列人民有权生活在和平与安全中,免受失败恐怖国家的威胁。以色列则必须放弃吞并计划,更有效地打击极端定居者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前者无战略益处且威胁区域整合,后者是国家的道德污点。
未来由人民决定
以色列的未来不由敌人或现政府决定,而由其公民决定。在经历了两年来最创伤的岁月后,大多数以色列人渴望新方向。世界看到一个陷入危机的以色列,而我看到一个屏住呼吸、等待新领导带领其走上新道路的国家。以色列的未来取决于未来一年内的政治抉择。若现政府继续掌权,以色列可能面临国际孤立、贫困和社会裂痕加剧。若选择勇气而非懦弱、开放而非孤立、繁荣而非宗教狂热,以色列最美好的日子仍在前方。
作者简介:亚伊尔·拉皮德是以色列议会反对派领袖,曾于2022年担任以色列总理和外交部长。本文原载《外交事务》网站。
在经历了两年前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后,以色列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以色列并非一个失败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伟大根基却被失败政府拖累的国家。尽管目前危机四伏,但其根源并非结构性问题,而是政治上的失误。这使得危机更加危险,但也意味着解决之道更为简单——只需更换领导层,而非从头重建。
美国东部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经同意美方所提“和平计划”的第一阶段。对此,以色列和哈马斯分别发表声明,确认达成协议。
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危机
三年前,在现政府上台之前,以色列并未经历试图拆解民主根基的司法改革,也未遭遇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的残暴袭击。那时的以色列以创新驱动的科技经济、充满活力的民主制度和独立坚韧的司法体系闻名于世。它的诺贝尔奖得主数量超过22个阿拉伯国家的总和;与从华盛顿到阿布扎比的全球外交与经济协议;与埃及和约旦的持久和平条约;与欧洲的广泛科技与商业合作;甚至还有奥斯卡提名和欧洲歌唱大赛的冠军。以色列是一个将深厚的历史哲学底蕴与现代性完美融合的国家。那时,敌人试图攻击我们,但未能得逞;反犹主义者存在,但无人理会;极端主义者虽在,但并未掌控国家。
然而,当前的危机源于一个极端且失败的政府,由涉嫌刑事案件、失去民心的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领导。他长期执政导致自身及其周围人的腐败。这个政府公开蔑视以色列作为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的原则,试图建立一个不受媒体监督、免于法治约束、摆脱自由公平选举威胁的神权专制政权。
现在,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结束加沙战争的计划,以及未来12个月内必须举行的选举,以色列有机会重新定义自身。要让国家走出危机,首先必须让被扣押的人质安全回家,同时将极端主义者赶下台。这关乎以色列的未来。
领导层的失败
2023年10月7日的灾难最能体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脱节。面对安全危机和国内后果——包括加沙周边及黎巴嫩边境数十万流离失所的以色列人、南部和北部亟需重建的地区,以及一个深受创伤的民族——政府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然而,以色列民间社会迅速行动,填补了政府的真空。以色列科技产业在一天内接管局面,支援受害者并以其闻名的创造力防止经济崩溃。预备役士兵创纪录地响应号召,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向世界解释哈马斯的本质及其攻击原因。我领导的反对派挺身而出,支持政治和组织工作,全球犹太社群也在争取人质回家的斗争中与以色列站在一起。政府在混乱中表现出令人不齿的软弱,而以色列人民展现了韧性、决心和行动力。
两年后的今天,以色列正处于转折点。国际制裁、人才流失和无休止的战争风险真实存在,但以色列也有机会在坚实的基础上重塑自我。以色列是世界上少有的建国时即为民主制的国家,民主精神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公民心中。以色列人民不会轻易放弃作为犹太民主国家的独特身份。司法机构依然强大,军队和安全部门明白其职责是服务国家而非政府,经济依然是令人瞩目的成功故事。尽管这些关键机构正被政府蓄意削弱,但以色列尚未走到无路可退的地步。只要在选举日投下一张选票,以色列人就能改变国家的轨迹。正如已故英国首席拉比、现代犹太思想家乔纳森·萨克斯所言:“犹太信仰是用未来时态书写的。”
危机中的机遇
尽管如此,以色列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危机不容忽视。10月7日的袭击暴露了丑陋的裂痕,两年来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政府无视民意,拖延一场不再符合国家安全利益的战争,使局势进一步恶化。以色列的国际地位从未如此糟糕。在9月的联合国会议上,142个国家投票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国,仅10个国家反对。
世界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亚伯拉罕协议面临冻结或倒退的风险,以色列在华盛顿的长期两党支持正在丧失。大学校园里“从河到海”的口号是对犹太国家灭绝的公开号召。当哥伦比亚大学和德黑兰大学的学生喊出相同口号时,犹太人有理由感到担忧。政府极端派部长们的不当言论频频登上全球新闻头条,而内塔尼亚胡及其团队则以反犹主义指控回应批评。然而,受害者心态无助于解决问题。并非所有批评政府的人都是反犹主义者,以色列沉溺于自怨自艾毫无意义。民调显示,过去两年以色列选民渴望变革,他们希望领导人展现一个植根于现有能力的骄傲且乐观的未来愿景。
另一种以色列的可能
另一种选择是由中间派领导的政府,推动国家安全、外交、经济、政府机构及与邻国的关系发生系统性变革。危机的深度正是以色列准备进入下一阶段的理由,只需正确的领导和清晰的愿景。
结束加沙战争:以色列必须与特朗普、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及国际伙伴合作,实施特朗普的20点计划——释放人质、停止战斗、确保加沙获得足够食品和药品以结束人道危机。以色列需在加沙周边建立安全防线,防止进一步恐怖袭击。按照计划,加沙不应由哈马斯控制,而应交由包括巴林、埃及、摩洛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及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民事部门的过渡权威管理,负责日常事务和重建。若特朗普计划未能实施,以色列社会将面临剧烈分裂,损害难以想象。以色列需要人质回家,需要开始重建。
重塑国家安全:10月7日的屠杀让以色列人明白,面对凶残的伊斯兰恐怖组织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但安全不仅仅依赖于打击伊朗核设施或向多哈发射火箭,还需培育区域和全球联盟以增强威慑力,建立战略纵深和国际合法性,联合对抗激进伊斯兰威胁以及伊朗的霸权野心和土耳其的令人担忧趋势。以色列应扩大亚伯拉罕协议,纳入沙特阿拉伯和印尼等国,抓住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机遇,并重振2022年我作为外长发起的内盖夫论坛,强化与巴林、埃及、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的合作。但这些关系的重启需在战争结束、加沙由新领导管理后才能实现。
投资未来:以色列需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如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这将是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未来方向。以色列需从“创业国家”转型为“规模化国家”,利用创新能力升级教育、医疗和交通等关键系统。这些对以色列的未来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但长期被忽视。新政府需通过投资中产阶级和科技行业,重振以色列在西方自由民主国家中的地位。
解决结构性问题:有效政府需让超正统派社区参军并进入就业市场,提升阿拉伯女性的就业率,制定宪法以明确司法与行政权力平衡,投资年轻人住房,解决生活成本飙升问题。
抉择时刻
另一种选择是提醒以色列和世界,中东唯一民主国家的地位来之不易,需领导人不断维护。美国一直是并将继续是以色列的最大盟友,但要保持在民主大家庭中的地位,以色列必须重塑与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英国及其他民主国家的关系。这些关系应基于共享价值观,共同对抗全球日益增长的非自由和神权倾向,以及有毒社交媒体和不受约束的民粹主义的威胁。以色列还应加强与阿联酋、新加坡等志同道合国家的联系。
短期内,巴勒斯坦国的建立可能不在考虑范围内,尤其是在10月7日事件之后。但与现政府不同,大多数以色列人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存在,并认为终须与之分离。这一过程将漫长而艰难,需巴勒斯坦人证明其有效治理能力,打击恐怖主义,确保哈马斯不再掌权。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必须采取行动打击煽动、落实治理改革、根除腐败。以色列人民有权生活在和平与安全中,免受失败恐怖国家的威胁。以色列则必须放弃吞并计划,更有效地打击极端定居者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前者无战略益处且威胁区域整合,后者是国家的道德污点。
未来由人民决定
以色列的未来不由敌人或现政府决定,而由其公民决定。在经历了两年来最创伤的岁月后,大多数以色列人渴望新方向。世界看到一个陷入危机的以色列,而我看到一个屏住呼吸、等待新领导带领其走上新道路的国家。以色列的未来取决于未来一年内的政治抉择。若现政府继续掌权,以色列可能面临国际孤立、贫困和社会裂痕加剧。若选择勇气而非懦弱、开放而非孤立、繁荣而非宗教狂热,以色列最美好的日子仍在前方。
作者简介:亚伊尔·拉皮德是以色列议会反对派领袖,曾于2022年担任以色列总理和外交部长。本文原载《外交事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