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火和水在元素中是并列的,但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的《亚洲大熔炉:南海与太平洋稳定的终结》(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一书暗示了,一片巨大的水域是如何变成一个炙热的大熔炉的。如果说现代地缘政治优势是由贸易、自然资源和供应链这三个方面塑造的,那么这三个方面的焦点问题就是谁控制了南海。
在自然资源方面,南海储备着110亿桶石油、约19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全球40%的液化天然气(LNG)和12%的渔业资源(被全球50%的渔船捕捞)。在贸易方面,全球30%的航运贸易都要通过这些航道;贸易额大约在3-5万亿美元之间,这个数字介于印度和日本经济总量之间。任何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都可能需要经过这个区域流通出去。这一区域服务着22亿人口的市场,中国的近15亿人口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所处的地区的大约6.5亿人口。仅仅这一个地区,这就相当于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南海军事化
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的面积为一平方英里,是一个军事基地的所在地,有一条1万英尺的飞机跑道,还有导弹防御系统和雷达系统,以及大约200名士兵。现在已经不是15世纪了,所以中国并不是在那里插上国旗、设立瞭望塔就够了。卫星图像显示永暑礁于2016年建立,但奇怪的是,两年前那里还只是一些石头和砂砾,现在的这个基地还不存在。这也不是唯一的一个:南海还有5个军事基地,分别位于华龙礁、美济礁、渚碧礁、加文礁、休斯礁。
2014年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海军舰艇在南海采集岩石和砾石,加固各个群岛,建造岛屿。由此,他们有了海港,海军基地和岛屿。中国称这些前哨基地并非不是军事化的,但其行动却表明并非如此。
房间里的大象是中国龙
中国的大战略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拥有优势和关键资产,而南海是其中的重要纽带。目前,东盟地区有五个国家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文莱。台湾也有自己的主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于1973年首次出台,取代了《海洋自由公约》(Freedom of the Seas),包括中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它明确规定一个国家的领海在其海岸线12海里以内。有意思的是,还有更重要的条款,尤其是与南海冲突相关的条款,是各国在离岸200英里的范围内拥有专属经济区(EEZ)。这包括自由通行,获取所有自然资源,包括能源、渔业,当然还有贸易路线。专属经济区以外的任何区域都被视为国际水域。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提高,中国加强了其在南海的存在。尽管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但它却通过使用“九段线”巧妙地回避了作为签署国的问题。
据卡普兰介绍,“九段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后国民党政府绘制的官方地图。”但有报道称,中国参考了15世纪海军的远征地图,甚至在1929年要求制图师按照“九段线”划定领土。如果次大陆的划分留给了我们什么教训,那就是在地图上画线永远不会有好结果。
有了这条九段线,中国可以声称拥南海 90% 的水域。中国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是在1907年至1947年期间提出的,尽管当时中国内部由于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者的斗争处于动荡之中,而世界被两次世界大战吞噬,日本帝国也野蛮地宣称自己对该地区拥有主权。除了准确性,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在某些方面,中国的主张始终是一致的,甚至早于联合国成立,因此早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从二十世纪开始,就一直有殖民存在:英国在马来亚半岛(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荷兰在印度尼西亚,法国在印度支那(越南),以及这些地区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对北京来说,这成了一个关乎民族情感的问题,中国想要站起来面对世界,恢复其文明荣耀,保护其脆弱的陆地和海洋边界,并维护其在南海的主权。在上世纪60-70年代,当石油被发现时,冲突进一步加剧,因为这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吸引力。
中国的主权主张现在已经有了内部的强大支撑。中国不仅声称拥有所有水域,而且还声称拥有岛屿、海床、其中的资源以及其上方的领空。2013年,北京又增加了第十条线——把台湾包括在内。
强硬的北京
南沙群岛(Spratly Islands)处于在南海的中心地带,中国希望将其专属经济区延伸至越南和菲律宾的边界。这一策略在地缘政治词典中被称之为“卷心菜策略”(在有争议的岛屿周围部署尽可能多的船只)。2013年5月,中国派船前往阿云金浅滩,像包裹卷心菜的叶子一样包围了该岛。这造成了封锁,使菲律宾无法获得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这种围绕岛屿的船只和军事基地建设的斗争更接近于“切香肠”的概念——中国在斗争开始前采取一系列较小的挑衅,以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但北京的强硬并未就此结束;2015年,中国宣布南海上空的任何东西现在都是其防空识别区的一部分。难怪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鹰派前顾问史蒂夫·班农曾表示,南海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美国的介入
南海的军事化掀起了风波,但如果没有美国的介入,就不会出现一场地缘政治冲突。虽然美国没有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但这一区域是华盛顿太平洋司令部和太平洋舰队的核心所在。华盛顿经常派遣其最重要的海军资产,如美国海军罗纳德·里根号(USS Ronald Reagan)到这一水域。美国驱逐舰接近渚碧礁,激怒了北京,中国派出了自己的驱逐舰作为回应。美国致力于维护“海洋自由”的理念,华盛顿认为但由于中国的行动,“海洋自由”在南海面临障碍。
四边安全对话(Quad)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体现,目前,四方已经成为抵御中国在这一区域强硬战略的堡垒。虽然不能准确地称之为“亚洲北约”,但它显然是以共同安全为重点的协议。
在任期的最后几天,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措施,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的制裁。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对中国加大了压力,他对东盟说:“不要让中国压在我们头上。”蓬佩奥还称,南海不是中国的海洋帝国所在,北京“不尊重东盟宪章中庄严规定的基本民主价值观”。
中国海军的扩张已经成为美国和东盟国家关注的问题。美国国防部曾表示,中国可能是第一个在南海部署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这种导弹俗称“航母杀手”。北京方面暗指,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是一个巧妙的策略,目的是诱使东盟成员国转而反对中国,这在北京看来是把“朋友”变成了敌人。
2008年具有转折性
2008年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是金融体系即将崩溃,因为当美国打个喷嚏时,世界其他地区也都感冒了。其次,北京奥运会是一场盛大的盛会,不仅是因为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的水上运动能力或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的猎豹般的速度被世界瞩目,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宣布,北京已准备好主宰21世纪的经济增长。
2012年中国领导人上台后,中国在对待外交政策和经济目标的方式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分歧。中国从“和平崛起”转变为一种新的强势斗争意识,外交官们奉行的是一种“战狼”式的自信外交。
北京的一般军事哲学被称为积极防御,或许更接近于切香肠,即中国采取最低限度的挑衅措施,向对手发起反击,从而为北京提供了进一步报复的机会。中国新领导人上任以来,中国海警、海军、解放军都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态度。据报道,当一架菲律宾军机在南海飞行时,一个对此不满的中国声音通过无线电喊道,“菲律宾军机,我再次警告你们:立即离开,否则你们将承担一切后果。”在导弹发射之前,这场竞争还会在激烈的言辞和法律斗争中持续多久,谁都说不准。
南海的未来
那么,这片汹涌激荡的水域如何能平静下来的呢?总的来说,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种是北京想要的是:东盟国家向中国表示屈服,这些国家需要理解力量的不对称和中国经济需求的重要性。就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兰尼斯特(lannister),暗示中国不会忘记给予好处,通过某种形式的经济利益回报东盟国家,比如投资或成为它们的海军守护者,从而取代华盛顿几十年来在该地区的安全存在。
第二种情况,中国可能会在自己和南海其他主权声索国之间达成妥协。这个妥协看起来是模糊的,各自都能选择对自身有利的部分
第三是出现一种人们都希望避免的局面:爆发区域性战争。虽然现在看来紧张局势不太可能加剧,但无论是中国,它的邻国,还是美国都没有放弃各自的立场,并且这种立场可能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强硬。
还有一种情况,但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就是中国表示放弃自己的主张,而其他五个区域参与者则重新获得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的权益,并不受中国的阻扰。
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要理解中国的大战略,特别是中国领导人的长期谋略,需要通过了解北京在南海的强硬行为。这一区域的贸易路线、供应链以及石油和渔业等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刺激,而这些正是中国庞大人口所需要的。中国一直对获得经济霸权感兴趣,它知道还必须让较弱的国家默许它的经济计划,给它们提供昂贵的发展贷款,以换取未来的政治或经济让步——即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然后是中国通过其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基地摆出的军事姿态,这是中国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屈辱之后保护其脆弱的海上和陆地边界的意识形态需求的延伸。中国正在通过其“战狼外交”来追求所有这些目标,用强硬的反击来应对批评,而不是过度担心自身受到国际谴责。中国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党所认为的中国核心利益,世界其他国家最好注意到这一点。
作者阿南德·吉里哈拉达斯(Anand Giridharadas)美国记者兼政治分析家;本文译自《国家利益》网站,原文链接: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south-china-sea-reveals-china%E2%80%99s-grand-strategy-188968?page=0%2C1
火和水在元素中是并列的,但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的《亚洲大熔炉:南海与太平洋稳定的终结》(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一书暗示了,一片巨大的水域是如何变成一个炙热的大熔炉的。如果说现代地缘政治优势是由贸易、自然资源和供应链这三个方面塑造的,那么这三个方面的焦点问题就是谁控制了南海。
在自然资源方面,南海储备着110亿桶石油、约19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全球40%的液化天然气(LNG)和12%的渔业资源(被全球50%的渔船捕捞)。在贸易方面,全球30%的航运贸易都要通过这些航道;贸易额大约在3-5万亿美元之间,这个数字介于印度和日本经济总量之间。任何带有“中国制造”标签的产品都可能需要经过这个区域流通出去。这一区域服务着22亿人口的市场,中国的近15亿人口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所处的地区的大约6.5亿人口。仅仅这一个地区,这就相当于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南海军事化
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的面积为一平方英里,是一个军事基地的所在地,有一条1万英尺的飞机跑道,还有导弹防御系统和雷达系统,以及大约200名士兵。现在已经不是15世纪了,所以中国并不是在那里插上国旗、设立瞭望塔就够了。卫星图像显示永暑礁于2016年建立,但奇怪的是,两年前那里还只是一些石头和砂砾,现在的这个基地还不存在。这也不是唯一的一个:南海还有5个军事基地,分别位于华龙礁、美济礁、渚碧礁、加文礁、休斯礁。
2014年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海军舰艇在南海采集岩石和砾石,加固各个群岛,建造岛屿。由此,他们有了海港,海军基地和岛屿。中国称这些前哨基地并非不是军事化的,但其行动却表明并非如此。
房间里的大象是中国龙
中国的大战略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拥有优势和关键资产,而南海是其中的重要纽带。目前,东盟地区有五个国家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文莱。台湾也有自己的主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于1973年首次出台,取代了《海洋自由公约》(Freedom of the Seas),包括中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它明确规定一个国家的领海在其海岸线12海里以内。有意思的是,还有更重要的条款,尤其是与南海冲突相关的条款,是各国在离岸200英里的范围内拥有专属经济区(EEZ)。这包括自由通行,获取所有自然资源,包括能源、渔业,当然还有贸易路线。专属经济区以外的任何区域都被视为国际水域。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地位的提高,中国加强了其在南海的存在。尽管中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但它却通过使用“九段线”巧妙地回避了作为签署国的问题。
据卡普兰介绍,“九段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后国民党政府绘制的官方地图。”但有报道称,中国参考了15世纪海军的远征地图,甚至在1929年要求制图师按照“九段线”划定领土。如果次大陆的划分留给了我们什么教训,那就是在地图上画线永远不会有好结果。
有了这条九段线,中国可以声称拥南海 90% 的水域。中国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是在1907年至1947年期间提出的,尽管当时中国内部由于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者的斗争处于动荡之中,而世界被两次世界大战吞噬,日本帝国也野蛮地宣称自己对该地区拥有主权。除了准确性,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在某些方面,中国的主张始终是一致的,甚至早于联合国成立,因此早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从二十世纪开始,就一直有殖民存在:英国在马来亚半岛(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荷兰在印度尼西亚,法国在印度支那(越南),以及这些地区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对北京来说,这成了一个关乎民族情感的问题,中国想要站起来面对世界,恢复其文明荣耀,保护其脆弱的陆地和海洋边界,并维护其在南海的主权。在上世纪60-70年代,当石油被发现时,冲突进一步加剧,因为这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吸引力。
中国的主权主张现在已经有了内部的强大支撑。中国不仅声称拥有所有水域,而且还声称拥有岛屿、海床、其中的资源以及其上方的领空。2013年,北京又增加了第十条线——把台湾包括在内。
强硬的北京
南沙群岛(Spratly Islands)处于在南海的中心地带,中国希望将其专属经济区延伸至越南和菲律宾的边界。这一策略在地缘政治词典中被称之为“卷心菜策略”(在有争议的岛屿周围部署尽可能多的船只)。2013年5月,中国派船前往阿云金浅滩,像包裹卷心菜的叶子一样包围了该岛。这造成了封锁,使菲律宾无法获得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这种围绕岛屿的船只和军事基地建设的斗争更接近于“切香肠”的概念——中国在斗争开始前采取一系列较小的挑衅,以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但北京的强硬并未就此结束;2015年,中国宣布南海上空的任何东西现在都是其防空识别区的一部分。难怪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鹰派前顾问史蒂夫·班农曾表示,南海的战争将不可避免。
美国的介入
南海的军事化掀起了风波,但如果没有美国的介入,就不会出现一场地缘政治冲突。虽然美国没有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但这一区域是华盛顿太平洋司令部和太平洋舰队的核心所在。华盛顿经常派遣其最重要的海军资产,如美国海军罗纳德·里根号(USS Ronald Reagan)到这一水域。美国驱逐舰接近渚碧礁,激怒了北京,中国派出了自己的驱逐舰作为回应。美国致力于维护“海洋自由”的理念,华盛顿认为但由于中国的行动,“海洋自由”在南海面临障碍。
四边安全对话(Quad)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体现,目前,四方已经成为抵御中国在这一区域强硬战略的堡垒。虽然不能准确地称之为“亚洲北约”,但它显然是以共同安全为重点的协议。
在任期的最后几天,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措施,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的制裁。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对中国加大了压力,他对东盟说:“不要让中国压在我们头上。”蓬佩奥还称,南海不是中国的海洋帝国所在,北京“不尊重东盟宪章中庄严规定的基本民主价值观”。
中国海军的扩张已经成为美国和东盟国家关注的问题。美国国防部曾表示,中国可能是第一个在南海部署反舰弹道导弹的国家,这种导弹俗称“航母杀手”。北京方面暗指,奥巴马的重返亚洲战略是一个巧妙的策略,目的是诱使东盟成员国转而反对中国,这在北京看来是把“朋友”变成了敌人。
2008年具有转折性
2008年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是金融体系即将崩溃,因为当美国打个喷嚏时,世界其他地区也都感冒了。其次,北京奥运会是一场盛大的盛会,不仅是因为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的水上运动能力或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的猎豹般的速度被世界瞩目,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宣布,北京已准备好主宰21世纪的经济增长。
2012年中国领导人上台后,中国在对待外交政策和经济目标的方式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分歧。中国从“和平崛起”转变为一种新的强势斗争意识,外交官们奉行的是一种“战狼”式的自信外交。
北京的一般军事哲学被称为积极防御,或许更接近于切香肠,即中国采取最低限度的挑衅措施,向对手发起反击,从而为北京提供了进一步报复的机会。中国新领导人上任以来,中国海警、海军、解放军都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态度。据报道,当一架菲律宾军机在南海飞行时,一个对此不满的中国声音通过无线电喊道,“菲律宾军机,我再次警告你们:立即离开,否则你们将承担一切后果。”在导弹发射之前,这场竞争还会在激烈的言辞和法律斗争中持续多久,谁都说不准。
南海的未来
那么,这片汹涌激荡的水域如何能平静下来的呢?总的来说,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种是北京想要的是:东盟国家向中国表示屈服,这些国家需要理解力量的不对称和中国经济需求的重要性。就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兰尼斯特(lannister),暗示中国不会忘记给予好处,通过某种形式的经济利益回报东盟国家,比如投资或成为它们的海军守护者,从而取代华盛顿几十年来在该地区的安全存在。
第二种情况,中国可能会在自己和南海其他主权声索国之间达成妥协。这个妥协看起来是模糊的,各自都能选择对自身有利的部分
第三是出现一种人们都希望避免的局面:爆发区域性战争。虽然现在看来紧张局势不太可能加剧,但无论是中国,它的邻国,还是美国都没有放弃各自的立场,并且这种立场可能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强硬。
还有一种情况,但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就是中国表示放弃自己的主张,而其他五个区域参与者则重新获得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的权益,并不受中国的阻扰。
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要理解中国的大战略,特别是中国领导人的长期谋略,需要通过了解北京在南海的强硬行为。这一区域的贸易路线、供应链以及石油和渔业等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刺激,而这些正是中国庞大人口所需要的。中国一直对获得经济霸权感兴趣,它知道还必须让较弱的国家默许它的经济计划,给它们提供昂贵的发展贷款,以换取未来的政治或经济让步——即所谓的“债务陷阱”外交。然后是中国通过其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基地摆出的军事姿态,这是中国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屈辱之后保护其脆弱的海上和陆地边界的意识形态需求的延伸。中国正在通过其“战狼外交”来追求所有这些目标,用强硬的反击来应对批评,而不是过度担心自身受到国际谴责。中国领导人已经明确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党所认为的中国核心利益,世界其他国家最好注意到这一点。
作者阿南德·吉里哈拉达斯(Anand Giridharadas)美国记者兼政治分析家;本文译自《国家利益》网站,原文链接: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buzz/south-china-sea-reveals-china%E2%80%99s-grand-strategy-188968?page=0%2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