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共产主义
张拓大使:委内瑞拉为什么会出查韦斯这么个人?
有人计算,委内瑞拉有钱人在海外的存款高达5000亿美元。就用这个钱来重建委内瑞拉经济绰绰有余,从这也可以想像委内瑞拉富人多富,贫富悬殊得多大。...
【详细】
2019-12-04
梁明德:铁托之后,南斯拉夫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南斯拉夫从艰难结合,到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指与个体跨文化适应相关的能力)高度发展,再到相互残杀的过程,可以说是20世纪中最戏剧化的国家史之一。在社会主义和铁托的个人整合下,南斯拉夫从二战的摧残中冒起,维持了三十五年的民族融合和快速发展,但最后不...
【详细】
2019-08-01
劳动节特辑 |钱跃君: 从马克思时代的全社会抗争,到现代德国的劳工保障
回溯欧洲二百年历史,工人运动从早期损坏机器以发泄不满,到组织工会以提高经济地位,最后发展到建党追求政治民主;而工人的待遇,从当年每天工作16小时,降到现在只工作7小时甚至5.5小时(近年又有回升到8小时的趋势)。所以,今日欧洲工人能有这样的劳工保障与经济地位,是二...
【详细】
2019-05-01
郑异凡:“清一色社会主义者政府”的争论与苏维埃政权的政府危机(下)
清一色社会主义者政府的成立有可能避免布尔什维克政府以后所采取的那种红色恐怖,以较为平和、自由、民主的方式从事社会主义建设,避免我们后来看到的一党专政、领袖独裁现象,也许会给世界留下另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虽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是从各种条件来看,另一种前景是...
【详细】
2019-04-01
郑异凡:“清一色社会主义者政府”的争论与苏维埃政权的政府危机(上)
十月武装起义之时,临时政府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布尔什维克推翻的不是别的,而是主要由社会主义者组成的政府。...
【详细】
2019-03-29
蒋志青:重新认识马克思,本质问题在于轻视人的知识能力
1866年,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一书,至今153年过去了。今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关心社会发展的人应该根据人类近百多年来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得失,重新认识马克思。...
【详细】
2019-01-17
秦晖:用收来的“资本主义房租”坚持宣传共产主义的美国共产党
苏东剧变后,美共日子更难过。但好在当年苏联给钱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置下这么一座总部大楼,美共办了个租房公司把它大部出租,党的图书档案都搬出来放到纽约大学图书馆保存,尽管名义上总部仍在纽约,但主要机关和编辑部都迁到了租金比较便宜的芝加哥,报刊也收缩成为网上...
【详细】
2019-01-16
卡普钦斯基 : 一个超级帝国的轰然崩解
这个国家的未来还是可以乐观看待,大社会有着强大的内部力量,他们有充分的生命力,有各式各样、无穷无尽的力量补给,可以让他们从最严重的挫折当中提升自己,并从最严重的危机当中出头。我们南部的邻国可以从羞辱和饥饿的深处自我提升,并开始独立成功的发展起来,印度也是...
【详细】
2018-12-28
公私有制再认识:万恶之源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暴力公有制与暴力私有制同样是万恶之源,民主公有制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只有交易私有制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因为交易私有制是一种奖励机制,它迫使人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激励人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通过“看不见的手...
【详细】
2018-09-26
裴毅然:秘鲁“光辉道路”往事,南美版“暴力革命论”的证谬
南美版暴力革命组织“光辉道路”的轨迹,呈现了暴力革命中携带的谬论。现代文明条件下,真理毋须佩剑守护“诞生”,也不能依赖暴力证明“正确”。因为,很多真理凭常识亦可识别。即便深奥一些的真理,也应等待被认知,不应强迫他人接受。...
【详细】
2018-09-17
1975~1979:“民主柬埔寨”的兴亡
“民主柬埔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严重的惨剧之一。这个政权杀害了近二百万人的生命,留下了千千万万的寡妇和孤儿。数十万柬埔寨人逃出他们的国家沦为难民。红色高棉政府的军队埋下了数百万个地雷,在1980年他们垮台以后还有数千人被地雷炸死或炸残。很大一部分柬埔...
【详细】
2018-07-30
苏俄霸权和民族欺凌的阴影散去后,伫立在欧洲的十字路口爱沙尼亚
今天,苏俄霸权和民族欺凌的阴影早已散去,留下的只是这座俄式古建筑。我们走进教堂,内部装修非常豪华,墙壁上悬挂着不少爱沙尼亚著名家族的族徽,展示着昔日家族的荣耀,也反映出当今的民族和睦。...
【详细】
2018-07-09
《活着的马克思》:在时代变化中理解马克思“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详细】
2018-05-29
钱跃君:德国各界如何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
冷战时期,东欧世界都号称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与西方对峙。所以无论东方西方,人们潜意识地排斥马克思。现在冷战过去了30年,至少年轻一代已经没有了这样心理,马克思也将逐步回归到一位哲学家或政治经济学家、而不是革命家的角色。而且有意思的是,恰恰在新时代,马克思...
【详细】
2018-05-07
为什么发达国家不用马克思主义指导?
为什么发达国家不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国家的经济制度,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和运行模式,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社会生活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解释社会政治与社会生活价值观相分离的情况,计划经济又已经被证明失败。真正的误区在于,马克思主义...
【详细】
2018-05-07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 从马克思时代的全社会抗争,到现代德国的劳工保障
回溯欧洲二百年历史,工人运动从早期损坏机器以发泄不满,到组织工会以提高经济地位,最后发展到建党追求政治民主;而工人的待遇,从当年每天工作16小时,降到现在只工作7小时甚至5.5小时(近年又有回升到8小时的趋势)。所以,今日欧洲工人能有这样的劳工保障与经济地位,是二...
【详细】
2018-05-02
郑易平:在考茨基眼里,导致德国社会民主党失败和第三帝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德国纳粹党上台执政的见证人,考茨基对德国纳粹主义和第三帝国兴起的原因的分析和见解,可以称得上是独树一帜。考茨基认为,德国纳粹主义的兴起与共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考茨基眼里,德国共产党人实际上是希特勒上台的一个重要推手,而社会民...
【详细】
2018-02-24
戈尔巴乔夫:尽管有错误和过失,我们却把国家带出了历史的死胡同
支撑我的首先是对改革的信念,坚信它是历史的必然,这副担子不轻松,但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扛起来。尽管有错误和过失,我们却把国家带出了历史的死胡同。我们给了它自由的初步经验,解放了人们,使他们有可能凭自己的智慧生活。我们给“冷战”、核武器竞赛画上了句号。...
【详细】
2018-01-21
裴毅然:“以中为师”,越南的“胡风案”和反右运动
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上、在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的问题上,都受极左意识形态引领,都走过一大段弯路——思想上强行统一、方向上工农化,不仅背离革命初始目标,也远离历史理性中轴,有悖于现代社会知识化开放化的大方向。...
【详细】
2018-01-18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