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芬兰反腐记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芬兰反腐记

芬兰反腐记
2018-08-12 09:41:39
来源:《欧华导报》2012年5月21日 作者: 佚名
关键词: 点击: 我要评论
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公布的2009年度世界各国清廉指数排行榜上,芬兰名列第六;此前多年,芬兰一直排名榜首。2010年廉洁度排名中,新加坡、丹麦和新西兰同列第一位,紧跟他们之后的就是芬兰。 芬兰是全球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

   日前,随团造访了北欧小国芬兰。芬兰地处北欧,全国人口只有520万,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城市。这个国家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是不折不扣的寒冷地带。但就是这个小国寡民的芬兰,多年来在全世界评比中拿下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经济论坛认为芬兰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芬兰人热爱大自然,全国67%的国土覆盖了森林,在绿色排名中,芬兰是全球环境质量最好、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它甚至能够抢在信息产业超强的美国前面,率先迈入信息化社会……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芬兰这个北欧小国一向被公认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之一。芬兰的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极为少见。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公布的2009年度世界各国清廉指数排行榜上,芬兰名列第六;此前多年,芬兰一直排名榜首。2010年廉洁度排名中,新加坡、丹麦和新西兰同列第一位,紧跟他们之后的就是芬兰。 芬兰是全球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那么,他们的国民素质如何?普通百姓的诚实度如何呢?

下载.jpg

  2001年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在全世界作了一项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内容是要测试30多个国家(地区)民众的诚实程度。测试方法是在每个国家选择几个地区,故意在每个地区丢下10个钱包,里面装有相当于50美元的当地货币。钱包里同时附有失主的联系方式,拾到钱包的人如果想物归原主,可以轻易地联系到失主。最后统计钱包交还给失主的比例。试验发现,最诚实的5个国家是挪威、丹麦、新加坡、新西兰和芬兰。其中芬兰高达80%!耐人寻味的是,这五个国家在《腐败榜》中全部入选最廉洁的前十位。

  同样的实验,《读者文摘》也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进行了,结果可想而知,归还度少得可怜。一些捡到者居然声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等好事能有几回?不装入自己的口袋,难道还要物归原主不成?!”

  日前一项面对上海市民的调研结果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诚信的缺失。

  社会风气的好与坏,对公务系统的廉洁影响极大。一旦贪污受贿成为社会普遍的一种习惯,送钱送物去办事就易如反掌,循正常渠道难比登天,守规矩的人吃亏,不守规矩的人发达,甚至腐败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人们不以腐败为耻,反以堕落为荣,可想而知,要想铲除腐败,其阻力和难度将会有多大。

  这项小小的拾金不昧的测验,折射出的是芬兰这个国家里人民对不属于自己的财物的态度。不仅如此,在芬兰,就算在车流稀少的深夜街头,当红灯亮起,司机也会安静地停车等在那里,你看不到有谁会去闯红灯。芬兰人在日常生活中奉公守法俨然成了习惯,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压倒性的正气氛围。你想,在这样的国家里搞腐败,是不是很有难度呢?在历史上,芬兰也曾是贪污受贿横行,腐败成为习惯。而就是这个芬兰,其治理腐败的经验与全世界所有成功根治腐败的国家一样,也不外乎民主、法治、制衡、监督、公开、透明、教育等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芬兰从腐败走向廉洁说明反腐倡廉并非高不可攀。当然,对比中国目前的廉洁状况,并非只要有决心,反腐败就轻而易举。如果我们要问:反腐败,中国有没有“决心”?可以说,就中央政府而言,反腐败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查处的贪官级别不能说不高,反腐的力度不能说不大,但似乎这些年来内地的反腐陷入了一个越反越“腐’的怪圈。那芬兰人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达到了什么样的廉洁程度?举个例子。

  芬兰人热情好客,民间请客送礼也是人之常情。但对芬兰的公务员来说,受礼和吃请绝对是天大的事,人际交往必须谨守分寸,法律管束十分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一不小心就把前途和事业搭了进去。因此,年轻人大学毕业进入公务员体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清“腐败”的界限,即接受礼品或受请吃饭的上限是什么。他们会忙不迭地向有经验的公务员请教,“请告诉我,到底这个界线在哪里?”以免误触法网。老公务员会告诉他们,一般的经验是:可以喝一杯啤酒或吃一个三明治,但如果不小心喝了别人的葡萄酒,那以后每一分钟你都可能出问题。芬兰的政府公务员和企业最怕媒体曝光,如果公务员受人礼物、以权谋私被曝光,并且情况属实,无论处理的结果如何,他的政治生命就会结束;如果企业因为商业贿赂被曝光,这个企业的信誉也就会丧失贻尽,再也没有企业想与它做生意。

  芬兰的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而他们对价值较高还有细化的定义:根据物价指数调整,一般在20欧元左右。如果是公务接待,也就是出于公务应酬,需要公款请客,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的科员,在一起吃饭的有些什么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要巨细无遗地在网上开列清单,人人可以看得到,件件能够查得清,一切摊在阳光下。如果媒体发现问题就可以曝光,公众发现不妥可以举报、甚至起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芬兰反腐的经验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然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所以这就决定各个国家应该有着不同的方法去反腐败,但这不妨碍我们可以从成功的进行了反腐的国家中吸取其经验。

  第一,反腐从娃娃抓起。从上小学时起就要建设廉洁校园,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利观,认真开始一系列的反腐倡廉、廉洁自律的教育,使之春风化雨,收事半功倍、润物细无声之效。只有从小抓起,才能最终提高整个国家的廉洁自律程度,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素质。

  第二,新闻独立与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反腐倡廉的宝剑,会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销身匿迹。在一个新闻高度独立、新闻高度自由的社会,新闻监督的威力就越强大。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逐渐重视通过新闻舆论的力量,来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实践证明,新闻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宝剑,它的地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无法代替的。新闻监督实质上就是一种群众监督。在芬兰,新闻媒体对芬兰政府官员的监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政府官员有不体面的事情被公众诉诸媒体曝光,他就会威信扫地,甚至被起诉。

  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 “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与强大的新闻舆论监督分不开的。新闻独立与新闻自由是西方国家“言论自由”的重要体现。下至普通的小贩,上至权力最高的总统,都必须无条件执行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义务。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抱怨,即使换一把宝座,也得小心翼翼,以免被新闻界抓住了把柄。1971年《纽约时报》连载美国卷入越战的文件,尼克松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要求停止连载,但《纽约时报》拒绝,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后法院裁决总统败诉,报纸继续连载。1972年水门事件时《华盛顿邮报》记者深入调查,尼克松企图利用特权干涉,也没能阻止住媒体彻底地揭露其丑闻,最后尼克松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被迫下台。

  第三,反腐需要群众参与。

  现阶段我们看到的是,腐败现象从隐蔽化、暗藏化的行为逐步发展成为半公开、甚至完全“公开化、合理化”的形态。 在社会上,人民对腐败现象可以说都深恶痛绝、嗤之以鼻,但自己却不知何去何从,以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此类不良现象的麻木和情绪。更有甚者认为,很多人都那样我又何必独善其身、保持矜持。我们不禁要问:人们的责任感和觉悟都哪儿去了?为什么人们对这种丑恶现象熟视无睹?为什么在如今的社会,腐败势力却会这么猖獗并呈蔓延之势,且那么肆无忌惮?

  在芬兰,说到反腐人们都会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公众在监督芬兰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官员行为皆在公众监督之下,任何公民都有权检举和揭发违法的政府官员。公民还可依法要求查阅政府档案,包括重大决策的依据等,政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通过公众监督和参与,使芬兰政府获得了极高信誉。

  芬兰不像我们想象的有着完整的监督体系,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查办腐败案件都是警察根据举报实施的。芬兰的监督主要是舆论监督,这种监督实际上是全民的监督。舆论只不过是媒体对情况的如实反映,因为芬兰从政人员的行为是透明的,所以监督也是及时的和到位的。

  近年来,网络上各界人士对腐败问题议论纷纷,大多认为光靠制度反腐、职能部门反腐远远不够,必须依群众参与。是的,只强调制度反腐而不依靠人民群众,反腐就在会隐隐约约、或明或暗进行中,使某些地方有意无意地让腐败分子钻空子,导致“前腐后继”;反腐仅靠职能部门关起门来执行,仅靠有限的反腐人员来完成,资源和技能都会严重不足,反不胜“腐”,只会越反贪官越多,最后伤害到反腐的社会公信力,伤害到党的执政合法性。很多地方的“前腐后继”说明,相关部门监督不力。其实,靠部门监督,同级别的不敢管,想管也管不了;上级部门又常常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制度反腐是必要的,但还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反腐的有效机制,确保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随着一些深层次矛盾的相继显露,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使得打击和查处的难度加大。然而现今反腐败,我们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因素,只要人民群众能起来,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充分相信群众,充分挖掘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力量和智慧,把群众举报和专门机关依法查处结合起来,腐败分子再狡猾也逃脱不了被依法惩处的下场。近年来各级纪委监察机关查处的违法违纪腐败案中,绝大多数案例是群众检举揭发出来的。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是反腐斗争的主力军。我国白皮书通报的2010年全国近12万党员受处分的反腐成绩,人民群众功不可没。

  芬兰反腐的成功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芬兰的廉政建设之所以取得较好成绩,原因正在于拥有一整套全民参与、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完善有效的廉政措施。在芬兰,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马蒂·库西马基担任法官的30年里,没有一个人以任何形式向他行贿。因此“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无奈”地表示,公民的参与和自律是芬兰防止腐败的最有效手段。

  我们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的,不应该只有经济发展模式,更应好好学习他们在社会管理,尤其是防止腐败方面的先进经验。中国,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反腐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花满楼
芬兰反腐记

芬兰反腐记

2018-08-12 09:41:39
来源:《欧华导报》2012年5月21日 作者: 佚名
关键词: 我要评论
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公布的2009年度世界各国清廉指数排行榜上,芬兰名列第六;此前多年,芬兰一直排名榜首。2010年廉洁度排名中,新加坡、丹麦和新西兰同列第一位,紧跟他们之后的就是芬兰。 芬兰是全球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

   日前,随团造访了北欧小国芬兰。芬兰地处北欧,全国人口只有520万,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城市。这个国家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是不折不扣的寒冷地带。但就是这个小国寡民的芬兰,多年来在全世界评比中拿下了多项世界第一:世界经济论坛认为芬兰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芬兰人热爱大自然,全国67%的国土覆盖了森林,在绿色排名中,芬兰是全球环境质量最好、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它甚至能够抢在信息产业超强的美国前面,率先迈入信息化社会……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芬兰这个北欧小国一向被公认为全球最廉洁的国家之一。芬兰的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极为少见。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公布的2009年度世界各国清廉指数排行榜上,芬兰名列第六;此前多年,芬兰一直排名榜首。2010年廉洁度排名中,新加坡、丹麦和新西兰同列第一位,紧跟他们之后的就是芬兰。 芬兰是全球腐败程度最低、腐败案件最少的国家,那么,他们的国民素质如何?普通百姓的诚实度如何呢?

下载.jpg

  2001年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在全世界作了一项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内容是要测试30多个国家(地区)民众的诚实程度。测试方法是在每个国家选择几个地区,故意在每个地区丢下10个钱包,里面装有相当于50美元的当地货币。钱包里同时附有失主的联系方式,拾到钱包的人如果想物归原主,可以轻易地联系到失主。最后统计钱包交还给失主的比例。试验发现,最诚实的5个国家是挪威、丹麦、新加坡、新西兰和芬兰。其中芬兰高达80%!耐人寻味的是,这五个国家在《腐败榜》中全部入选最廉洁的前十位。

  同样的实验,《读者文摘》也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进行了,结果可想而知,归还度少得可怜。一些捡到者居然声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等好事能有几回?不装入自己的口袋,难道还要物归原主不成?!”

  日前一项面对上海市民的调研结果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诚信的缺失。

  社会风气的好与坏,对公务系统的廉洁影响极大。一旦贪污受贿成为社会普遍的一种习惯,送钱送物去办事就易如反掌,循正常渠道难比登天,守规矩的人吃亏,不守规矩的人发达,甚至腐败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人们不以腐败为耻,反以堕落为荣,可想而知,要想铲除腐败,其阻力和难度将会有多大。

  这项小小的拾金不昧的测验,折射出的是芬兰这个国家里人民对不属于自己的财物的态度。不仅如此,在芬兰,就算在车流稀少的深夜街头,当红灯亮起,司机也会安静地停车等在那里,你看不到有谁会去闯红灯。芬兰人在日常生活中奉公守法俨然成了习惯,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压倒性的正气氛围。你想,在这样的国家里搞腐败,是不是很有难度呢?在历史上,芬兰也曾是贪污受贿横行,腐败成为习惯。而就是这个芬兰,其治理腐败的经验与全世界所有成功根治腐败的国家一样,也不外乎民主、法治、制衡、监督、公开、透明、教育等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芬兰从腐败走向廉洁说明反腐倡廉并非高不可攀。当然,对比中国目前的廉洁状况,并非只要有决心,反腐败就轻而易举。如果我们要问:反腐败,中国有没有“决心”?可以说,就中央政府而言,反腐败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查处的贪官级别不能说不高,反腐的力度不能说不大,但似乎这些年来内地的反腐陷入了一个越反越“腐’的怪圈。那芬兰人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达到了什么样的廉洁程度?举个例子。

  芬兰人热情好客,民间请客送礼也是人之常情。但对芬兰的公务员来说,受礼和吃请绝对是天大的事,人际交往必须谨守分寸,法律管束十分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一不小心就把前途和事业搭了进去。因此,年轻人大学毕业进入公务员体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清“腐败”的界限,即接受礼品或受请吃饭的上限是什么。他们会忙不迭地向有经验的公务员请教,“请告诉我,到底这个界线在哪里?”以免误触法网。老公务员会告诉他们,一般的经验是:可以喝一杯啤酒或吃一个三明治,但如果不小心喝了别人的葡萄酒,那以后每一分钟你都可能出问题。芬兰的政府公务员和企业最怕媒体曝光,如果公务员受人礼物、以权谋私被曝光,并且情况属实,无论处理的结果如何,他的政治生命就会结束;如果企业因为商业贿赂被曝光,这个企业的信誉也就会丧失贻尽,再也没有企业想与它做生意。

  芬兰的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而他们对价值较高还有细化的定义:根据物价指数调整,一般在20欧元左右。如果是公务接待,也就是出于公务应酬,需要公款请客,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的科员,在一起吃饭的有些什么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要巨细无遗地在网上开列清单,人人可以看得到,件件能够查得清,一切摊在阳光下。如果媒体发现问题就可以曝光,公众发现不妥可以举报、甚至起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芬兰反腐的经验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然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所以这就决定各个国家应该有着不同的方法去反腐败,但这不妨碍我们可以从成功的进行了反腐的国家中吸取其经验。

  第一,反腐从娃娃抓起。从上小学时起就要建设廉洁校园,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利观,认真开始一系列的反腐倡廉、廉洁自律的教育,使之春风化雨,收事半功倍、润物细无声之效。只有从小抓起,才能最终提高整个国家的廉洁自律程度,从而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素质。

  第二,新闻独立与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反腐倡廉的宝剑,会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销身匿迹。在一个新闻高度独立、新闻高度自由的社会,新闻监督的威力就越强大。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逐渐重视通过新闻舆论的力量,来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实践证明,新闻监督是反腐倡廉的宝剑,它的地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无法代替的。新闻监督实质上就是一种群众监督。在芬兰,新闻媒体对芬兰政府官员的监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政府官员有不体面的事情被公众诉诸媒体曝光,他就会威信扫地,甚至被起诉。

  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 “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与强大的新闻舆论监督分不开的。新闻独立与新闻自由是西方国家“言论自由”的重要体现。下至普通的小贩,上至权力最高的总统,都必须无条件执行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义务。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抱怨,即使换一把宝座,也得小心翼翼,以免被新闻界抓住了把柄。1971年《纽约时报》连载美国卷入越战的文件,尼克松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要求停止连载,但《纽约时报》拒绝,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后法院裁决总统败诉,报纸继续连载。1972年水门事件时《华盛顿邮报》记者深入调查,尼克松企图利用特权干涉,也没能阻止住媒体彻底地揭露其丑闻,最后尼克松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被迫下台。

  第三,反腐需要群众参与。

  现阶段我们看到的是,腐败现象从隐蔽化、暗藏化的行为逐步发展成为半公开、甚至完全“公开化、合理化”的形态。 在社会上,人民对腐败现象可以说都深恶痛绝、嗤之以鼻,但自己却不知何去何从,以至久而久之产生了对此类不良现象的麻木和情绪。更有甚者认为,很多人都那样我又何必独善其身、保持矜持。我们不禁要问:人们的责任感和觉悟都哪儿去了?为什么人们对这种丑恶现象熟视无睹?为什么在如今的社会,腐败势力却会这么猖獗并呈蔓延之势,且那么肆无忌惮?

  在芬兰,说到反腐人们都会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公众在监督芬兰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官员行为皆在公众监督之下,任何公民都有权检举和揭发违法的政府官员。公民还可依法要求查阅政府档案,包括重大决策的依据等,政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拦。通过公众监督和参与,使芬兰政府获得了极高信誉。

  芬兰不像我们想象的有着完整的监督体系,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查办腐败案件都是警察根据举报实施的。芬兰的监督主要是舆论监督,这种监督实际上是全民的监督。舆论只不过是媒体对情况的如实反映,因为芬兰从政人员的行为是透明的,所以监督也是及时的和到位的。

  近年来,网络上各界人士对腐败问题议论纷纷,大多认为光靠制度反腐、职能部门反腐远远不够,必须依群众参与。是的,只强调制度反腐而不依靠人民群众,反腐就在会隐隐约约、或明或暗进行中,使某些地方有意无意地让腐败分子钻空子,导致“前腐后继”;反腐仅靠职能部门关起门来执行,仅靠有限的反腐人员来完成,资源和技能都会严重不足,反不胜“腐”,只会越反贪官越多,最后伤害到反腐的社会公信力,伤害到党的执政合法性。很多地方的“前腐后继”说明,相关部门监督不力。其实,靠部门监督,同级别的不敢管,想管也管不了;上级部门又常常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制度反腐是必要的,但还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反腐的有效机制,确保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随着一些深层次矛盾的相继显露,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使得打击和查处的难度加大。然而现今反腐败,我们占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因素,只要人民群众能起来,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充分相信群众,充分挖掘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力量和智慧,把群众举报和专门机关依法查处结合起来,腐败分子再狡猾也逃脱不了被依法惩处的下场。近年来各级纪委监察机关查处的违法违纪腐败案中,绝大多数案例是群众检举揭发出来的。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是反腐斗争的主力军。我国白皮书通报的2010年全国近12万党员受处分的反腐成绩,人民群众功不可没。

  芬兰反腐的成功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芬兰的廉政建设之所以取得较好成绩,原因正在于拥有一整套全民参与、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完善有效的廉政措施。在芬兰,最高检察院总检察长马蒂·库西马基担任法官的30年里,没有一个人以任何形式向他行贿。因此“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他“无奈”地表示,公民的参与和自律是芬兰防止腐败的最有效手段。

  我们向世界发达国家学习的,不应该只有经济发展模式,更应好好学习他们在社会管理,尤其是防止腐败方面的先进经验。中国,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反腐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花满楼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芬兰反腐记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