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引子
提起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石油,沙漠,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穆斯林来朝圣的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还有人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许多有趣的传统习惯,包括特殊的男女民族服饰和男士可合法地娶四个老婆等等。
我因工作关系(沙特到目前都不给外国人签发旅游签证),近年来多次进入沙特阿拉伯并在那里短期工作。其感受除了旅行,观光,饮食外,在沙特公司工作,与同事交朋友以及在沙特人家作客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有斋月期间的特殊感受。其中许多情节相信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我愿写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些感受。若其中提到的年代,姓名和名称,以及其它与事实有出入,作者愿负文责,也请读者见谅。
签证之困扰
我本人在一家沙特公司的美国分部供职,去沙特都是从美国休士顿启程飞经法国巴黎或德国法兰克福换乘飞机而抵沙特。进入沙特,除了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其它五国公民外,持任何其它护照的外国人都需入境签证。申请沙特的入境签证很简单,只要填写一页纸的表格即可。表格内容无非是姓名,出生年月日,地址,电话和一张照片。连申请理由一栏都设计得很小,也无需付任何附加材料。显然并不期望任何复杂的解释和证据。但我不知道因我是沙特公司在美国分部的雇员,还是任何人的申请都是如此之简单。
但申请表中有一项很特别,那就是申请人必须填写其宗教信仰。据我的沙特同事讲,几乎任何公文表格都有这一项。这不禁使我想起过去我们国内填表时的家庭出生和政治面貌。对于宗教信仰,我和众多炎黄子孙一样,视孔孟之道为哲学和文化,而非宗教信仰,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在宗教信仰那一栏填了无宗教信仰。第一次签证时,我把表格填好后交给秘书,第二天公司的勤务员上午交上申请表和我的护照,当天下午就得到了签证。签证是用阿拉伯文写的,我也读不懂写了些什么。好在入境日期和可滞留期是用阿拉伯数字写的,这也正是我唯一所关心的。
第二次签证时我当然还是如法炮制,宗教信仰那一栏仍填了无宗教信仰。不料这次出了问题。我公司的人事处官员在接到沙特驻休士顿领馆签证处的关于拒签的理由之后,亲自打电话给我。他用惊讶的口气问我是否由于笔误而填了无宗教信仰。我耐心地解释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中国的儒教道教和其它宗教的传入与发展,但他仍不得要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最后我强调我们中国人视孔孟之道为哲学和文化而非宗教信仰。若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无宗教信仰。那位沙特籍官员听了之后简直象晕倒似的,因为他无法理解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无任何宗教信仰。但他对我的解释也无可奈何。我们俩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那位官员直接给我公司的总裁打了电话。该总裁随后给我的顶头上司打电话解释的很彻底,他说沙特政府不能给无宗教信仰的人颁发签证。该总裁熟悉中国的佛教和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建议将非宗教信仰更改为佛教。在我无异议的情况下,第二天便得到了签证。因这次签证有一段小插曲,而且这次公差非出不可,于是我拿到签证时高兴地告诉了我的上司。他如释重负地长叹了一口气之后好奇地问我第一次是怎么申请的。我说填写的内容两次一模一样。他随手拿过我的护照翻了起来。突然忍不住笑起来(我的上司能读阿拉伯文)。“你在笑什么”,我不解地问了一句。“你上次是基督徒,这次成了佛教徒”,他开玩笑似地说。我想上次经手的说不定是一位不十分严肃的签证官,他大概随手将我改成基督徒。反正我也看不懂阿拉伯文。这一段小插曲当时在我们公司成了笑话。其中一位穆斯林朋友说我下次去沙特时应该成为穆斯林。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后申请签证我规规矩矩地按第一次的纪录填写基督徒。出于好奇,我有一次真的填写为穆斯林,结果又出了麻烦。沙特驻休士顿领馆签证处的官员这次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核实,并且要我提供证件来证明我是穆斯林。我当然无任何证件,于是我还是实话实说告诉她我无宗教信仰。她也没有和我争辨,只是坚持要我告诉她我的宗教信仰。我告诉她除了犹太教之外,任何宗教都可以,最后还是以基督徒申请的。听说沙特是不允许任何犹太人进入其国土的。
作客之新奇
有一次一位要好的沙特朋友约我到他家作客,我欣然答应。我后来才听说,由于隐私和宗教等,沙特人很少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作客。有的外国人在沙特工作了很多年而从未涉足沙特人家。我带了一桶上等的铁观音茶叶,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铁桶上有中国传统绘画与图案。因我实在不知送什么以表谢意而又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我到首都利雅得的第二天早晨,我的朋友便打电话来约好当天晚上八点来旅馆接我到他家作客。我当时琢磨这究竟是吃饭还是喝茶。我不知道从旅馆到他家开车要多长时间,同时也不能一进门就吃饭。我想这顿饭也未免太晚了些,也许是喝茶吧。但出于对主人的尊重和对沙特传统习惯的好奇,我还是耐心地,几乎是饿着肚子等待着。
我的朋友八点钟准时来到旅馆接我。象多数沙特男士一样,他身着传统的白色长袍,头戴红白相间的头巾,上有两个黑圈固定在头上。这是沙特以及海湾其它五国男士最典型的民族服装。沙特男士的头巾有红白相间的和纯白色的两种。按他们的传统,在同一场合,戴纯白色头巾的人的身份和地位要比其他人高一些。不过据说这样的传统现在已不十分严格,除非在非常正式的场合。
在驾车的路上,朋友给我介绍了沿途的几处名胜。他还非常坦率地承认当地人驾车没有美国人那样礼貌,但他非常巧妙地没有直接谴责那些开计程车的外国人。我也发觉他们开车似乎象在中国有些城市,不讲礼貌,挤来挤去,经常按喇叭。当逼近他居住的区域时,从其建筑规格可以看得出那是个富人区。
“看起来你是个富人”,我开玩笑地说。
“你说对了,我的邻居是皇室的一个富裕王子”,他看起来较严肃地回答。
“真的吗?”我有点半信半疑。
“没有了,不过我很幸运能住在这个区”,他也很坦诚。
这里的房子独门独户,多数为乳白色,外形有强烈的伊斯兰风格,只是窗户很小,也很少,与房子的大小看起来并不相配。朋友介绍说这与沙特的炎热气候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厚厚的水泥院墙有三米之高并配有严实的大铁门。
我很不解地问我的朋友“据说沙特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还需如此森严壁垒”
“你说得对,这里确实很安全,但这高墙是伊斯兰传统中的隐私。”他解释道。
“那邻居之间不是不容易交往了吗?”我推理性地又追问一句。
“我们这里的邻居通常不互相串门,但我们彼此都非常熟悉了解,因为我们每星期五都在同一清真寺祷告(穆斯林的星期五祷告相当于基督徒的星期日礼拜)”,他自豪地解释道。
进了他家的大门,右边是一个很大的帐篷,院子不算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象美国的院子空地都种上草,他的院子是光光的水泥地,只有右边的一个角落有个小花园,走道都是用大理石铺的,看上去很豪华尊贵。他的房子的正门非常之大,足足可以开一辆轿车进去。除了正门之外,还有一专门供女士使用的门。进了正门,左右两边分别是大小客厅。家里灯火辉煌,走道铺有上等的青石,房间是纯羊毛地毯。我们在右边较大的一个客厅坐下。这个客厅呈长方型,顶棚有伊斯兰特色雕刻图案,环三面墙摆了三张长沙发,还有十张单人沙发,并配有茶几,十分考究。沙发和茶几的木头部分都漆成金黄色,显得很豪华。朋友让我坐在正中间的一张长沙发上,并说这是对客人的尊重。我说从电视上看到你们国王会见外国元首时都是让元首坐在单人沙发上的。他笑着说那是国际化的做法,并非沙特传统。几句寒喧之后,我便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礼物,并强调说是送给他太太的。他接下来并表示感谢。但他太太并未出来和我打个招呼,也没有见到他的三个孩子。
像所有的主人一样,他征求我喝点什么,我说具有沙特特色的,于是他推荐了咖啡,我想咖啡会有什么不同。不一会儿他便端出来一个大盘子。这套茶具十分考究,青铜茶壶的壶嘴细而长,活象丹顶鹤的脖子,青石茶杯象是中国人过去喝二锅头酒用的那样大小的杯,茶具的托盘雕有精细的花纹图案。朋友先给我斟了一杯,看起来他们没有碰杯的习惯,于是我自己先喝了一杯。这种咖啡颜色很清淡,就象茉莉花茶一样,但味道清香,口感很好。他说沙特人从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买来咖啡豆,自己炒制成这样清淡的咖啡。看来以后说咖啡时要特别小心是指哪里的咖啡。几杯沙特咖啡之后,朋友自豪地推荐他自家院子里种的一种茶。我自然也喝了几杯。其味道与其说是茶倒不如说是一种香料。不管是茶还是香料,反正我喜欢喝,一连喝了好几杯。朋友介绍说,当客人拿起杯轻轻晃几下,即表示客人喝足。我说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手里晃空杯子表示没有喝足,而且这样的举止很不文雅。于是我们俩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不知是因为那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流血冲突升级,还是他本人的兴趣,他饶有兴趣地问我作为一个中立的中国人,如何看待巴以问题。因为我对这个问题过去有过思考,于是不加思索地讲了一大通“我不知道圣经和古兰经里那块土地应该归犹太人还是巴勒斯坦人,但我知道那两个民族在那里共同生活了几千年。我不知道后来为什么犹太人丢了自己的国家,但我知道他们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西方大国的支持下恢复了国家,并在1967年的巴以战争中侵占了更多的阿拉伯土地,而且多年来邀请散失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国定居。与此同时,巴勒斯坦人丢了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处于以色列的控制之下,经济上也非常贫困。半个世纪以来,流血冲突从未间断。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和亲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听罢我这番大道理,朋友一边笑一边说“让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通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了强化我的观点,我用了一个沙特本国的例子“你们沙特阿拉伯的建国及其巩固以及以后的长久和平也不是因为国父阿齐兹国王当时从每一个部落娶一个公主为妻吗?”。朋友很客气地说我的观点很有趣,以前从未听说过。
不知不觉地我们已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忽然听到从厨房那边传来的敲击声。后来听别的朋友讲那样的敲击声是佣人告诉主人晚餐就绪。朋友说要过去看看。个把分钟便回来告诉我晚餐准备好了。我随即跟着他从客厅出来右转弯之后再左转弯便进了餐厅。餐厅的花岗岩地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波斯地毯。壁厨里摆满了沙特的装饰品。我坐下之后,发现在这样一个富裕家庭里,其餐桌竟然如此之小。朋友大概看出我在纳闷什么,于是解释道他们沙特人是坐在地毯上吃饭的,害怕我不习惯才临时找来个小桌子。我告诉他我生长在寒冷的中国内蒙古,从小就是坐在炕上盘着腿吃饭的。饭菜倒也简单,但以肉食为主。我很喜欢吃薄薄的阿拉伯饼。用过餐,朋友领我到另一间半圆形的客厅。客厅的左侧有通向二楼的楼梯。听见我说话,几个小孩从楼梯的扶手间好奇地探头探脑地窥视。我试图用刚学会的几句阿拉伯语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乐得一齐跑上了二楼。
之后我们回到原来的那个客厅继续喝茶聊天。这时已近十一点钟。但他太太始终未露面。我正想着是起身辞谢呢,还是应该主动地去和他太太打个招呼,朋友看出了我的神情,于是解释说,
“按沙特人习惯女主人是不和男客人打招呼的。即便是兄弟几家在一起用餐,男女也是分开的。平时女士都是遮着面的,所以他到现在还不知道他的两位嫂子和一位弟媳妇长的什么模样。”
于是我好奇地问他“在男女如此分隔的情况下,年轻人如何搞对象?”
“我们沙特人不象西方人那样搞对象,我们是由自己的母亲和姐妹替物色的。物色好之后,自己再去见女方的父母亲及女方本人。若双方满意即订婚和结婚”
我想这和过去中国的包办婚姻差不多。于是又附和了一句“其实中国以前的年轻人包括我父母亲也是如此认识,订婚和结婚的。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比如那时的离婚率就很低。”朋友听了之后很满意地付之一笑。
临行前,征得朋友的同意,我戴上他的头巾,在他家里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斋月之严格
我有一次去沙特,刚好是穆斯林的斋月。临行前我和几位同事都很担心我们的饮食。按穆斯林传统,斋月期间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时是绝对不能进食的,也不能喝水,口里也不能嚼什么。
好在同一公司的一位同事早几天到,他已摸索出一套如何对待白天不吃不喝的办法。我们下榻的旅馆早餐一直供应到上午十点。但从太阳升起前就用足有两米高颇象中国式的四扇屏风挡着餐厅门。餐厅的所有窗户都关着。从大厅里和街上是看不到餐厅里的任何活动。客人们可以随便进入餐厅用餐,只是大家都静悄悄,以尊重旅馆里其他穆斯林客人和当地沙特人。
在斋月期间,我们公司的正常上班时间是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为了避免白天受饿受渴,我们早晨故意晚一点吃早餐,一般都在八点到九点之间。除了早餐吃饱喝足外,我们偷偷在公文包里放一瓶水和一些巧克力。每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沙特人和其他穆斯林去祷告时,我们则躲在会议室里偷偷喝水,也有人吃巧克力。说实话,不吃东西倒也勉强支撑下来,但不喝水很难忍受。同公司的沙特同事们也知道我们在这样做。但只要我们不当着他们的面吃喝,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天中午等到沙特人去祷告时,我趁机嚼嚼口香糖,但我竟然忘记在他们祷告完毕回到会议室前吐出去。一位沙特同事看到我在嚼口香糖时半开玩笑地说我们都在禁避饮食,你却在嚼口香糖。于是乎我赶紧吐了出来。当天他们沙特人把这个事件当成了笑话来传。
斋月在沙特相当重要。除了各种宗教活动和礼仪外,其它方面颇象中国的春节前后。公司,商店和银行等都缩短工作和营业时间。公司一般上班时间是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商店和银行有两段营业时间,一般是下午两点到四点和晚上八点半至十二点半。餐馆白天是不准营业的,营业时间一般从太阳落山到临晨两点。我去的那次是十月份,太阳约五点半落山。穆斯林们在太阳落山后用餐,他们将这顿饭称做早餐(Breakfast)。然后在凌晨四点半祷告之前再吃一顿饭,他们将这顿饭称做晚餐。看起来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连吃饭也不例外。相应地沙特人晚上睡觉也分成两段,即他们的早餐与晚餐之间和凌晨祷告之后。据说有的年轻人第一时段是不睡觉的,但第二时段要睡到中午才起床。
我们看到斋月期间的首都利雅得晚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这样的情景直到凌晨两点半以后才渐渐趋于平静。沙特人晚上常有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餐馆也常常爆满。一天晚上公司的几位主管请我们出去吃饭。主人为了展示沙特的传统风味,专门请我们去一家典型的沙特餐馆。从我们旅馆所在的闹市区开车约十五分钟便到了。这家餐馆座落在一条商业街旁。从远处看,与别的餐馆和商店并无两样,也是霓虹灯招牌。但走近时就不一样了,其墙壁,顶棚和其它装饰都是仿照过去沙特农村的房子。其建筑布局颇象北京的四合院,但没有照壁遮挡大门。中间院子并不大,上面都铺着羊毛地毯。在沙特这个炎热少雨的国度,院子里铺地毯并不奇怪。在这家餐馆的院子里,还有一条约半尺宽的小溪沿房子四周缓缓地循环流动着,别有一番惬意。不过我想在水贵如油的沙特,若在过去一定是只有有钱人家才有这样的奢侈。我们顺着主人的引领来到角落的一间房子。我们仿照主人将鞋子脱在外面,然后进入房子席地而坐。房子里没有任何桌椅,只有四周靠墙的地方摆着几只骆驼鞍子做为装饰而已。我们进去之前,房子中间已摆放好饮料和小吃。主客均坐好后,大家互相寒暄一阵。之后几位沙特同事不时地看表。原来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用餐是有非常严格的时间的。我旁边坐的一位沙特同事掏出一张卡片来核对时间。那张卡片上有官方公布的日出,日落和其它祷告时间。这样的情景似乎象赛马一样,万事具备,只欠时间。约五点半,他们认为时间已到,于是纷纷帮客人倒咖啡。大家一边喝咖啡一边加些小吃。小吃种类并不多,但蜜枣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沙特人自称沙特产的蜜枣是中东地区最好的。过了约半小时,主人告诉我们祷告时间到了,于是他们到院子里,跪在地毯上,面向麦加的方向祷告起来。我们则留在原地静悄悄地喝茶。约十五分钟后,祷告完毕,主人请我们到另外一间房,原来正餐是在这间房子。这间房子的布置与格调和喝咖啡的那间房子基本相近,只是大了一点。我们进去之前,晚餐已摆好,大家坐下之后,主人向我们介绍每一道菜。沙特的饭菜多受周边国家的影响,特别是黎巴嫩,土耳其,埃及和伊朗。但典型的沙特饭菜中有几样是不可缺少的,比如羊肉和米饭,大米和牛奶煮的粥,薄薄的烤饼。正餐之后是喝茶。他们备有南亚的红茶和东亚的绿茶,而且是红色茶壶装红茶,绿色茶壶装绿茶,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品茶之后,餐馆服务员送上一个四角的容器,其形状颇象中国古代的鼎,但比鼎要细高而且要小得多,四角向外突出,底很浅。这容器里放着燃着的木炭,木炭上面放着香木。主人给我们演示如何将冒出来的香烟充满自己的衣服,这种香味一旦附着在衣服上经久不散。据主人介绍,这种香木十分昂贵,是从南亚地区,特别是缅甸和柬埔寨等地进口的。那种树需要长上千年才可用作香木。
斋月本来应是祷告感谢,灵命增长,生活祥和的一个月。可是斋月期间也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比如在下午五到六点钟,吵架,打架,和车祸等比平时要多得多。因为大家都要争取在五点半太阳落山时赶回家,特别是在六点钟之前赶回去祷告。所以沙特人把每年斋月期间太阳落山前后一小时称恼怒时间。
妇女之特殊
在沙特不可能不感受到妇女地位的特殊。我相信其特殊性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从下了飞机踏上沙特的土地的一刹那就可感受到妇女的特殊。成年妇女一律身着阿巴雅(Abaya)。这是一种黑色长袍,松松垮垮地从头裹到脚。其式样按其包裹程度大概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只露两个眼睛,其二是连眼睛也用一层薄薄黑纱遮着。对于后者,除了她们走路时偶尔露出脚外,其它身体部位什么都看不见。象其它服饰一样,黑色的阿巴雅也依其布料与做工而分层次与等级。有趣的是,尽管妇女们包裹得如此严密,但我发觉她们大多穿着拖鞋,而且不穿袜子。大概因为她们从小很少穿鞋,所以沙特妇女的脚显得特别大,走起路来,大而光的脚丫子显而易见。我想若在中国这是很不相称的打扮。我的朋友解释说这大概与沙特炎热的气候有关。在沙特,无论是穆斯林或其它信徒,成年妇女在公众场合必须穿阿巴雅。但除了沙特和其它海湾五国的妇女外,来自其它国家的成年妇女大多不遮面。若成年妇女在公众场合不穿阿巴雅,警察会干预,沙特人也会指责。顺便说一下,沙特却有专门监管宗教礼仪方面的警察。我亲眼看见一位白人妇女从计程车下来是一边往旅馆里走一边穿阿巴雅,其间自然露出西方妇女典型的坦胸露骨,而受到几位沙特男士的切切私语和暗地指责。我还发现,在公众场合沙特男士从不正视女士。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受自己文化传统的约束而养成的习惯,还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妇女也在同时看他们,以免有失尊严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不知道那些女士们是否隔着面纱在偷看男士们。若有其事,那对男士们也未免太不公平。但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大概这样的小节是不会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与任何兴趣。
一天我去新落成的王国中心(Kingdom Center)看看。据说这是沙特及海湾地区最高的建筑。其设计也特别新颖。最高的部分中间是空的,空的部分呈V字形。一位沙特朋友开玩笑地说,那座海湾地区最高的建筑之所以在最高部分设计成空的V字形,是为了让飞机顺利通过而不至于发生象美国纽约九一一惨剧。除最底层为停车场外,从地面开始的三层为商业中心(Shopping Mall),里面的建筑材料之豪华,我在其它地方还从未见过。商品当然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逛商店喜欢从最高层开始。于是我兴致勃勃地乘点梯想直奔三楼。但电梯停在二楼。我以为电梯出了毛病,于是走了几步去乘自动扶梯从二楼上三楼。当我正准备踏上自动扶梯时,却被守侯在那里的执勤人员挡驾。他指出三楼是专为妇女开设的,男士们不准上去。后来我发现每个电梯,自动扶梯和楼梯口都有执勤人员把关,以免男士冒然冲上去。触景生情,我又一次感受到沙特妇女地位的特殊。
刚去沙特时看到男女如此的隔离,我不禁好奇女士们在外面怎么用餐。后来发现这里所有的餐馆包括快餐店都有专门为女士们和家庭用餐的隔间。沙特的法律规定女士不能驾车。我曾好奇地问过我的朋友,沙特太太们是否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他说因为沙特家庭很大,平均每个家有4—5个小孩,所以太太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照顾小孩和操持家务。但邻居间太太们也常聚会。她们一起去祷告,还有去逛商店和购物等。当然出去时都是坐计程车。我发现沙特的计程车遍地都是。我想若按人均计算,沙特的计程车密度在世界上可能是最高的。
关于女士蒙面还有更有趣的故事。我曾问过几位沙特朋友关于女士们如何与亲戚朋友交往。他们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在家里,太太们与其它任何国家的太太一样。她们在自家里既不蒙面,也不穿阿巴雅。直系亲戚之间如姐妹,嫂子弟媳等与男士们在家庭聚会时可以不蒙面,但仍穿阿巴雅。但尽管如此亲密,也只是见面打个招呼,寒喧一阵子,然后男女各自到自己的客厅聊天,分别到自己的餐厅用餐。至于朋友之间,男女是不见面的。典型的沙特家都有两道门,分别供男女士使用。若朋友一家来作客,男女各走自己的门。男女主人也不必和异性客人打招呼。甚至最要好的多年的朋友也可能从未见过对方的妻子。我刚开始觉得这未免有点小题大作,把太太当成金娃娃一样包起来。但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传统习惯后,还是十分尊重他们的做法的。
大概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好奇沙特男人可以合法地娶四个太太。对此我向几位朋友询问过。事实确实如此。但现在社会上和生活中已不多见,特别是一位男士有四位太太。在我众多的沙特朋友中,只有一位有两个太太,听说还要再娶一个。按沙特人的习惯,太太们不住在一起。每位太太住单独的一套房。按伊斯兰教,丈夫应该对每位太太在经济,生活待遇,时间及感情上保持公平。这样在现代社会,对多数沙特人来说已不现实。在那些多妻的家庭中,太太们有时会有家庭聚会,但并不频繁。所以太太们之间很少发生直接矛盾冲突。若有间接争执时,她们会在先生的调停下按伊斯兰教规在家庭范围解决。据说各种争执是有的,但并不普遍,而且一般都能和平地解决。我想这大概是与中国过去的封建的多妻大家庭的最大区别之一。
绝大多数沙特妇女是不出去工作的。只有少数做一些特别的工作。因为沙特的学校也是男女生分开的。这样必须由女教员教女学生。还有医院里必须由女护士照顾女病人。但据说女医生和女护士可以为男病人看病和护理,但反过来则不可以。我想这又是男女不公平的一例。航空小姐大多是外籍女士,她们需戴头巾,但不遮面。除了那些特殊行业外,其它地方几乎看不到女性员工。我所供职的那个公司没有一位女性员工。从接待员,秘书和图书馆员到行政技术人员,都是清一色的男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里的服务性的,位置较低的工作绝大多数是来自周边国家的员工。在公司总部有十四层高的大楼里竟然没有一个女厕所。
租界之逍遥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国君主阿不杜拉。阿齐兹国王决定大举开发利用沙特的石油化工资源。从五十年代开始便有大批外国工程技术人员携家带口来沙特工作。不知是为了他们的生活方便,还是为了保护沙特人的宗教,习惯和传统,这些大公司在政府的协助下,开发修建了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居住区。居住区森严壁垒,进出只有一个大铁门,门卫24小时值班,就象一个大国的大使馆一样。普通沙特人不准进入这些区域,除非受邀作客。我有幸作为我公司的员工受邀身临其境。其运作和功能颇似解放前上海的外国人租界。说是租界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因为那里看不出任何沙特的传统与文化。那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住房还算考究。一楼有客厅,厨房,餐厅,办公室,和洗衣房,二楼有3—4间卧室,全部加起来约有200平方米。前后还有小院子,都种有花草。在水贵如油的沙特,这是很特别的。我在这个小区没有看到一位穿阿巴雅(Abaya)的女士。因为我去时是三月中旬,天气还不很热。据说在炎热的夏天,女士们和在美国一样穿短裤和T-恤衫。我曾问我的那位沙特朋友是否知道这样的情况。他说多数利雅得人都知道那些租界内的事。但他们觉得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租界内有游泳池,网球场和室内活动设施。可以想象,对于普通沙特人来说,妇女连脸都要遮起来,甚至亲戚朋友在一起时男女都要分开,而在这里男男女女都在同一游泳池戏水,那是多么大逆不道。租界内也没有统一的祷告时间,祷告时间内,商店和餐厅等照常营业。
那天晚上,我的同事邀我和他的邻居一家出去用餐。他们两位太太在出大门之前马上把阿巴雅(Abaya)穿上。但外国人通常不用遮面。除了租界外,据说还有专门为外国人子女办的学校,称国际学校,如美国学校,英国学校等。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各自按其学制和教学方法办学。高中毕业后多数学生回自己的国家上大学。在这样的外国学校里,学生和在自己的国家没有差别。男女学生也不用分开。女学生和女教员也不用遮面。但出了校门,就要遵守沙特规矩。
宗教之虔诚
据说梵蒂冈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两个宗教色彩最浓厚的国家。我以前去过梵蒂冈,略知天主教之清规戒律和其教徒之虔诚遵从。去过几次沙特之后,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一点不假。第一次去沙特之前,我对伊斯兰教没有多少了解,只知道他们不吃猪肉。在沙特工作期间,公司里的一位沙特朋友给我介绍了很多伊斯兰教的历史。据说伊斯兰教的最早的传教士默罕默德出生在红海边的麦加,并在那里传教。后因当地其它势力的反抗,被迫移居麦地那,他在那里继续传教直到去世,并埋葬在麦地那的附近。因而麦加和麦地那成为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有一年回国探亲,我从兰州乘火车去北京时,同一车厢的乘客多数是甘肃省的穆斯林,他们是去北京换乘包机去沙特朝圣的。据他们讲,有幸能去朝圣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事情。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去沙特的麦加和麦地那朝圣。在朝圣期间,沙特政府免费为朝圣者提供食宿。因而每年安排朝圣者的旅行,食宿和安全等成为沙特政府最大的公务之一。沙特政府有个朝圣部专管朝圣事务,当然还管其它宗教事务。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沙特国王的正式官方称呼是两个神圣的清真寺的监护人。既然默罕默德出生在沙特,穆斯林的圣地在沙特,连国王的称呼也与圣地的清真寺连在一起,那么沙特成为宗教最浓厚的伊斯兰国家也就不奇怪了。
我第一次强烈感受的宗教活动并不是在清真寺,而是在首都利雅得的地拉(Dira)商业区。我和两位美国来的同事在公司当地朋友的推荐下一同去地拉买金银首饰。我们转了不到半小时,才晚上六点多,突然听到街上的高音喇叭里传出象唱歌一样的声音。后来才知道那不是唱歌而是在念古兰经,以提醒人们祷告的时间就要到了。过了不几分钟,所有的金器首饰店统统关闭。因为那是第一次来沙特,我们原以为沙特的商店六点多一点就关门下班了。我们三人商量先在街上随便走走,然后坐计程车回旅馆。我们转了没多久,发现所有的商店又重新开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祷告时间,所有的活动都要停止。第二次来沙特时,我和本公司的两位同事一天晚上去一家伊朗人开的餐馆吃晚餐。用餐期间碰上了祷告时间。餐馆和商店一样,祷告时间内一切活动停止。门窗都关上,就象下了班一样。餐馆内的灯都关闭,只留着有客人餐桌上的几盏昏暗的灯。工作人员都去祷告去了。我正在纳闷是否可以继续用餐,陪我来的两位同事当中有一位是来自埃及的穆斯林,他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大声说话,静静吃饭是可以的。
后来在沙特住的时间长了,才知道他们的祷告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报纸上每天公布每个主要城市和地区的祷告时间。因为祷告时间是按太阳起落计算的,所以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祷告时间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城市每天的祷告时间也是不同的。比如首都利雅得在公历2002年3月14日的祷告时间为:4:44am(Fajr),6:04am(Sunrise),12:02pm(Dhuhr),3:28pm(Asr),6:02pm(Mashrib),7:32pm(Isha)。时间精确至分钟,可见其隆重程度。可以看得出,在祷告时间内,连街上的车辆和行人都明显的少了。除了自己家,沙特的公共场所如机场,饭店,公司和政府机构等都提供专门为祷告的场所。与基督徒不同的是,穆斯林在祷告之前先把脸,手和脚都洗的干干净净,然后跪在地上面朝麦加方向祷告。其样子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清明节和大年三十上祖坟祭奠祖先时的情景。我小时候一般只有清明节和大年三十才上祖坟。而穆斯林每天至少五次跪在地上祷告,可见其对伊斯兰教信仰的虔诚。我曾问过一位要好的沙特朋友如此频繁的祷告,那么在祷告时说什么。他说多数是念一段古兰经,但有时也象基督徒一样为具体的事情祷告,而很多情况下是默祷。
打工之辛酸
你若有机会去沙特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在沙特有许许多多来自其它国家的打工族。这些打工族多数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甚至远至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也有不少来自周边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如埃及,叙利亚,也门,黎巴嫩等。打工族从事的行业多数是计程车司机,清洁工,售货员,旅馆,餐馆和洗衣店服务人员,家庭佣人,公司的低级秘书和勤杂工,建筑工,搬运工等等。总而言之,是出苦力而挣钱少的工种。而且沙特和瑞士一样,雇主有权决定外国员工的工资和待遇而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由于沙特法律不允许外国人拥有房地产,据说除了餐馆和小商店外,也不允许外国人拥有生意,所以外国人在沙特作生意很难发展壮大。这里一个非常普遍的模式是从大公司到小商店,沙特人作老板,雇员多数是外国人。大公司的管理阶层(相当于中国的处级以上)几乎清一色是沙特人。这里外国人地位高的是大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多数是公司专门聘请来的,也有的是合资企业的外方代表。当然这部分人严格来讲不能算打工簇。
象在其它任何国家一样,打工族和当地人难免有些矛盾和冲突。我的一位沙特朋友特别提醒我,有的打工族不诚实,要加以小心。但我听到的更多的还是打工族对沙特人的抱怨,比如剥削他们,拖欠工资,甚至说沙特人很懒,如果没有打工族,这个国家难以支撑下去等等。看起来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穷与富,这不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阶级斗争理论的原始基础吗。我本人虽不关心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但对打工族的酸甜苦辣饶有兴趣。一位公司派来机场接我的计程车司机说他已在沙特工作了十几年。这人看起来有四十出头。他说太太和四个孩子都在自己的国家。他除了在沙特所需的最基本生活开支外,每月将剩余的钱约两千沙特里拉(折合人们币约五千元)全部寄回家。在他的国家全家每月开支只需五百左右里拉,剩余的全部存在银行。我恭维地说他在当地一定是富裕人家。他点点头露出满意的微笑。但他说唯一遗憾的是每两年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一次。平时也很少打电话回家,因为很贵。碰到的另一位较年轻的计程车司机就远比不上前一位。他每月只能给家里寄五百左右沙特里拉。不过他家只有妻子,一个小孩和母亲。在他的家乡全家只要三百里拉就够了。他本人住在利雅得的一个穷人区,与其他打工簇共八个人合租一个单元。这个单元有三个卧房,一个厕所带淋浴和一个厨房,总面积很小。他说房间很拥挤,但他强调平时都在外面跑车,回去只是睡觉而已,所以他并不在乎。他也是平均两年回去探亲一次。据说多数打工族都是这样。
听听他们打工之艰辛,在沙特这个世界上富有国家他们自己生活之清贫,以及对远在家乡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对这批打工族产生了同情。我真希望他们自己国家的政府,商家和所有有识之士能同心同力把自己的国家搞好。为广大庶民创造一个富有和温暖的家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正是这些便宜的劳工,使我每次去沙特都能享受贵族式的生活。到了旅馆有专人为我开门,提东西。在公司上班有专人为我端茶送水等。无庸质疑,这些打工族对沙特的经济和沙特人的生活贡献很大。
结束语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尽管沙特政府到目前为止还不给外国人签发旅游签证),沙特这个地方并没有多大吸引力,除非你是穆斯林去麦加和麦地那朝圣。但我每次作短期工作之后就盼望着下一次。很难说是因为那里有我的不少朋友,还是因为一种追求异样的心态。但我可以毫不掩饰地告诉读者我对沙特的历史,文化,宗教,和传统习惯等等充满浓厚的兴趣。
引子
提起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石油,沙漠,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穆斯林来朝圣的麦加和麦地那两个圣地。还有人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许多有趣的传统习惯,包括特殊的男女民族服饰和男士可合法地娶四个老婆等等。
我因工作关系(沙特到目前都不给外国人签发旅游签证),近年来多次进入沙特阿拉伯并在那里短期工作。其感受除了旅行,观光,饮食外,在沙特公司工作,与同事交朋友以及在沙特人家作客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有斋月期间的特殊感受。其中许多情节相信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我愿写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些感受。若其中提到的年代,姓名和名称,以及其它与事实有出入,作者愿负文责,也请读者见谅。
签证之困扰
我本人在一家沙特公司的美国分部供职,去沙特都是从美国休士顿启程飞经法国巴黎或德国法兰克福换乘飞机而抵沙特。进入沙特,除了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其它五国公民外,持任何其它护照的外国人都需入境签证。申请沙特的入境签证很简单,只要填写一页纸的表格即可。表格内容无非是姓名,出生年月日,地址,电话和一张照片。连申请理由一栏都设计得很小,也无需付任何附加材料。显然并不期望任何复杂的解释和证据。但我不知道因我是沙特公司在美国分部的雇员,还是任何人的申请都是如此之简单。
但申请表中有一项很特别,那就是申请人必须填写其宗教信仰。据我的沙特同事讲,几乎任何公文表格都有这一项。这不禁使我想起过去我们国内填表时的家庭出生和政治面貌。对于宗教信仰,我和众多炎黄子孙一样,视孔孟之道为哲学和文化,而非宗教信仰,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在宗教信仰那一栏填了无宗教信仰。第一次签证时,我把表格填好后交给秘书,第二天公司的勤务员上午交上申请表和我的护照,当天下午就得到了签证。签证是用阿拉伯文写的,我也读不懂写了些什么。好在入境日期和可滞留期是用阿拉伯数字写的,这也正是我唯一所关心的。
第二次签证时我当然还是如法炮制,宗教信仰那一栏仍填了无宗教信仰。不料这次出了问题。我公司的人事处官员在接到沙特驻休士顿领馆签证处的关于拒签的理由之后,亲自打电话给我。他用惊讶的口气问我是否由于笔误而填了无宗教信仰。我耐心地解释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中国的儒教道教和其它宗教的传入与发展,但他仍不得要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最后我强调我们中国人视孔孟之道为哲学和文化而非宗教信仰。若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无宗教信仰。那位沙特籍官员听了之后简直象晕倒似的,因为他无法理解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无任何宗教信仰。但他对我的解释也无可奈何。我们俩都无法说服对方。最后那位官员直接给我公司的总裁打了电话。该总裁随后给我的顶头上司打电话解释的很彻底,他说沙特政府不能给无宗教信仰的人颁发签证。该总裁熟悉中国的佛教和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建议将非宗教信仰更改为佛教。在我无异议的情况下,第二天便得到了签证。因这次签证有一段小插曲,而且这次公差非出不可,于是我拿到签证时高兴地告诉了我的上司。他如释重负地长叹了一口气之后好奇地问我第一次是怎么申请的。我说填写的内容两次一模一样。他随手拿过我的护照翻了起来。突然忍不住笑起来(我的上司能读阿拉伯文)。“你在笑什么”,我不解地问了一句。“你上次是基督徒,这次成了佛教徒”,他开玩笑似地说。我想上次经手的说不定是一位不十分严肃的签证官,他大概随手将我改成基督徒。反正我也看不懂阿拉伯文。这一段小插曲当时在我们公司成了笑话。其中一位穆斯林朋友说我下次去沙特时应该成为穆斯林。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后申请签证我规规矩矩地按第一次的纪录填写基督徒。出于好奇,我有一次真的填写为穆斯林,结果又出了麻烦。沙特驻休士顿领馆签证处的官员这次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核实,并且要我提供证件来证明我是穆斯林。我当然无任何证件,于是我还是实话实说告诉她我无宗教信仰。她也没有和我争辨,只是坚持要我告诉她我的宗教信仰。我告诉她除了犹太教之外,任何宗教都可以,最后还是以基督徒申请的。听说沙特是不允许任何犹太人进入其国土的。
作客之新奇
有一次一位要好的沙特朋友约我到他家作客,我欣然答应。我后来才听说,由于隐私和宗教等,沙特人很少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作客。有的外国人在沙特工作了很多年而从未涉足沙特人家。我带了一桶上等的铁观音茶叶,作为礼物送给女主人,铁桶上有中国传统绘画与图案。因我实在不知送什么以表谢意而又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我到首都利雅得的第二天早晨,我的朋友便打电话来约好当天晚上八点来旅馆接我到他家作客。我当时琢磨这究竟是吃饭还是喝茶。我不知道从旅馆到他家开车要多长时间,同时也不能一进门就吃饭。我想这顿饭也未免太晚了些,也许是喝茶吧。但出于对主人的尊重和对沙特传统习惯的好奇,我还是耐心地,几乎是饿着肚子等待着。
我的朋友八点钟准时来到旅馆接我。象多数沙特男士一样,他身着传统的白色长袍,头戴红白相间的头巾,上有两个黑圈固定在头上。这是沙特以及海湾其它五国男士最典型的民族服装。沙特男士的头巾有红白相间的和纯白色的两种。按他们的传统,在同一场合,戴纯白色头巾的人的身份和地位要比其他人高一些。不过据说这样的传统现在已不十分严格,除非在非常正式的场合。
在驾车的路上,朋友给我介绍了沿途的几处名胜。他还非常坦率地承认当地人驾车没有美国人那样礼貌,但他非常巧妙地没有直接谴责那些开计程车的外国人。我也发觉他们开车似乎象在中国有些城市,不讲礼貌,挤来挤去,经常按喇叭。当逼近他居住的区域时,从其建筑规格可以看得出那是个富人区。
“看起来你是个富人”,我开玩笑地说。
“你说对了,我的邻居是皇室的一个富裕王子”,他看起来较严肃地回答。
“真的吗?”我有点半信半疑。
“没有了,不过我很幸运能住在这个区”,他也很坦诚。
这里的房子独门独户,多数为乳白色,外形有强烈的伊斯兰风格,只是窗户很小,也很少,与房子的大小看起来并不相配。朋友介绍说这与沙特的炎热气候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厚厚的水泥院墙有三米之高并配有严实的大铁门。
我很不解地问我的朋友“据说沙特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为什么还需如此森严壁垒”
“你说得对,这里确实很安全,但这高墙是伊斯兰传统中的隐私。”他解释道。
“那邻居之间不是不容易交往了吗?”我推理性地又追问一句。
“我们这里的邻居通常不互相串门,但我们彼此都非常熟悉了解,因为我们每星期五都在同一清真寺祷告(穆斯林的星期五祷告相当于基督徒的星期日礼拜)”,他自豪地解释道。
进了他家的大门,右边是一个很大的帐篷,院子不算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不象美国的院子空地都种上草,他的院子是光光的水泥地,只有右边的一个角落有个小花园,走道都是用大理石铺的,看上去很豪华尊贵。他的房子的正门非常之大,足足可以开一辆轿车进去。除了正门之外,还有一专门供女士使用的门。进了正门,左右两边分别是大小客厅。家里灯火辉煌,走道铺有上等的青石,房间是纯羊毛地毯。我们在右边较大的一个客厅坐下。这个客厅呈长方型,顶棚有伊斯兰特色雕刻图案,环三面墙摆了三张长沙发,还有十张单人沙发,并配有茶几,十分考究。沙发和茶几的木头部分都漆成金黄色,显得很豪华。朋友让我坐在正中间的一张长沙发上,并说这是对客人的尊重。我说从电视上看到你们国王会见外国元首时都是让元首坐在单人沙发上的。他笑着说那是国际化的做法,并非沙特传统。几句寒喧之后,我便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礼物,并强调说是送给他太太的。他接下来并表示感谢。但他太太并未出来和我打个招呼,也没有见到他的三个孩子。
像所有的主人一样,他征求我喝点什么,我说具有沙特特色的,于是他推荐了咖啡,我想咖啡会有什么不同。不一会儿他便端出来一个大盘子。这套茶具十分考究,青铜茶壶的壶嘴细而长,活象丹顶鹤的脖子,青石茶杯象是中国人过去喝二锅头酒用的那样大小的杯,茶具的托盘雕有精细的花纹图案。朋友先给我斟了一杯,看起来他们没有碰杯的习惯,于是我自己先喝了一杯。这种咖啡颜色很清淡,就象茉莉花茶一样,但味道清香,口感很好。他说沙特人从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买来咖啡豆,自己炒制成这样清淡的咖啡。看来以后说咖啡时要特别小心是指哪里的咖啡。几杯沙特咖啡之后,朋友自豪地推荐他自家院子里种的一种茶。我自然也喝了几杯。其味道与其说是茶倒不如说是一种香料。不管是茶还是香料,反正我喜欢喝,一连喝了好几杯。朋友介绍说,当客人拿起杯轻轻晃几下,即表示客人喝足。我说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手里晃空杯子表示没有喝足,而且这样的举止很不文雅。于是我们俩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不知是因为那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流血冲突升级,还是他本人的兴趣,他饶有兴趣地问我作为一个中立的中国人,如何看待巴以问题。因为我对这个问题过去有过思考,于是不加思索地讲了一大通“我不知道圣经和古兰经里那块土地应该归犹太人还是巴勒斯坦人,但我知道那两个民族在那里共同生活了几千年。我不知道后来为什么犹太人丢了自己的国家,但我知道他们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西方大国的支持下恢复了国家,并在1967年的巴以战争中侵占了更多的阿拉伯土地,而且多年来邀请散失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返国定居。与此同时,巴勒斯坦人丢了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处于以色列的控制之下,经济上也非常贫困。半个世纪以来,流血冲突从未间断。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和亲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听罢我这番大道理,朋友一边笑一边说“让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通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了强化我的观点,我用了一个沙特本国的例子“你们沙特阿拉伯的建国及其巩固以及以后的长久和平也不是因为国父阿齐兹国王当时从每一个部落娶一个公主为妻吗?”。朋友很客气地说我的观点很有趣,以前从未听说过。
不知不觉地我们已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忽然听到从厨房那边传来的敲击声。后来听别的朋友讲那样的敲击声是佣人告诉主人晚餐就绪。朋友说要过去看看。个把分钟便回来告诉我晚餐准备好了。我随即跟着他从客厅出来右转弯之后再左转弯便进了餐厅。餐厅的花岗岩地上铺了一块很大的波斯地毯。壁厨里摆满了沙特的装饰品。我坐下之后,发现在这样一个富裕家庭里,其餐桌竟然如此之小。朋友大概看出我在纳闷什么,于是解释道他们沙特人是坐在地毯上吃饭的,害怕我不习惯才临时找来个小桌子。我告诉他我生长在寒冷的中国内蒙古,从小就是坐在炕上盘着腿吃饭的。饭菜倒也简单,但以肉食为主。我很喜欢吃薄薄的阿拉伯饼。用过餐,朋友领我到另一间半圆形的客厅。客厅的左侧有通向二楼的楼梯。听见我说话,几个小孩从楼梯的扶手间好奇地探头探脑地窥视。我试图用刚学会的几句阿拉伯语跟他们打招呼,他们乐得一齐跑上了二楼。
之后我们回到原来的那个客厅继续喝茶聊天。这时已近十一点钟。但他太太始终未露面。我正想着是起身辞谢呢,还是应该主动地去和他太太打个招呼,朋友看出了我的神情,于是解释说,
“按沙特人习惯女主人是不和男客人打招呼的。即便是兄弟几家在一起用餐,男女也是分开的。平时女士都是遮着面的,所以他到现在还不知道他的两位嫂子和一位弟媳妇长的什么模样。”
于是我好奇地问他“在男女如此分隔的情况下,年轻人如何搞对象?”
“我们沙特人不象西方人那样搞对象,我们是由自己的母亲和姐妹替物色的。物色好之后,自己再去见女方的父母亲及女方本人。若双方满意即订婚和结婚”
我想这和过去中国的包办婚姻差不多。于是又附和了一句“其实中国以前的年轻人包括我父母亲也是如此认识,订婚和结婚的。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比如那时的离婚率就很低。”朋友听了之后很满意地付之一笑。
临行前,征得朋友的同意,我戴上他的头巾,在他家里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斋月之严格
我有一次去沙特,刚好是穆斯林的斋月。临行前我和几位同事都很担心我们的饮食。按穆斯林传统,斋月期间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时是绝对不能进食的,也不能喝水,口里也不能嚼什么。
好在同一公司的一位同事早几天到,他已摸索出一套如何对待白天不吃不喝的办法。我们下榻的旅馆早餐一直供应到上午十点。但从太阳升起前就用足有两米高颇象中国式的四扇屏风挡着餐厅门。餐厅的所有窗户都关着。从大厅里和街上是看不到餐厅里的任何活动。客人们可以随便进入餐厅用餐,只是大家都静悄悄,以尊重旅馆里其他穆斯林客人和当地沙特人。
在斋月期间,我们公司的正常上班时间是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为了避免白天受饿受渴,我们早晨故意晚一点吃早餐,一般都在八点到九点之间。除了早餐吃饱喝足外,我们偷偷在公文包里放一瓶水和一些巧克力。每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沙特人和其他穆斯林去祷告时,我们则躲在会议室里偷偷喝水,也有人吃巧克力。说实话,不吃东西倒也勉强支撑下来,但不喝水很难忍受。同公司的沙特同事们也知道我们在这样做。但只要我们不当着他们的面吃喝,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天中午等到沙特人去祷告时,我趁机嚼嚼口香糖,但我竟然忘记在他们祷告完毕回到会议室前吐出去。一位沙特同事看到我在嚼口香糖时半开玩笑地说我们都在禁避饮食,你却在嚼口香糖。于是乎我赶紧吐了出来。当天他们沙特人把这个事件当成了笑话来传。
斋月在沙特相当重要。除了各种宗教活动和礼仪外,其它方面颇象中国的春节前后。公司,商店和银行等都缩短工作和营业时间。公司一般上班时间是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商店和银行有两段营业时间,一般是下午两点到四点和晚上八点半至十二点半。餐馆白天是不准营业的,营业时间一般从太阳落山到临晨两点。我去的那次是十月份,太阳约五点半落山。穆斯林们在太阳落山后用餐,他们将这顿饭称做早餐(Breakfast)。然后在凌晨四点半祷告之前再吃一顿饭,他们将这顿饭称做晚餐。看起来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连吃饭也不例外。相应地沙特人晚上睡觉也分成两段,即他们的早餐与晚餐之间和凌晨祷告之后。据说有的年轻人第一时段是不睡觉的,但第二时段要睡到中午才起床。
我们看到斋月期间的首都利雅得晚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这样的情景直到凌晨两点半以后才渐渐趋于平静。沙特人晚上常有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餐馆也常常爆满。一天晚上公司的几位主管请我们出去吃饭。主人为了展示沙特的传统风味,专门请我们去一家典型的沙特餐馆。从我们旅馆所在的闹市区开车约十五分钟便到了。这家餐馆座落在一条商业街旁。从远处看,与别的餐馆和商店并无两样,也是霓虹灯招牌。但走近时就不一样了,其墙壁,顶棚和其它装饰都是仿照过去沙特农村的房子。其建筑布局颇象北京的四合院,但没有照壁遮挡大门。中间院子并不大,上面都铺着羊毛地毯。在沙特这个炎热少雨的国度,院子里铺地毯并不奇怪。在这家餐馆的院子里,还有一条约半尺宽的小溪沿房子四周缓缓地循环流动着,别有一番惬意。不过我想在水贵如油的沙特,若在过去一定是只有有钱人家才有这样的奢侈。我们顺着主人的引领来到角落的一间房子。我们仿照主人将鞋子脱在外面,然后进入房子席地而坐。房子里没有任何桌椅,只有四周靠墙的地方摆着几只骆驼鞍子做为装饰而已。我们进去之前,房子中间已摆放好饮料和小吃。主客均坐好后,大家互相寒暄一阵。之后几位沙特同事不时地看表。原来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用餐是有非常严格的时间的。我旁边坐的一位沙特同事掏出一张卡片来核对时间。那张卡片上有官方公布的日出,日落和其它祷告时间。这样的情景似乎象赛马一样,万事具备,只欠时间。约五点半,他们认为时间已到,于是纷纷帮客人倒咖啡。大家一边喝咖啡一边加些小吃。小吃种类并不多,但蜜枣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沙特人自称沙特产的蜜枣是中东地区最好的。过了约半小时,主人告诉我们祷告时间到了,于是他们到院子里,跪在地毯上,面向麦加的方向祷告起来。我们则留在原地静悄悄地喝茶。约十五分钟后,祷告完毕,主人请我们到另外一间房,原来正餐是在这间房子。这间房子的布置与格调和喝咖啡的那间房子基本相近,只是大了一点。我们进去之前,晚餐已摆好,大家坐下之后,主人向我们介绍每一道菜。沙特的饭菜多受周边国家的影响,特别是黎巴嫩,土耳其,埃及和伊朗。但典型的沙特饭菜中有几样是不可缺少的,比如羊肉和米饭,大米和牛奶煮的粥,薄薄的烤饼。正餐之后是喝茶。他们备有南亚的红茶和东亚的绿茶,而且是红色茶壶装红茶,绿色茶壶装绿茶,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品茶之后,餐馆服务员送上一个四角的容器,其形状颇象中国古代的鼎,但比鼎要细高而且要小得多,四角向外突出,底很浅。这容器里放着燃着的木炭,木炭上面放着香木。主人给我们演示如何将冒出来的香烟充满自己的衣服,这种香味一旦附着在衣服上经久不散。据主人介绍,这种香木十分昂贵,是从南亚地区,特别是缅甸和柬埔寨等地进口的。那种树需要长上千年才可用作香木。
斋月本来应是祷告感谢,灵命增长,生活祥和的一个月。可是斋月期间也有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比如在下午五到六点钟,吵架,打架,和车祸等比平时要多得多。因为大家都要争取在五点半太阳落山时赶回家,特别是在六点钟之前赶回去祷告。所以沙特人把每年斋月期间太阳落山前后一小时称恼怒时间。
妇女之特殊
在沙特不可能不感受到妇女地位的特殊。我相信其特殊性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从下了飞机踏上沙特的土地的一刹那就可感受到妇女的特殊。成年妇女一律身着阿巴雅(Abaya)。这是一种黑色长袍,松松垮垮地从头裹到脚。其式样按其包裹程度大概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只露两个眼睛,其二是连眼睛也用一层薄薄黑纱遮着。对于后者,除了她们走路时偶尔露出脚外,其它身体部位什么都看不见。象其它服饰一样,黑色的阿巴雅也依其布料与做工而分层次与等级。有趣的是,尽管妇女们包裹得如此严密,但我发觉她们大多穿着拖鞋,而且不穿袜子。大概因为她们从小很少穿鞋,所以沙特妇女的脚显得特别大,走起路来,大而光的脚丫子显而易见。我想若在中国这是很不相称的打扮。我的朋友解释说这大概与沙特炎热的气候有关。在沙特,无论是穆斯林或其它信徒,成年妇女在公众场合必须穿阿巴雅。但除了沙特和其它海湾五国的妇女外,来自其它国家的成年妇女大多不遮面。若成年妇女在公众场合不穿阿巴雅,警察会干预,沙特人也会指责。顺便说一下,沙特却有专门监管宗教礼仪方面的警察。我亲眼看见一位白人妇女从计程车下来是一边往旅馆里走一边穿阿巴雅,其间自然露出西方妇女典型的坦胸露骨,而受到几位沙特男士的切切私语和暗地指责。我还发现,在公众场合沙特男士从不正视女士。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受自己文化传统的约束而养成的习惯,还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妇女也在同时看他们,以免有失尊严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不知道那些女士们是否隔着面纱在偷看男士们。若有其事,那对男士们也未免太不公平。但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大概这样的小节是不会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与任何兴趣。
一天我去新落成的王国中心(Kingdom Center)看看。据说这是沙特及海湾地区最高的建筑。其设计也特别新颖。最高的部分中间是空的,空的部分呈V字形。一位沙特朋友开玩笑地说,那座海湾地区最高的建筑之所以在最高部分设计成空的V字形,是为了让飞机顺利通过而不至于发生象美国纽约九一一惨剧。除最底层为停车场外,从地面开始的三层为商业中心(Shopping Mall),里面的建筑材料之豪华,我在其它地方还从未见过。商品当然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逛商店喜欢从最高层开始。于是我兴致勃勃地乘点梯想直奔三楼。但电梯停在二楼。我以为电梯出了毛病,于是走了几步去乘自动扶梯从二楼上三楼。当我正准备踏上自动扶梯时,却被守侯在那里的执勤人员挡驾。他指出三楼是专为妇女开设的,男士们不准上去。后来我发现每个电梯,自动扶梯和楼梯口都有执勤人员把关,以免男士冒然冲上去。触景生情,我又一次感受到沙特妇女地位的特殊。
刚去沙特时看到男女如此的隔离,我不禁好奇女士们在外面怎么用餐。后来发现这里所有的餐馆包括快餐店都有专门为女士们和家庭用餐的隔间。沙特的法律规定女士不能驾车。我曾好奇地问过我的朋友,沙特太太们是否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他说因为沙特家庭很大,平均每个家有4—5个小孩,所以太太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照顾小孩和操持家务。但邻居间太太们也常聚会。她们一起去祷告,还有去逛商店和购物等。当然出去时都是坐计程车。我发现沙特的计程车遍地都是。我想若按人均计算,沙特的计程车密度在世界上可能是最高的。
关于女士蒙面还有更有趣的故事。我曾问过几位沙特朋友关于女士们如何与亲戚朋友交往。他们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在家里,太太们与其它任何国家的太太一样。她们在自家里既不蒙面,也不穿阿巴雅。直系亲戚之间如姐妹,嫂子弟媳等与男士们在家庭聚会时可以不蒙面,但仍穿阿巴雅。但尽管如此亲密,也只是见面打个招呼,寒喧一阵子,然后男女各自到自己的客厅聊天,分别到自己的餐厅用餐。至于朋友之间,男女是不见面的。典型的沙特家都有两道门,分别供男女士使用。若朋友一家来作客,男女各走自己的门。男女主人也不必和异性客人打招呼。甚至最要好的多年的朋友也可能从未见过对方的妻子。我刚开始觉得这未免有点小题大作,把太太当成金娃娃一样包起来。但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传统习惯后,还是十分尊重他们的做法的。
大概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好奇沙特男人可以合法地娶四个太太。对此我向几位朋友询问过。事实确实如此。但现在社会上和生活中已不多见,特别是一位男士有四位太太。在我众多的沙特朋友中,只有一位有两个太太,听说还要再娶一个。按沙特人的习惯,太太们不住在一起。每位太太住单独的一套房。按伊斯兰教,丈夫应该对每位太太在经济,生活待遇,时间及感情上保持公平。这样在现代社会,对多数沙特人来说已不现实。在那些多妻的家庭中,太太们有时会有家庭聚会,但并不频繁。所以太太们之间很少发生直接矛盾冲突。若有间接争执时,她们会在先生的调停下按伊斯兰教规在家庭范围解决。据说各种争执是有的,但并不普遍,而且一般都能和平地解决。我想这大概是与中国过去的封建的多妻大家庭的最大区别之一。
绝大多数沙特妇女是不出去工作的。只有少数做一些特别的工作。因为沙特的学校也是男女生分开的。这样必须由女教员教女学生。还有医院里必须由女护士照顾女病人。但据说女医生和女护士可以为男病人看病和护理,但反过来则不可以。我想这又是男女不公平的一例。航空小姐大多是外籍女士,她们需戴头巾,但不遮面。除了那些特殊行业外,其它地方几乎看不到女性员工。我所供职的那个公司没有一位女性员工。从接待员,秘书和图书馆员到行政技术人员,都是清一色的男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里的服务性的,位置较低的工作绝大多数是来自周边国家的员工。在公司总部有十四层高的大楼里竟然没有一个女厕所。
租界之逍遥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国君主阿不杜拉。阿齐兹国王决定大举开发利用沙特的石油化工资源。从五十年代开始便有大批外国工程技术人员携家带口来沙特工作。不知是为了他们的生活方便,还是为了保护沙特人的宗教,习惯和传统,这些大公司在政府的协助下,开发修建了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居住区。居住区森严壁垒,进出只有一个大铁门,门卫24小时值班,就象一个大国的大使馆一样。普通沙特人不准进入这些区域,除非受邀作客。我有幸作为我公司的员工受邀身临其境。其运作和功能颇似解放前上海的外国人租界。说是租界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因为那里看不出任何沙特的传统与文化。那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住房还算考究。一楼有客厅,厨房,餐厅,办公室,和洗衣房,二楼有3—4间卧室,全部加起来约有200平方米。前后还有小院子,都种有花草。在水贵如油的沙特,这是很特别的。我在这个小区没有看到一位穿阿巴雅(Abaya)的女士。因为我去时是三月中旬,天气还不很热。据说在炎热的夏天,女士们和在美国一样穿短裤和T-恤衫。我曾问我的那位沙特朋友是否知道这样的情况。他说多数利雅得人都知道那些租界内的事。但他们觉得那是另外一个世界。租界内有游泳池,网球场和室内活动设施。可以想象,对于普通沙特人来说,妇女连脸都要遮起来,甚至亲戚朋友在一起时男女都要分开,而在这里男男女女都在同一游泳池戏水,那是多么大逆不道。租界内也没有统一的祷告时间,祷告时间内,商店和餐厅等照常营业。
那天晚上,我的同事邀我和他的邻居一家出去用餐。他们两位太太在出大门之前马上把阿巴雅(Abaya)穿上。但外国人通常不用遮面。除了租界外,据说还有专门为外国人子女办的学校,称国际学校,如美国学校,英国学校等。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各自按其学制和教学方法办学。高中毕业后多数学生回自己的国家上大学。在这样的外国学校里,学生和在自己的国家没有差别。男女学生也不用分开。女学生和女教员也不用遮面。但出了校门,就要遵守沙特规矩。
宗教之虔诚
据说梵蒂冈和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两个宗教色彩最浓厚的国家。我以前去过梵蒂冈,略知天主教之清规戒律和其教徒之虔诚遵从。去过几次沙特之后,我觉得这样的说法一点不假。第一次去沙特之前,我对伊斯兰教没有多少了解,只知道他们不吃猪肉。在沙特工作期间,公司里的一位沙特朋友给我介绍了很多伊斯兰教的历史。据说伊斯兰教的最早的传教士默罕默德出生在红海边的麦加,并在那里传教。后因当地其它势力的反抗,被迫移居麦地那,他在那里继续传教直到去世,并埋葬在麦地那的附近。因而麦加和麦地那成为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有一年回国探亲,我从兰州乘火车去北京时,同一车厢的乘客多数是甘肃省的穆斯林,他们是去北京换乘包机去沙特朝圣的。据他们讲,有幸能去朝圣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事情。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去沙特的麦加和麦地那朝圣。在朝圣期间,沙特政府免费为朝圣者提供食宿。因而每年安排朝圣者的旅行,食宿和安全等成为沙特政府最大的公务之一。沙特政府有个朝圣部专管朝圣事务,当然还管其它宗教事务。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沙特国王的正式官方称呼是两个神圣的清真寺的监护人。既然默罕默德出生在沙特,穆斯林的圣地在沙特,连国王的称呼也与圣地的清真寺连在一起,那么沙特成为宗教最浓厚的伊斯兰国家也就不奇怪了。
我第一次强烈感受的宗教活动并不是在清真寺,而是在首都利雅得的地拉(Dira)商业区。我和两位美国来的同事在公司当地朋友的推荐下一同去地拉买金银首饰。我们转了不到半小时,才晚上六点多,突然听到街上的高音喇叭里传出象唱歌一样的声音。后来才知道那不是唱歌而是在念古兰经,以提醒人们祷告的时间就要到了。过了不几分钟,所有的金器首饰店统统关闭。因为那是第一次来沙特,我们原以为沙特的商店六点多一点就关门下班了。我们三人商量先在街上随便走走,然后坐计程车回旅馆。我们转了没多久,发现所有的商店又重新开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祷告时间,所有的活动都要停止。第二次来沙特时,我和本公司的两位同事一天晚上去一家伊朗人开的餐馆吃晚餐。用餐期间碰上了祷告时间。餐馆和商店一样,祷告时间内一切活动停止。门窗都关上,就象下了班一样。餐馆内的灯都关闭,只留着有客人餐桌上的几盏昏暗的灯。工作人员都去祷告去了。我正在纳闷是否可以继续用餐,陪我来的两位同事当中有一位是来自埃及的穆斯林,他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大声说话,静静吃饭是可以的。
后来在沙特住的时间长了,才知道他们的祷告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报纸上每天公布每个主要城市和地区的祷告时间。因为祷告时间是按太阳起落计算的,所以每个城市,每个地区的祷告时间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城市每天的祷告时间也是不同的。比如首都利雅得在公历2002年3月14日的祷告时间为:4:44am(Fajr),6:04am(Sunrise),12:02pm(Dhuhr),3:28pm(Asr),6:02pm(Mashrib),7:32pm(Isha)。时间精确至分钟,可见其隆重程度。可以看得出,在祷告时间内,连街上的车辆和行人都明显的少了。除了自己家,沙特的公共场所如机场,饭店,公司和政府机构等都提供专门为祷告的场所。与基督徒不同的是,穆斯林在祷告之前先把脸,手和脚都洗的干干净净,然后跪在地上面朝麦加方向祷告。其样子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清明节和大年三十上祖坟祭奠祖先时的情景。我小时候一般只有清明节和大年三十才上祖坟。而穆斯林每天至少五次跪在地上祷告,可见其对伊斯兰教信仰的虔诚。我曾问过一位要好的沙特朋友如此频繁的祷告,那么在祷告时说什么。他说多数是念一段古兰经,但有时也象基督徒一样为具体的事情祷告,而很多情况下是默祷。
打工之辛酸
你若有机会去沙特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在沙特有许许多多来自其它国家的打工族。这些打工族多数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甚至远至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也有不少来自周边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如埃及,叙利亚,也门,黎巴嫩等。打工族从事的行业多数是计程车司机,清洁工,售货员,旅馆,餐馆和洗衣店服务人员,家庭佣人,公司的低级秘书和勤杂工,建筑工,搬运工等等。总而言之,是出苦力而挣钱少的工种。而且沙特和瑞士一样,雇主有权决定外国员工的工资和待遇而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由于沙特法律不允许外国人拥有房地产,据说除了餐馆和小商店外,也不允许外国人拥有生意,所以外国人在沙特作生意很难发展壮大。这里一个非常普遍的模式是从大公司到小商店,沙特人作老板,雇员多数是外国人。大公司的管理阶层(相当于中国的处级以上)几乎清一色是沙特人。这里外国人地位高的是大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多数是公司专门聘请来的,也有的是合资企业的外方代表。当然这部分人严格来讲不能算打工簇。
象在其它任何国家一样,打工族和当地人难免有些矛盾和冲突。我的一位沙特朋友特别提醒我,有的打工族不诚实,要加以小心。但我听到的更多的还是打工族对沙特人的抱怨,比如剥削他们,拖欠工资,甚至说沙特人很懒,如果没有打工族,这个国家难以支撑下去等等。看起来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穷与富,这不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阶级斗争理论的原始基础吗。我本人虽不关心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但对打工族的酸甜苦辣饶有兴趣。一位公司派来机场接我的计程车司机说他已在沙特工作了十几年。这人看起来有四十出头。他说太太和四个孩子都在自己的国家。他除了在沙特所需的最基本生活开支外,每月将剩余的钱约两千沙特里拉(折合人们币约五千元)全部寄回家。在他的国家全家每月开支只需五百左右里拉,剩余的全部存在银行。我恭维地说他在当地一定是富裕人家。他点点头露出满意的微笑。但他说唯一遗憾的是每两年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一次。平时也很少打电话回家,因为很贵。碰到的另一位较年轻的计程车司机就远比不上前一位。他每月只能给家里寄五百左右沙特里拉。不过他家只有妻子,一个小孩和母亲。在他的家乡全家只要三百里拉就够了。他本人住在利雅得的一个穷人区,与其他打工簇共八个人合租一个单元。这个单元有三个卧房,一个厕所带淋浴和一个厨房,总面积很小。他说房间很拥挤,但他强调平时都在外面跑车,回去只是睡觉而已,所以他并不在乎。他也是平均两年回去探亲一次。据说多数打工族都是这样。
听听他们打工之艰辛,在沙特这个世界上富有国家他们自己生活之清贫,以及对远在家乡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对这批打工族产生了同情。我真希望他们自己国家的政府,商家和所有有识之士能同心同力把自己的国家搞好。为广大庶民创造一个富有和温暖的家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正是这些便宜的劳工,使我每次去沙特都能享受贵族式的生活。到了旅馆有专人为我开门,提东西。在公司上班有专人为我端茶送水等。无庸质疑,这些打工族对沙特的经济和沙特人的生活贡献很大。
结束语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尽管沙特政府到目前为止还不给外国人签发旅游签证),沙特这个地方并没有多大吸引力,除非你是穆斯林去麦加和麦地那朝圣。但我每次作短期工作之后就盼望着下一次。很难说是因为那里有我的不少朋友,还是因为一种追求异样的心态。但我可以毫不掩饰地告诉读者我对沙特的历史,文化,宗教,和传统习惯等等充满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