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东西之间的次大陆:印度文化中的信仰与理性
印度人的本质特征,由印度多种传统的不同因素形成。持不同态度的西方人的观察倾向,对于印度人在殖民地时期出现并且至今依然存在的自我形象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大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这种关系包含若干辩证方面,与对来自见多识广的西方的有选择性的赞赏和...
【详细】
2019-09-14
《法律的颜色》里的美国:从台面上的种族歧视政策到“事实上的”种族隔离
半个世纪以前,“法律上的”种族隔离的真相就已经为世人所周知,但是自那时起,我们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历史记忆,并自我安慰,相信所有的一切要么事出偶然,要么是误导之下的私人偏见。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最高法院多数派一直在推广“事实上的”种族隔离的错误观念,而这现在已...
【详细】
2019-08-29
《沙特公司》:一部沙特国家的现代史
沙特石油的重要性推动了美国在一战后开始经营沙特,在二战后全面抢夺沙特,这种重要性还决定了美国与沙特政府最终建立了特殊关系。沙特政府在面对自己的石油资源时顺应时代潮流,运用灵活手腕,在充分利用沙特的石油优势时,注意维护沙美特殊关系,确保美国对沙特处理石油...
【详细】
2019-08-21
银幕魅影——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若非德国战败、若非强大的国际压力,实在不能指望德国人会比我们更加勇敢地直面历史。 纳粹主义在德国的“特殊性”在于:极右思潮泛滥成灾祸,自我审视能力几乎完全丧失,批判的声音被挤到墙角。它不仅仅在电影中有明确反映,业已渗透到整个社会,不研究德国史或者纳粹史...
【详细】
2019-08-14
欧洲“中国观”演变的启示:我们也需要有他们那样的批判与反思意识
我们分析欧洲人的中国观,指明多少带有本位主义性质的文化误读的存在。这些努力并不是奢望去消解这种现象、奢望历史发展进入一种理想状态,而是希望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多一些批判与反思的意识,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还是对于别人看待我们的眼光。无论如何,欧洲人在不断自...
【详细】
2019-08-14
三谷太一郎:作为近代日本之模板的欧洲的近代是什么
日本的中央集权统治并不存在像英国的宗教势力一样有力的对抗势力,而英国的中央集权统治则必须要接受来自包括宗教势力在内的强硬对抗势力的不断挑战。可以认为正是这种统治力度的差异造成了两国“前近代”和“近代”在政治发展上的本质性差异。...
【详细】
2019-08-09
共46页: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苏珊娜·洛夫特斯:美国不应该试图与中俄争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
洪浩廷:通过全球安全倡议,中国能化解“马六甲困境”吗?...
张琏瑰:密切关注朝鲜卫星发射事态发展,半岛局势将出现新一轮紧张动...
张宗华、姜艳红:20世纪初期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的俄侨贵族...
德米尔达斯:掌权已达20年,埃尔多安为何能再度连任土耳其总统...
苏珊娜·洛夫特斯:美国不应该试图与中俄争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
冯玉军:1949—1960年中苏文化交流的波折起伏及历史教训...
帕洛泰&维尔斯:西方不能忽视普京恢复“斯大林崇拜”背后的意图...
拉斐尔·科恩:大力援助乌克兰会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失衡吗?...
基尔希&华莱士:俄罗斯还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是一种莫大...
钦奇拉&马蒂塞克:乌克兰不被注意的优势,来自西方教官的军事训练...
亚历山大·鲍诺夫:针对俄罗斯高层的个人制裁如何危及普京的统治...
洪浩廷:通过全球安全倡议,中国能化解“马六甲困境”吗?...
埃里克·施密特:美国不能让移民制度削弱其在全球人才争夺中的优势...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美国外交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
苏联
中国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乌克兰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