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日本文化
曹辛:新冠病毒的来源及疫情下的对日外交,中国领导人访日时间或可调整
因为疫情,现在安倍政府最担心奥运能否按时举办,所以他们特别希望中国领导人能来日本,如果提前三个月访日,就是在支持日本办奥运会了,届时能来就更好,这对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有很大意义。...
【详细】
2020-02-24
王缉思:中日相互认知的特殊性是理解两国关系陷入长期难以自拔的陷阱的关键
在180年的中日关系历史中,最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国家间关系不能只遵循实力原则,外交政策不能诉诸狭隘民族主义,而必须遵守国际行为规范与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中日合作,假以时日,到21世纪中叶中日战争结束100年之时再回首,两国间和平与友好的记忆...
【详细】
2020-01-07
细田卫士、染野宪治:中日静脉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日本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的政策是成功的,所以垃圾的排放量以及填埋量都是减少的。但是现在所谓的回收资源率有所下降,应该说像循环型经济的转型,目前处于一种停顿的状况之中。在这方面需要有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市民的理解,让资源得到可循环的利用。而且,要让...
【详细】
2020-01-03
柯隆:中日关系改善不应仅限于短期的共同利益,更重要的是战略共享
如果中日关系的改善仅仅限于短期的共同利益,那么我们很难期待中日关系可以长期稳定。国际关系的稳定除了共同利益以外,更重要的是战略共享,如果两个国家不能共享战略,一旦利益发生冲突,立刻就会反目为仇。西欧国家在利益上并非实现共享,但彼此心里明白战略共享的重要...
【详细】
2019-12-24
卓南生:日本鹰派首相中曾根康弘的“风见鸡”手腕与“总决算”政治哲学
正如1987年岸信介逝世时一般,两天来日本各大报都以大篇幅版面,竞相详尽报道与评介中曾根的从政生涯及其治国理念与贡献。11月30日,各大报头版头条新闻的共同标题是:“中曾根前首相死去、101岁、‘战后政治总决算’”。不消说,高举修改宪法旗号、告别战后体制的“战...
【详细】
2019-12-03
川岛真:日中关系目前只是从负走向零的改善,更大的考验在后面
迄今为止,日中关系的改善,只不过是从负走向零的改善。此外,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非但没有任何改善,反而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一面,而且日中彼此所描绘的改善内容不尽相同。如今,一个更大的考验摆在了需要实现关系改善的日中面前。...
【详细】
2019-11-19
日本:从西化先锋到战争发动者
需要注意,日本人之所以愿意学习西方社会,本质原因是要成为“文明国”。但对于时人而言,西方的文明程度、科技水平都要强于东方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文明”二字事实上就等同于“西洋”。这个等式一旦建立起来,日本人就不仅期盼着如同西方列强一样保证国家独立与国...
【详细】
2019-11-05
张石:安倍在中日关系上的“俯瞰法”,个别事项对立不应该影响整体互惠
对于两国的关系,如果纠结于个别对立的事项,陷入其中,那就无法看到两国关系的整体局面和整体愿景,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如果用“俯瞰法”,站在一个能够俯瞰两国关系全貌的高度来看,就会发现从两国合作的大局着眼,对立的个别事项只是整个两国关系中小小的一个点,正像...
【详细】
2019-10-29
川岛真、神谷万丈、詹姆斯·肖夫:美日会联手遏制中国吗?
美日两国对中国和东亚有共同的认知和相似的目标,在应对地区问题上也有共同的方式。但是,它们各自与中国关系的地缘政治背景不同,有时会出现认知和政策上的差距。两国都需要承认这种可能性,并防范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详细】
2019-10-23
正是自由宽松的研究氛围让日本企业研究人员屡获诺贝尔奖
吉野彰又是怎样的情形呢?锂电池从当初就存在容易起火等安全上的缺点。吉野认为,在炸药试验场的实验不可或缺,他曾战战兢兢向公司提出申请。他回忆称“那个实验得到批准,使研究取得了进展”。从公司来说,虽然持续处于成果无法带来营业收入的困境,但仍带着宽容对吉野...
【详细】
2019-10-11
冯玮:二战前日本海权的“缩小”和军国主义的扩张
战争中,日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也是海权的扩张。但除了对外扩张,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日本在二战前已经实现了“国家军营化”。更应该注意的是,二战前日本海权的缩小和军国主义的扩张,几乎是同步的。...
【详细】
2019-10-09
马克·菲茨帕特里克:拥有核技术的日本,需要担心它发展核武器的意图吗?
日本谋求发展核武器的任何举动都应被视为一种呼救。过去,当日本领导人向华盛顿暗示他们正在考虑发展核武器时,他们的意图是期待美国加强对日本的安全承诺。麻生太郎2006年呼吁进行公开辩论时,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重申了这一承诺。麻生遵循了一个老办法:1964年,日本...
【详细】
2019-10-08
张石:为何韩国 “抵制日货”运动如火如荼,日本却没有“抵制韩货”运动?
从贸易战的“民众参与热情”的深度和广度上来看,日本人远远赶不上韩国人,日本人对于韩国,没有韩国人那样的具有历史渊源的“被侵略的记忆”,也就是说,没有韩国那样的被唤醒的“不来日本旅游”和“抵制日货”的历史性动力,韩国法院判决日本企业赔偿战时朝鲜半岛劳...
【详细】
2019-10-08
徐静波:日本的近代,为何至今仍是一个热议的话题?
日本在达成了西方基准的近代化之后,为何最终走向了三谷教授称之为“殖民帝国”的道路呢?三谷教授认为,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日俄战争期间,开始从自立的资本主义转变成国际资本主义,其重要的标志有两个,一是1894年开始,日本陆续与西方列强修改了此前的不平等条约,...
【详细】
2019-09-27
尹月:从加害者到受害者——日本社会的战后创伤叙事
日本年轻人的国家自豪感和政府信任感远比美、德、中、韩等国的年轻人为低,这种对爱国和忠于政府的不信任感已不可避免地“嵌入了代际记忆中”。“一个需要人民为它去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应已成为日本年轻人的共识。他们不会再像父辈那样轻易被政府权威所蒙...
【详细】
2019-09-24
村山宏:日本礼仪背后的经济学
从短期来看,伪善的礼仪礼节不过是浪费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则承担着缓和社会对立、防止时间和资金浪费的作用。换句话说,可以说伪善的行为是保持社会安定的成本。如果能够通过礼仪和措辞来防止对立则没有比这更好的方式了。如果为了些琐碎的小事争执并发展成暴力纠...
【详细】
2019-09-15
孙晓:日韩纷争恐长期化,东亚格局面临改变
此次的日韩纷争在短期内难以解决,日韩双方可能会发起新一轮的制裁与反制裁措施。引起此次争端的主要原因是,日韩对历史问题解决没有达成共识,美国没有积极调解盟友矛盾,以及日韩的国内民意把领导人直接推到台面对决。该争端的解决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日韩(尤其是韩国)...
【详细】
2019-09-11
李卓 王方:日本贵族的演变及对国民性的影响
在日本,贵族不是后世史家赋予前人的历史概念,而是从古代一直延绵存在到战败的特定的社会阶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贵族居于政治舞台的中心,即律令时代的公家贵族、幕府时代的武家贵族、近代身份制度重组后形成的新贵族——华族。不同时期...
【详细】
2019-08-15
日本农村是如何从脏乱差变成世外桃源的?
濑户川的村庄之所以有今天的模样,并不是全靠政府的政策指导,官员的带头指挥,而是由村民自己来民主决定的,政府只是充当服务的角色。家乡的营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等上20年让树木成林;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可以在漫长的时光中不断去修整,但粗糙鲁莽的大干快上往往是破坏...
【详细】
2019-08-10
张石:日本应避免与韩国陷入“战术的互损关系”
国家间,特别是有悠久历史渊源的邻国之间,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政府间的冲突等,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应极力把冲突范围限制在当事者与政府之间,避免向损害对方完全与此不不相干的经济活动、民间感情及对方的民生方面扩散。民众的感情是两国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源泉,民间感情崩...
【详细】
2019-08-06
关于日本政局:参院选举及其未来政局走向
共同社在参院选举结果出炉后实施的全国紧急电话舆论调查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为48.6%,比6月调查时的47.6%上升了1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为38.2%。安倍政权可以凭借这个基本盘执政到2021年,真正成为日本战后执政期最长的政权。...
【详细】
2019-08-02
日本女性婚后真的不工作吗?
日本的女性就业率近年来确实在不断上升。日本总务省2月1日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全部年龄段的女性就业率达到51.3%,时隔50年首次超过50%。女性就业者为2946万人,比上年增加87万人。增加人数是男性(45万人)的近2倍。...
【详细】
2019-07-28
师艳荣:恶性案件频发,折射日本“社会病”
日本恶性案件频发所折射出的“无缘化”“格差化”“低欲望”等社会病,为日本敲响了警钟。如何重构“有缘社会”、缩小社会差距、调动年轻人的活力,成为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详细】
2019-07-24
王崇渝:难忘日本游,整洁的市容市貌背后是“求真务实”的全民意识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给人印象极其深刻,那就是日本和德国。它们同属二战的战败国,可是并没有被羞辱、歧视、沮丧所击倒,反而坚守自己的信念。历经艰难困苦在友邦的无私援助下开始了战后重建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是一种什么力量的支撑才能达到这样...
【详细】
2019-07-08
对比日本家庭, 我们中国的父母为什么就活得这么累?
所以,日本人的家庭关系,有两个“清清楚楚”,第一个清清楚楚是钱,第二个清清楚楚是时间。父母亲的钱是父母亲的钱,孩子的钱是孩子的钱。日本法律规定,只要是用于孩子教育的钱,用多少都不征税。但是如果孩子成年后,与孩子之间产生的大额金钱关系,那就得向税务局说清楚,不然...
【详细】
2019-07-05
共18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