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我那在纽约总回也不了国的韩国朋友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我那在纽约总回也不了国的韩国朋友

我那在纽约总回也不了国的韩国朋友
2017-12-04 09:59:30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宗蕾
关键词:美国 韩国 点击: 我要评论
有太多太多的人向往纽约的生活,可是,又有多少生活在纽约的人其实只想早日回到故乡啊!

  给 Hyun打电话时,我其实希望听到“这个号码不存在”的提示音,因为我希望她已如愿留在了韩国。可是,电话那头传来她的声音。于是,我们相约下周一起吃饭。

  Hyun是韩国人,跟我年龄相仿,小小的个子,是两个男孩的妈妈。跟我认识的其他韩国女性不同,Hyun不施粉黛,扎一个马尾辫,朴素又文静。我们刚搬来纽约时,跟她住同一个小区。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小区的儿童乐园里,我很快在一群妈妈中注意到她,因为她看上去很像中国人。可是我又不能完全确定,所以没有主动跟她打招呼。她的儿子手里抓着一条玩具小蛇,一直坐在一个滑梯的背面。儿子几次去找他玩,他总是害羞地侧过身去,并努力保护好他的那条小蛇。Hyun则自始至终站在一个角落远远地望着她的孩子。

  后来又时不时在小区碰到 Hyun,我们开始点头微笑。记不清从哪天起,我们打破了沉默,攀谈起来。由于文化相近,我们很快成了朋友。

  Hyun的先生在小区附近的纽约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癌症。他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他有一头披肩长发,总是滑一部滑板车上下班。看他滑着滑板车穿梭在小区里,一头长发随风飘扬,我觉得他更像一个艺术家。他总是直视前方,似乎对周遭事物都视而不见。尽管 Hyun已把我介绍给他,我俩也已握过手,但他似乎还是不认识我。开始几次,远远看到他迎面过来,我就面带微笑,做好跟他打招呼的准备。没想到,他却嗖地一下从我身边滑过去,就像我根本不存在一般。我不解,但是估摸着,大概因为常年心无旁骛地盯着显微镜下的培养皿,他对实验室以外的世界的感知力已变得相当迟钝。

  Hyun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总是行色匆匆:买菜,接孩子,送孩子去课后班,自己去英语补习班 ·有一次遇到她,她不像往日那样步履匆匆,原来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她的腰腿痛又犯了。我建议她去看医生,她却说,只要去药房买一条护腰带就行了。看着她那渐行渐远的瘦小的背影,我忽然想起了朝鲜电影中坚忍的阿妈妮。

  有一回 Hyun请了小区里的几家朋友给孩子过生日,她给大家做了一桌韩国美食:炒粉条,酱炒牛肉,凉拌蕨菜,拌饭,泡菜。可是我始终没看到她先生,Hyun说她先生吃过早饭就如往常一样又去实验室了。这么多年来,他的作息制度从未变过:早饭后去上班,下班回家吃晚饭,然后再去实验室呆到九点以后,有时直至凌晨才回家,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例外。我忽然对 Hyun的先生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原来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啊!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我教育儿子最常用的例子:要不怕困难,要专注,要坚持。

  Hyun是十多年前跟先生来美国的,可是,我后来得知,她这么多年从未回过韩国。她告诉我,她连做梦都想回韩国,因为韩国家里的奶奶已经 98岁高龄了,她一直惧怕奶奶不能活到她回国的那一天。她先生的研究项目本来应该为期三年,但是却一延再延。他们回不去,因为她先生必须每天到实验室观察培养皿里的变化。我无法想象,她的两个孩子,一个 8岁一个 9岁,从未到过韩国,从未真正见过韩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亲人。科技再发达,屏幕上的人像是替代不了一次牵手,一个拥抱的呀!我问 Hyun为何不能自己带孩子回国,她无奈地笑了笑,告诉我,她先生工作太忙,又不会做家务,她若回国,他得顿顿吃方便面。原来这么多年羁绊 Hyun的是她先生,她的先生俨然成了她的第三个孩子,让她放心不下。

  几天后,远远看到 Hyun的先生滑着滑板车迎面过来,我真想张开双臂,挡住他的去路。我觉得他不应让全家人为他的实验做出牺牲。他需要被点醒,才能有一次反省。凭什么这么多年不让Hyun回去?她的年迈的奶奶难道能一直活下去吗?就算吃一个月方便面又算得了什么?积极一点

  的话,从零开始,做一个有自理能力的科学家 ·这些质问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海里翻滚,可是他终于还是嗖地一下从我身边滑过去了。

  五月再见到 Hyun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她已下定决心暑期带孩子回韩国。虽然她婆婆竭力反对她把她先生单独留在纽约,但她不会再妥协。Hyun还说,她先生的项目再过半年就要结束,所以她这次回韩国后就准备留在那儿了。她的儿子们虽然不会韩语,回国上学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她还是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回去了,一切都会好的。她自己也准备再回中学教书。我问,万一她先生的项目再延长怎么办,她说这次不会了。她笑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她如此灿烂的笑容。Hyun终于能够放下她先生,迈出这勇敢的一步了,我为她高兴。我也竟然有点担心起她奶奶的健康,我希望日子能飞快推进到七月,好让她们早日相见。我希望她能如愿留在韩国,即使这将意味着我们今后将很难见面。

  可是 Hyun最终还是没有留在韩国,因为她先生的项目还是延长了。

  和 Hyun面对面坐在韩国城的一家餐馆,听她讲她在韩国度过的六周时间。她的奶奶患上了间歇性老年痴呆,当她出现在奶奶面前时,奶奶已不认识她了。看着不停淌着眼泪的 Hyun,奶奶问她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奶奶终于清醒了两个小时,记起了这个消失了十年半的孙女。听 Hyun的故事,我仿佛在读一本小说,看一部电影,还好,这个结局总算完满。我很好奇她先生这六周是怎么过的。Hyun说,她先生还是不会做饭,网上订餐是在她的远程培训下学会的。她婆婆对她此行很不满,不过,她不在乎。她说,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婆婆。

  Hyun的先生继续留在项目上,是因为他不想去公司谋职,他只想在高校做科学研究。他若想在韩国的高校工作,就必须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三篇文章,现在就差最后一篇了。我掐指一算,十年发表了两篇,这第三篇是不是显得有点遥遥无期?但 Hyun的回国探亲给了她力量和希望,她也开始教儿子们韩语,为搬回去的那一天做准备。

  跟 Hyun分开后,我独自走在拥挤的街头。有太多太多的人向往纽约的生活,可是,又有多少生活在纽约的人其实只想早日回到故乡啊!

责任编辑:昀舒
我那在纽约总回也不了国的韩国朋友

我那在纽约总回也不了国的韩国朋友

2017-12-04 09:59:30
来源:钝角网 作者: 宗蕾
有太多太多的人向往纽约的生活,可是,又有多少生活在纽约的人其实只想早日回到故乡啊!

  给 Hyun打电话时,我其实希望听到“这个号码不存在”的提示音,因为我希望她已如愿留在了韩国。可是,电话那头传来她的声音。于是,我们相约下周一起吃饭。

  Hyun是韩国人,跟我年龄相仿,小小的个子,是两个男孩的妈妈。跟我认识的其他韩国女性不同,Hyun不施粉黛,扎一个马尾辫,朴素又文静。我们刚搬来纽约时,跟她住同一个小区。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小区的儿童乐园里,我很快在一群妈妈中注意到她,因为她看上去很像中国人。可是我又不能完全确定,所以没有主动跟她打招呼。她的儿子手里抓着一条玩具小蛇,一直坐在一个滑梯的背面。儿子几次去找他玩,他总是害羞地侧过身去,并努力保护好他的那条小蛇。Hyun则自始至终站在一个角落远远地望着她的孩子。

  后来又时不时在小区碰到 Hyun,我们开始点头微笑。记不清从哪天起,我们打破了沉默,攀谈起来。由于文化相近,我们很快成了朋友。

  Hyun的先生在小区附近的纽约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癌症。他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他有一头披肩长发,总是滑一部滑板车上下班。看他滑着滑板车穿梭在小区里,一头长发随风飘扬,我觉得他更像一个艺术家。他总是直视前方,似乎对周遭事物都视而不见。尽管 Hyun已把我介绍给他,我俩也已握过手,但他似乎还是不认识我。开始几次,远远看到他迎面过来,我就面带微笑,做好跟他打招呼的准备。没想到,他却嗖地一下从我身边滑过去,就像我根本不存在一般。我不解,但是估摸着,大概因为常年心无旁骛地盯着显微镜下的培养皿,他对实验室以外的世界的感知力已变得相当迟钝。

  Hyun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总是行色匆匆:买菜,接孩子,送孩子去课后班,自己去英语补习班 ·有一次遇到她,她不像往日那样步履匆匆,原来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她的腰腿痛又犯了。我建议她去看医生,她却说,只要去药房买一条护腰带就行了。看着她那渐行渐远的瘦小的背影,我忽然想起了朝鲜电影中坚忍的阿妈妮。

  有一回 Hyun请了小区里的几家朋友给孩子过生日,她给大家做了一桌韩国美食:炒粉条,酱炒牛肉,凉拌蕨菜,拌饭,泡菜。可是我始终没看到她先生,Hyun说她先生吃过早饭就如往常一样又去实验室了。这么多年来,他的作息制度从未变过:早饭后去上班,下班回家吃晚饭,然后再去实验室呆到九点以后,有时直至凌晨才回家,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例外。我忽然对 Hyun的先生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原来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啊!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我教育儿子最常用的例子:要不怕困难,要专注,要坚持。

  Hyun是十多年前跟先生来美国的,可是,我后来得知,她这么多年从未回过韩国。她告诉我,她连做梦都想回韩国,因为韩国家里的奶奶已经 98岁高龄了,她一直惧怕奶奶不能活到她回国的那一天。她先生的研究项目本来应该为期三年,但是却一延再延。他们回不去,因为她先生必须每天到实验室观察培养皿里的变化。我无法想象,她的两个孩子,一个 8岁一个 9岁,从未到过韩国,从未真正见过韩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亲人。科技再发达,屏幕上的人像是替代不了一次牵手,一个拥抱的呀!我问 Hyun为何不能自己带孩子回国,她无奈地笑了笑,告诉我,她先生工作太忙,又不会做家务,她若回国,他得顿顿吃方便面。原来这么多年羁绊 Hyun的是她先生,她的先生俨然成了她的第三个孩子,让她放心不下。

  几天后,远远看到 Hyun的先生滑着滑板车迎面过来,我真想张开双臂,挡住他的去路。我觉得他不应让全家人为他的实验做出牺牲。他需要被点醒,才能有一次反省。凭什么这么多年不让Hyun回去?她的年迈的奶奶难道能一直活下去吗?就算吃一个月方便面又算得了什么?积极一点

  的话,从零开始,做一个有自理能力的科学家 ·这些质问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海里翻滚,可是他终于还是嗖地一下从我身边滑过去了。

  五月再见到 Hyun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她已下定决心暑期带孩子回韩国。虽然她婆婆竭力反对她把她先生单独留在纽约,但她不会再妥协。Hyun还说,她先生的项目再过半年就要结束,所以她这次回韩国后就准备留在那儿了。她的儿子们虽然不会韩语,回国上学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她还是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回去了,一切都会好的。她自己也准备再回中学教书。我问,万一她先生的项目再延长怎么办,她说这次不会了。她笑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她如此灿烂的笑容。Hyun终于能够放下她先生,迈出这勇敢的一步了,我为她高兴。我也竟然有点担心起她奶奶的健康,我希望日子能飞快推进到七月,好让她们早日相见。我希望她能如愿留在韩国,即使这将意味着我们今后将很难见面。

  可是 Hyun最终还是没有留在韩国,因为她先生的项目还是延长了。

  和 Hyun面对面坐在韩国城的一家餐馆,听她讲她在韩国度过的六周时间。她的奶奶患上了间歇性老年痴呆,当她出现在奶奶面前时,奶奶已不认识她了。看着不停淌着眼泪的 Hyun,奶奶问她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奶奶终于清醒了两个小时,记起了这个消失了十年半的孙女。听 Hyun的故事,我仿佛在读一本小说,看一部电影,还好,这个结局总算完满。我很好奇她先生这六周是怎么过的。Hyun说,她先生还是不会做饭,网上订餐是在她的远程培训下学会的。她婆婆对她此行很不满,不过,她不在乎。她说,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婆婆。

  Hyun的先生继续留在项目上,是因为他不想去公司谋职,他只想在高校做科学研究。他若想在韩国的高校工作,就必须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三篇文章,现在就差最后一篇了。我掐指一算,十年发表了两篇,这第三篇是不是显得有点遥遥无期?但 Hyun的回国探亲给了她力量和希望,她也开始教儿子们韩语,为搬回去的那一天做准备。

  跟 Hyun分开后,我独自走在拥挤的街头。有太多太多的人向往纽约的生活,可是,又有多少生活在纽约的人其实只想早日回到故乡啊!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我那在纽约总回也不了国的韩国朋友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