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童景:丹麦教育的扎实基础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童景:丹麦教育的扎实基础

童景:丹麦教育的扎实基础
2019-01-15 14:39:45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童景
关键词:教育 点击: 我要评论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中国人现在讲的扎实的基础是才,而丹麦的孩子所打的基础却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说的德。德才兼备者自然是丹麦努力所培养的;有德无才者,丹麦社会也很包容他们;但最让丹麦人看不起的却是有才无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一旦将聪明用错了地方,那是会害人的。

   来到丹麦已经好几年了,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也算是融入了丹麦社会吧。不过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遇到了刚从国内出来的朋友以后,才真正意识到:我变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对孩子教育方面“变心”的经历,如果能扩开大家的思路,帮助大家更快融入丹麦社会,那真是太有价值了。

  中国人常说,孩子一定要在中国读小学,这样能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也曾经这样想过。但孩子出生在丹麦,送去中国总是舍不得,所以也就免去了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过,转念一想,扎实的基础应该能建造起高楼大厦,丹麦社会这幢高楼打造得如此幸福,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能行吗?而且丹麦社会的幸福可不是清贫乐,而是丹麦人所说的“油孔”里的幸福。

  那么这种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我突然觉得我们对常说的这个打基础的概念是模糊的。

  丹麦的孩子从小(一般一岁以后)就会被送到“日托妈妈”那里,每天“日托妈妈”会带着四五个孩子在家里玩具室玩耍,也会带孩子在花园里玩沙子、滑滑梯等,“日托妈妈”们还时常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散步,搞活动等。两年下来,孩子既熟悉了小范围的朋友们,也开始接触其他小朋友,既培养了他们最初的认知世界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除了家庭外,对社会上其他人的一种信任。

  将近三岁时,孩子就可以上幼儿园了。这时孩子们会通过玩耍、集体活动等方式,学习语言、认知自然界,窥探社会,幼儿园会利用各种传统文化节日等开展各方面的交流、互动等。至六岁,孩子就可以上学前班了。一般老师还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出评估,也有一些孩子会被建议晚点上学,这并不是说明孩子“笨”,丹麦老师会认为没有准备好上学的孩子让他们上学可能是拔苗助长,会得不偿失的。

  丹麦的孩子家庭作业非常少,而且非常简单。我曾经一度非常失望,甚至拿来一些国内的作业给孩子做。但后来发现这完全是无用功,因为这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毫不相干,也没有同学与我的孩子在这方面有共同的语言,孩子也就不愿意做了。反而我成了孩子们眼中“奇怪的人”。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丹麦老师交谈到丹麦的教育,她明确告诉我,丹麦中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构架起一个令孩子们对学习有体验的、能深入的、激发兴趣的学习环境,并开发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能够自信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行为。”

  我想,我终于知道了丹麦的这个扎实的基础是什么了。这里的人们并不是很会计算,但他们总是会一丝不苟地给你算清楚;这里的人们也许对中国并不熟悉,但他们一旦感兴趣了,会使用各种方法了解得比你还要深透;这里的人们也许并不很聪明,但他们充满了活跃的思维,只要一人有一个点子,别人都会鼓励,甚至去补充,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想法发展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说实话,这种鼓励别人、赞美别人、认真钻研的能力如果不是从小就培养的话,是很难拥有的。而有了如此扎实的基础,丹麦当今社会的国富民强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丹麦正是凭借着这样以人为本的扎实基础,不拘一格降人才。500万人口的丹麦竟然养活着五倍其人口的世界人口,有时真的想,莫非天才都集中到此地来了?有意思的是,因为丹麦人总是鼓励别人、赞美别人,他们都很谦卑、内敛,所以世界上的人玩着乐高玩具、穿着Ecco鞋,却好像并不知道有丹麦这个国家。

images (8).jpg

乐高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中国人现在讲的扎实的基础是才,而丹麦的孩子所打的基础却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说的德。德才兼备者自然是丹麦努力所培养的;有德无才者,丹麦社会也很包容他们;但最让丹麦人看不起的却是有才无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一旦将聪明用错了地方,那是会害人的。

  刚从国内出来的朋友还在犹豫是否留在丹麦,因为孩子整天玩,没有“学到”一点东西。我很理解,不过或许要学习的根本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丹麦的老师后来对我说:“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吧,因为我们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来到丹麦的我们太幸运了,当我们放下自己的时候,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责任编辑:
童景:丹麦教育的扎实基础

童景:丹麦教育的扎实基础

2019-01-15 14:39:45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童景
关键词:教育 我要评论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中国人现在讲的扎实的基础是才,而丹麦的孩子所打的基础却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说的德。德才兼备者自然是丹麦努力所培养的;有德无才者,丹麦社会也很包容他们;但最让丹麦人看不起的却是有才无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一旦将聪明用错了地方,那是会害人的。

   来到丹麦已经好几年了,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也算是融入了丹麦社会吧。不过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遇到了刚从国内出来的朋友以后,才真正意识到:我变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对孩子教育方面“变心”的经历,如果能扩开大家的思路,帮助大家更快融入丹麦社会,那真是太有价值了。

  中国人常说,孩子一定要在中国读小学,这样能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也曾经这样想过。但孩子出生在丹麦,送去中国总是舍不得,所以也就免去了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过,转念一想,扎实的基础应该能建造起高楼大厦,丹麦社会这幢高楼打造得如此幸福,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能行吗?而且丹麦社会的幸福可不是清贫乐,而是丹麦人所说的“油孔”里的幸福。

  那么这种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我突然觉得我们对常说的这个打基础的概念是模糊的。

  丹麦的孩子从小(一般一岁以后)就会被送到“日托妈妈”那里,每天“日托妈妈”会带着四五个孩子在家里玩具室玩耍,也会带孩子在花园里玩沙子、滑滑梯等,“日托妈妈”们还时常会带着孩子们一起散步,搞活动等。两年下来,孩子既熟悉了小范围的朋友们,也开始接触其他小朋友,既培养了他们最初的认知世界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除了家庭外,对社会上其他人的一种信任。

  将近三岁时,孩子就可以上幼儿园了。这时孩子们会通过玩耍、集体活动等方式,学习语言、认知自然界,窥探社会,幼儿园会利用各种传统文化节日等开展各方面的交流、互动等。至六岁,孩子就可以上学前班了。一般老师还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出评估,也有一些孩子会被建议晚点上学,这并不是说明孩子“笨”,丹麦老师会认为没有准备好上学的孩子让他们上学可能是拔苗助长,会得不偿失的。

  丹麦的孩子家庭作业非常少,而且非常简单。我曾经一度非常失望,甚至拿来一些国内的作业给孩子做。但后来发现这完全是无用功,因为这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毫不相干,也没有同学与我的孩子在这方面有共同的语言,孩子也就不愿意做了。反而我成了孩子们眼中“奇怪的人”。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丹麦老师交谈到丹麦的教育,她明确告诉我,丹麦中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构架起一个令孩子们对学习有体验的、能深入的、激发兴趣的学习环境,并开发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能够自信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行为。”

  我想,我终于知道了丹麦的这个扎实的基础是什么了。这里的人们并不是很会计算,但他们总是会一丝不苟地给你算清楚;这里的人们也许对中国并不熟悉,但他们一旦感兴趣了,会使用各种方法了解得比你还要深透;这里的人们也许并不很聪明,但他们充满了活跃的思维,只要一人有一个点子,别人都会鼓励,甚至去补充,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想法发展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说实话,这种鼓励别人、赞美别人、认真钻研的能力如果不是从小就培养的话,是很难拥有的。而有了如此扎实的基础,丹麦当今社会的国富民强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丹麦正是凭借着这样以人为本的扎实基础,不拘一格降人才。500万人口的丹麦竟然养活着五倍其人口的世界人口,有时真的想,莫非天才都集中到此地来了?有意思的是,因为丹麦人总是鼓励别人、赞美别人,他们都很谦卑、内敛,所以世界上的人玩着乐高玩具、穿着Ecco鞋,却好像并不知道有丹麦这个国家。

images (8).jpg

乐高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中国人现在讲的扎实的基础是才,而丹麦的孩子所打的基础却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说的德。德才兼备者自然是丹麦努力所培养的;有德无才者,丹麦社会也很包容他们;但最让丹麦人看不起的却是有才无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一旦将聪明用错了地方,那是会害人的。

  刚从国内出来的朋友还在犹豫是否留在丹麦,因为孩子整天玩,没有“学到”一点东西。我很理解,不过或许要学习的根本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丹麦的老师后来对我说:“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吧,因为我们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来到丹麦的我们太幸运了,当我们放下自己的时候,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童景:丹麦教育的扎实基础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