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次日返回西迪巴拉尼,驾轻就熟,穿过街巷来到海边。海浪拍打礁石,这里除了荒凉什么也没有,却让人从尘嚣中解脱。独坐海边,遥望远方,波涛万顷,心如止水。不知何时,远出一位军官站在高岗眺览大海。我把他叫到近前聊天,他要过相机给我留下一张珍贵照片,是西迪巴拉尼永远的纪念。一声赛俩目与大海作别,来日无期,一生难再会。
我不想进警局浪费时间,就动身去赛鲁姆。司机莫纳阿是位中年人,已听过我昨天的事,很是激动。我被安排到皮卡前排就座——班车仅有的两个高档座位中的一个,其他人都坐在车斗里,这是最高礼遇。一位赛鲁姆人对我说,西迪巴拉尼只是方圆百公里内贝都因人的集市,赛鲁姆则有世间最美的海湾。听罢让人心向往之。贝都因人排队到车窗前聊天,莫纳阿上前解围,似乎再聊就要收费了。
正午时分,莫纳阿终于出发。长路崎岖,烈日当空,海风从右侧吹来,一辆狂奔中要散架的旧皮卡,后斗帆布忽喇喇作响。跑累了,我们停在一颗野生无花果树旁歇息。莫纳阿摘下一颗拳头大小的无花果给我,饥渴中一口下去未入肠胃已绝咽喉——甘甜的要命。随行有位经历二战的贝都因老者,走到近前用生疏的英语问我是英国人还是意大利人。我们聊起那段殖民史,只是方言晦涩,交流艰难。
皮卡继续长途跋涉,标示牌不断提示埃及与利比亚边界距离:五十公里,三十公里,十公里……眼前呈现一座小城,背靠高原,海湾环抱。高原如绝境长城横档住去路,分割两国。海湾似一滴泪珠染就旷野人烟美色,是造物主刻意凿就的绝世良港。好一幅山海争城的景象!
莫纳阿右手摸心,拒收我路费,我与他贴面作别。来到清真寺礼拜、歇息,从柱廊望去,碧海青天,美不胜收。我必须赶在进警局之前多看它几眼,想罢不顾赤日当头起身就走。
赛鲁姆,古罗马称“巴拉尼斯”(Baranis),现今是埃及边境重镇。高原上数公里处是利比亚的穆萨伊德,1977年埃及与利比亚在此爆发战争,并形成今天两国实际控制状态。战后,两城人口锐减,贸易停滞,反而促成两国贝都因部落间的走私往来。
这里有处英联邦战争公墓,埋着2046名英军士兵。二战期间,英(同盟国)意(轴心国)双方,分别以亚历山大和班加西为据点,在一千公里长的环地中海沙漠中展开一场厮杀。英国凭特权将这座墓地打理的井井有条,是小城一景。
现在抽身离开为时未晚,但听说政府办事机构设在高原上,最终等来两辆警车把我送到警局。荷枪实弹的警卫,面孔稚嫩,见人就挺枪致敬。埃及内务部是全球最大“黑手党”,风头盖过军方。警长是位面孔清瘦的老头,办公室用红色木料装饰,是延续当年英国风格。问询、复印护照、删照片、做记录,折腾了近两个小时。
警长与警员私语后说:“易卜拉欣(我的阿语名),这位警员建议把你铐上押回马特鲁。”“感谢安拉!那我省去了路费”,我面露微笑。警局决定把我送交政府部门,由双方协商处理。这意味着我要上高原了。警长把我送到警局外,我提出与他合影,站在一旁的警员听后崩溃,警长则开怀大笑,与我握手告别。
两名警官陪同,乘坐一辆皮卡,穿过军港,由零海拔直上180米利比亚高原。回望赛鲁姆湾,别有一幅景色。标示牌不断提示边界距离:五公里,三公里,一公里……直到进入埃方在利比亚高原的实际控制区。原上是当年战争痕迹,一道铁丝网将两国隔开,两侧遍布坦克、装甲车、哨卡和散兵坑,让人大开眼界。
在边境政府办公机构,一位文职官员,像是市长,又重复警局流程:问询、复印护照、删照片、做记录。照片几乎被删除净尽,我在盘算着有多少可以恢复。看他们在那里忙碌,就拿起手机抓拍一张。政府人员一把夺过手机,“竟然拍照!”把照片删除。“他还要与我们警长合影呢!”警官艾哈迈德回头望一眼就继续与那位政府官员检查相机。
那位官员电话请示上司,又与警方窃窃私语,然后如释重负地说:“易卜拉欣,你可以走了。”我起身说:“感谢安拉!多谢各位!因沙安拉,我们以后再见。”“迈姆奴阿!”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返回时,夕阳落下,余晖染红海湾,从高原望去,晚色锦绣动人。只是玩山游水,劳人易倦。
我被送上一辆由警方指派的汽车,艾哈迈德叮嘱司机直达马特鲁。司机很年轻,看样子是第一次执行这种任务,很是兴奋。离别赛鲁姆,月出荒原之上,银波万里,树影冷清。小伙子忍不住停车让我用相机留住这景色,我隔着车窗按下快门,汽车嗡声提速飞奔,离人无语月无声。是为埃及西部边境游记。
“到北方去”,我不断催促自己。
亚历山大只剩虚名,历史上的它已一去不复返了,我来到马特鲁。十数公里扇形礁石围绕起的浅蓝色海,虽美丽,却不是我想见的地中海,只有背上行囊继续西行。拉美西斯二世由此一路向西,发起对利比亚旷世之战,“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沧海桑田,那是数千年前旧事。山色撩人,天涯未觉远,但马特鲁已是外国人尽头。若继续西行,有欧美旅行家日记提到办理边境通行证。我却欲赴汤火蹈白刃,走他一趟险途。
展开地图,“西迪巴拉尼”,让人一眼就锁定了横亘在西行之路上的它。这处贝都因乡村,背靠大海,距利比亚95公里,外人罕至。但在近代它却是西洋列强争霸的战场,随处可见当年战争痕迹。意大利第十军驻扎在此,同东部英军角逐。一对欧洲列强在北非横行,那时埃及与利比亚还国不像国,阿拉伯人则刚萌生反殖民争自由的意识。如今这里是埃及空军基地,警备森严。虽有铁路,却不售票。马特鲁的列车,只往东开。
我打探当地人交通方法,在利比亚集市斜对面找到一辆小巴。“愿安拉赐你们平安”,说着挤到一个靠车窗位置坐下。貌似轻车熟路,却仍旧像个不速之客。
乘这种巴士切勿讲价,只管上车。乘客会自觉为车主付费,由后至前,你退他补,最后分文不差传递到车主手中。这优良传统,尽显贝都因人的敦厚质朴。若世间没有弱肉强食,传统阿拉伯会是最安逸的社会。待到西洋列强东征西伐,世界翻天覆地,新规则建立,这传统就成软肋,阿拉伯就变作砧板上的鱼肉。
此行每人20埃镑,你只要随众,多付一分钱都会有人补退给你。如果上车砍价,不仅有失礼性,反暴露自己的不谙乡俗,被一眼识破是外来乡巴佬,或还被多收一笔外国人费。我南去阿布辛拜勒就被收了这笔费用,经此蹶长此智。
小巴载着一车人向西飞奔,放眼望去是不毛的戈壁。蓝色海岸在右侧若隐若现,它在这死亡的风景面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海市蜃景。不过,当你走过南埃及尼罗河西部沙漠,这点荒凉根本算不得什么。一路遍布哨卡和军事设施,士兵手握机枪对准行人。
车主两肘压在方向盘上,腾出双手慢条斯理地规整褶皱钱币,此时车正以时速约150公里飞驰。我见过这速度下的车祸现场,生死在十分之一秒间。这也算阿拉伯人民族性的一面,胆量过人,定信生死有命,无畏无惧。在人类以往这是培养英雄主义的基因,在当下运用不当则可能成为不暗生存规则的冒动主义和宿命论。
小巴狂奔两小时,在一座清真寺停下。窗外是风尘弥漫的荒野乡村,“这应是西迪巴拉尼郊区”,我心想。“这里是市中心”,一位乘客拍拍我肩膀。让人对“麦地那”(城市)有了新的认识。寺内传来阿訇演说声,当天是主麻日。司机是掐准了时间赶主麻,分秒不差。我虽隐去阿訇身份,却有备而来,一路带着小净,就径直进到寺内做礼拜。
拜后,站在寺门前观赏这座小镇。外国背包客出现在此,为二战后少有景象,引当地人围观。便衣警察亮明身份,用皮卡把我送到警局。警长查看护照,询问动机,说了一堆“迈姆奴阿”(禁止事项),包括禁止我出现在这里。“玛什、玛什”(OK),我表示理解。事后背着十公斤重的行囊步行回到“市”中心,气温四十摄氏度,汗湿衣背。
我无意回马特鲁。当地人说小城有两个旅馆,但只有一个适合我住,在穆赫塔尔。热心贝都因少年默罕默德把我拽出人群去找旅馆。路遇去赛鲁姆的班车——一辆破旧的黑色皮卡,后斗用木棍撑着帆布——那正是我此行的终点,心中蠢蠢欲动。车主是位老汉,他掏出边境通行证问我有无此物,问清后劝我打消念头。
默罕默德决定同我步行去穆赫塔尔,我不知那有多远,只听说租车要40埃镑。我勒紧行囊,打起精神,决定走他一回。途中他接到一通电话,神情紧张,不由分说把我送回去马特鲁班车,然后告知旅馆禁止外国人入住。我曾作最坏打算睡到清真寺或大街上,但车已发动,就顺其自然。
穆罕默德站在那里,衣衫褴褛,满脸歉意。我掏钱致谢,他用手指天,再右手摸心,表示一切只为安拉和良心,分文不取。他躲过人们目光匆匆离去,却将荣誉留在这贝都因社会。一旁凉棚下几位老者面露笑容。
就这样回到马特鲁。但返回那一刻我已决定再杀回来,并由此去赛鲁姆。
次日返回西迪巴拉尼,驾轻就熟,穿过街巷来到海边。海浪拍打礁石,这里除了荒凉什么也没有,却让人从尘嚣中解脱。独坐海边,遥望远方,波涛万顷,心如止水。不知何时,远出一位军官站在高岗眺览大海。我把他叫到近前聊天,他要过相机给我留下一张珍贵照片,是西迪巴拉尼永远的纪念。一声赛俩目与大海作别,来日无期,一生难再会。
我不想进警局浪费时间,就动身去赛鲁姆。司机莫纳阿是位中年人,已听过我昨天的事,很是激动。我被安排到皮卡前排就座——班车仅有的两个高档座位中的一个,其他人都坐在车斗里,这是最高礼遇。一位赛鲁姆人对我说,西迪巴拉尼只是方圆百公里内贝都因人的集市,赛鲁姆则有世间最美的海湾。听罢让人心向往之。贝都因人排队到车窗前聊天,莫纳阿上前解围,似乎再聊就要收费了。
正午时分,莫纳阿终于出发。长路崎岖,烈日当空,海风从右侧吹来,一辆狂奔中要散架的旧皮卡,后斗帆布忽喇喇作响。跑累了,我们停在一颗野生无花果树旁歇息。莫纳阿摘下一颗拳头大小的无花果给我,饥渴中一口下去未入肠胃已绝咽喉——甘甜的要命。随行有位经历二战的贝都因老者,走到近前用生疏的英语问我是英国人还是意大利人。我们聊起那段殖民史,只是方言晦涩,交流艰难。
皮卡继续长途跋涉,标示牌不断提示埃及与利比亚边界距离:五十公里,三十公里,十公里……眼前呈现一座小城,背靠高原,海湾环抱。高原如绝境长城横档住去路,分割两国。海湾似一滴泪珠染就旷野人烟美色,是造物主刻意凿就的绝世良港。好一幅山海争城的景象!
莫纳阿右手摸心,拒收我路费,我与他贴面作别。来到清真寺礼拜、歇息,从柱廊望去,碧海青天,美不胜收。我必须赶在进警局之前多看它几眼,想罢不顾赤日当头起身就走。
赛鲁姆,古罗马称“巴拉尼斯”(Baranis),现今是埃及边境重镇。高原上数公里处是利比亚的穆萨伊德,1977年埃及与利比亚在此爆发战争,并形成今天两国实际控制状态。战后,两城人口锐减,贸易停滞,反而促成两国贝都因部落间的走私往来。
这里有处英联邦战争公墓,埋着2046名英军士兵。二战期间,英(同盟国)意(轴心国)双方,分别以亚历山大和班加西为据点,在一千公里长的环地中海沙漠中展开一场厮杀。英国凭特权将这座墓地打理的井井有条,是小城一景。
现在抽身离开为时未晚,但听说政府办事机构设在高原上,最终等来两辆警车把我送到警局。荷枪实弹的警卫,面孔稚嫩,见人就挺枪致敬。埃及内务部是全球最大“黑手党”,风头盖过军方。警长是位面孔清瘦的老头,办公室用红色木料装饰,是延续当年英国风格。问询、复印护照、删照片、做记录,折腾了近两个小时。
警长与警员私语后说:“易卜拉欣(我的阿语名),这位警员建议把你铐上押回马特鲁。”“感谢安拉!那我省去了路费”,我面露微笑。警局决定把我送交政府部门,由双方协商处理。这意味着我要上高原了。警长把我送到警局外,我提出与他合影,站在一旁的警员听后崩溃,警长则开怀大笑,与我握手告别。
两名警官陪同,乘坐一辆皮卡,穿过军港,由零海拔直上180米利比亚高原。回望赛鲁姆湾,别有一幅景色。标示牌不断提示边界距离:五公里,三公里,一公里……直到进入埃方在利比亚高原的实际控制区。原上是当年战争痕迹,一道铁丝网将两国隔开,两侧遍布坦克、装甲车、哨卡和散兵坑,让人大开眼界。
在边境政府办公机构,一位文职官员,像是市长,又重复警局流程:问询、复印护照、删照片、做记录。照片几乎被删除净尽,我在盘算着有多少可以恢复。看他们在那里忙碌,就拿起手机抓拍一张。政府人员一把夺过手机,“竟然拍照!”把照片删除。“他还要与我们警长合影呢!”警官艾哈迈德回头望一眼就继续与那位政府官员检查相机。
那位官员电话请示上司,又与警方窃窃私语,然后如释重负地说:“易卜拉欣,你可以走了。”我起身说:“感谢安拉!多谢各位!因沙安拉,我们以后再见。”“迈姆奴阿!”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返回时,夕阳落下,余晖染红海湾,从高原望去,晚色锦绣动人。只是玩山游水,劳人易倦。
我被送上一辆由警方指派的汽车,艾哈迈德叮嘱司机直达马特鲁。司机很年轻,看样子是第一次执行这种任务,很是兴奋。离别赛鲁姆,月出荒原之上,银波万里,树影冷清。小伙子忍不住停车让我用相机留住这景色,我隔着车窗按下快门,汽车嗡声提速飞奔,离人无语月无声。是为埃及西部边境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