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1781年,来自墨西哥索诺拉和锡那罗亚两个省的44位村民,在美国西南部一个海边小村定居。
这44位村民中,有2位是西班牙人,其余是印度人、黑人和混血。西班牙人给这个小村子起了一个宗教味道很浓的名字:“天使女王圣母玛利亚的城镇”。
后来它的名字也从此前“天使女王圣母玛利亚的城镇”简化为“天使之城”(LosAngelesCity)。
这个直到1873年才通了铁路的海边小城不会想到,自己会在30多年后与光影结缘,成为一个星光熠熠的城市。
加州阳光
这个从头到脚都崭新的“天使之城”发展很快。
1892年,这里发现了石油,使得加州在31年后成为美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同时,洛杉矶的人口也增长迅速,1910年,洛杉矶城区人口达到31.9万人。
那个年代的美国有很多城市发展迅速,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标签”:比如钢铁之城匹兹堡,汽车之城底特律,又或者肉类加工之城芝加哥。
然而,1910年的洛杉矶除了“天使之城”外,没有什么可以自我标榜的。正如时人评论的那样:
“我们似乎找不到一个原因,来解释一个城市为什么会在这里迅速发展,并且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
这正是它的优势。“在其他地方现实的灰暗世界中被看做毫无意义的、只是空想的企业,在这里,在加利福尼亚异常明亮的光线中,却看起来前途无量。”
不过,在20世纪最初的那几年,加州明媚的阳光只是让人“昏昏欲睡”,而对于洛杉矶市区以东11公里的一个小镇来说,尤为如此。
气候宜人,阳光明媚,再加上“红红的橘子林、水果树、棕榈叶和猩猩木”,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天然的“退休生活场所”。
事实上,除了上面的提到的橘子树、棕榈树之外,这个小镇还曾经种植过冬青树。
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威尔考克斯买下这块洛杉矶郊区方圆0.6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他的夫人给这个地方命名为“好莱坞”。为了让好莱坞名副其实,威尔考克斯的夫人还从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在英语中,Hollywood即冬青树林的意思)。
不过由于气候原因,这批冬青树并没有存活很久,但是这个名字却留存了下来。1903年,此地升格为市,参加投票的177位有选举权的居民一致赞同以“好莱坞”为之命名。
不过,在那个时候,“好莱坞”还仅仅是一个曾经有过一片冬青树林的西部小镇,它与电影的故事,一直要等到4年后才会开始。
1886年好莱坞的大片冬青
1907年,一个名叫塞利格的独立电影公司在芝加哥拍摄《基督山伯爵》,但是碰上恶劣天气,摄制受阻。
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着部分演员,来到了据说是一年350天都阳光普照的洛杉矶,在桑坦莫尼卡海滨补拍镜头。1908年1月,单卷本电影《基督山伯爵》拍摄完成并发行。
1909年,伯格斯又在洛杉矶市中心一个中国人开的洗衣房内安营扎寨,完成了第一部完全在加州境内制作完成的影片:《一个赛马情报员的心事》。
此后不久,塞利格公司倾巢西迁。在塞利格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WarnerBrothers)、环球(Universal)等诸多大名鼎鼎的电影公司相继落户这里。
片厂制度
为什么这么多电影制作公司会选择洛杉矶?
首先是因为气候。在当时的拍摄技术下,焦距和曝光量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大部分的电影只能依靠日光拍摄。
而南加州充足的日光和温暖的气候对于电影拍摄无疑十分适合:这里不用担心冬天取暖和照明问题,通过一个帆布做边和顶的木制舞台,电影公司可以非常迅速地制作电影。
而那些还在忍受着东部反复无常天气的其他电影公司,对于在洛杉矶进行拍摄的电影公司稳定的产出和拍摄质量感到好奇,纷纷跑来观摩。
与此同时,洛杉矶商会也大打“气候牌”,以吸引其他电影制作公司:“你当然能够意识到让每一位员工每天清晨在令人愉快的阳光里醒来并开始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1781年,来自墨西哥索诺拉和锡那罗亚两个省的44位村民,在美国西南部一个海边小村定居。
这44位村民中,有2位是西班牙人,其余是印度人、黑人和混血。西班牙人给这个小村子起了一个宗教味道很浓的名字:“天使女王圣母玛利亚的城镇”。
后来它的名字也从此前“天使女王圣母玛利亚的城镇”简化为“天使之城”(LosAngelesCity)。
这个直到1873年才通了铁路的海边小城不会想到,自己会在30多年后与光影结缘,成为一个星光熠熠的城市。
加州阳光
这个从头到脚都崭新的“天使之城”发展很快。
1892年,这里发现了石油,使得加州在31年后成为美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同时,洛杉矶的人口也增长迅速,1910年,洛杉矶城区人口达到31.9万人。
那个年代的美国有很多城市发展迅速,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标签”:比如钢铁之城匹兹堡,汽车之城底特律,又或者肉类加工之城芝加哥。
然而,1910年的洛杉矶除了“天使之城”外,没有什么可以自我标榜的。正如时人评论的那样:
“我们似乎找不到一个原因,来解释一个城市为什么会在这里迅速发展,并且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
这正是它的优势。“在其他地方现实的灰暗世界中被看做毫无意义的、只是空想的企业,在这里,在加利福尼亚异常明亮的光线中,却看起来前途无量。”
不过,在20世纪最初的那几年,加州明媚的阳光只是让人“昏昏欲睡”,而对于洛杉矶市区以东11公里的一个小镇来说,尤为如此。
气候宜人,阳光明媚,再加上“红红的橘子林、水果树、棕榈叶和猩猩木”,使得这里成为一个天然的“退休生活场所”。
事实上,除了上面的提到的橘子树、棕榈树之外,这个小镇还曾经种植过冬青树。
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威尔考克斯买下这块洛杉矶郊区方圆0.6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他的夫人给这个地方命名为“好莱坞”。为了让好莱坞名副其实,威尔考克斯的夫人还从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在英语中,Hollywood即冬青树林的意思)。
不过由于气候原因,这批冬青树并没有存活很久,但是这个名字却留存了下来。1903年,此地升格为市,参加投票的177位有选举权的居民一致赞同以“好莱坞”为之命名。
不过,在那个时候,“好莱坞”还仅仅是一个曾经有过一片冬青树林的西部小镇,它与电影的故事,一直要等到4年后才会开始。
1886年好莱坞的大片冬青
1907年,一个名叫塞利格的独立电影公司在芝加哥拍摄《基督山伯爵》,但是碰上恶劣天气,摄制受阻。
导演弗朗西斯·伯格斯带着部分演员,来到了据说是一年350天都阳光普照的洛杉矶,在桑坦莫尼卡海滨补拍镜头。1908年1月,单卷本电影《基督山伯爵》拍摄完成并发行。
1909年,伯格斯又在洛杉矶市中心一个中国人开的洗衣房内安营扎寨,完成了第一部完全在加州境内制作完成的影片:《一个赛马情报员的心事》。
此后不久,塞利格公司倾巢西迁。在塞利格之后,二十世纪福克斯(20thCenturyFox)、华纳兄弟(WarnerBrothers)、环球(Universal)等诸多大名鼎鼎的电影公司相继落户这里。
片厂制度
为什么这么多电影制作公司会选择洛杉矶?
首先是因为气候。在当时的拍摄技术下,焦距和曝光量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大部分的电影只能依靠日光拍摄。
而南加州充足的日光和温暖的气候对于电影拍摄无疑十分适合:这里不用担心冬天取暖和照明问题,通过一个帆布做边和顶的木制舞台,电影公司可以非常迅速地制作电影。
而那些还在忍受着东部反复无常天气的其他电影公司,对于在洛杉矶进行拍摄的电影公司稳定的产出和拍摄质量感到好奇,纷纷跑来观摩。
与此同时,洛杉矶商会也大打“气候牌”,以吸引其他电影制作公司:“你当然能够意识到让每一位员工每天清晨在令人愉快的阳光里醒来并开始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宣传很成功。很多电影制作公司派出剧组去西部考察,接着每年把分公司派到洛杉矶待几个月,进而逐渐建立起全年运作的公司。
然而,拥有好气候不只是洛杉矶。在1909年前后,也有很多电影公司前往弗罗里达、旧金山甚至古巴寻求冬天的阳光。
此外,相对于旧金山,洛杉矶还有种种劣势:比如缺乏有潜质的演员,也没有好剧院,甚至还对电影有偏见。
那么为什么会是好莱坞呢?
有人会说是因为好莱坞是西南边陲的小镇,有利于摆脱“信任联盟”的控制(爱迪生利用手中的电影专利,将当时在美国东部的九大电影公司合并成为一个“信任联盟”,由此控制电影市场)。
的确,那些疲惫的电影制片商可以在洛杉矶躲避专利公司的滋扰,但古巴、弗罗里达、旧金山也可以提供躲避“信任联盟”的屏障。
而廉价土地、友善的商会、多样化的风景这些洛杉矶的有利因素相对于电影业早期历史的关键性因素,又有些不值一提:
比如来自欧洲和东海岸的电影技术,比如来自宾夕法尼亚发行革新,比如纽约的资金以及旧金山的电影交换制度……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洛杉矶和好莱坞成为如今的全球影视中心呢?这很可能要归功于在洛杉矶形成的电影制作和发行一体化的片厂制度。
20世纪初,当最初的几家电影公司开始在洛杉矶和好莱坞拍摄电影的时候,正是美国电影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回暖和繁荣,看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人们纷纷走出沙龙,来到如雨后春笋一样诞生的5美分电影院观看电影。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电影院,这就要求有足够多的电影来让人们观看。在这样的背景下,好莱坞基于底特律的分工模式探索出一种电影制作的片厂制度:
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从纽约的投资商那里取得资金,并把他们的要求与手中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协调。
厂长之下,是一群制片人,每一个制片人负责6-8部故事片、电影短片或卡通片,并在规定的预算内组织剧本写作、电影拍摄和剪辑。
好莱坞星光大道
这样的制度“保质保量”地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在高效率的生产电影的同时,还保证每部电影的新鲜感。
就这样,因为阳光而偶然来到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公司,在这里探索出了一套片厂制度。在为了满足美国人民“观影需求”的同时,也造就了美国电影工业的辉煌。
而好莱坞这座当初的“冬青树”小镇,也早已经成为电影的圣殿。
参考资料:
彼得·霍尔,《文明中的城市》,王志章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