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冷战所争夺的正是人心的向背
这段历史中充满了错失了的机遇,然而它也说明了,操纵大权的领导人是在陷入形势、思想和回忆的泥潭时才丧失了机遇。我们对他们的恐惧与希望表示同情,对他们的残暴和愚蠢表示谴责。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努力理解他们的行为,并赞赏戈尔巴乔夫和里根(以及布什)的勇气、...
【详细】
2019-09-29
徐静波:日本的近代,为何至今仍是一个热议的话题?
日本在达成了西方基准的近代化之后,为何最终走向了三谷教授称之为“殖民帝国”的道路呢?三谷教授认为,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日俄战争期间,开始从自立的资本主义转变成国际资本主义,其重要的标志有两个,一是1894年开始,日本陆续与西方列强修改了此前的不平等条约,...
【详细】
2019-09-27
傅高义新书的启示:国家间不应该用历史性的罪恶感来界定彼此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面对历史》对于历史的梳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有历史的包袱,国与国之间不应该用历史性的罪恶感来继续界定甚至挟持彼此的关系,反而阻挠了对于真相的挖掘和认知。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和日本协力组织档案的整理,寻找日本侵略性的军国主义的真相,也更好地传播...
【详细】
2019-09-25
尹月:从加害者到受害者——日本社会的战后创伤叙事
日本年轻人的国家自豪感和政府信任感远比美、德、中、韩等国的年轻人为低,这种对爱国和忠于政府的不信任感已不可避免地“嵌入了代际记忆中”。“一个需要人民为它去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应已成为日本年轻人的共识。他们不会再像父辈那样轻易被政府权威所蒙...
【详细】
2019-09-24
东西之间的次大陆:印度文化中的信仰与理性
印度人的本质特征,由印度多种传统的不同因素形成。持不同态度的西方人的观察倾向,对于印度人在殖民地时期出现并且至今依然存在的自我形象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大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这种关系包含若干辩证方面,与对来自见多识广的西方的有选择性的赞赏和...
【详细】
2019-09-14
《法律的颜色》里的美国:从台面上的种族歧视政策到“事实上的”种族隔离
半个世纪以前,“法律上的”种族隔离的真相就已经为世人所周知,但是自那时起,我们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历史记忆,并自我安慰,相信所有的一切要么事出偶然,要么是误导之下的私人偏见。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最高法院多数派一直在推广“事实上的”种族隔离的错误观念,而这现在已...
【详细】
2019-08-29
共46页: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重建关系: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回暖是如何发生的...
牛军:必须要理解,1978年中美实现正常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巧合”...
亚历山大·文德曼: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可信威胁会赢得和平谈判的...
庞中英:生效一年后的RCEP及其前景
重建关系: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回暖是如何发生的...
牛军:必须要理解,1978年中美实现正常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巧合”...
姜建强:“低感染率、低死亡率”的日本是如何软着陆成功的?...
威尔逊&考特尼:突发事件或导致俄乌战争比预期更快结束...
马可·维琴齐诺:2023年,全球格局的关键词是“不确定性...
科斯蒂廖拉:预见苏联解体的凯南同样预见到了当前的俄乌战争...
梅耶斯特里: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让英国成为欧洲防务的领导者...
伊万·埃兰德:接受多极世界已经到来,美国不需要在非洲遏制中国...
亚历山大·文德曼: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可信威胁会赢得和平谈判的...
庞中英:生效一年后的RCEP及其前景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美国外交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全球经济
中国
苏联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乌克兰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