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汤因比:融合西方文明进取性与中国文明稳定性的“第三条道路”才是未来所在
一九七〇年代的汤因比有过明确的预见,即世界的主导权将从西方文明向非西方文明转移,特别是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握有解决未来问题的钥匙。...
【详细】
2019-10-24
米尔斯海默:高程度的经济相互依赖并不能确保国家间不发生战争
约翰·米尔斯海默认为自由霸权徒劳无功。它所谓的好处,亦即带来和平与繁荣、控制核扩散和恐怖主义,都站不住脚。典型的例子有,克林顿政府的北约东扩和对华接触战略。第七章,米尔斯海默从历史和理论两个角度逐一批驳自由主义的三大和平理论,即民主和平论、经济相互依...
【详细】
2019-10-15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冷战所争夺的正是人心的向背
这段历史中充满了错失了的机遇,然而它也说明了,操纵大权的领导人是在陷入形势、思想和回忆的泥潭时才丧失了机遇。我们对他们的恐惧与希望表示同情,对他们的残暴和愚蠢表示谴责。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努力理解他们的行为,并赞赏戈尔巴乔夫和里根(以及布什)的勇气、...
【详细】
2019-09-29
徐静波:日本的近代,为何至今仍是一个热议的话题?
日本在达成了西方基准的近代化之后,为何最终走向了三谷教授称之为“殖民帝国”的道路呢?三谷教授认为,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日俄战争期间,开始从自立的资本主义转变成国际资本主义,其重要的标志有两个,一是1894年开始,日本陆续与西方列强修改了此前的不平等条约,...
【详细】
2019-09-27
傅高义新书的启示:国家间不应该用历史性的罪恶感来界定彼此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面对历史》对于历史的梳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有历史的包袱,国与国之间不应该用历史性的罪恶感来继续界定甚至挟持彼此的关系,反而阻挠了对于真相的挖掘和认知。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和日本协力组织档案的整理,寻找日本侵略性的军国主义的真相,也更好地传播...
【详细】
2019-09-25
尹月:从加害者到受害者——日本社会的战后创伤叙事
日本年轻人的国家自豪感和政府信任感远比美、德、中、韩等国的年轻人为低,这种对爱国和忠于政府的不信任感已不可避免地“嵌入了代际记忆中”。“一个需要人民为它去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应已成为日本年轻人的共识。他们不会再像父辈那样轻易被政府权威所蒙...
【详细】
2019-09-24
共46页: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苏珊娜·洛夫特斯:美国不应该试图与中俄争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
洪浩廷:通过全球安全倡议,中国能化解“马六甲困境”吗?...
张琏瑰:密切关注朝鲜卫星发射事态发展,半岛局势将出现新一轮紧张动...
张宗华、姜艳红:20世纪初期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的俄侨贵族...
德米尔达斯:掌权已达20年,埃尔多安为何能再度连任土耳其总统...
苏珊娜·洛夫特斯:美国不应该试图与中俄争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
冯玉军:1949—1960年中苏文化交流的波折起伏及历史教训...
帕洛泰&维尔斯:西方不能忽视普京恢复“斯大林崇拜”背后的意图...
拉斐尔·科恩:大力援助乌克兰会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失衡吗?...
基尔希&华莱士:俄罗斯还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是一种莫大...
钦奇拉&马蒂塞克:乌克兰不被注意的优势,来自西方教官的军事训练...
亚历山大·鲍诺夫:针对俄罗斯高层的个人制裁如何危及普京的统治...
洪浩廷:通过全球安全倡议,中国能化解“马六甲困境”吗?...
埃里克·施密特:美国不能让移民制度削弱其在全球人才争夺中的优势...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美国外交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全球经济
美国大选
苏联
中国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乌克兰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