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朝鲜的核武能力
朝鲜第六次核试验后,部分专家认为这已经证明朝鲜的氢弹试验确实成功,或者至少无限接近成功。路透社引用首尔大学核专家的评论说,这次试验让人无法否认朝鲜的拥核国地位。多年来,很多人怀疑和嘲笑朝鲜核武器的技术水平。这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一大盲点。
不管人们如何轻视朝鲜,这个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金正恩的政权与其父亲和爷爷的政权不同,后者的目标是武力统一朝鲜,而前者的目标是用发展核武器战略保证自身安全。就核技术来说,朝鲜每失败一次,就离成功靠近一步。计算一下,这些年朝鲜失败了几次,人们就可以知道它离成功有多近了。
与朝鲜核武装密切相关的是其弹道导弹研发,朝鲜对此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实际上,多年来,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关切,远远超过对朝鲜核武器技术的关切,因为美国人真正害怕的是朝鲜把核武器投送到美国本土的能力。近年来美国之所以如此忌惮朝鲜,主要是因为朝鲜在发展核武器之余,其导弹技术也有极大的提升。再者,朝鲜离真正成为核国家更进一步,就有更大的能力来制造更大的危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朝鲜正在加速成为具有远程投送能力的核国家。
对朝鲜来说,短期内,国际社会是否承认朝鲜的核武器国家地位,根本不重要。朝鲜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正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把国际社会放在眼里;或者,对朝鲜来说,根本就没有“国际社会”这一回事。所谓的朝鲜的“国际社会”观,只是外界一厢情愿地强加给朝鲜的。
很多人因为自己意识到国际社会的存在,也认为朝鲜会有这个意识,这是完全错误的事情。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加到朝鲜之上。这是一个不同的国家,朝鲜至少不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朝鲜问题上,即使人们相信存在着这样一个“国际社会”,这个“国际社会”也是无效的。从历史来看,朝鲜一旦拥有核武器,国际社会迟早会承认,或者说,“拥核”反而会成为朝鲜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的“门票”。国际政治秩序就是这么荒唐地演化过来的。
中国一直是坚决反对朝鲜拥核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和周恩来就曾向朝鲜明确表达这一态度。朝鲜退出核不扩散协议之后,中国努力促成六方会谈。但是,六方会谈这个多边会谈,尽管各方在原则上都是接受的,但多年下来似乎效果不大。客观地说,这只是为朝鲜赢得了“制度性”、可预估的时间继续发展核武器。
六方会谈的效果
六方会谈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因素很多,包括美国和朝鲜之间的深刻不信任,但有一点似乎被大大忽视了,即朝鲜看国际问题绝对不会像其他五国那样。其他五国简单地相信,朝鲜也会像自己那样看待国际问题,这可能是问题的根本。
前面已经说了,各国犯了一个大错误,总是把朝鲜看成“同类”。这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和政策研究题目。这些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策界,在讨论朝鲜问题时,使用的都是现代国际关系词汇,例如“主权”“理性”“非理性”“安全”等。
不过,有人去问问朝鲜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吗?没有。比如说,没有人会意识到,无论对朝鲜领导层还是民众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核崇拜”和“导弹崇拜”。无论如何强大的外在压力,也很难迫使朝鲜放弃这种近乎宗教式的“崇拜”。对朝鲜,大多数人只是一个主观“想象”。
另一方面,其他五国在半岛核危机中,各自的利益和意图都不相同。只要各国都是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就很难达成共识。这也导致六方会谈难有实际的效果。不管中国做了多少的努力,客观的结果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即六方会谈为朝鲜提供一个拖延问题、争取时间发展核武的有效平台。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相信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是必须讨论的重要议题。实际上,朝鲜第一次核试验以来,这一直是中美两国所关切的主要议题。同时,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朝鲜问题一方面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但另一方面又显得束手无策的唯一领域。
今年9月3日,在中国厦门主办金砖国家峰会开幕当天,朝鲜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可以相信,平壤对核爆时间的选择是经过精心考虑的。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前,朝鲜公然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向日本海试射了一枚中远程弹道导弹。2016年9月的第五次核爆,也发生在杭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落幕之际。
正如海内外很多观察家所观察到的,尽管朝鲜每次都声称这些行动是送给美国的“礼物”,但它们看起来更像是给中国的“礼物”。不得不承认,朝鲜在向中国展示其不屈服于中国制裁政策之余,也屡次含沙射影地给中国的主场外交盛事泼冷水,客观上满足了一些平壤当局人士对华报复的心理诉求。
值得警惕的是,凭借这些“顶风作案”式的大型核导试验,朝鲜已经逐步探清甚至逼退美中在核不扩散议题上的底线。同时,朝鲜距离成为真正的核武国家越来越近,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朝鲜很快就会像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样,在获取足够规模的关键数据后,将基本不需要再进行核爆试验,转而集中精力进行更先进的弹道导弹研发。届时,朝鲜不仅将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核国家,只差国际社会的承认,而且其核武库的扩张将更为隐蔽,更难以被外界监控和干预。
朝鲜的核导试验正在迅速改变整个东亚安全局势,其中对中国的影响最为深刻。对此,无论中国抱着怎样的态度,客观上都难以回避这场危机;就算刻意回避,最后只能坐视这场地缘政治危机变得更大、更深刻。
前两年,中国接受了南中国海的考验,掌握了南中国海的主动权。今年,中国又以卓越的智慧结束了和印度在洞朗的对峙局面,化解了危机。事到如今,中共十九大已经结束,中国必须把朝鲜核危机置于外交事务的最高议程了。
对中国领导层来说,这将是一次最大、最困难的战略考验,其重要性甚于1962年美国处理古巴导弹危机。如果不去直面、不去处理,中国只会一次次遭遇外交“失败”,或者被视为“失败”;但如果成功了,中国的崛起无疑将通过一轮最困难的地缘政治大考,从而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大国,甚至为解决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重大议程创造战略机遇。
中国怎么办?本栏认为,中国至少需要回答九个大问题。在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之后,人们才能跳出迄今为止那些肤浅的讨论,看到问题的实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本文先讨论三个,包括:一、如何评估朝鲜发展核武的国际空间;二、如何评价朝鲜的核武能力;三、如何评估六方会谈的效果。其余问题另文讨论。
朝鲜发展核武的国际空间
这里涉及国际政治的一个阴暗面:要不就是“强权政治”,要不就是“流氓为大”政治。大国可以搞“强权政治”,而小国可以搞“流氓政治”。大国可以为所欲为,搞强权政治,直到出现另外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对之构成制约。小国可以随心所欲,直到有大国出来“教训”小国。不过,当大国也搞流氓的时候,悲剧就来了。
今天朝鲜的局势就是这两种政治结合的产物。中国因为对相关大国即美国和俄罗斯缺少本质性的认识,对朝鲜也缺少本质性的认识,从来就没有摆正朝鲜的政策,而只是被问题的表象牵着鼻子走,走到今天的地步。
今天的朝鲜犹如一个被惯坏的“孩子”。这倒不是说,有任何国家去纵容和鼓励朝鲜这样去做,而是因为各国对朝鲜要制定什么样的“纪律”和如何落实“纪律”,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实际上的“无政府”状态,使得朝鲜一步一步地发展到今天。
不过,即使在中国,也的确有人(甚至是高级官员)认为,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朝鲜为什么不能发展核武器?既然朝鲜是主权国家,为什么他国要干预朝鲜?甚至还有人认为,即使朝鲜成了核国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很显然,如果人们持有诸如此类的观点,就没有必要讨论任何问题了。不过,国际政治的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从来就不是这样的。
朝鲜半岛核危机已经存在很多年,这并不是说朝鲜有很大的能力来制造危机,而仅仅意味着朝鲜很“聪明”地看到,也巧妙地利用大国之间,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深刻矛盾,也看到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利益,因此能够在几个大国之间的矛盾中获得巨大的空间,游刃有余地制造危机;而且每次危机之后,赢得胜利的总是朝鲜,而失败的则是大国。每次危机发生后,相关国家往往互相指责,却难以在行动上达成共识,最后只能无力、无望地等待下一次更大危机的到来。
如果站在朝鲜尤其是朝鲜领导层的立场,有太多的理由冒险发展核武器,而没有任何一个理由不发展核武器。过去的国际经验如利比亚的经验,告诉朝鲜领导人拥有核武器的至关重要性。无论就领导人个人安全、家庭安全,还是国家安全来说,都是如此。既然各大国争吵不休,那朝鲜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大好机会呢?有人说,金正恩是今天世界上最聪明和最勇敢的“八零后”;不过,“成就”其“伟大”的其实是国际大环境,是大国之间的深刻矛盾。
朝鲜的核武能力
朝鲜第六次核试验后,部分专家认为这已经证明朝鲜的氢弹试验确实成功,或者至少无限接近成功。路透社引用首尔大学核专家的评论说,这次试验让人无法否认朝鲜的拥核国地位。多年来,很多人怀疑和嘲笑朝鲜核武器的技术水平。这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一大盲点。
不管人们如何轻视朝鲜,这个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金正恩的政权与其父亲和爷爷的政权不同,后者的目标是武力统一朝鲜,而前者的目标是用发展核武器战略保证自身安全。就核技术来说,朝鲜每失败一次,就离成功靠近一步。计算一下,这些年朝鲜失败了几次,人们就可以知道它离成功有多近了。
与朝鲜核武装密切相关的是其弹道导弹研发,朝鲜对此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实际上,多年来,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关切,远远超过对朝鲜核武器技术的关切,因为美国人真正害怕的是朝鲜把核武器投送到美国本土的能力。近年来美国之所以如此忌惮朝鲜,主要是因为朝鲜在发展核武器之余,其导弹技术也有极大的提升。再者,朝鲜离真正成为核国家更进一步,就有更大的能力来制造更大的危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朝鲜正在加速成为具有远程投送能力的核国家。
对朝鲜来说,短期内,国际社会是否承认朝鲜的核武器国家地位,根本不重要。朝鲜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正是因为它根本就没有把国际社会放在眼里;或者,对朝鲜来说,根本就没有“国际社会”这一回事。所谓的朝鲜的“国际社会”观,只是外界一厢情愿地强加给朝鲜的。
很多人因为自己意识到国际社会的存在,也认为朝鲜会有这个意识,这是完全错误的事情。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加到朝鲜之上。这是一个不同的国家,朝鲜至少不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朝鲜问题上,即使人们相信存在着这样一个“国际社会”,这个“国际社会”也是无效的。从历史来看,朝鲜一旦拥有核武器,国际社会迟早会承认,或者说,“拥核”反而会成为朝鲜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的“门票”。国际政治秩序就是这么荒唐地演化过来的。
中国一直是坚决反对朝鲜拥核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和周恩来就曾向朝鲜明确表达这一态度。朝鲜退出核不扩散协议之后,中国努力促成六方会谈。但是,六方会谈这个多边会谈,尽管各方在原则上都是接受的,但多年下来似乎效果不大。客观地说,这只是为朝鲜赢得了“制度性”、可预估的时间继续发展核武器。
六方会谈的效果
六方会谈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因素很多,包括美国和朝鲜之间的深刻不信任,但有一点似乎被大大忽视了,即朝鲜看国际问题绝对不会像其他五国那样。其他五国简单地相信,朝鲜也会像自己那样看待国际问题,这可能是问题的根本。
前面已经说了,各国犯了一个大错误,总是把朝鲜看成“同类”。这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和政策研究题目。这些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策界,在讨论朝鲜问题时,使用的都是现代国际关系词汇,例如“主权”“理性”“非理性”“安全”等。
不过,有人去问问朝鲜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吗?没有。比如说,没有人会意识到,无论对朝鲜领导层还是民众来说,他们已经拥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核崇拜”和“导弹崇拜”。无论如何强大的外在压力,也很难迫使朝鲜放弃这种近乎宗教式的“崇拜”。对朝鲜,大多数人只是一个主观“想象”。
另一方面,其他五国在半岛核危机中,各自的利益和意图都不相同。只要各国都是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就很难达成共识。这也导致六方会谈难有实际的效果。不管中国做了多少的努力,客观的结果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即六方会谈为朝鲜提供一个拖延问题、争取时间发展核武的有效平台。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