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要说宜居,恐怕京都算不上十分理想。我现在的住所,在植物丰茂的山腹。冬天气温要比山脚冷好几度,积雪长远不化。冬天的大问题是防寒。十分向往灯油炉,橘红色温暖的火苗,微微的灯油臭味,上面可以坐一只水壶,咕嘟咕嘟沸腾了,或者把橘子皮放在上面烤,是我去好友家中常见的风景。但出于安全考虑,房东明文规定,不许用烧灯油的炉子,虽然经常闻见他家屋内飘出的好闻的灯油气息。因为家中书太多,我对电暖器始终也很警惕,只好依赖被炉和空调。好不容易天气转暖,满山飞腾的杉树花粉又令重度花粉症的我大为苦恼。夏天不用说,酷热闷湿的盆地气候与重庆十分相似,往往令外地人望而生畏。因此夏天要有刨冰、团扇、风铃、浴衣,要有种种取乐方式,才能抚慰炎暑的试炼。
幸好有梅雨季节,清润阴凉,燥热五月与炎热酷夏之间平稳悠长的过度。稻田满水,禾苗新绿,梅子黄熟。石榴、夹竹桃、蜀葵、绣球,是无边深绿中绵密的色彩。最喜爱栀子花,非要雨天才好,腴白饱满的花朵,若是晴天,只是恹恹的闷香而已,断无雨日弥漫萦绕的怅惘清芬。
近来抱病,丈夫从北京请了长假,来此陪伴。我们在一起七年,却是第一次一起经历京都的雨季。我喜欢雨天,这是很偏僻的爱好。丈夫虽然十分尊重我,但在这点上还是有一点分歧。他更热爱晴明的好天气,出于直男常见的品位与性格。我从前虽无数次描摹过京都的雨季,却是第一次与人朝夕相处地分享,也获得了全然不同的体验。
京都的物候与故乡大略相近,五月末、六月初,水边始有萤虫明灭,枇杷初黄,等不再看到萤火虫时,大约也是梅雨开始的季节。气温会骤然降落一些,梅雨前锋过境,开始有闪电与雷声。今年梅雨前期十分少雨,因梅雨前锋滞留南太平洋,台风也少于去年。绣球与栀子都不太喜欢晴天,因为饱满硕大的花团与阔叶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才能显出丰润的颜色。但晴天对莲花很友好,曝晒之下,叶片格外庞大,也更容易抽出花葶。
梅雨天,大家不爱出门。于是会有一些小店,挂出招牌:“如果今天下雨,就可以打九折。”或者:“近日推出梅雨套餐,选用增进食欲的食材。”我有师兄,每每听到我说喜欢梅雨,总是大为讶异:“我不喜欢,湿嗒嗒,衣服晾不干,走在路上伞碰伞,鞋子要湿。骑摩托车的话,穿着雨衣,黏在身上,简直要崩溃。”雨衣,日文读作“かっぱ”,汉字写作“合羽”,来自十六世纪传入的葡萄牙语“capa”。因为发音与“河童”相同,开始我以为语源来自于此,师兄也迟疑,毕竟穿上雨衣、戴上帽子,要说像河童,也无不可。后来才知道两个词汇并无关系。的确,雨天还是在家里的好。因为我家离学校不过数百米之遥,平常又绝不走远,完全体会不到雨天出远门劳作的艰辛。在家中窗前看山中大雨,或者在研究室窗前看茂密的树林,是无上的清福。视野里有几株老松,还有几株广玉兰,日文叫作“泰山木”,十分庄严,是我故乡的市花,因而格外亲切。
校内与附近山寺,有几株熟悉的梅树。我总擅自将这些植物视为友人,开花时去拜会,像记好友生日那么清楚。真如堂墓地当中高高堆起无缘墓,背后是一株巨大古老的白梅。二月中,花开胜雪,十分清绝。我很仰慕这株梅树,墓园也仿佛因其守护而变得气氛清幽。转瞬到了眼下,阴雨连绵,与丈夫去墓园瞻望梅树:“以前你只看过我好朋友的照片,现在带你亲自去拜访。”恰好赶上好友果期,满枝澄黄果实,小灯笼一般,又落了满地,苍苔遍布的墓石上也落了许多。丈夫跟地上匆忙溜过的蜥蜴、枝上的乌鸦与鸟雀商量:“我们可不可以捡了吃?”就挑那表面光滑、似乎还不曾被动物们光顾的黄熟梅子,略擦一擦,剥开皮,露出金黄的梅肉。我想那必然很甘甜,吃了一口,果然如此。二人非常愉快,连吃好几枚。梅子与杏长得很像,但梅核更斑驳,不似杏核那般光滑,果肉也微酸。看过墓地的梅花,又来这里吃梅子,毕竟不是很通俗的趣味,我们也不敢多加打扰,悄悄合掌离开,去往隔壁金戒光明寺的西云院看新开的莲花。
梅天的雨云说来就来,顷刻洒下雨点,开始还疏阔零星,几道闷雷滚过,忽地倾盆而下。我们匆忙穿过开满绣球花的庭院,眼前雨线如织机经线,伞毫无用处,衣衫立刻湿透,我的草履也浸满雨水。幸好离真如堂阿弥陀堂不远,咬牙冲进暴雨,奔到大殿廊下,赤足登上高高的台阶,躲到宽阔的檐下。瓢泼大雨将视野中的三重塔、南京椴、石灯、树林一例模糊,大殿顶上排水槽奔泻而下的雨水如瀑布般倾入石臼,又滚滚流向两侧石槽,排往地下的水道。京都自古多水患,下水系统很发达,我很惊叹。再大的雨,地面也很少见到积水。
要说宜居,恐怕京都算不上十分理想。我现在的住所,在植物丰茂的山腹。冬天气温要比山脚冷好几度,积雪长远不化。冬天的大问题是防寒。十分向往灯油炉,橘红色温暖的火苗,微微的灯油臭味,上面可以坐一只水壶,咕嘟咕嘟沸腾了,或者把橘子皮放在上面烤,是我去好友家中常见的风景。但出于安全考虑,房东明文规定,不许用烧灯油的炉子,虽然经常闻见他家屋内飘出的好闻的灯油气息。因为家中书太多,我对电暖器始终也很警惕,只好依赖被炉和空调。好不容易天气转暖,满山飞腾的杉树花粉又令重度花粉症的我大为苦恼。夏天不用说,酷热闷湿的盆地气候与重庆十分相似,往往令外地人望而生畏。因此夏天要有刨冰、团扇、风铃、浴衣,要有种种取乐方式,才能抚慰炎暑的试炼。
幸好有梅雨季节,清润阴凉,燥热五月与炎热酷夏之间平稳悠长的过度。稻田满水,禾苗新绿,梅子黄熟。石榴、夹竹桃、蜀葵、绣球,是无边深绿中绵密的色彩。最喜爱栀子花,非要雨天才好,腴白饱满的花朵,若是晴天,只是恹恹的闷香而已,断无雨日弥漫萦绕的怅惘清芬。
近来抱病,丈夫从北京请了长假,来此陪伴。我们在一起七年,却是第一次一起经历京都的雨季。我喜欢雨天,这是很偏僻的爱好。丈夫虽然十分尊重我,但在这点上还是有一点分歧。他更热爱晴明的好天气,出于直男常见的品位与性格。我从前虽无数次描摹过京都的雨季,却是第一次与人朝夕相处地分享,也获得了全然不同的体验。
京都的物候与故乡大略相近,五月末、六月初,水边始有萤虫明灭,枇杷初黄,等不再看到萤火虫时,大约也是梅雨开始的季节。气温会骤然降落一些,梅雨前锋过境,开始有闪电与雷声。今年梅雨前期十分少雨,因梅雨前锋滞留南太平洋,台风也少于去年。绣球与栀子都不太喜欢晴天,因为饱满硕大的花团与阔叶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才能显出丰润的颜色。但晴天对莲花很友好,曝晒之下,叶片格外庞大,也更容易抽出花葶。
梅雨天,大家不爱出门。于是会有一些小店,挂出招牌:“如果今天下雨,就可以打九折。”或者:“近日推出梅雨套餐,选用增进食欲的食材。”我有师兄,每每听到我说喜欢梅雨,总是大为讶异:“我不喜欢,湿嗒嗒,衣服晾不干,走在路上伞碰伞,鞋子要湿。骑摩托车的话,穿着雨衣,黏在身上,简直要崩溃。”雨衣,日文读作“かっぱ”,汉字写作“合羽”,来自十六世纪传入的葡萄牙语“capa”。因为发音与“河童”相同,开始我以为语源来自于此,师兄也迟疑,毕竟穿上雨衣、戴上帽子,要说像河童,也无不可。后来才知道两个词汇并无关系。的确,雨天还是在家里的好。因为我家离学校不过数百米之遥,平常又绝不走远,完全体会不到雨天出远门劳作的艰辛。在家中窗前看山中大雨,或者在研究室窗前看茂密的树林,是无上的清福。视野里有几株老松,还有几株广玉兰,日文叫作“泰山木”,十分庄严,是我故乡的市花,因而格外亲切。
校内与附近山寺,有几株熟悉的梅树。我总擅自将这些植物视为友人,开花时去拜会,像记好友生日那么清楚。真如堂墓地当中高高堆起无缘墓,背后是一株巨大古老的白梅。二月中,花开胜雪,十分清绝。我很仰慕这株梅树,墓园也仿佛因其守护而变得气氛清幽。转瞬到了眼下,阴雨连绵,与丈夫去墓园瞻望梅树:“以前你只看过我好朋友的照片,现在带你亲自去拜访。”恰好赶上好友果期,满枝澄黄果实,小灯笼一般,又落了满地,苍苔遍布的墓石上也落了许多。丈夫跟地上匆忙溜过的蜥蜴、枝上的乌鸦与鸟雀商量:“我们可不可以捡了吃?”就挑那表面光滑、似乎还不曾被动物们光顾的黄熟梅子,略擦一擦,剥开皮,露出金黄的梅肉。我想那必然很甘甜,吃了一口,果然如此。二人非常愉快,连吃好几枚。梅子与杏长得很像,但梅核更斑驳,不似杏核那般光滑,果肉也微酸。看过墓地的梅花,又来这里吃梅子,毕竟不是很通俗的趣味,我们也不敢多加打扰,悄悄合掌离开,去往隔壁金戒光明寺的西云院看新开的莲花。
梅天的雨云说来就来,顷刻洒下雨点,开始还疏阔零星,几道闷雷滚过,忽地倾盆而下。我们匆忙穿过开满绣球花的庭院,眼前雨线如织机经线,伞毫无用处,衣衫立刻湿透,我的草履也浸满雨水。幸好离真如堂阿弥陀堂不远,咬牙冲进暴雨,奔到大殿廊下,赤足登上高高的台阶,躲到宽阔的檐下。瓢泼大雨将视野中的三重塔、南京椴、石灯、树林一例模糊,大殿顶上排水槽奔泻而下的雨水如瀑布般倾入石臼,又滚滚流向两侧石槽,排往地下的水道。京都自古多水患,下水系统很发达,我很惊叹。再大的雨,地面也很少见到积水。
大殿廊下还有一位中年人在默默躲雨。彼此轻轻点头示意,他并不到台阶上来,而是撑着伞在阶下立着,浑身湿透,或许是担心弄湿木质台阶。我与丈夫在阶上默默看雨,虽然震耳喧嚣,却有一种静寂,甚至觉得很安全,仿佛是儿童时的光景,忧愁都暂时想不起来。雨很久不停,在殿前不敢有太舒展的姿势,一直跪坐。丈夫被暴雨的白噪音催眠,觉得天地安宁,竟在我膝上睡着,令我十分羡慕。不知过去多久,天稍稍亮了些,雷声也远了,雨似乎不曾小,但风安静了一些。阶下等雨的中年人擦了擦眼镜,毅然执伞而去。我们又等了许久,直到雨帘渐疏,丈夫睡醒,才踩着雨水缓缓离去。
寺内石板路被冲洗得极洁净,大缸内的莲花高高摇曳,空气里弥漫着木构建筑清润的香气,蛙鸣渐比雨声更响亮。不知何时,雨已停歇,天上层云间一轮皎月浮出,四山静谧。寺门前立着一块牌子:“请不要带狗进来散步。”那牌子下却坐着两三只躲雨猫,很威严的样子。丈夫对它们喵喵打招呼,它们也不靠近,只是端然坐着,静静望着我们。我们也不敢贸然打扰,即在原地蹲下,同它们低低说着话。忍不住朝前走一小步,猫就很审慎地后退一小步。丈夫忽然说:“这大约是京都与我保持的距离,不可以靠得太近,也无法靠得太近。”我听着很有意思,认为是隽语,照录于此,彰显他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