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灵和墓地的秘密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灵和墓地的秘密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灵和墓地的秘密
2018-05-31 11:23:09
来源:一览扶桑 作者: 谷川健一
关键词:日本文化 点击: 我要评论
在日本各地都有被称为“神林”的圣地,这是迎神祭拜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由此可见,这朴树是特意种植的。“二十三神林”的祭祀活动于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二十三日举行,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晚上的祭祀活动又称为“二十三夜祭祀”,“二十三神林”中的“二十三”应该就出自于此。根据金田久璋的研究,“二十三神林”是祭祀开拓大岛半岛的二十四家先祖的圣地,被认为与埋葬地和古坟有很深的关系。当地人认为,在这里被祭祀的祖灵神为“荒御魂”,这里与“森殿”一样,报应性极强,不可冒犯。现今还保存着的“二十三神林”有三十二处,其中“真多”又称为“真多墓地”。在进一步调查“浜祢神林”一角的“浜祢遗址”的时候,出土了人的骸骨。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用来迎神祭拜举行祭祀活动的祭场与墓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岛根县八束郡的美保关町万原,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七日举行祭祀活动。那天,各家各户拿着稻草共同编制一条长三米左右的稻草蛇,然后将其卷到神树上。之后,大家一起聚集到头家,共同制作十二根祭神驱邪幡,将其摆放在地板上,由神官进行“祓除”。随后,用醋拌萝卜丝和酒举行宴会。之后,大家拿着祭神驱邪幡、椭圆形年糕、神酒等到神树面前举行祭祀大典。祭典结束之后,大家将祭神驱邪幡放到稻草蛇身上,整个祭祀活动结束。这个神树的附近就是御前谷。

  同样,在岛根县出云市延田的釜石谷,也举行类似的祭祀活动,由七户人家轮流做头家。十一月二十日的早上,各家各户聚到头家,一起编织稻草绳,将其放到地板上;然后喝酒举行小宴会,之后招来神官,扛着祭神驱邪幡举行祭祀活动;最后将稻草绳卷到代表恶神的神树上,一番拜祭之后祭祀活动结束,大家散会各自回家。

  白石昭臣说:这个恶神的拜祭活动中值得注目的是祭典之前的宴会活动,这让人想起埋葬习俗中的“食别”。在这些祭祀活动中,聚餐(宴会)一律都不是在祭典之后,而是在祭典举行之前。这多少让人想到亡灵——祖灵祭。这样的例子在美保关町一带和出云山间部一带都能见到(《山阴地方的神林恶神·大元神》)。

  从日本各地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祭场和墓地之间确实有关联,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在这些祭场当中,称为“神林”的很多,所谓的神林不是茂密的森林,只是长着几棵树。这些树就是神灵从天而降时用来化身的对象,《万叶集》里就有几处将神社称为“神林”。没有山门,没有前殿,也没有正殿,只要有几棵特定的象征神的标志性树木,该地就可以称为“神林”。

  冲绳的“御岳”也只不过是一片四周摆放着一些小石子以示圣域的空地,当然,空地的四周种有被当作神灵附身的蒲葵、琉球九节木等树木。“御岳”本身是从日本本土传来的借用语,所以可以推断更远古一点的时代应该也是使用“神林”这个词的。《思草纸》里就出现了“首里神林”“真玉神林”这样的名称,这里的“神林”与“御岳”一样虽然有的确实位于高地,但也有很多位于平地上。

  据《日本书纪》记载,崇神天皇六年(公元前92年),大和的笠缝村举行了祭祀天照大神的活动,设立了神篱(神灵降临的场所)。现在一般认为,笠缝村在桧原神社院内。桧原神社既没有前殿,也没有正殿,三轮山就是其神体(祭拜对象)。虽然现在那里有了山门,但是在过去多个时代连山门都是不必要的。

  神篱是指神灵降临的场所,通常情况下用常绿树暂时将其围起来,祭祀结束之后马上就拆毁。发展到后来,就在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搭建一个临时小屋,临时小屋也是祭祀活动一结束就马上拆毁。但是再往后发展,这个临时小屋就不再拆了,而是保留下来——这就是社(神社)的原型。“社”本来是指祭祀的时候用来搭建临时小屋的那片地方,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用来表示现在的神社了。

  与神社相关的还有一个词,那就是“宫”(miya)。“宫”最开始指的是祭神的庭院,并不一定要有建筑物才称为“宫”。《日本书纪》中记载敏达天皇十四年(585年)八月的那部分条文中就出现了“王之庭”这样的词语。

  在冲绳,现在还把庭院称为“宫”。在位于冲绳本岛东南面的久高岛,当地人将举行祭祀活动的广场称为“御殿庭”。御殿指的是建在祭场的建筑物,虽然跟祭神时的祭场是一样的,但是一开始并不是常设的。久高岛每隔十二年举行一次神女洗礼节,在举行活动的前一天要搭建临时小屋,活动期间神女们就待在这个临时小屋中闭门不出,但是等到祭祀活动一结束,这个临时搭建的小屋马上就会拆除。有一些学者认为“宫”可以理解为“御屋”,但是我认为这并没有表达出它的原始含义。“宫”其实最开始指的是祭神时的广场,后来才被用来指搭建在广场上的临时小屋。

责任编辑: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灵和墓地的秘密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灵和墓地的秘密

2018-05-31 11:23:09
来源:一览扶桑 作者: 谷川健一
在日本各地都有被称为“神林”的圣地,这是迎神祭拜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死者的灵魂变成死灵,人们最开始是很畏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死灵变成了祖灵并逐渐升格为神。其实,死灵与祖灵(神)这两者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在日本各地都有被称为“神林”的圣地,这是迎神祭拜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很多时候,这种祭神的场所原本就是墓地,或者就在墓地的旁边。

  在冲绳有被称为“御岳”“御城”的地方,那里也是专门用来迎神祭拜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但是根据仲松弥秀的研究,古代冲绳的村落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在远古时代就是村子的墓地。在位于石灰岩地域的现今依然留存的冲绳的“御岳”“御城”里也发现了古代人的骸骨,这些骸骨应该就是那里原始村落的开拓者、巫女或者村里有权阶层的人死后的骸骨。

u=1416677361,1248819500&fm=27&gp=0.jpg

  另外,根据小野重朗的研究,在萨摩、大隅半岛一带有一百多个“森殿”。它是当地一个门(kado)姓氏的农户家族(同姓一族)举行迎神祭拜活动的场所。所谓“森殿”,就是指他们宅基地旁边一处有栎树、橡树、亚纲或楠木等大树的地方。“森殿”是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只有在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人才能进去,平时不得入内。即便是枯枝树叶掉落在地上,也没有人去捡拾当作柴薪来用。据说只要带回或者焚烧哪怕一片树叶,马上就会遭到报应。

  小野先生认为,这是人们对于亡灵的一种恐惧心理。在这些被称为“森殿”的地方,有古墓石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也有很多“森殿”就在墓地的附近。所以小野先生推断,“森殿”的原型也许就是墓地或者靠近墓地,是为了迎接亡灵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他还推测,墓地的死者也许并不一定是建墓者亲兄弟之类的至亲,或许只是某个给建墓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的人。小野先生关于“森殿”的研究与仲松先生关于“御岳”的见解有相通之处。

  小野先生还进一步分析:古代的人在死者的遗骸上堆上泥土,或者为了供养的方便而在死者的遗骸上培土,然后在上面种上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树木,“森殿”中的“森”应该就来源于这种民俗,最初是来源于培土,但是后来中心转移到了培土上面的树上(《民俗神的系谱》)。有一种观点认为“森”就是日本神社的起源。

  在种子岛也有一百个左右类似“森殿”的“神山”(也称为伽蓝山”)。这里的“神山”原本并没有寺庙,也没有山,而是跟“森殿”一样只是一片树林。根据下野敏见的研究,“神山”最初都在田地的旁边或者住宅的附近,人们开垦田地的时候不得不把那里喜欢作祟的恶灵迁移到别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祭祀这些恶灵的同时也一并祭拜起当初那些开荒拓地的祖先来。与“森殿”一样,“神山”也是非常容易遭到报应的圣地,任何人都不得砍伐那里的树木,也禁止入内(《关于“神山”的各种疑问》)。

  在考察“御岳”“森殿”“神山”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了对马、壹岐的“矢房”,以及被称为“茂地”的圣地。据说只要一踏入那里就会遭到报应。特别是对马的阿连被称为“御日照样”(太阳神)的地方尤其如此,除了祭祀,任何人都不得入内。虽然永留久惠认为对马的神社与古坟的分布是一致的,从阿连的七个“茂地”中的一处,也确确实实发掘出了古坟时代的石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矢房”是古代村民为祖先的亡灵祈冥福的地方。“矢房”与“野菩萨”同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暗示了“矢房”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埋葬死者的墓地。“矢房”在对马、壹岐两地最多,在长崎、佐贺、熊本、鹿儿岛等处也有,一般分布在各县的西面。

  虽然这些地方多位于黑潮流过的海岸,但是也延伸到了若狭大岛。二十多年前我去若狭实地探访“二十三神林”的时候,向导若松贺六告诉我,“二十三神林”里面除了有楠木、山茶树之外,夹杂在这些树中间的还有俗称为榆树的一种朴树。这种现象除了“二十三神林”之外其他地方都很少见。

  由此可见,这朴树是特意种植的。“二十三神林”的祭祀活动于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二十三日举行,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晚上的祭祀活动又称为“二十三夜祭祀”,“二十三神林”中的“二十三”应该就出自于此。根据金田久璋的研究,“二十三神林”是祭祀开拓大岛半岛的二十四家先祖的圣地,被认为与埋葬地和古坟有很深的关系。当地人认为,在这里被祭祀的祖灵神为“荒御魂”,这里与“森殿”一样,报应性极强,不可冒犯。现今还保存着的“二十三神林”有三十二处,其中“真多”又称为“真多墓地”。在进一步调查“浜祢神林”一角的“浜祢遗址”的时候,出土了人的骸骨。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用来迎神祭拜举行祭祀活动的祭场与墓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岛根县八束郡的美保关町万原,每年的十一月二十七日举行祭祀活动。那天,各家各户拿着稻草共同编制一条长三米左右的稻草蛇,然后将其卷到神树上。之后,大家一起聚集到头家,共同制作十二根祭神驱邪幡,将其摆放在地板上,由神官进行“祓除”。随后,用醋拌萝卜丝和酒举行宴会。之后,大家拿着祭神驱邪幡、椭圆形年糕、神酒等到神树面前举行祭祀大典。祭典结束之后,大家将祭神驱邪幡放到稻草蛇身上,整个祭祀活动结束。这个神树的附近就是御前谷。

  同样,在岛根县出云市延田的釜石谷,也举行类似的祭祀活动,由七户人家轮流做头家。十一月二十日的早上,各家各户聚到头家,一起编织稻草绳,将其放到地板上;然后喝酒举行小宴会,之后招来神官,扛着祭神驱邪幡举行祭祀活动;最后将稻草绳卷到代表恶神的神树上,一番拜祭之后祭祀活动结束,大家散会各自回家。

  白石昭臣说:这个恶神的拜祭活动中值得注目的是祭典之前的宴会活动,这让人想起埋葬习俗中的“食别”。在这些祭祀活动中,聚餐(宴会)一律都不是在祭典之后,而是在祭典举行之前。这多少让人想到亡灵——祖灵祭。这样的例子在美保关町一带和出云山间部一带都能见到(《山阴地方的神林恶神·大元神》)。

  从日本各地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祭场和墓地之间确实有关联,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在这些祭场当中,称为“神林”的很多,所谓的神林不是茂密的森林,只是长着几棵树。这些树就是神灵从天而降时用来化身的对象,《万叶集》里就有几处将神社称为“神林”。没有山门,没有前殿,也没有正殿,只要有几棵特定的象征神的标志性树木,该地就可以称为“神林”。

  冲绳的“御岳”也只不过是一片四周摆放着一些小石子以示圣域的空地,当然,空地的四周种有被当作神灵附身的蒲葵、琉球九节木等树木。“御岳”本身是从日本本土传来的借用语,所以可以推断更远古一点的时代应该也是使用“神林”这个词的。《思草纸》里就出现了“首里神林”“真玉神林”这样的名称,这里的“神林”与“御岳”一样虽然有的确实位于高地,但也有很多位于平地上。

  据《日本书纪》记载,崇神天皇六年(公元前92年),大和的笠缝村举行了祭祀天照大神的活动,设立了神篱(神灵降临的场所)。现在一般认为,笠缝村在桧原神社院内。桧原神社既没有前殿,也没有正殿,三轮山就是其神体(祭拜对象)。虽然现在那里有了山门,但是在过去多个时代连山门都是不必要的。

  神篱是指神灵降临的场所,通常情况下用常绿树暂时将其围起来,祭祀结束之后马上就拆毁。发展到后来,就在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搭建一个临时小屋,临时小屋也是祭祀活动一结束就马上拆毁。但是再往后发展,这个临时小屋就不再拆了,而是保留下来——这就是社(神社)的原型。“社”本来是指祭祀的时候用来搭建临时小屋的那片地方,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用来表示现在的神社了。

  与神社相关的还有一个词,那就是“宫”(miya)。“宫”最开始指的是祭神的庭院,并不一定要有建筑物才称为“宫”。《日本书纪》中记载敏达天皇十四年(585年)八月的那部分条文中就出现了“王之庭”这样的词语。

  在冲绳,现在还把庭院称为“宫”。在位于冲绳本岛东南面的久高岛,当地人将举行祭祀活动的广场称为“御殿庭”。御殿指的是建在祭场的建筑物,虽然跟祭神时的祭场是一样的,但是一开始并不是常设的。久高岛每隔十二年举行一次神女洗礼节,在举行活动的前一天要搭建临时小屋,活动期间神女们就待在这个临时小屋中闭门不出,但是等到祭祀活动一结束,这个临时搭建的小屋马上就会拆除。有一些学者认为“宫”可以理解为“御屋”,但是我认为这并没有表达出它的原始含义。“宫”其实最开始指的是祭神时的广场,后来才被用来指搭建在广场上的临时小屋。

  这样看来,上文中所列举的“御岳”“森殿”“矢房”“二十三神林”等都给追溯神社的原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文节选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日本的众神》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日本神社的起源,死灵和墓地的秘密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