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张云: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影响
当前位置:首页 > 周边字号:

张云: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影响

张云: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影响
2017-06-02 10:20:50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张云
关键词:日本 朝核问题 点击: 我要评论
尽管日本不真正关心朝鲜核问题,人质事件又让双方关系停滞,但安倍内阁执政以来,在解禁集团自卫权等安保立法方面有不少突破,也首次具备三分之二国会议员同意修宪的基本条件,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的安全政策和修宪讨论会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美国已经在日本部署了两台导弹雷达,如果日本引进萨德系统,这意味着将来关岛、夏威夷、日本、韩国就会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网络,过去它们之间横向联系弱,而现在萨德提供了一个平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进入2017年以来,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温,朝鲜多次试射弹道导弹,美国派遣航母到朝鲜半岛周边海域,韩国和美国进行高强度联合军事演习,中国和韩国则因为萨德反导系统入韩而关系紧张。

  学者专家对于朝鲜问题关注的焦点,似乎主要集中在中美朝韩上,对于东北亚另一重要国家日本的关注不足。事实上,朝鲜试射的导弹有不少落入日本海,3月初朝鲜同时发射四枚导弹,当中有三枚落入了日本的专属经济区,本文主要分析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安倍政府在朝半岛问题上考量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和朝鲜之间有着各种特殊的联系渠道。在战后历史上,日本也曾经试图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一些独特作用,例如冷战结束时期的1990年9月,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率领超党派代表团访问平壤,讨论日朝关系正常化问题。然而,随着1993年后日本自民党“一党独大”格局结束,以及朝鲜核危机的出现,日本在朝鲜问题上的关注重点,开始从原来争取日朝建交,转向利用朝鲜问题为国内政治服务。

  首先,自民党从“万年执政党”地位下野后,政治家原有在外交问题上能够进行长远考虑的余力大为减少。他们的当选不再那么依靠自民党组织的支持,而更多需要依靠个人魅力直接讨好选民。朝鲜问题则为日本国内政治转型期,政治家争取国内政治利益提供了材料。

  由于高度涉及国民感情和民族主义,朝鲜绑架日本人质事件(日本称为“拉致事件”),在冷战后迅速上升为日本对朝外交的最优先内容,而首相安倍晋三的政治资本积累过程与其在该问题上的强硬姿态紧密相连,这带来了日本国内对朝强硬属于“政治正确”的氛围。

  第二,日本在朝鲜核问题上作用很有限的认识,让日本进一步将对朝外交中的国家利益,等同于“拉致问题”来解决。日本认为,朝鲜核问题主要是美朝直接的问题,能够发挥第三方协调作用的也是中国,而日本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发表声明谴责,或者跟随美国制裁或军事演习外,没有什么太多可做的事情。

  一方面,日本在国家利益上的定义,人质问题高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另一方面又要同美国保持一致迫使朝鲜弃核,国家目标定义不清,导致日朝谈判极度脆弱。2014年5月,日朝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达成协议,朝鲜同意对人质问题进行再次调查,日本解除部分单独的制裁措施,但是随后朝鲜核试验,日本对美外交需要重新强化制裁;2016年2月朝鲜宣布中止人质问题调查。

  第三,日朝关系的高层沟通渠道的丧失让双方的沟通质量低下互信缺失。2002年、2004年小泉纯一郎首相访问平壤后,日朝高层互动几乎没有。安倍执政后,“拉致问题”优先的定位,让日朝谈判固化在中层官员的技术层面对话水平结果地区局势稍有变化,缺少政治层面基本互信的对话成果就立即消失。

  结果是双方相互指责对方破坏之前的协议,关系陷入僵局。4月19日,朝鲜的朝日关系正常化大使表态,因为日本违背承诺,2014年的斯德哥尔摩协议无效并威胁如果朝鲜半岛一旦有事,最受损害的将是日本。

  朝鲜半岛危机与日本安全政策讨论

  尽管日本不真正关心朝鲜核问题,人质事件又让双方关系停滞,但安倍内阁执政以来,在解禁集团自卫权等安保立法方面有不少突破,也首次具备三分之二国会议员同意修宪的基本条件,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的安全政策和修宪讨论会产生很大影响。

  朝鲜的核能力和导弹技术开发对日本最大的影响,在于对其战后安全战略逻辑基础构成挑战。战后日本的安全政策的基本思路是美国为“矛”,日本为“盾”的分工,前者指的是美国用进攻性军事力量对应进攻发生前的安全威胁,而日本则仅保持防御性军事力量,专守防卫对应直接入侵日本的敌人。

  由于朝鲜已经开发核能力,并被认为将在不久的将来达到打击美国西海岸的水平,原有的核保护伞“扩展威慑”理论就会被认为有了漏洞,因为美国可能会担心朝鲜的核攻击,保护日本的决心产生动摇。特朗普执政后,在对待同盟问题上展现将安保与贸易等经济问题挂钩交易的态度,加深了日本对于美国可靠性的担忧。对此,日本的基本对应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强化自主防卫能力,第二强化日美同盟拉住美国。

责任编辑:
张云: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影响

张云: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影响

2017-06-02 10:20:50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张云
尽管日本不真正关心朝鲜核问题,人质事件又让双方关系停滞,但安倍内阁执政以来,在解禁集团自卫权等安保立法方面有不少突破,也首次具备三分之二国会议员同意修宪的基本条件,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的安全政策和修宪讨论会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美国已经在日本部署了两台导弹雷达,如果日本引进萨德系统,这意味着将来关岛、夏威夷、日本、韩国就会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网络,过去它们之间横向联系弱,而现在萨德提供了一个平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进入2017年以来,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温,朝鲜多次试射弹道导弹,美国派遣航母到朝鲜半岛周边海域,韩国和美国进行高强度联合军事演习,中国和韩国则因为萨德反导系统入韩而关系紧张。

  学者专家对于朝鲜问题关注的焦点,似乎主要集中在中美朝韩上,对于东北亚另一重要国家日本的关注不足。事实上,朝鲜试射的导弹有不少落入日本海,3月初朝鲜同时发射四枚导弹,当中有三枚落入了日本的专属经济区,本文主要分析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安倍政府在朝半岛问题上考量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和朝鲜之间有着各种特殊的联系渠道。在战后历史上,日本也曾经试图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一些独特作用,例如冷战结束时期的1990年9月,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率领超党派代表团访问平壤,讨论日朝关系正常化问题。然而,随着1993年后日本自民党“一党独大”格局结束,以及朝鲜核危机的出现,日本在朝鲜问题上的关注重点,开始从原来争取日朝建交,转向利用朝鲜问题为国内政治服务。

  首先,自民党从“万年执政党”地位下野后,政治家原有在外交问题上能够进行长远考虑的余力大为减少。他们的当选不再那么依靠自民党组织的支持,而更多需要依靠个人魅力直接讨好选民。朝鲜问题则为日本国内政治转型期,政治家争取国内政治利益提供了材料。

  由于高度涉及国民感情和民族主义,朝鲜绑架日本人质事件(日本称为“拉致事件”),在冷战后迅速上升为日本对朝外交的最优先内容,而首相安倍晋三的政治资本积累过程与其在该问题上的强硬姿态紧密相连,这带来了日本国内对朝强硬属于“政治正确”的氛围。

  第二,日本在朝鲜核问题上作用很有限的认识,让日本进一步将对朝外交中的国家利益,等同于“拉致问题”来解决。日本认为,朝鲜核问题主要是美朝直接的问题,能够发挥第三方协调作用的也是中国,而日本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发表声明谴责,或者跟随美国制裁或军事演习外,没有什么太多可做的事情。

  一方面,日本在国家利益上的定义,人质问题高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另一方面又要同美国保持一致迫使朝鲜弃核,国家目标定义不清,导致日朝谈判极度脆弱。2014年5月,日朝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达成协议,朝鲜同意对人质问题进行再次调查,日本解除部分单独的制裁措施,但是随后朝鲜核试验,日本对美外交需要重新强化制裁;2016年2月朝鲜宣布中止人质问题调查。

  第三,日朝关系的高层沟通渠道的丧失让双方的沟通质量低下互信缺失。2002年、2004年小泉纯一郎首相访问平壤后,日朝高层互动几乎没有。安倍执政后,“拉致问题”优先的定位,让日朝谈判固化在中层官员的技术层面对话水平结果地区局势稍有变化,缺少政治层面基本互信的对话成果就立即消失。

  结果是双方相互指责对方破坏之前的协议,关系陷入僵局。4月19日,朝鲜的朝日关系正常化大使表态,因为日本违背承诺,2014年的斯德哥尔摩协议无效并威胁如果朝鲜半岛一旦有事,最受损害的将是日本。

  朝鲜半岛危机与日本安全政策讨论

  尽管日本不真正关心朝鲜核问题,人质事件又让双方关系停滞,但安倍内阁执政以来,在解禁集团自卫权等安保立法方面有不少突破,也首次具备三分之二国会议员同意修宪的基本条件,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的安全政策和修宪讨论会产生很大影响。

  朝鲜的核能力和导弹技术开发对日本最大的影响,在于对其战后安全战略逻辑基础构成挑战。战后日本的安全政策的基本思路是美国为“矛”,日本为“盾”的分工,前者指的是美国用进攻性军事力量对应进攻发生前的安全威胁,而日本则仅保持防御性军事力量,专守防卫对应直接入侵日本的敌人。

  由于朝鲜已经开发核能力,并被认为将在不久的将来达到打击美国西海岸的水平,原有的核保护伞“扩展威慑”理论就会被认为有了漏洞,因为美国可能会担心朝鲜的核攻击,保护日本的决心产生动摇。特朗普执政后,在对待同盟问题上展现将安保与贸易等经济问题挂钩交易的态度,加深了日本对于美国可靠性的担忧。对此,日本的基本对应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强化自主防卫能力,第二强化日美同盟拉住美国。

  第一,安保立法上的新突破。由于对美国不确定性的不安,日本安保政策立法的讨论重点,转向是否应该拥有在威胁出现前对敌人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能力。3月初,日本国防部长稻田朋美在国会辩论时,被问及这点时说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这个问题,实际上在自民党内已提出多年,但由于舆论制约,立法的可能性一直不被看好。

  朝鲜核危机的加深,会带来有利于立法变化的社会氛围。3月29日,自民党的安保调查会建议书写入了攻击敌对基地的建议。如果日本立法有这个新突破,就可以购买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

  其次,安保自主能力的新强化。朝鲜核危机会让日本产生“不够用”和“安保能力攀比”心态。3月初朝鲜发射四枚导弹后,安倍认为这是朝鲜成为“新威胁”的明确表现。所谓“新威胁”,日本的解读主要是认为同时发射多枚导弹的饱和攻击(saturated attack),加上去年以来朝鲜开始使用不容易发现的固体燃料,使得日本在宙斯盾军舰上发射海上配备型迎击导弹(SM3),以及地面发射的地对空诱弹PAC3的两阶段导弹防卫态势不够用,而目前日本仅拥有四艘宙斯盾军舰。

  相比之下,韩国目前引进萨德反导系统,在安保方面至少从形式上来说多一道防线。日本出现萨德入日的讨论,也不是没有可能。安倍执政以来,日本防卫开支每年增长0.8%,稻田朋美在2月初表示,日本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强化防卫能力。2017年,日本将讨论2019年至2023年的中期防卫能力整备计划,防卫自主能力走向值得关注。

  第三,社会舆论对于进一步放松有利。4月13日,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召开讨论,在朝鲜半岛局势突变的情况下,如何保护5.7万日本人。对于朝鲜军事能力的分析加强,安倍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说,朝鲜可能已经拥有能携带沙林毒气的弹头,内阁秘书长说朝鲜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化学武器。4月21日,日本政府就朝鲜导弹一旦落入日本境内发布国民避难指南。这些都会无形中加深日本国民对朝鲜威胁的认知。

  在强化日美同盟方面,同样可以从上述三个层面来考察。首先,安保立法和防卫指针的变化。从4月底开始,日本两艘护卫舰为美军军舰进行了护卫,这是2016年3月新的安保法案生效后,首次在非战时对美国战舰进行护卫。由于美国不排除军事打击,因此将来自卫队会如何参与美军的军事行动,也会随着朝鲜危机的发展而演变。

  其次,日美军事能力一体化的深化与同盟网络化的可能性。朝鲜导弹大多落入日本海,也暗示攻击驻日美军基地的可能性。目前美国已经在日本部署了两台导弹雷达,如果日本引进萨德系统,这意味着将来关岛、夏威夷、日本、韩国就会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网络,过去它们之间横向联系弱,而现在萨德提供了一个平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第三,社会舆论对日美军事合作更加宽容。日本民众对朝鲜危机的耐心逐渐消失,日美强化合作对应朝鲜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日本经济新闻与东京电视台4月27日至30日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强化经济制裁为主要手段的支持率为51%,对话的支持率为30%,对于美国加强军事行为施压北朝鲜的支持率为51%,反对者占40%。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已经在冷战后一直迈向安全政策上“正常国家”的道路上,朝鲜半岛危机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催化剂。尽管其速度还会随着国内政治舆论变化而有所进退,但从大方向上来说,中国将不得不面临一个在安全上,甚至在战略上日益自主的邻国,这可能需要在战略思维上创新,如何去认知以及对应一个最终将走向正常国家的日本。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张云:朝鲜半岛危机对日本安全政策影响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