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德国
“欧洲保姆”默克尔,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作为21世纪前20年欧洲最重要的政治家,默克尔从未像自己的先辈俾斯麦、阿登纳、科尔一样,经历过战争与和平、统一与分裂、核威胁和政权更迭那样跌宕起伏的考验,也很难说她已经为继承者铺就了一条经久有效的政策路线。她只是一个勤勤恳恳的“保姆”。...
【详细】
2021-03-04
关愚谦:秋风下的北德小镇
一般来说,中国人的家庭、家族观念远远超过西方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惜,“无产阶级革命论”把这些“忠孝仁爱”都打入冷宫……...
【详细】
2020-11-16
张维迎:不可高估理性的力量,避免陷入四个陷阱
如何减少非理性决策导致的灾难?最有效的办法是权力和资源的分散化,以野心对抗野心,以权利约束权力。在竞争性市场中,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但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没有人有机会持续地犯灾难性错误。...
【详细】
2020-10-09
钱跃君:德国是如何应对职业生活中的性骚扰问题的?
妇女走出家庭、进入职业,是欧美六八学运后出现的新现象。但妇女在职业中却经常受到同事或上司的性骚扰,而事实存在的性骚扰现象,还很难直接套上刑法中的强奸罪,这给欧美法学界带来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惑。经历半个世纪女权运动的抗争,半个世纪各国议会政府的讨论,半...
【详细】
2020-09-30
杨佩昌:德国人为何不青睐移动支付?
如果说商家获取信息只是为了更好的营销,这倒也罢了。如果政府全面控制了信息,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个人的基本情况、性格、夫妻隐私、每天的活动无不了如指掌。此外,个人的政治倾向、准备给哪个党派投票等都一清二楚,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根据掌握的信息施加微妙...
【详细】
2020-09-02
杨佩昌:后疫情时代,默克尔会把欧盟带向何方?
事实上,尽管默克尔贵为总理,但在庞大而复杂的权力体系和特殊的制度安排面前,默克尔能做的其实不多。在很大程度上,默克尔的决定只不过是顺应民意或在党派博弈中进行无奈的妥协。...
【详细】
2020-07-09
德国民法典:古罗马法与古日耳曼法的结晶
德国19世纪历史法学派欲重新回归古罗马法,深入研究古罗马法的精神与结构,以日耳曼的“人民法”与古罗马的“学者法”结合而形成“罗马-德国法”,奠定了德国200多年来的司法基础,也成为今日欧盟法律体系的主体。...
【详细】
2020-06-10
郑永年:若政治凌驾科学之上,政府很难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挽救老百姓的生命
在西方国家中,德国无疑是抗疫的一个典范。德国新冠死亡率仅2%,远远低于意大利的13%和西班牙的10%。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但德国领导层能够在政治和科学之间达成平衡,无疑是关键因素。正如美国人把美国疫情的扩散归诸总统特朗普,德国人把德国抗疫的成功归于其总理默克...
【详细】
2020-05-12
新华二代:当德国碰到战狼时
假如战狼们“跑"到德国,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它对中国在德国的形象会起到影响吗?我现在就可以提前把答案告诉大家:要么全军覆灭,要么寸步难移。不仅占不到一点便宜,而且还会更加引起德国(间接也包括欧盟)对中国的反感与警惕。...
【详细】
2020-05-09
纳粹德国投降75周年:历史的教训需要铭记,历史的幽灵从未完全消失
默克尔当有足够清晰的认识。2019年12月6日,她就记忆文化表达了自己明确的态度。那是在奥斯威辛,当年在波兰境内的德国集中营,——没有任何其它地方更能彰显纳粹的罪行。她是首访此地,受到高度关注。她这么说:"我们永远不能忘却。永远不能划句号,也永远不能相对化。...
【详细】
2020-05-08
施京吾:历史学者如何构建国家——德国历史学派痴狂史
特赖奇克表示:“在政治上,人们只能以成功者的角度来判断。”——成王败寇。在这部巨著里,最重要的就是展现纯粹的“德意志美德”:既然普鲁士取得了胜利并统一了德国,那只有普鲁士人才拥有“最纯粹的德意志美德”,只有普鲁士人才是“德意志种族最杰出的代表”。他强烈...
【详细】
2020-04-26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防疫讲话:我们的生活不受逼迫,而是与知识和知识的力量同行
现在我要说今天最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如果我们不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来防止病毒过快传播,那么所有国家业已采取的措施都将付诸东流。这就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因为病毒不认人,每个人都需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最重要的是要严肃认真地看到事情的本质,不要陷入惊慌,也不要有...
【详细】
2020-03-19
吕恒君:“闭关锁国”的德国抗疫模式
相对于武汉乃至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一刀切”强力模式及英国暂时无意取消大型聚会的散漫,德国一系列相对温和、但却不失审慎的渐进措施旨在缓减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并同时取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详细】
2020-03-18
德国应对疫情,为什么很少有人造谣传谣?
可见面对突发事件时,受过良好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人也更能稳定心态。毕竟通常情况下,让事情变得更糟的不是突发事件本身,而是心态崩溃者歇斯底里的社会报复。一些病人公然撕扯医生护士防护服、口罩,喊出“同归于尽”这种话,只会制造更大的慌乱、恐惧与医患矛盾。...
【详细】
2020-02-06
1990年,东德人如何占领监控着他们一举一动的史塔西总部
没有民权人士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方所做的努力,解散史塔西和开放档案将很难想象。对东德秘密档案的清理,仍然没有结束。2019年做出决定,将东德国安部文件未来存放于联邦档案馆,然而这并非是最终解决方案。前东德最后一任外长迈克尔认为这种解决方案很好。他还强调此...
【详细】
2020-01-19
德国制造为什么牛:德国隐形冠军的成长逻辑
树立明确而远大的企业发展目标、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创新以提升竞争力是德国隐形冠军的成长共性。...
【详细】
2019-12-31
杨佩昌:德国高等学府中的妖孽
好在纳粹政权也仅仅是昙花一现。随着大海的退潮,妖孽纷纷被打到沙滩上。投身于魔鬼的海德格尔和莱纳德们被大学扫地出门,成了世人唾弃的对象。而海德堡大学也恢复了人文主义的校训:服务于真理、正义和人文的生命精神。...
【详细】
2019-12-27
伟达:从两部影片想到的,二战中的德国和日本都是狂妄自大的牺牲品
日本当年也曾信心满满,自认是“上下同欲,每战必胜”。但事实证明仅仅上下同欲还不够,还必须得道,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天机与胜算站在了为反法西斯和反侵略而战的美国一边,这其实也是表面偶然中的内在必然。...
【详细】
2019-12-12
“条约”里埋下的祸根:凯恩斯是如何预见纳粹德国崛起的?
凯恩斯认识到,这场战争已经“严重动摇了这个体系,以至于整个危及到欧洲的生存”。但是,条约“没有包括复兴欧洲经济的任何措施——没有任何东西使战败的中欧帝国成为好邻国,没有任何东西让欧洲的新国家稳定下来”,没有任何东西来恢复“法国和意大利混乱的财政”。他...
【详细】
2019-12-11
周志兴:德国也有焚书事件
从纳粹的焚书,很容易想到秦始皇的焚书,看来,专制常常是从毁灭文化开始的。...
【详细】
2019-12-09
季羡林:我读大学,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德国学到的
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
【详细】
2019-12-04
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
在德国,政府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政府不能随便拆掉市民的房子,公共设施的建设要尽量避开私人房屋或有一定历史的建筑,如果政府确实需要征用私人土地,必须与土地及房屋的所有者充分讨论补偿问题,在所有者愿意转让的基础上请第三方机构估价,而且政府的补偿一般都会超...
【详细】
2019-11-20
张敬伟:德国柏林墙倒塌30年,看不见的墙依然存在东西之间
两德虽然统一30年,且德国也从最初的“欧洲病夫”成长为全球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而且也是欧盟的领头羊。但是,东西德的鸿沟还在,看得见的柏林墙倒塌了,看不见的柏林墙依然还在。数据显示,德国500强企业当中,仅36家总部设在东德;精英阶层的顶级位置多由西...
【详细】
2019-11-18
商周:德国是如何庆祝国庆节的?
为了让民众更了解政府的工作流程,德国政府内阁邀请民众参与了一个内阁会议的模拟活动,让人知道政府的相关提案时如何出炉的。德国议会(Bundestag)也邀请民众区参加一场模拟的议会会议。为了让民众了解议会投票决议的程序,几个官员就一个 “Fridays for Fish” 的...
【详细】
2019-11-07
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曹辛:国际局势要求中国重塑国际友好形象
卢卡斯·库勒萨:对中国反应过度,可能导致美国联盟体系无力应对其他...
袁南生:外交舞台上的胡耀邦,外国记者赞他“坦率真诚,又反应灵敏”...
周濂:华人川普主义者的三个迷思
林泉忠:拜登政府设定“中美对决图",“新冷战格局" 意外疾速成形...
寂寞旧战场:缅共人民军中的中国女知青
弗里德曼:与中国竞争,拜登应该学学毛泽东的“矛盾论”...
曹辛:国际局势要求中国重塑国际友好形象
凯伊:以色列针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会继续,拜登难以使局势降温...
卢卡斯·库勒萨:对中国反应过度,可能导致美国联盟体系无力应对其他...
曹辛:若制裁战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中欧投资协定正式签署...
丁学良解读中美高层会谈:中美官员有一个很重大的不同...
曹辛:世界卫生组织为何反对中国疫苗护照的做法?...
相蓝欣:放任美国衰亡论和中国体制优越论宣扬,正中西方鹰派的下怀...
黄裕舜:西方对华的敌意并非不可避免,中国有必要改善国际形象...
袁南生:外交舞台上的胡耀邦,外国记者赞他“坦率真诚,又反应灵敏”...
郑佳明:曾国藩的学问与格局,他为何发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丨共...
周濂:华人川普主义者的三个迷思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国外交
中美经贸关系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美国外交
中美贸易战
世界历史
俄罗斯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中国
印度
苏联
全球经济
中东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一带一路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