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从卢梭到斯大林,描摹这些“特殊之人”心理镜像的书值得一读
成功动员人民的甘地、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内心矛盾的卢梭、心理扭曲创伤的希特勒……这些空前绝后的显赫人物,他们生命故事的背后似乎都存在着一条隐秘线索。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我们是否能够剖析同为人类的自己?...
【详细】
2018-01-15
《简明大历史》:世界上所有人的问题:美好的生活是什么?
柏拉图曾写道,道德的目标是“成为神一样的人”。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大的善,是美好生活的根本。其他希腊哲学家也认同这一观点,并将其视为生活的终极目标。其中一些人将幸福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坚持认为,理性和自我控制才是实现最大快乐的根本。另外一些人把...
【详细】
2018-01-05
刘瑜:民主还是专制,拯救世界底层的“困难群众”到底需要什么药方?
简单地引入选举不是“拯救穷国”的有效办法,独裁更不是。构建民族国家需要特定的历史情境。发展援助常常适得其反。经济全球化则有利有弊。难道面对“最底层的10亿人”的不幸,整个世界只能束手无策?...
【详细】
2018-01-04
打造“一带一路”中的一乡一品:传统产业复兴需要新的精神内核
对“生活美学”执着的追求,正是台湾文创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台湾重新塑造新零售业的根本动机,更为两岸当代微型传统产业的复兴提供了新的精神内核。...
【详细】
2017-12-04
吕敬人、钟芳玲:从日韩到欧美,书店最好的风景是人的互动与关怀
虽然这个世界求新求快求变,但是在书仓里面你却看不到这样一个倾向,一个痕迹,他尽量的想要把他的书仓保有的跟他父亲建立的时候是同样的样貌,他们对于人,对于弱势,对于环境的态度,基本上都是一致不变。他也讲过,我们并没有赚很多的钱,但是我们过得挺好的,这是一种生活风格...
【详细】
2017-11-28
19世纪初期的俄国:尖锐的政治斗争潜伏在专制制度的限制之下
在19世纪初期,俄国现实生活中几乎完全没有关于国家发展道路的公开讨论,完全没有任何广泛的、公开的争论,造成了一种整体上没有政治斗争的错觉。而米罗年科通过分析浩瀚的史实资料指出,当时俄国确凿无疑地存在着尖锐的政治斗争。只是在残酷的专制制度的限制之下,俄国...
【详细】
2017-11-20
共40页: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施拉·埃弗龙:加沙停火之后,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能迎来真正的和平吗...
马吉斯特罗等:人工智能引发的反弹,工人的不满如何助推民粹主义...
亚伊尔·拉皮德:以色列的抉择——从危机中重塑未来...
施拉·埃弗龙:加沙停火之后,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能迎来真正的和平吗...
马吉斯特罗等:人工智能引发的反弹,工人的不满如何助推民粹主义...
希拉·埃弗龙:以色列无法再否认巴勒斯坦的存在,但象征性的建国是出...
安格尔&拉琴科:欧洲如何以克里姆林宫的方式来削弱俄罗斯...
斯图尔特·帕特里克:美国与其盟友渐行渐远,一个更动荡的世界正在逼...
乔蒂纳&梅森:从柯克被刺事件看,美国政治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亚伊尔·拉皮德:以色列的抉择——从危机中重塑未来...
施拉·埃弗龙:加沙停火之后,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能迎来真正的和平吗...
马吉斯特罗等:人工智能引发的反弹,工人的不满如何助推民粹主义...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