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社会万象
宗蕾:在蔓延的恐惧和悲凉之中,“也许纽约州的疫情已经见顶”丨纽约疫情记(十四)
新冠病毒的重症病人往往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许多死者火化后,骨灰被邮寄给亲属。亲属们在最需要得到安慰的时候,却无法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纪念和哀悼死去的亲人。这样的悲伤该如何单独承受啊?...
【详细】
2020-04-07
曹辛:“口罩外交”中的质量问题和“终结美国世纪”言论的后果须格外注意
在美国正遭受重大疫情打击的背景下,‘’终结美国世纪‘’的观点必然在美国政府内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下一步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可测,而这对并未真正结束此次疫情的多重后果的当前中国来说,非常麻烦;同时它也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引起强烈反弹……...
【详细】
2020-04-07
童大焕:中国速度与美国速度
中国式紧急动员有点类似于国家全面接管一切,其它全面停摆,甚至连武汉小区居民的生活用品也要统配。优点是令行禁止,缺点是协调性、专业性差,浪费低效。而且,效果完全取决于决策正确与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美国式紧急动员,则是政府、企业、各专业民间力量发挥各自所长...
【详细】
2020-04-06
读者来信:中国人民亏欠世界吗?兼谈国内国外疫情追责的问题
中国不能因为外面有些人罔顾事实和法理,提出所谓的追责,就投鼠忌器,不再进行国内应有的追责。那样的话,中国人民的代价,就白白付出了;谁也不敢说,类似的悲剧,以后就不会重演。...
【详细】
2020-04-02
儿子的咖啡馆:疫情的暗夜里有一束光叫善良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佚名。读完不禁令人感慨,疫情的暗夜里有一束光叫善良,这才是人间该有的模样。...
【详细】
2020-03-25
东斜西堵:一个外媒记者的来信
当你认为外媒都是负面报道的时候,也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最近自己看到了多少篇外媒报道?里面多少篇是原始的英文报道?又有多少篇是编译过的?而与此同时,又看到了多少外媒报道是批评美国或其他国家政府的?...
【详细】
2020-03-24
英国社会比美国平等——我的亲身体会
从我多年的英国生活与访问实践,我已经意识到——欧洲大陆国家(如法国)比英国平等,而英国比美国平等。...
【详细】
2020-02-13
曹辛:考虑国际影响和经济发展,当前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应适度调整
长期在世卫组织工作的权威人士认为,卫生防疫工作要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不能只局限在治病这一领域;治病和卫生防疫工作,不完全是一回事。据介绍,卫生防疫工作应该包括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平衡与谋划。另一方面,做好当前疫情的科学防控,首先就包括了解决当前卫生防疫工作...
【详细】
2020-02-10
1990年,东德人如何占领监控着他们一举一动的史塔西总部
没有民权人士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方所做的努力,解散史塔西和开放档案将很难想象。对东德秘密档案的清理,仍然没有结束。2019年做出决定,将东德国安部文件未来存放于联邦档案馆,然而这并非是最终解决方案。前东德最后一任外长迈克尔认为这种解决方案很好。他还强调此...
【详细】
2020-01-19
金焱:在美国看中国软实力的变迁
约瑟夫•奈也提到,中国软实力也受到两大因素的限制,在亚洲,民族主义限制了中国的软实力;在亚洲之外,限制民间社会互动的各种审查也构成对软实力的限制。...
【详细】
2020-01-06
回首2019年:轰动世界的10大国际新闻
2019年,世界舞台风云变幻。除了备受关注的中美贸易战及目前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以下是年度国际大事回顾。...
【详细】
2019-12-31
大西洋理事会:2020年世界十大地缘政治风险
再过几天,我们将送走波澜不惊的2019年,迎来值得期待的2020年,并从此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新的一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将如何发展?近日,美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罗伯特·曼宁(Robert Manning)及马修·伯罗斯(Mathew J. Burrows)联合撰文评估2020年全球可能面临的...
【详细】
2019-12-27
梁文道:曾经支配半个地球的强权在那一年的圣诞节突然消解,无声无息
从苏联国旗的沉降,新旧政权交接时的紊乱,到戈尔巴乔夫最后所面对的众叛亲离,隔着距离,我们可以像欣赏悲剧一样地来感慨这一系列帝国瓦解的败象。但对俄罗斯人而言,关于这一天,他们记住的却是越看越窝囊的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的虚弱形象。自此之后,这个毫无美感可言...
【详细】
2019-12-26
忻顺康大使:百万亿面值大钞背后的津巴布韦
自从津巴布韦实行土地改革后,把土地分给津巴布韦老百姓,等于把原来农业工业化的基础整个全部给拆散了,打破了。本来是一个集约化的、机械化运作,结果把它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给农民,大部分农民手中又没有钱,有的又不会种地,最后很多土地就荒废掉了。...
【详细】
2019-12-26
雷颐:到访斯大林的“革命天堂”,茨威格、罗曼·罗兰、纪德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
罗曼·罗兰可能万万不会想到,就在他写下这些日记半个多世纪后, 曾经无比强大的苏联竟会轰然坍塌,彻底解体。苏联的灰飞烟灭原因当然很多,很多,但像茨威格、罗曼·罗兰这种有“人类良知”之称的人们明明看到了它的严重弊病,却出于自以为是“道德”的原因为其“讳疾忌...
【详细】
2019-12-10
王文奇:与中国社会相比,制度与规则让美国人不必把精力消耗在人际关系上
无论是高校中的教师,还是占据在美华人更大比重的餐饮服务业人员,他们都会提到对美国的最为满意的一个方面是人际关系简单,该办什么事情就办什么事情,不必把过多心思放在构建人际关系、维护人际关系上面,甚至有时办事的成功、快捷与否,要与是否认识某某人产生联系。如...
【详细】
2019-12-06
为何这么多人相信西方国家是中国的敌人?
有人说,苏联解体是西方的阴谋导致的。乌克兰人似乎并不后悔脱离苏联。其他脱离苏联体系的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那些倒西方的东欧国家,大体上都过得不错。...
【详细】
2019-12-02
国家恐怖主义:阿根廷军政府的“肮脏战争”
“肮脏战争”虽然早已过去,但各方对它的解释却更加深入和立体,它的根源早于1976年,有系统性的设计,还有民事部门的合谋。因而,我们不能认为这段历史是一个脱离历史的例外事件,正相反,这是人类历史中不断重复的片段。这些残暴的理念和做法并没有完全消逝,它们扎根在对抗...
【详细】
2019-11-28
约瑟夫·奈:国家间网络领域的威慑、冲突管理和事态降级的关键是什么?
今年早些时候,一项名为“持久交战”的新原则,被描述为不仅破坏对方的攻击,而且有助于加强威慑。但是,入侵网络以收集情报或破坏敌方攻击,与发起进攻行动之间在技术方面的重叠,往往使人难以分辨究竟是在令局势升级或在缓和局势。与其像“持久交战”的支持者有时强调的...
【详细】
2019-11-27
高收入国家智利因何出现大规模骚乱?
智利的这场社会危机,反映出的既是民众长期以来对分配不公的不满,也是中间阶层,特别是中下阶层对机会减少、上升通道受阻的集体焦虑。...
【详细】
2019-11-13
陈兴杰:世界上最好的移民
这一群疲惫穷苦和渴望呼吸自由的东亚移民,他们是多么难得和优秀。这一群人,低调务实,勤奋工作。他们从事着最脏最差的工作(包括分拣垃圾和清理下水道),提供最基础的服务,付出甚多,所求甚少。 他们不求政府发放福利,只求一点宽容空间,好能赚到点钱。...
【详细】
2019-11-06
秦晖:从安东尼斯库到齐奥塞斯库,“爱国”不能反人类
民族主义是好是坏不在于它是强国的还是弱国的,而在于它是正常的还是极端的。而极端民族主义的坏处,以前多说是会导致对外的沙文主义。其实,强国的极端民族主义确实如此,弱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往往内心自卑,对外,尤其是对强国根本沙文不起来,但却喜欢“窝里横”,按“我爱国...
【详细】
2019-11-01
王明远:那一年帝国盛世,任何苏联人都不会想到17年后国家会发生解体
苏联的教训再次提醒世人:不要轻言自己的制度优势,一定要保持谦虚学习的心态和忧患意识,当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思想(这一点容易被忽略)更新的速度都太快,如果稍有懈怠,很可能短短几年之内便会成败易位。任何后发国家都应该记住苏联的惨痛教训。...
【详细】
2019-10-31
徐贲 :斯大林眼中的“斯大林崇拜”,虽愚蠢却是必要的精神致幻剂
斯大林对个人崇拜的态度既复杂又充满了矛盾,没有他的纵容,斯大林崇拜不可能发展到如此登峰造极的程度,但他又似乎时时在防止它走火入魔,而这似乎更给人们一个把他当英明、谨慎、谦虚的领袖来崇拜的理由。在他统治的苏联,对他越来越崇拜的过程(至少是那种几乎全民热...
【详细】
2019-10-28
共20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