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日语为什么那么美?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日语为什么那么美?

日语为什么那么美?
2017-06-13 09:39:56
来源:一览扶桑 作者: 万景路
关键词:日本文化 点击: 我要评论
它又是如何从完全照搬汉字升华为独具自己特色的一种美丽语言的呢?

  京都站内,「创」

  日语之美是体现在全方位的,就拿日本的旧历月份称呼来说,除去通常口语中的按数字划分方法,文面上日本人还把十二月份依次称为一月:睦月或初空;二月:如月或梅见:三月:弥生或夜樱;四月:卯月或清和;五月:皐月或浴兰;六月:水无月或蝉羽;七月:文月或凉月;八月:叶月或月见;九月:长月或竹醉;十月:神无月或时雨;十一月:霜月或神乐;十二月:师走或春待月。当然,除此之外,日本旧历月份还有着别的叫法,但总体来讲,各种称法或与时令相合,或与文学、宗教相关,从字面看来,就犹如一幅幅春夏秋冬的幻灯片在眼前放映,煞是好看。

  说到春夏秋冬,再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日语美词。春告草,顾名思义,就是告诉人们春天到来的植物,日语里是指立春时节,先于百花率先开放的向人们宣告春天已到来的梅花。我们一直欣赏的那凌寒傲雪之梅花,在日本人的眼里,摇身一变成为了袅袅细语的告春之草。

  从三月到四月,是属于油菜花的世界,这个时期自然现象中的连天雨,日本人称其为“菜种梅雨”,意思是说“菜种梅雨”是为了催促油菜花开而才降下的,因此,这一时期的连天雨,日本人还称其为“催花雨”,意境之美真觉无出其右者。春之将去,樱花飘零,岛国人在这一时期还以“花筏”来表现樱花掉落在水面,像木筏那样随波逝去的物哀之美,观此“花筏”,一种凄美的意识就不觉油然而生。

  而随着春之将去,“花信风”又将夏花将开信息由暮春吹入了初夏。到了初夏,从片片新绿的缝隙中荡漾出的那带有丝丝湿润的香气之风,日本人叫它“风熏”。而当蝉儿们在意识到自己的“蝉生”将要终结时发出的似乎燃烧生命般的鸣叫,日本人把它比作“蝉時雨”。蝉鸣,虽是夏天的一道风景线,但日本人的“物哀”意识却也贯穿于其中。

  当蝉不再鸣,日本人守着据说能忘记一段痛苦恋情的酷似百合的被称为“恋忘草”的桔色小花,夜色中眺望着“远花火”,在无声中寂寂的走进秋天。露水四季皆有,而秋天尤多,因此,露水也被称为秋季的象征,清晨静静的躺在树叶上睡懒觉的露水,日本人美其名曰“露华”。“露华”本已很美了,但视露水为充溢着生命力之神水的日本人嫌“露华”尚不足以形容露珠之神秘,又给它起个名字为“月の雫”(雫,读若“细致酷”,指水滴、水珠)。“月之露华”,读来立马一种神秘、高洁,还参杂着一丝神圣的感觉就出来了。

  时近中秋,古时日本人以“待宵”(农历8月14日的夜晚)二字来形容等待次日满月的焦急、迫切心情。秋天,追逐红叶前线一直是日本人乐此不疲的秋季热点旅游项目,日本人称追逐红叶为“红叶狩”,意为像狩猎般在山野里寻访红叶。岛国人还以“山装”(漫山遍野都是红叶的景象)、“照红叶”(在万里无云的蓝天和染作红色的大地映照下,草木的叶子也变为了红色)等来形容红叶之美。而自平安时代就传下来的赏红叶咏诗会“红叶合”以及北海道著名的赏枫大会“观枫会”,那些美丽的风景加上优雅的日语用词,则更是把日本人的风雅、风流渲染的淋漓尽致。

  从深秋进入初冬,偶得一见的暖暖的冬日,日本人称其为“小春日和”,简单的四字组合,却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日语那种风雅至骨的美感。冬至,当然是雪的世界了,日本人把晴朗的冬日里从山上随风飘下的特殊罕见的雪花,称为“风花”,而像花瓣儿一样的大片雪花则称其为“花弁(瓣)雪”。近似于“花弁雪”的另外一种多在比较暖和的日子里下的大片状雪,日本人优美的形容其为“牡丹雪”。而把很小很细的一种雪称其为“细雪”,就让人不免想像到那细雨绵绵的景象,不过在这里却是细“雪”霏霏了。

  日本人还细腻的把像等待朋友一样,在下一场雪来临之前舍不得化去的雪,美其名曰“友待雪”,寒冬中透出的则就是一股浓浓的暖意了。他们还把冬天里的最后一场雪叫做“忘雪”,在“忘掉”二字里却明明透射出的是劝人“惜雪”之意。而冬去春来,尚未完全化去的雪或刚下即化转瞬即逝的雪,日本人又给它取名字叫“名残雪”,“名残雪”三字里透出的凄美、物哀之感,就不言而喻了。而点缀在山间细流、浅溪两侧和小木桥上的“名残雪”,配上那美妙的“せせらぎ”(潺潺溪流的水声),您不觉得千昌夫那令人如痴如醉的“北国之春”已经开始回响在耳边了吗?

责任编辑:
日语为什么那么美?

日语为什么那么美?

2017-06-13 09:39:56
来源:一览扶桑 作者: 万景路
它又是如何从完全照搬汉字升华为独具自己特色的一种美丽语言的呢?

  曾经看到过一段描述汉字和假名关系的文字,大意是这样说的:日语是图像,有时更像风景,尤其是当假名与汉字并用时,就犹如水和油注入到了一起的状态。

  水是假名,清澈而透光,看上去是一些枝节破碎的笔划在汉字中穿梭,但假名之于汉字的拆卸作用却使汉字显露出被稀释以后的爽朗。汉字是油,滴入假名的那一瞬间或许是凝固住的一块痕迹,它随着假名而荡漾,不仅依靠平假名的托起,而且还借助平假名的游离,使汉字的隐喻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如此透析汉字和假名的关系,可谓新奇、独具匠心了。

  随着对日语理解的加深,觉得鲁迅曾言的汉字“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如果用在日语上,日语那尾音的婉转,平、片假名的阴柔和阳刚之形,意境的想像空间,同样有着集声音、形象、辞义于一体之特性。

  其实,只是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的三种日语基础架构的组合本身,在视觉上就已经如沿途点缀着野花、卵石、青苔的蜿蜒小溪般美不胜收了。如果换个角度来欣赏,感觉日语则又恰如一幅幅跌宕起伏的砂画般美丽动人。平假名就似沙漠中那起伏的沙浪,汉字则恰如伫立在沙洲上的一座座古城堡,而片假名则似点缀在沙浪与城堡间的一簇簇灌木、荆棘,正是这三位一体的日语架构在荒凉而又广袤的沙漠中努力诠释着日本人心灵深处的“言灵”(指日本神道认为的日语中所蕴含的神力)之美。

1_副本.jpg

  京都东寺内的禅语,日语中汉字和假名的组合,大抵如此

  其幽玄内涵,则犹若沙漠里的黑珍珠般,在透射着深邃的光辉的同时,也让人流连于这枯山水般的语境中咀嚼、品味而不忍离去……此外,尚有日本人创造出的充满了睿智也被我们一直使用着的那些贴切、准确的和式汉字,以及由汉字和假名组成的各种意境幽远的日语词汇、俗语、敬语等,它们的点缀,则正如画龙点睛般让日语这条蜿蜒爬伏在沙漠中的巨龙在阳光的照射下,时而闪现出金色的光辉。这一切,都让人时时徜徉在日语美中难以自拔……从这些日语的基础架构所表述出的意象来看,说“日语是图像,有时更像风景”,确是言之有物的。

2_副本.jpg

  日语是图像,有时更像风景

  日语既然如此给人以美感,那么,它又是如何从完全照搬汉字升华为独具自己特色的一种美丽语言的呢?日本著名语言学家森田良行曾指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语言的含义。而日语的特殊美感正是来源于日本传统的风土、习俗、日语音韵及汉字和化等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风土,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对某一地区的气候、气象、地形、地质、景色、人文、习俗等的总称。人们一般习惯于把风土和人情合起来用,所以,在观察一个民族的语言习惯时,从“风土人情”的角度来看则会受益良多。而体会日语之美,同样需要把日本的风土、风习及语言特色融入进去。比如像日本这样集地震、火山和温泉、美景于一体的地理环境,自然使得日本人自古就敬畏、重视并关心大自然,从而慢慢培养出了这个民族感官敏锐心思细腻,常常感时怀物。体现在语言上,大自然的一点小小的变化就都能被他们拟声形意拿捏描绘的准确而又精美。

  同样,受汉语、儒学及岛国的各种传统文化、风习影响,长久以来也使得他们在遣词造句上谨小慎微,造出的词句自然细腻感性温文尔雅。因日语的语调是单词语音的高低、强弱配置表现,所以,日语的语调还有着简单明快而又尾音婉转之特色。而由于日语语音特别、敬语复杂、外来语比重大以及男女有别的用语和方言较多等特性,也使得日语语音有着一种特别的音韵存在。此外,再辅以和化汉字的图像、风景化特色,最后配上日本人形象的肢体语言,日语整体就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动感之美感了。

3_副本.jpg

  京都站内,「创」

  日语之美是体现在全方位的,就拿日本的旧历月份称呼来说,除去通常口语中的按数字划分方法,文面上日本人还把十二月份依次称为一月:睦月或初空;二月:如月或梅见:三月:弥生或夜樱;四月:卯月或清和;五月:皐月或浴兰;六月:水无月或蝉羽;七月:文月或凉月;八月:叶月或月见;九月:长月或竹醉;十月:神无月或时雨;十一月:霜月或神乐;十二月:师走或春待月。当然,除此之外,日本旧历月份还有着别的叫法,但总体来讲,各种称法或与时令相合,或与文学、宗教相关,从字面看来,就犹如一幅幅春夏秋冬的幻灯片在眼前放映,煞是好看。

  说到春夏秋冬,再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日语美词。春告草,顾名思义,就是告诉人们春天到来的植物,日语里是指立春时节,先于百花率先开放的向人们宣告春天已到来的梅花。我们一直欣赏的那凌寒傲雪之梅花,在日本人的眼里,摇身一变成为了袅袅细语的告春之草。

  从三月到四月,是属于油菜花的世界,这个时期自然现象中的连天雨,日本人称其为“菜种梅雨”,意思是说“菜种梅雨”是为了催促油菜花开而才降下的,因此,这一时期的连天雨,日本人还称其为“催花雨”,意境之美真觉无出其右者。春之将去,樱花飘零,岛国人在这一时期还以“花筏”来表现樱花掉落在水面,像木筏那样随波逝去的物哀之美,观此“花筏”,一种凄美的意识就不觉油然而生。

  而随着春之将去,“花信风”又将夏花将开信息由暮春吹入了初夏。到了初夏,从片片新绿的缝隙中荡漾出的那带有丝丝湿润的香气之风,日本人叫它“风熏”。而当蝉儿们在意识到自己的“蝉生”将要终结时发出的似乎燃烧生命般的鸣叫,日本人把它比作“蝉時雨”。蝉鸣,虽是夏天的一道风景线,但日本人的“物哀”意识却也贯穿于其中。

  当蝉不再鸣,日本人守着据说能忘记一段痛苦恋情的酷似百合的被称为“恋忘草”的桔色小花,夜色中眺望着“远花火”,在无声中寂寂的走进秋天。露水四季皆有,而秋天尤多,因此,露水也被称为秋季的象征,清晨静静的躺在树叶上睡懒觉的露水,日本人美其名曰“露华”。“露华”本已很美了,但视露水为充溢着生命力之神水的日本人嫌“露华”尚不足以形容露珠之神秘,又给它起个名字为“月の雫”(雫,读若“细致酷”,指水滴、水珠)。“月之露华”,读来立马一种神秘、高洁,还参杂着一丝神圣的感觉就出来了。

  时近中秋,古时日本人以“待宵”(农历8月14日的夜晚)二字来形容等待次日满月的焦急、迫切心情。秋天,追逐红叶前线一直是日本人乐此不疲的秋季热点旅游项目,日本人称追逐红叶为“红叶狩”,意为像狩猎般在山野里寻访红叶。岛国人还以“山装”(漫山遍野都是红叶的景象)、“照红叶”(在万里无云的蓝天和染作红色的大地映照下,草木的叶子也变为了红色)等来形容红叶之美。而自平安时代就传下来的赏红叶咏诗会“红叶合”以及北海道著名的赏枫大会“观枫会”,那些美丽的风景加上优雅的日语用词,则更是把日本人的风雅、风流渲染的淋漓尽致。

  从深秋进入初冬,偶得一见的暖暖的冬日,日本人称其为“小春日和”,简单的四字组合,却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日语那种风雅至骨的美感。冬至,当然是雪的世界了,日本人把晴朗的冬日里从山上随风飘下的特殊罕见的雪花,称为“风花”,而像花瓣儿一样的大片雪花则称其为“花弁(瓣)雪”。近似于“花弁雪”的另外一种多在比较暖和的日子里下的大片状雪,日本人优美的形容其为“牡丹雪”。而把很小很细的一种雪称其为“细雪”,就让人不免想像到那细雨绵绵的景象,不过在这里却是细“雪”霏霏了。

  日本人还细腻的把像等待朋友一样,在下一场雪来临之前舍不得化去的雪,美其名曰“友待雪”,寒冬中透出的则就是一股浓浓的暖意了。他们还把冬天里的最后一场雪叫做“忘雪”,在“忘掉”二字里却明明透射出的是劝人“惜雪”之意。而冬去春来,尚未完全化去的雪或刚下即化转瞬即逝的雪,日本人又给它取名字叫“名残雪”,“名残雪”三字里透出的凄美、物哀之感,就不言而喻了。而点缀在山间细流、浅溪两侧和小木桥上的“名残雪”,配上那美妙的“せせらぎ”(潺潺溪流的水声),您不觉得千昌夫那令人如痴如醉的“北国之春”已经开始回响在耳边了吗?

  谈四季景色的日语之美,就避不开关于颜色的日语词句,而这些描述颜色的美丽的日语词句,端的是能把人美哭的。比如,日本人用“东云色”来形容天际放亮,白光起后,升起的一抹淡淡的红色渐渐染上黄色时的金红色。以“薄红梅”来形容比盛开的梅花稍淡的粉红色。以近几年走红的“萌”字配以黄色,组成“萌黄色”则是用来形容春天刚刚发出嫩芽的小草之黄绿色。以“琉璃色”来比喻一种蕴含有紫色在其中的炫丽之紫蓝色。以“茜空”来描绘秋天日落时候被晚霞染成的淡淡的橙红色的天空。

4_副本.jpg

  镰仓,明月院内,「窗外好日」

  此外,其它还有如苔玉、樱桦、花小豆、水葵、梢茶、姬珊瑚、唐枫、墨幽、冬蔷薇、淡桃雪、淡茶织、光粉雪、银薄珠、冬绿空、木漏日、极紫等等即别致又挑剔的意象词存在,看到并理解了意思后,却是都会让人莫名的内心悸动的,给人带来的就是一种爱不释手欲细细把玩之的感觉。

  正如某伟人所说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那样,含有抽象的美丽色彩的用语归根结底还是多被用于青春男女,比如用“心恋”来形容刚刚萌生出的近乎于单相思的懵懂初恋心情。用“心化妝”来表示在特殊的日子里女孩儿们从表到里都要做好充足准备的心境。以“思い寝”(思寝)来比喻想着心爱之人睡着时的幸福样子,等等。着实是美的令人肝儿颤,就让人情不自禁的奢望重新回到那溢满青春色彩、气息的青葱年代。

  说罢四季,我们再来看看日本的地名,日本从大到都道府县,如:北海道、青森、千葉、和歌山、香川、静冈、秋田等。小到市区町村,如旭川、富良野、汤沢、牧之原、若樱、竹原、出云、香村、鸭川等等,读来就像一幅幅田园山水画般展现在眼前,只看名字就都有一种想去的冲动。旅游景区的一些美名有时与这些地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像小樽、谷川岳、田沢湖、秋葉原、浅草寺、鸣沢冰穴、芭蕉小路、吹上浜、虹之松原、养老溪谷等等,把玩其中寓意,则充分体现出了日本人对汉字或和式汉字的运用之妙。

  一直对日本酒名情有独钟,像尽空、恋空、残波、织月、洗心、出羽樱、红乙女、菊正宗、松竹梅、独乐藏、我醉流、美男子、美少女、船中八策、上善若水、百年孤独等等,不用喝,只是在酒坊徜徉在这些充满了文学、历史气息的清酒、烧酒名当中,想像着《万葉集》、《词花集》、《枕草子》、《奥之细道》、《雪国》、《怀风藻》等传世名著的幽玄意境书香墨迹,就足以令人醺醺然了,又安敢不醉乎?

  还有一些歇后语、俗语如“三日坊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亭主关白”(大男子主义)、“嬶天下”(妻管严)、“愚痴”(抱怨、牢骚)、“生みの苦しみ”(万事开头难)、“他力本愿”(自己不努力,凡事喜欢靠别人)、“帝王切開”(剖腹产)、“幼驯染”(青梅竹马)等等,好玩贴切,哲理性又强。估计冯巩如果学日语,大概也会忍不住来一句:“鸟语,我爱死你们了”。

  日语里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美,就是“暧昧”之美(日本人是这样认为的),个人倒是倾向于把它称为“暧昧性”。日语的这种“暧昧性”主要是源于日语本身属于粘着语,也就是说日语主要依靠在实词后面粘附虚词的手段来表示句中语法关系,而且日语还是一种经常用“好像”、“似乎”、“也许是”、“看起来”甚至“我知道了”等无数似是而非令人难以捉摸的说话人的感觉来构成基本句型。能不说的尽量不说,不用写的也尽量不写,万不得必须要说写时,也是极尽暧昧之能事,这就是日本人口中的以“以心传心来达到意思疏通”的说法儿,其实感觉就是给令世人讨厌的日本特有的暧昧性找个理由开脱罢了,哪如咱大东北的名句“能动手你就贝(别)吵吵”来的爽快。

  暧昧,日本人自古以来用之,自然习以为常,而对于我辈外人,就是不胜其扰,不知日本人所云何意。日本人躲在暧昧里自得其乐,却是苦了被日本人暧昧到找不着北的外人。日语虽很美,但独这暧昧之美,却让我辈时常懵圈。

  此外,日语里尚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那就是美丽的日语目前也面临着美感逐渐丧失的危机。与我们的新新人类相似,日本的新新人类近年来也发明了很多新新人类用语,比如以“キモイ”(读若“尅猫衣”)来简化替代“気持ち悪い”(恶心、不舒服)、以“ウザイ”(读若“屋炸矣”)替代“鬱陶しい”(憋屈、郁闷)、以“マジ”(读若“麻吉”)替代“本当に”(真的)等等。

  日本初高中生们以一口流利的新新人类用语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新”,却不知,他们的流行用语却已经丧失了日语中那特有的美感。尤其是女初中生们的新用语,如Aボーイ(读若“A抱姨”)或Aガール(读若“A尕乳”),这两个简化词具体是指东京秋叶原一带年轻的男女御宅族,A即秋叶原英文的开头字母。OD(日语罗马字放屁的缩写)、おっさん(读若“欧桑”,是お疲れさん的略写,指辛苦了)、あけおめ,ことよろ(读若“阿开要卖,烤头妖来”,是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御座います。今年も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的略写,指新年了,请多关照)。非但没有了日语的美感,简直让人不知其所云。当然,这不知所云的人中,也包括那些已经不新了的日本人在内。

  无独有偶,通过网络、日剧、动漫、游戏等渠道,一些和制汉字传到国内后,也被国内的新新人类们乐此不疲的使用着。如萌,就是由日语汉字的“萌え”而来,除此如声优、达人、鬼畜等也是直接拿来使用。这些,毕竟还能让人感受到和制汉字中所蕴含的智慧、圆润。

  而像我们的新新人类根据音近而给日语强加的汉字如“赛高”(源自日语“最高”)、“撒鼻息”(源自日语寂しい,指寂寞)、“阿姨洗铁路”(愛してる,指爱)、“干巴爹”(頑張って,指加油、努力)等,别说感受语言的美感,却是只剩苦感了。真担心被两国的新新人类们把日语如此搞下去,日语最终是否会变成“‘美’将不‘美’”了。不过日本的新新人类们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说:“他们说的乃是‘骨感’日语”,这……

  (本文为作者原创稿,原标题《日本语的美感从何而来》,转载请留言获得授权。文中使用图片均由库索拍摄。)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日语为什么那么美?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