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薛理泰:中美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是遏制中国崛起最为不利的因素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字号:

薛理泰:中美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是遏制中国崛起最为不利的因素

薛理泰:中美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是遏制中国崛起最为不利的因素
2018-09-10 11:39:18
来源:钝角网-《新视角》 作者: 薛理泰
所谓中国稳居“老二”的误判,促使美国高估了中国迅速发展中的综合国力以及过于严重地估计了中国崛起以后对美国造成的不利后果。美、中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尽管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在主客观因素互动之下,却是很有可能出现的现象。这才是为患最烈的遏制中国崛起的不利因素。

  就经济总量而言,中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况且,近年中国军力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世人往往认为中国国力也是世界第二了。这可能是奥巴马对美国可能退居世界第二的前景引起担忧甚至抗拒心理的缘由,也是中国民众以至不少官员沾沾自喜的由来。

  日、印“能而示之不能”

  《孙子兵法》有“能而示之不能”的警句。一个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面临怀有敌意的周边环境,在相当长的阶段内,“能而示之不能”的做法,有其必要性。“韬光养晦”,此之谓也。

  这方面,日本政府的工作做得比较好,有可取之处。中国原驻日经济参赞唐淳风曾经在《报刊文摘》上发表一篇调研报告,指出日本高官、财经巨子反复对外界强调,日本经济低迷不振,“财政濒临崩溃”!他查证以后发现,日本年经济增长率比中国还要高,失业率也远比政府公布的要低。日本银行进行贷款重组之后,真正的坏账率微乎其微。然而,日本政府出于战略需要,却尽量对外公布“坏的”数据,给外界留下日本经济濒临崩溃的假象。

  几位印度专家先后来到笔者所在的研究中心学习时,经常同笔者交谈。他们认为,印度在崛起的过程中,迟早会遭遇目前中国面临的窘景。印度有几条对策:其一是在国际上保持低调,对外打交道时多谈本国面临的困难,尽量争取外援;其二是任凭中国挺在前面顶着,成为众矢之的,自己悄悄地增强综合国力,并且利用西方世界出于对中国崛起的畏惧而迁就印度的心理,为本国谋取利益;其三是决不迎合西方世界企图拉拢印度整垮中国的战略企图,除了不希望与中国为敌以致中国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对峙中给印度添乱,主要着眼点是一旦中国被整垮了,接下来就轮到印度挨整了。

  同日本、印度立场相比,中国许多官员缺乏战略观念,又出于各级政府强调政绩表现以及吸引外资的需要,对于国情及经济数据,打肿脸充胖子,“不能而示之能”。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是替“中国威胁论”推波助澜。

  衡量国力的真正指标

  每个中国人都希望中国综合国力日臻强大,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评估本国综合国力大小时,既不能一厢情愿,也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更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民众难免助长虚骄之气,忘乎所以。其危害性是隐性的,体现的负面后果却是实在的。平时,民众会对政府求全责备,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直面危机时,民众会对政府决策掣肘,干扰政府最佳决策的出台。

  按照国际政治学,如何衡量综合国力大小,存在若干说法,公认的标准则不出数条。简言之,主要是经济、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战略水平以及国民的凝聚力。以下是衡量这些方面的重要指标:

  * 经济实力:GPD要素的构成、对未来产业导向和定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要素的含量、GDP数值的稳定性和人均GDP的数值。

  此外,尤其在评估某国综合国力在其处理国际军事危机时的支撑能力时,经济和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起着十分重要的指标性作用。说白了,亦即该国直面一场军事危机时,其经济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大进大出局面的崩溃以及战时经济是否具有发展的后劲。

  * 科技实力: 国家累年对原创性科技开发和教育的重视程度,每年国家在科技开发和教育上的投资额度,以及本国科技界在引领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是否起到重要的作用。

  * 军事实力:军事硬实力指国家军事科技、工业的创新能力,空-天一体化作战能力,军事指挥中心能否高效运转,主要战略方向的战场建设,未来是否具有向既定战区大规模地迅速投掷军力的能力等。

  军事软实力指本国军方的战争理念是否符合未来战争的要求,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及战略指导方针是否具有前瞻性,民众是否具有尚武精神,军队是否具备足够的战争经验和高昂的士气。

  * 战略水平:可以区别为国家领导层筹划战略和谋略时的水平。一般说来,前者如同“正道”、“常法”,指规划长期的、根本性的方略;后者等同“诡道”、“变法”,尤指针对性强的及时献策及体现在执行政策上的能力。一项战略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必须兼顾紧迫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旨不外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中国是战略和谋略的策源地。至今《孙子兵法》犹在西方军界脍炙人口,美国军人勤学不辍,朗朗上口,就是一例。作为合乎逻辑的推理,中国战略界应该具有比较高的谋略水平,而当今中央集权的政体也给政府提供了高效率地将谋略转化为行动的可能性。

  *国民凝聚力:民众在內政﹑外交政策上基本達成一致的認識﹐亦即“上下同慾”。这是一个强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古人说的“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主要是指通过行政手段以达到加强民众凝聚力的效果。目前,民众凝聚力是中国的一个弱项。

  在当今时代,排他性、唯一性的宗教观念,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加强民众凝聚力方面收效似乎比行政手段更为明显。值得警觉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可能对中国崛起构成挑战的国际政治实体的宗教支撑力量。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上述各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小的指标。这些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起着普世公认的、持久的作用,尤其在具有军事性质的国际危机中,成为评估这个国家危机处理能力的客观标准。

  GDP高不意味着经济强国

  撇开上述要素,仅以GDP总量衡量综合国力,则大谬而不然。一个国家GDP总量大,仅说明是经济大国,并不意味着经济强国,更不是衡量该国处理国际危机时赖以支撑国家决策的综合国力的一条基本标准。

  去年中国GDP的增长主要靠政府投下巨资以及金融界放宽贷款额度予以牵引的。当时中央政府制定这条经济政策,着眼点是因时制宜,显然是权宜之计。既然这条政策不是由于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所致,犹如打强心针一般,收效必然具有时间性的限制,今后不免难乎为继。

  在那个特定阶段,其他发达的工业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不过,那些国家财政能力不足,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相当有限,自然不能像中国政府那样取得刺激经济成长的明显效果。

  话说回来,中国经济因受到刺激而增长,则在刺激因素的力度大幅度消退以后,经济也有可能迅速滑坡,尤其是在房地产泡沫化加剧的前提下,这种可能性不能低估。至于这种黯淡前景在何时可能成为现实,有一个参照标准,即距离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起点越远,则距离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受挫的临界点就越近,因为在此期间经济畸形膨胀带来的负面因素必然越积越多。

  中国GDP的支柱产业是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和各式日用品产业等。当一场严峻的国际军事危机甚至一场战争降临在国人面前的话,这些产业是无从转化为支撑中央政府决策的国防力量的。

  在房地产价格扶摇直上时获利的既得利益阶层,在应付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时,固然是政府决策的支持者,可是,在对付来自境外的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时,却未必会与政府共赴国难了。相反,在房地产价格飞涨中赚得盘满钵满的商业巨擘和社会各界精英,不少人在平日只图赚钱自肥,罔顾公益,在危机中多半会一边散布失败主义,一边自谋后路,在局势逆转时则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大大小小的“维持会”的社会基础。这个判断不具备针对性,只是概括历朝历代的现象而发出的感慨而已。

  中国盛世屡次功败垂成

  自古至今,至少在中国涉及的国家或者政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斗争中,GDP总量对遏制战争的爆发以及左右战争的结局方面,似乎并没有起过决定性的作用。盛世功败垂成的先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读者不妨以史为鉴,思索一番。

  先谈谈成吉思汗在蒙古崛起的史实。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擘划下,蒙古铁骑在席卷欧亚两大洲的过程中,灭掉了许多强国。远处的不说,仅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就有花剌子模、金国、南宋、西夏等国。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是奴隶制社会,充其量仅是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阶段,而其周边国家大多数早已步入封建制社会了。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显然这些国家超越蒙古甚多,却成批地被蒙古征服。假若单论GDP,恐怕蒙古不及这些国家的百分之一。可见,在残酷无情的军事斗争中,GDP不能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决定性的标准,这条规律古已有之。

  接下来回顾近代史实。清朝自康熙、乾隆盛世以后,迭经嘉庆、道光两朝,文恬武嘻,渐呈颓势。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若论GDP,大清国是英国的五、六倍之多。中国军队人数众多,却无从集中在关键战区,在战争的具体节点上使不上力量。至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窳劣,就更不用说了。英国军队始终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英国军队仅凭木帆船在海上航行时的机动性,加上“船坚炮利”的长处,就重挫了中国。英国逼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1860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后期交战。当时英、法两国GDP仍然逊于中国,却组织联军4,000人进犯京畿地区。僧格林沁率领满、蒙精锐部队二万余人据守八里桥,尽管蒙古骑兵奋勇作战,毕竟不敌近代火器的威力,结果匹马不返。于是,北京沦陷。英、法逼迫中国签订了《北京条约》。稍早,1858年,俄国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之际,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国把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

  其后,清朝平定了太平军、捻军掀起的内乱,沿海各省锐意兴办洋务,近代工业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李鸿章等人创办了北洋水师,从欧洲进口了不少铁甲炮舰。单从硬件评估,北洋舰队似乎比日本舰队更为强大。当时,中国百业兴旺,远非前阶段半壁江山沦于内乱的情况可比,史称“同光(同治、光绪)中兴”。中国朝野甚至不少西方人都认为中国正在崛起矣,殆无疑义。

  1893年,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出版了《盛世危言》,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外交等领域。在一片“盛世”、“崛起”的乐观氛围中,郑氏可谓众醉独醒。他在书中直言,中国必须在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富强起来,否则,正如书名指出的那样,盛世可能毁于一旦。《盛世危言》刊行后,有人把它进呈光绪皇帝。光绪命总署印2000本分发各省有关部门。可是,“蕞尔岛国”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之后,郑氏著作方才引起国人警醒,获得广泛反响。

  当时这本书对中国知识分子起着启迪的作用。毛泽东曾经说过:“在深夜,我常把我室中的窗门遮盖起来,使我的父亲看不见灯火。我这样读了一本我喜欢的书,叫做《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引动我继续求学的欲望。”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也两次提到《盛世危言》给予他的影响:“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我当时非常喜欢读这本书。”

  正当晚清举国上下沉迷于盛世、崛起的幻觉时,日本却不稍懈怠,厉行改革,整军经武,决心在击败中国以后,崛起于东亚。当年日本GDP不如中国远甚。鉴于中国官场暮气沉沉,腐败孳生,败象毕现,识者认为中国恐非日本对手。1894年,《盛世危言》面世甫一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覆灭,中国军队又在陆路遭到惨败,日军直逼京畿要害。最终日本横刀夺爱,清廷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又赔偿给日本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成为一段痛史。

  危机阶段的国力要素

  始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迄止清朝覆灭,尽管中国GDP不落后于他国,在同列强的迭次战争中,却屡战屡败,最终无非是同敌国签订城下之盟,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究其原因,恐怕不能全部归诸于敌国“船坚炮利”的因素而已。若论产业基础和社会意识形态,当年外国列强毕竟已经超出大清国数个世代了。

  有鉴于此,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不能高估GDP总量的作用。重温一下“落后就要挨打”的警句。这里说的“落后”,其实不是指社会形态,甚至也不是指经济实力,而是主要指民众的观念落伍和领导层的战略误判。试问:处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中,观念落伍和战略误判了,能倖免挨打的局面吗?

  再说现代史实。截至1949年,1927年至1936年是民国时代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十年。1936年,是民国时代经济发展的顶峰。比较一下中国和日本,兩國GDP的數值几乎不相上下。当时中国国内政治也日趋稳定。截止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民政府又密锣紧鼓地从德国大批进口了军事装备和物资,并组建了若干个德械师,准备在稍后用于遏制日本大举侵华的企图。

  东京懔于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之势头,怕错失侵华的时机,是其在次年决定锐意侵华的考量之一。尽管当年中国GDP超出日本,经济发展势不可遏,却没有起到慑止日本大规模侵华的作用,最终中华民族被推倒在血泊之中。

  由此可见,盛世之毁,诚转瞬间之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世事扑朔迷离,前途崎岖,凡事从最坏处做准备,总是无害有益的。

  放目全球,举世滔滔。就世事驳杂纷乱而言,颇令人有一种置身于范围扩大了的春秋乱世的感觉。既然中国正在试图崛起,外部敌对力量自然会竭力遏制中国的崛起,包括军事斗争在内的巨大考验可能还在后边。基此,尤其对中国官员而言,奢谈以房地产和日用品为支柱产业的中国GDP总量初次位居世界第二,又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

  在国际事务驳杂纷乱的时代,在危机酝酿过程中,两个假想敌国怒目相向,作势搏斗之际,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要素,这时GDP所能起到的作用更不能同太平盛世相比。

  倘若高估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二的意义,并且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不惟无益,反而有害。过去毛泽东告诫周围的人:“敌存灭祸,敌去招过。”确实是他多年处理诡秘复杂的政务时的经验之谈。

责任编辑:昀舒
薛理泰:中美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是遏制中国崛起最为不利的因素

薛理泰:中美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是遏制中国崛起最为不利的因素

2018-09-10 11:39:18
来源:钝角网-《新视角》 作者: 薛理泰
所谓中国稳居“老二”的误判,促使美国高估了中国迅速发展中的综合国力以及过于严重地估计了中国崛起以后对美国造成的不利后果。美、中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尽管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在主客观因素互动之下,却是很有可能出现的现象。这才是为患最烈的遏制中国崛起的不利因素。

  就经济总量而言,中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况且,近年中国军力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世人往往认为中国国力也是世界第二了。这可能是奥巴马对美国可能退居世界第二的前景引起担忧甚至抗拒心理的缘由,也是中国民众以至不少官员沾沾自喜的由来。

  日、印“能而示之不能”

  《孙子兵法》有“能而示之不能”的警句。一个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面临怀有敌意的周边环境,在相当长的阶段内,“能而示之不能”的做法,有其必要性。“韬光养晦”,此之谓也。

  这方面,日本政府的工作做得比较好,有可取之处。中国原驻日经济参赞唐淳风曾经在《报刊文摘》上发表一篇调研报告,指出日本高官、财经巨子反复对外界强调,日本经济低迷不振,“财政濒临崩溃”!他查证以后发现,日本年经济增长率比中国还要高,失业率也远比政府公布的要低。日本银行进行贷款重组之后,真正的坏账率微乎其微。然而,日本政府出于战略需要,却尽量对外公布“坏的”数据,给外界留下日本经济濒临崩溃的假象。

  几位印度专家先后来到笔者所在的研究中心学习时,经常同笔者交谈。他们认为,印度在崛起的过程中,迟早会遭遇目前中国面临的窘景。印度有几条对策:其一是在国际上保持低调,对外打交道时多谈本国面临的困难,尽量争取外援;其二是任凭中国挺在前面顶着,成为众矢之的,自己悄悄地增强综合国力,并且利用西方世界出于对中国崛起的畏惧而迁就印度的心理,为本国谋取利益;其三是决不迎合西方世界企图拉拢印度整垮中国的战略企图,除了不希望与中国为敌以致中国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对峙中给印度添乱,主要着眼点是一旦中国被整垮了,接下来就轮到印度挨整了。

  同日本、印度立场相比,中国许多官员缺乏战略观念,又出于各级政府强调政绩表现以及吸引外资的需要,对于国情及经济数据,打肿脸充胖子,“不能而示之能”。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是替“中国威胁论”推波助澜。

  衡量国力的真正指标

  每个中国人都希望中国综合国力日臻强大,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过,评估本国综合国力大小时,既不能一厢情愿,也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更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民众难免助长虚骄之气,忘乎所以。其危害性是隐性的,体现的负面后果却是实在的。平时,民众会对政府求全责备,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直面危机时,民众会对政府决策掣肘,干扰政府最佳决策的出台。

  按照国际政治学,如何衡量综合国力大小,存在若干说法,公认的标准则不出数条。简言之,主要是经济、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战略水平以及国民的凝聚力。以下是衡量这些方面的重要指标:

  * 经济实力:GPD要素的构成、对未来产业导向和定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要素的含量、GDP数值的稳定性和人均GDP的数值。

  此外,尤其在评估某国综合国力在其处理国际军事危机时的支撑能力时,经济和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起着十分重要的指标性作用。说白了,亦即该国直面一场军事危机时,其经济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大进大出局面的崩溃以及战时经济是否具有发展的后劲。

  * 科技实力: 国家累年对原创性科技开发和教育的重视程度,每年国家在科技开发和教育上的投资额度,以及本国科技界在引领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是否起到重要的作用。

  * 军事实力:军事硬实力指国家军事科技、工业的创新能力,空-天一体化作战能力,军事指挥中心能否高效运转,主要战略方向的战场建设,未来是否具有向既定战区大规模地迅速投掷军力的能力等。

  军事软实力指本国军方的战争理念是否符合未来战争的要求,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及战略指导方针是否具有前瞻性,民众是否具有尚武精神,军队是否具备足够的战争经验和高昂的士气。

  * 战略水平:可以区别为国家领导层筹划战略和谋略时的水平。一般说来,前者如同“正道”、“常法”,指规划长期的、根本性的方略;后者等同“诡道”、“变法”,尤指针对性强的及时献策及体现在执行政策上的能力。一项战略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必须兼顾紧迫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旨不外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中国是战略和谋略的策源地。至今《孙子兵法》犹在西方军界脍炙人口,美国军人勤学不辍,朗朗上口,就是一例。作为合乎逻辑的推理,中国战略界应该具有比较高的谋略水平,而当今中央集权的政体也给政府提供了高效率地将谋略转化为行动的可能性。

  *国民凝聚力:民众在內政﹑外交政策上基本達成一致的認識﹐亦即“上下同慾”。这是一个强国在崛起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古人说的“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主要是指通过行政手段以达到加强民众凝聚力的效果。目前,民众凝聚力是中国的一个弱项。

  在当今时代,排他性、唯一性的宗教观念,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加强民众凝聚力方面收效似乎比行政手段更为明显。值得警觉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可能对中国崛起构成挑战的国际政治实体的宗教支撑力量。

  在现代国际政治中,上述各条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小的指标。这些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起着普世公认的、持久的作用,尤其在具有军事性质的国际危机中,成为评估这个国家危机处理能力的客观标准。

  GDP高不意味着经济强国

  撇开上述要素,仅以GDP总量衡量综合国力,则大谬而不然。一个国家GDP总量大,仅说明是经济大国,并不意味着经济强国,更不是衡量该国处理国际危机时赖以支撑国家决策的综合国力的一条基本标准。

  去年中国GDP的增长主要靠政府投下巨资以及金融界放宽贷款额度予以牵引的。当时中央政府制定这条经济政策,着眼点是因时制宜,显然是权宜之计。既然这条政策不是由于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所致,犹如打强心针一般,收效必然具有时间性的限制,今后不免难乎为继。

  在那个特定阶段,其他发达的工业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不过,那些国家财政能力不足,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相当有限,自然不能像中国政府那样取得刺激经济成长的明显效果。

  话说回来,中国经济因受到刺激而增长,则在刺激因素的力度大幅度消退以后,经济也有可能迅速滑坡,尤其是在房地产泡沫化加剧的前提下,这种可能性不能低估。至于这种黯淡前景在何时可能成为现实,有一个参照标准,即距离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起点越远,则距离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受挫的临界点就越近,因为在此期间经济畸形膨胀带来的负面因素必然越积越多。

  中国GDP的支柱产业是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和各式日用品产业等。当一场严峻的国际军事危机甚至一场战争降临在国人面前的话,这些产业是无从转化为支撑中央政府决策的国防力量的。

  在房地产价格扶摇直上时获利的既得利益阶层,在应付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时,固然是政府决策的支持者,可是,在对付来自境外的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时,却未必会与政府共赴国难了。相反,在房地产价格飞涨中赚得盘满钵满的商业巨擘和社会各界精英,不少人在平日只图赚钱自肥,罔顾公益,在危机中多半会一边散布失败主义,一边自谋后路,在局势逆转时则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大大小小的“维持会”的社会基础。这个判断不具备针对性,只是概括历朝历代的现象而发出的感慨而已。

  中国盛世屡次功败垂成

  自古至今,至少在中国涉及的国家或者政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斗争中,GDP总量对遏制战争的爆发以及左右战争的结局方面,似乎并没有起过决定性的作用。盛世功败垂成的先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读者不妨以史为鉴,思索一番。

  先谈谈成吉思汗在蒙古崛起的史实。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擘划下,蒙古铁骑在席卷欧亚两大洲的过程中,灭掉了许多强国。远处的不说,仅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就有花剌子模、金国、南宋、西夏等国。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是奴隶制社会,充其量仅是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阶段,而其周边国家大多数早已步入封建制社会了。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显然这些国家超越蒙古甚多,却成批地被蒙古征服。假若单论GDP,恐怕蒙古不及这些国家的百分之一。可见,在残酷无情的军事斗争中,GDP不能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决定性的标准,这条规律古已有之。

  接下来回顾近代史实。清朝自康熙、乾隆盛世以后,迭经嘉庆、道光两朝,文恬武嘻,渐呈颓势。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若论GDP,大清国是英国的五、六倍之多。中国军队人数众多,却无从集中在关键战区,在战争的具体节点上使不上力量。至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窳劣,就更不用说了。英国军队始终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英国军队仅凭木帆船在海上航行时的机动性,加上“船坚炮利”的长处,就重挫了中国。英国逼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1860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后期交战。当时英、法两国GDP仍然逊于中国,却组织联军4,000人进犯京畿地区。僧格林沁率领满、蒙精锐部队二万余人据守八里桥,尽管蒙古骑兵奋勇作战,毕竟不敌近代火器的威力,结果匹马不返。于是,北京沦陷。英、法逼迫中国签订了《北京条约》。稍早,1858年,俄国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之际,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国把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

  其后,清朝平定了太平军、捻军掀起的内乱,沿海各省锐意兴办洋务,近代工业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李鸿章等人创办了北洋水师,从欧洲进口了不少铁甲炮舰。单从硬件评估,北洋舰队似乎比日本舰队更为强大。当时,中国百业兴旺,远非前阶段半壁江山沦于内乱的情况可比,史称“同光(同治、光绪)中兴”。中国朝野甚至不少西方人都认为中国正在崛起矣,殆无疑义。

  1893年,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出版了《盛世危言》,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外交等领域。在一片“盛世”、“崛起”的乐观氛围中,郑氏可谓众醉独醒。他在书中直言,中国必须在多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富强起来,否则,正如书名指出的那样,盛世可能毁于一旦。《盛世危言》刊行后,有人把它进呈光绪皇帝。光绪命总署印2000本分发各省有关部门。可是,“蕞尔岛国”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之后,郑氏著作方才引起国人警醒,获得广泛反响。

  当时这本书对中国知识分子起着启迪的作用。毛泽东曾经说过:“在深夜,我常把我室中的窗门遮盖起来,使我的父亲看不见灯火。我这样读了一本我喜欢的书,叫做《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引动我继续求学的欲望。”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也两次提到《盛世危言》给予他的影响:“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我当时非常喜欢读这本书。”

  正当晚清举国上下沉迷于盛世、崛起的幻觉时,日本却不稍懈怠,厉行改革,整军经武,决心在击败中国以后,崛起于东亚。当年日本GDP不如中国远甚。鉴于中国官场暮气沉沉,腐败孳生,败象毕现,识者认为中国恐非日本对手。1894年,《盛世危言》面世甫一年,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覆灭,中国军队又在陆路遭到惨败,日军直逼京畿要害。最终日本横刀夺爱,清廷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又赔偿给日本二亿三千万两白银,成为一段痛史。

  危机阶段的国力要素

  始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迄止清朝覆灭,尽管中国GDP不落后于他国,在同列强的迭次战争中,却屡战屡败,最终无非是同敌国签订城下之盟,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究其原因,恐怕不能全部归诸于敌国“船坚炮利”的因素而已。若论产业基础和社会意识形态,当年外国列强毕竟已经超出大清国数个世代了。

  有鉴于此,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不能高估GDP总量的作用。重温一下“落后就要挨打”的警句。这里说的“落后”,其实不是指社会形态,甚至也不是指经济实力,而是主要指民众的观念落伍和领导层的战略误判。试问:处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中,观念落伍和战略误判了,能倖免挨打的局面吗?

  再说现代史实。截至1949年,1927年至1936年是民国时代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十年。1936年,是民国时代经济发展的顶峰。比较一下中国和日本,兩國GDP的數值几乎不相上下。当时中国国内政治也日趋稳定。截止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民政府又密锣紧鼓地从德国大批进口了军事装备和物资,并组建了若干个德械师,准备在稍后用于遏制日本大举侵华的企图。

  东京懔于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之势头,怕错失侵华的时机,是其在次年决定锐意侵华的考量之一。尽管当年中国GDP超出日本,经济发展势不可遏,却没有起到慑止日本大规模侵华的作用,最终中华民族被推倒在血泊之中。

  由此可见,盛世之毁,诚转瞬间之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世事扑朔迷离,前途崎岖,凡事从最坏处做准备,总是无害有益的。

  放目全球,举世滔滔。就世事驳杂纷乱而言,颇令人有一种置身于范围扩大了的春秋乱世的感觉。既然中国正在试图崛起,外部敌对力量自然会竭力遏制中国的崛起,包括军事斗争在内的巨大考验可能还在后边。基此,尤其对中国官员而言,奢谈以房地产和日用品为支柱产业的中国GDP总量初次位居世界第二,又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

  在国际事务驳杂纷乱的时代,在危机酝酿过程中,两个假想敌国怒目相向,作势搏斗之际,评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要素,这时GDP所能起到的作用更不能同太平盛世相比。

  倘若高估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二的意义,并且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不惟无益,反而有害。过去毛泽东告诫周围的人:“敌存灭祸,敌去招过。”确实是他多年处理诡秘复杂的政务时的经验之谈。

  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

  评估一下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有些挑战根本是无法逾越或者绕过的。笔者胪陈这些挑战如下:

  第一、大国崛起必须跨过国家统一这道坎

  有哪个强国在崛起过程中,尚未实现国家的统一?更别说超级大国的崛起了。昔日普鲁士铁血宰相俾士麦凭借武力,运用谋略,大胆而又巧妙地利用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费时十年之后,方才完成德意志诸邦的统一。德意志诸邦统一完成之后,德意志帝国之崛起才告发轫。此即一例。日本帝国之崛起,也是类似情况。

  台湾处于第一、第二岛链的中央位置,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完全可能成为国际敌对势力遏制中国的一枚战略性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迫使北京进退维谷。在跨越这道坎之前,中国的崛起决不会成为现实;而一旦两岸爆发战争,中国崛起的愿景即会受到重挫。这个愿景只有在国家和平统一的框架中才能实现。然而,断言在短期内统一在望,毕竟还不现实。两岸和平统一的契机的出现,可能还要等待一段时日。

  第二、水资源污染又奇缺

  大如一个国家,小若一个地区,充足的水资源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使财力雄厚、科技发达如美国,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迄今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或者索性放弃发展规划了。中国水资源奇缺,人均淡水拥有量仅是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一,南北分布和季节降雨又极不平衡,今后必然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性发展的一个瓶颈。

  中国600多个大、中型城市中,约400个城市供水不足,110个城市严重缺水。目前中国70%的人口饮用水依赖地下水,农业灌溉用水的40%依赖地下水。中国164个地区地下水资源已经被严重污染,同时还被过度抽取。

  试问:环顾世界史,又有哪个国家崛起成为超级大国或者长期主宰某个地区霸权的强国,其70%的人口饮用水严重依赖于受到污染的地下水的?

  第三、战略资源仰人鼻息

  中国每年炼钢需要的四亿多吨铁矿砂中,过半数来自澳洲和巴西,优质精矿砂几乎全部购自国外;去年中国消耗3.88亿吨原油,其中51.3%购自国外,原油对外依存度每年都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向上攀升。中国土地污染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最严重的是中国1/5的耕地已经遭到重金属污染,每年因此减産粮食1000多万吨。近年中国在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上对国外供应渠道的依赖度日益扩大,每年农产品纯进口量二、三千万吨。不久以后,中国粮食供应量缺口可能达到四、五千万吨。由此可见,中国战略资源及口粮对外依存度之巨。

  当年美国崛起过程中,铁矿砂、石油这两项战略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可以忽略不计,而前苏联只有输出没有输入(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苏联从国外大批进口工业、技术设备,战略原料却不仰人鼻息);至于农产品,这两国只有输出或者很少输入。

  如果一个大国处在由怀有敌意的大国联盟主导世界政治格局的情势下,则这个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不能过份依赖海外战略资源和口粮的供应。当前中国恰恰处于这种境况。

  第四、负面因素抵消GDP值

  据中国政府公布的材料,中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群体性抗争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综合损失以及将用于在各城市建设治理环境污染的各种配套工程所需的款项,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况且,计划不周以及出于部门、个人利益而导致的建了拆、拆了又建以及反复装修、重复添置生产线,也带来了经济损失。这种“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现象,目前主要影响到国民财富“存量”的实际增长,未来也会左右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直接影响到国民财富的年“增量”。因此,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

  第五、民众凝聚力不足

  有哪个强国在崛起过程中,民众在内政、外交政策上没有达成基本一致的认识,亦即“上下同欲”?这是一个强国能平地崛起的基本条件。只要中国政府和民众上下同欲,不要说今日中国综合国力上了几个台阶,就是半个世纪之前,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力量足以撼动北京对整个中国的统治。近年大陆群体性抗争浪潮此伏彼起,政治暗潮在地表之下激荡涌动,内乱似乎正在酝酿阶段。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就紧迫性和危害性而言,内乱可能超过了外患,发展趋向亦即内乱导入外患,或者外患激起内乱,或者两者交替影响,兼而有之。孔子权衡内乱和外患之间的关系时说过,“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这句话放在今日,也是颇有启发意义的。

  目前中国民众“仇官、仇富”的心态在逐渐蔓延。在群体性抗争事件中,动辄数万人参加,其中绝大多数人同该事件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他们竞相投入这类事件,无非说明中国国内唯恐天下不乱之徒的人数在急剧增加。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国内矛盾可能会聚焦,是群体性抗争事件的高发期。在国内形成“上下同欲”的局面之前,欲求国家的崛起,似乎是不切实际的。

  第六、大进大出格局经受不住危机检验

  中国经济和战略资源对外依存度特别高,是制约中国崛起的一个经济层面的负面因素。中国每年从国外输入四亿多吨的原油和铁矿砂,加上向国外输出、输入数量庞大的工农业产品,绝大多数经由国际海运进行。繁忙的出入口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内政治稳定至关重要。目前国际海上通道仰赖美国海、空军保护,大进大出的经济格局得以维持。姑且别说战争的考验,单说一场全面的军事危机,恐怕北京就承受不住检验。

  一旦美国及其盟国与中国处于敌对状态,实行局部或者全面封锁,大进大出的经济格局崩溃,外患促成内忧,难免会触发沉潜已久的国内矛盾,国内矛盾急剧凸显,这就是中国不可承受之重。简言之,这是因为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中国综合国力尚不足以支撑北京直面一场严峻的国际军事危机的检验。中国崛起的过程势必是在已经拥有更强大的海、空军的前提下完成。此前,无从侈谈崛起。

  第七、民族冲突伤筋动骨

  中国若干少数民族同汉族之间由于历史原因产生的长期矛盾不易消除甚至化解。尤其是在大西北,近年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又利用民族矛盾,谋取政治利益,出现政治宗教化、宗教政治化的局面,呈现死结无解的症结。又有甚者,民族分离主义组织还加强同境外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勾连,源源不断地获得精神鼓励和物质资助。目前它们正在蓄势待发。一旦外国政治势力介入,彼辈即蠢蠢欲动。中国国内民族矛盾之尖锐,各大国中不多见。

  一旦中国爆发民族冲突,往轻处说,会牵扯国民经济发展;往重处说,难免牵连半壁江山(读者若有兴趣,不妨参阅民国时期回族青年领袖马仲英起兵,规模不大,却牵连整个大西北达数年之久的历史)。这个基本国情未来势必制约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壮大。

  第八、政治动荡隐患未除

  中国历史上向来有中央集权政府权力失控以后,军阀崛起互相打内战的传统。邓小平强调“稳定压倒一切”时指出,假如中国发生政治大动荡,“必然会爆发内战,血流成河...”他确实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迄未建立一种大多数民众接受的政治体制,国内政治稳定性尚不如印度。中国一党执政的局面未来可能受到多方位、多层次的挑战。一党长期执政,难免积怨甚多,诚所谓厝火积薪。未来中国朝野如何分享政治权力,会争执不下,存在武力冲突介入的可能性。况且,具有号召力的反对党付诸阕如,在大动乱爆发之际,就无从收拾残局。“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暴民政治或许会充斥一时。在中国建立一种大多数民众接受的政治体制的道路是漫长的,局势急剧逆转的可能性不能简单地予以排除。这种情势也会干扰中国崛起的进程。

  第九、周边关系难以突破

  美国、前苏联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胜国,相继崛起成为超级大国时,外部国际环境提供了可行性,况且,周边众多国家比较弱小,受到这两个大国的影响也比较巨大。美国、前苏联崛起之际,周边国家未曾给予过大的牵掣。中国的周边环境不能与此相比。

  即使与同样处于崛起过程中的印度相比,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不容乐观。印度同美国、欧盟、日本、俄国等的关系远比中国来得和谐。印度不但没有成为众矢之的,还能够从这些强国取得尖端技术。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也远不如印度。印度至少在南亚处于无人敢于挑战的境地。一旦中国同美国的关系破裂,别说欧洲各个强国,甚至包括日本、韩国、印度、越南、俄国在内的邻国都会先后启衅,提出主权、领土等要求。即使在平静的年代,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也难以从这些邻国寻找突破口。这又是制约中国崛起的一个不利的外部因素。

  第十、来自“老大”的遏制力

  美国及其盟国正在强化对中国进行遏制的手段,在中国周边“打桩布局”。近年美国在对中国交替使用遏制与接触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遏制的一面。美国怵于有朝一日中国崛起以后势必会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构成威胁,已经开始同日本、印度等国配合,逐步采取了因应措施。

  所谓中国稳居“老二”的误判,促使美国高估了中国迅速发展中的综合国力以及过于严重地估计了中国崛起以后对美国造成的不利后果。美、中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尽管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在主客观因素互动之下,却是很有可能出现的现象。这才是为患最烈的遏制中国崛起的不利因素。

  读者看完这一章节,对于未来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与美国相颉颃的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将面临的严峻挑战,或许有所领悟了。

       作者系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科学家,本文节选自作者发于2010年《领导者》杂志的文章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薛理泰:中美关系沿着恶性方向发展是遏制中国崛起最为不利的因素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