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周雷: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
“此轮的珊瑚白化,比1998年和2002年的情况要严重地多。1998年,有45%的珊瑚礁未被白化,而2016年,仅有9%的幸免白化。”
——《自然》杂志,2017年3月16日。
我曾经在泰国潜水,考PADI潜水员执照,我第一次见到了泰国南部海洋的珊瑚,我的第一直觉,那分明就是一种植物,一个海底的原始森林。的确,珊瑚的死亡,也会像植物一样,逐渐只剩下枯枝败叶,甚至是新疆楼兰的枯朽胡杨林场景,到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有关珊瑚它与植物不仅是简单的类比,而是共同面临的困境和宿命。
《自然》杂志2017年3月16日,介绍了来自全球的珊瑚生态困境:以海洋暖化为主要原因的外力,让全球最具有代表性的珊瑚群景观——大堡礁,遭遇严重的危机。与植物的死亡枯朽灰暗相同,珊瑚的死亡被称为“白化”(bleached),珊瑚的生命霞霓退却之时,就是海底生命寂静的开始。科学家追踪厄尔尼诺现象在2016年造成的海底珊瑚礁景观变迁情况,发现了令人担忧的坏消息。此轮的珊瑚白化,比1998年和2002年的情况要严重地多。1998年,有45%的珊瑚礁未被白化,而2016年,仅有9%的幸免白化。与此同时,保护珊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逐渐成片的残遗种保护区(refugia)——类似植物的种质基因库和生态保护区的方式,但是这方面往往需要各国同时协同,才能对海水酸化、气候变暖、海洋过度捕捞、深海治理、跨海域污染治理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然而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6月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巴黎协定》,无疑是对珊瑚礁这类环境普遍恶化的治理敲响了丧钟:这并不是美国不参加世界就完了,而是美国作为具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国家,他们与国际社会的许多国家分道扬镳,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悲观的消息。
不管是否属实,美国总统通常被称为“地球总统”,原因是他们基于实力、野心、现实布局和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全球议题控制和有效协同,但是逐渐美国的总统逐渐变成“地方性总统”,他们的政治口号并不是让地球更好(Make the earth great again),而是让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但问题是,全球生态问题并不会“不越雷池”而是四处散布,例如在《自然》杂志2017年3月16日这期珊瑚专题中,首席科学家特瑞-休斯(Terry P. Hughes)提到此轮的珊瑚礁退化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区域和国家可以幸免,确切来说这是有人类历史记载的全球珊瑚生态圈的第三轮大退缩,第一次记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休斯科学家团队在2016年3月研究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夏洛特公主湾,发现这一区域的珊瑚100%都发生了白化。
珊瑚死亡现象背后
2017年4月,我参加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月亮跨学科谈话,其中我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民间巫师、文学家讨论生态议题,其中特别分析了珊瑚作为一种隐喻和现象学的架构——“栩栩如死”的意象原始结构,也就是说珊瑚死亡现象背后还有什么信息?
我们知道,无脊椎动物,基于繁殖、死亡、共生、互利而形成的连接性固态大陆(coral-mass),从无形的水里,孕育出庞大固态架构,且充满了气态的孔洞;它既包含了过去死亡的,以固态形式纪念碑式的保存,同时死亡成为后续嗫嚅、点滴聚合扩大的珊瑚體结构,并逐渐成为一个历史、过程性,也指向未来的珊瑚共同体架构。
它同时成为地球海洋生物四分之一动物的保护地,海洋里的热带雨林,一个固态的生命云团。
更关键在于,珊瑚并非一种无脊椎动物,它至少有6500种。但是,因为全球暖化和极端气候变化,同时伴随着海洋的酸化,它逐渐消亡,彻底的死亡已经在“近远”的时刻:全球珊瑚已经消失50%,完全消失,将在2050年。
在澳大利亚大堡礁,2012年,珊瑚已经消失了一半。至此,那个曾经让达尔文产生地质推断演化的物理证据即将远离人类,它产生了第一种吊诡:物像证据让进化论诞生,进化论推动了人类革命和社会的灾难性演化,演化带来对进化论本身的怀疑,以至于在人类纪念达尔文诞辰208周年的时刻,人类在推翻进化论的同时,推翻了进化论的物像世界。
进一步的观察可以看到第二种吊诡:珊瑚岛礁之类的无脊椎动物“创造”,它的生产和繁育,使用的是植物式的语法,同时因为它衍生生命,也被人类用“海底热带雨林”这个词语来表象。然而,它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大量焚烧植物类化石能源所释放的温室气体,也就是说石油是一种液态的“植物珊瑚”(botanical coral reef)。植物的双重死亡,对应着这种原始无脊椎动物的“人类世”(anthropocene)死亡。
现存近50万种植物的逐层迭代死亡,造就了地球肢体里的黑色血液和气态物质,他们被人类释放,为了进步、发展、进化的名义,进一步作用到海洋这个物质和能量的场域,并造成海洋的二度沙漠化。从海洋的液态中,衍生出物质性的固态珊瑚,它是海洋形态进化的赋格,在液态中发展出固态。
更为剧烈的液态涌动和固态冲击,可以把整个海洋推到陆地,成为一种在空气中凝聚的完全固态,也就是山峦、大陆、山脉。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峦曾经都是海洋的珊瑚形态,海洋的死亡形成山峦这种形态的“陆地珊瑚”。当然,在海洋珊瑚化死亡的尸体之上,产生了大量奔跑、移动、植物聚落的物质,他们形成了陆地的植物、动物生态域,他们的成批量死亡形成之前提到的地球黑色的血液。
说到这里,珊瑚大规模死亡现象的背后核心信息出现了:那就是,珊瑚其实就是地球生命形成的本身和象征,它是一种地球生命的“年轮”——以绚烂如星云的方式。它的枯朽和衰败在敲响丧钟,也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说的,“要问丧钟为谁鸣?丧钟为你鸣”。
周雷: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
“此轮的珊瑚白化,比1998年和2002年的情况要严重地多。1998年,有45%的珊瑚礁未被白化,而2016年,仅有9%的幸免白化。”
——《自然》杂志,2017年3月16日。
我曾经在泰国潜水,考PADI潜水员执照,我第一次见到了泰国南部海洋的珊瑚,我的第一直觉,那分明就是一种植物,一个海底的原始森林。的确,珊瑚的死亡,也会像植物一样,逐渐只剩下枯枝败叶,甚至是新疆楼兰的枯朽胡杨林场景,到这个时候,我们知道,有关珊瑚它与植物不仅是简单的类比,而是共同面临的困境和宿命。
《自然》杂志2017年3月16日,介绍了来自全球的珊瑚生态困境:以海洋暖化为主要原因的外力,让全球最具有代表性的珊瑚群景观——大堡礁,遭遇严重的危机。与植物的死亡枯朽灰暗相同,珊瑚的死亡被称为“白化”(bleached),珊瑚的生命霞霓退却之时,就是海底生命寂静的开始。科学家追踪厄尔尼诺现象在2016年造成的海底珊瑚礁景观变迁情况,发现了令人担忧的坏消息。此轮的珊瑚白化,比1998年和2002年的情况要严重地多。1998年,有45%的珊瑚礁未被白化,而2016年,仅有9%的幸免白化。与此同时,保护珊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逐渐成片的残遗种保护区(refugia)——类似植物的种质基因库和生态保护区的方式,但是这方面往往需要各国同时协同,才能对海水酸化、气候变暖、海洋过度捕捞、深海治理、跨海域污染治理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然而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6月宣布退出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标志性项目之一《巴黎协定》,无疑是对珊瑚礁这类环境普遍恶化的治理敲响了丧钟:这并不是美国不参加世界就完了,而是美国作为具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国家,他们与国际社会的许多国家分道扬镳,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悲观的消息。
不管是否属实,美国总统通常被称为“地球总统”,原因是他们基于实力、野心、现实布局和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全球议题控制和有效协同,但是逐渐美国的总统逐渐变成“地方性总统”,他们的政治口号并不是让地球更好(Make the earth great again),而是让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但问题是,全球生态问题并不会“不越雷池”而是四处散布,例如在《自然》杂志2017年3月16日这期珊瑚专题中,首席科学家特瑞-休斯(Terry P. Hughes)提到此轮的珊瑚礁退化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区域和国家可以幸免,确切来说这是有人类历史记载的全球珊瑚生态圈的第三轮大退缩,第一次记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休斯科学家团队在2016年3月研究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夏洛特公主湾,发现这一区域的珊瑚100%都发生了白化。
珊瑚死亡现象背后
2017年4月,我参加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月亮跨学科谈话,其中我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民间巫师、文学家讨论生态议题,其中特别分析了珊瑚作为一种隐喻和现象学的架构——“栩栩如死”的意象原始结构,也就是说珊瑚死亡现象背后还有什么信息?
我们知道,无脊椎动物,基于繁殖、死亡、共生、互利而形成的连接性固态大陆(coral-mass),从无形的水里,孕育出庞大固态架构,且充满了气态的孔洞;它既包含了过去死亡的,以固态形式纪念碑式的保存,同时死亡成为后续嗫嚅、点滴聚合扩大的珊瑚體结构,并逐渐成为一个历史、过程性,也指向未来的珊瑚共同体架构。
它同时成为地球海洋生物四分之一动物的保护地,海洋里的热带雨林,一个固态的生命云团。
更关键在于,珊瑚并非一种无脊椎动物,它至少有6500种。但是,因为全球暖化和极端气候变化,同时伴随着海洋的酸化,它逐渐消亡,彻底的死亡已经在“近远”的时刻:全球珊瑚已经消失50%,完全消失,将在2050年。
在澳大利亚大堡礁,2012年,珊瑚已经消失了一半。至此,那个曾经让达尔文产生地质推断演化的物理证据即将远离人类,它产生了第一种吊诡:物像证据让进化论诞生,进化论推动了人类革命和社会的灾难性演化,演化带来对进化论本身的怀疑,以至于在人类纪念达尔文诞辰208周年的时刻,人类在推翻进化论的同时,推翻了进化论的物像世界。
进一步的观察可以看到第二种吊诡:珊瑚岛礁之类的无脊椎动物“创造”,它的生产和繁育,使用的是植物式的语法,同时因为它衍生生命,也被人类用“海底热带雨林”这个词语来表象。然而,它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大量焚烧植物类化石能源所释放的温室气体,也就是说石油是一种液态的“植物珊瑚”(botanical coral reef)。植物的双重死亡,对应着这种原始无脊椎动物的“人类世”(anthropocene)死亡。
现存近50万种植物的逐层迭代死亡,造就了地球肢体里的黑色血液和气态物质,他们被人类释放,为了进步、发展、进化的名义,进一步作用到海洋这个物质和能量的场域,并造成海洋的二度沙漠化。从海洋的液态中,衍生出物质性的固态珊瑚,它是海洋形态进化的赋格,在液态中发展出固态。
更为剧烈的液态涌动和固态冲击,可以把整个海洋推到陆地,成为一种在空气中凝聚的完全固态,也就是山峦、大陆、山脉。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峦曾经都是海洋的珊瑚形态,海洋的死亡形成山峦这种形态的“陆地珊瑚”。当然,在海洋珊瑚化死亡的尸体之上,产生了大量奔跑、移动、植物聚落的物质,他们形成了陆地的植物、动物生态域,他们的成批量死亡形成之前提到的地球黑色的血液。
说到这里,珊瑚大规模死亡现象的背后核心信息出现了:那就是,珊瑚其实就是地球生命形成的本身和象征,它是一种地球生命的“年轮”——以绚烂如星云的方式。它的枯朽和衰败在敲响丧钟,也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所说的,“要问丧钟为谁鸣?丧钟为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