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这位日本僧人把日式庭园美学传遍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这位日本僧人把日式庭园美学传遍世界

这位日本僧人把日式庭园美学传遍世界
2017-05-28 09:15:27
来源:知日 作者: 知日
关键词:日本文化 点击: 我要评论
不用一滴水便能表现自然山水的枯山水,体现着日式的极少主义,其美学更是成为了谈论日式美学不可绕开的典型。

枯山水盛行于室町时代,这种独特的日式庭园拥有悠久的历史。

枯山水庭园在英文中也被译作 Zen Gardern,的确这种盛行于禅宗寺院的庭园,拥有其他庭院样式不可比拟的精神性,置身其中,仿佛就是一场禅的修行。

不用一滴水便能表现自然山水的枯山水,体现着日式的极少主义,其美学更是成为了谈论日式美学不可绕开的典型。

为了接近枯山水美学,我们必须去京都禅院吗?的确,在京都的禅院能够体验到最原始的枯山水庭园,而日本的造园家们,也在致力于将枯山水的美学和精神性发扬光大,在当代,把枯山水带往世界各地。

  

京都龙安寺石庭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曾入选《时代》周刊「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的禅师、当代造园名家枡野俊明。我们在《知日・枯山水》特集中,专访了他。

枡野俊明现在担任着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设计学科教授。与草间弥生、野口勇等艺术家齐名,曾入选《时代》周刊「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

枡野俊明于1953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一个禅僧世家。他的父亲信步是一位刻苦而努力的禅僧,对枡野俊明的行事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五年级时,枡野跟着家人路过龙安寺,看到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惊讶不已。「自己家的寺院为什么就没有这么漂亮的地方呢?」当时这个10岁的小男孩,一定没有想到,他今生第一次看到的枯山水竟然就是他日后作庭生涯中最高的标杆,如今的枡野表示过,枯山水的最高境界就在龙安寺。

大学时期,枡野的专业背景与许多景观设计师的学术背景一样,是农学科。学习期间,他拜入造园大师齐藤胜雄门下。

  

23岁的枡野俊明(前排左一),和恩师齐藤胜雄(右一)以及园林工匠们一同休息。

枡野俊明正式开始庭院设计的工作,大约是25岁以后。在那之前他于大本山总持寺做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僧,这段岁月对他的人生影响极大。以至于修行过后就开始深入地学习园林设计。枡野成为作庭师已近四十载,枯山水俨然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6岁的枡野俊明,作为云水修行僧进入总持寺修行。

禅僧、设计师、教育者,集多重身份于一身,放佛跨界红人一般,然而枡野俊明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对于他来说,设计师的身份和禅僧的身份是统一的。他将景观创作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是修行的一部分。他的作品设计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充满浓厚的禅意,方寸之间即现宇宙大意境,被认为是具有鲜明人生哲学的设计作品。

  

2005年,枡野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9年元旦,枡野于建功寺元旦新春祈祷会。

  

枡野在工作室绘制石组的指示图。

枡野俊明的审美观

枡野将禅宗美学分为以下7种。

1. 不完整的美。例如一支残破的茶杯。

2. 脱俗之美。例如京都西芳寺庭园的景观。

3. 自然之美。通过人为的技术,作出尽量看不出人为痕迹的“自然”的庭院。

4. 去除之美。把多余的东西都去掉,留下足够表达的部分。

5. 寂静之美。远离喧嚣、最安静的地方。

6. 枯槁之美。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产生出不同于年轻人的想法,是一种特别的思考方式之美。

7. 幽玄之美。通过遮挡或若隐若现的手法,使某物不可见,让观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枡野在审美上追求「残缺美」、「意境美」。实际上,他所说的七种审美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在禅修者眼中,禅庭内的树木、岩石、土地等自然元素都蕴涵着极深的寓意,它们就是瀑布、海洋、山脉、岛屿。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庭园无异于一种「精神栖息地」。在越发简化的进程中,乔灌木、小物件,甚至是庭园不可缺少的水体等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于荫蔽处的青苔,成为了高抽象化的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枡野的设计追求,就包括贯彻这一去除之美。枯山水是山水,却无水。

在形式的追求中,枯山水逐渐沉淀出几个固定特征:

边界限明确

一般枯山水庭园都建成在有明确界限的长方形区域内。区域外围通常由泥墙或篱笆与外界隔开,放佛区域内的事物可以永恒不变。枯山水庭园给观者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通过周围的边界限进一步加强的。

不可进入

传统枯山水庭园的观赏方式只有一种,即从枯山水所邻近的禅寺坐观。除了打扫与制作,否则进入枯山水庭园都是不允许的。然而,枯山水并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排他型的景观,而是强调一种庭园与人的“对峙”。

植物修剪严格

枯山水庭园里配合砂石景致的绿色植物,通常是一些乔木与灌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修剪,并在长期的维护中反复修剪使其形状不变。而植被的形状也和砂石一样被赋予了禅学涵义。

枡野显然是将枯山水的精神之美凌驾于形式美之上的。他试图营造的的禅宗意境是当人与庭园对峙时,能感受到自然的包容力,从而达到真实的自己和自然对话;亦或是感受到人与世界对立的紧张感,从而造成思想上的启发。而这种触发联想的景致非枯山水这种高度抽象的形式不能完成。

  

南禅寺方丈庭园

枡野俊明的设计观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创作,并长年遵循着。作庭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追求造型美,而是把自己与空间进行置换的一种精神的设计过程。被称为『石立僧』的禅僧们是把庭园作为『个人表达』的场所,并把作庭过程视为每日修行的一部分。我自己也是一样,把作品的创造过程视为修行,一点一点的积累到现在。『庭』在我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庭园是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场。」

古来,人们将作庭技术高超的僧侣唤作「石立僧」,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初期最具代表性的石立僧就是禅学高僧、作庭名家梦窗疏石。梦窗曾说过,山水并没有特质,特质在于人心。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枡野。

在禅学的解释中,人们的所思所感是无法完全被理解和直接表达的。因此,发展某种媒介或方式与他人交流这种情感是必要的,这中媒介或方式就是枡野俊明自述中的「个人表达」。书法、花道、作庭,都是具有这种作用的古典禅艺术。枡野认为表达的重点不在于选择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表达即可。

禅语有「毒蛇饮水水成毒,奶牛饮水水成乳」。水变成毒药还是牛奶,全凭喝水的主体决定。换到作庭上,庭园是变成毒,还是变成乳,全取决于作庭之人。枡野思索这一禅思,认为作庭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可怕的。作庭的能力无法超越自身修行的上限,每一次作庭呈现出的风景就是自己内心的禅境。不成熟的心境导致作成不成熟的庭园,粗俗之心也只能呈现出粗俗的风景。面对庭园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就像在面对镜子或是分身,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弘法大师所开创的金刚峰寺内的枯山水庭园

  

梦窗疏石所作的西芳寺

历史上最重要的枯山水设计者几乎都是禅学僧人。从根源上看,它是禅宗兴盛时期文化实践的一个结晶。禅的目的是邂逅原本的自我。刚出生的小孩是简单纯粹的,成长带给他很多负担,最初的纯洁渐渐不再。枡野认为,要找到纯粹的自己只有改变负担的生活方式,坐禅观庭就是在心灵中压缩、排掉过多的东西,枯山水作庭就是以至极至简的创作手法舍去多余、展现自然的精髓。

枡野俊明流:现代枯山水设计选

枡野俊明除了在日本,还在加拿大、德国、挪威等地进行庭园制作。他的作庭是建立在日本传统美学与禅宗思想之上,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现代主义元素与设计理念。

曲町会馆

青山绿水之庭

东京都 1998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配合会馆的聚会和住宿用途所设置的庭园。枡野试图通过呈现深山中绿树环绕的景致,让都市里的人们再次感受到忘却已久的悠闲。

从榻榻米接待室打开障子,由竖直石块表现的群山映入眼帘。石灯笼、树木、竹制栅栏等垂直元素,与横向铺设的石道、砾石、苔藓等水平元素交织,营造出幽深之感。

银鳞庄料亭旅馆

听雪壶

北海道 2007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枡野基于回忆创作的庭园。第一次来到这家料亭旅馆时,枡野被大雪覆盖的中庭的景象深深感动,当接到这个中庭的设计委托时,就决定将它命名为听雪壶。

这个中庭在料亭的玄关后方,可以说是银鳞庄的第二个门面。整个庭园只由三块石头和白砂组成,白砂表现着净化心灵的白雪。客人可以从三面欣赏庭园,其中的一面采用了低矮的长窗户,从而构成了多层次的枯山水风景。

祗园寺客殿庭园

听枫庭·水到渠成之庭

茨城县 2004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听枫庭建在建筑物的东北侧,正面朝南,是庭园最理想的位置。沿着回廊东西纵横,表现海洋的砂砾一直铺设到走廊下方。乔木以黑松为主,日本山枫为辅,在一天光影的变化中,树影也随之变化,枡野希望观庭的人会把这一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相比照,进而产生思考。

铺设了榻榻米的回廊前安装了滑动式玻璃门,所以不管门是开是闭,庭园的景致都能与室内相关联。

水到渠成之庭是住持房间所对的庭园,房内的地砖一直延伸至庭园,加强了内外的关联,强调了人与庭的对峙。

防府市斋场庭园

悠久苑

山口县 2003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佛语有“生者必灭,会者必离”,谁都有从这个世界逝去的一天,谁也都有送别他人的时刻。斋场即进行火化和举行葬礼的场所。这座斋场庭园连接着入口和火葬室。枡野以「清净」、「启程」、「镇定」、「升华」、「慈悲」、「追忆」六个步骤对应人生终结的场景,并以此作为设计主题,使整个大庭院包涵六个不同的故事区域。这个庭园反映出世事无常的庭园,枡野希望这个空间能够承载悲伤,并激发人们要珍惜活着的当下的想法。

「启程之庭」,用厚铺的苔藓和粗糙的条状石块表现透视效果,渐行渐远。

Cerulean Tower 东急酒店休息厅及庭园

闲坐庭

东京都 2001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玻璃墙壁的内侧是酒店大厅及休息区。枡野希望入住酒店的繁忙客人们坐在休息区时可以被寂静的自然所包围,得到与自然对峙的机会。

禅语有「闲座听松风」,就是说心灵澄清时,能听到松树与风相会的声音,庭园也因此得名。曲线式的石阶构造与铺设的砾石水流一般,有绵延进室内之感,最后与大厅内部的方形石雕呼应。苔藓和矮竹起到了空间的过渡作用。

夜间照明开启时,方形的雕塑花瓶与窗外花园朦胧的光影相呼应。

祗园寺紫云台禅寺

龙门庭

茨城县 1999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从茶室看龙门庭,近处竖立的大石头,表现的是本寺开山祖师讲禅的情形。远处有筑山,山顶部设有寓意「鲤鱼跃龙门」的枯山水石组。禅文化中有龙门瀑布的故事,越过瀑布的鲤鱼会化作神龙。从水面探出头来的就是鲤鱼石,鲤鱼石的正面就是表现瀑布的石组。筑山上的苔藓与白砂形成对比,营造出动静结合的空间。

此组枯山水的水源始于远处靠近墙体的瀑布石组,从石桥下方穿过,一直流向建筑物。

卑尔根大学校舍庭园

静寂之庭

挪威 2003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项目机会是由枡野通过国际设计竞标比赛得到的。校舍主建筑是由挪威设计师操刀,以混凝土为主体的现代建筑物,建筑物通过一个长长的转弯的斜坡深入花园,连接了地面和高层。

日本文化中,对自然表示敬意被视为最高的美德,枡野怀着这样的敬意,思索卑尔根这座城市的自然特点。它以峡湾闻名,冰河将山体冲积成陡峭的山壁,是挪威西海岸特有的风光。冰川谷峡湾是大海最深入大地的地方,这里的海水没有一丝波澜,山壁高耸如悬崖,自然的气魄在这里完全压倒人力。这种气氛,枡野总结为“静寂”,于是就有了这座庭园的设计理念。他试图创造的是一个不通过逃离日常的喧闹而达到的安静,而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保持心灵安静的空间。

庭园分为中庭花园和面向研究室的后庭花园。枡野把远处耸立的乌尔瑞肯山看作自然的象征,把校舍看作人类智慧的象征。将当地的松树移入庭园,强调卑尔根市特有的自然颜色。

枯山水早已走出日本的国界,其影响力也超越了日本概念的限制,开始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如今混凝土森林般的大都会中,能够提供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场所和机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大环境只造就了一个个让人们处于忙碌状态的简陋的小环境。枡野俊明的枯山水作庭结合了生态观,在植物选择上强调植物的形态和季节性,注重与空间情绪的统一。植物不在多,在于恰到好处,这就与建筑物或水池边的绿化不同,它更能唤起人们的感动和思索,令人难忘。

责任编辑:
这位日本僧人把日式庭园美学传遍世界

这位日本僧人把日式庭园美学传遍世界

2017-05-28 09:15:27
来源:知日 作者: 知日
不用一滴水便能表现自然山水的枯山水,体现着日式的极少主义,其美学更是成为了谈论日式美学不可绕开的典型。

枯山水盛行于室町时代,这种独特的日式庭园拥有悠久的历史。

枯山水庭园在英文中也被译作 Zen Gardern,的确这种盛行于禅宗寺院的庭园,拥有其他庭院样式不可比拟的精神性,置身其中,仿佛就是一场禅的修行。

不用一滴水便能表现自然山水的枯山水,体现着日式的极少主义,其美学更是成为了谈论日式美学不可绕开的典型。

为了接近枯山水美学,我们必须去京都禅院吗?的确,在京都的禅院能够体验到最原始的枯山水庭园,而日本的造园家们,也在致力于将枯山水的美学和精神性发扬光大,在当代,把枯山水带往世界各地。

  

京都龙安寺石庭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曾入选《时代》周刊「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的禅师、当代造园名家枡野俊明。我们在《知日・枯山水》特集中,专访了他。

枡野俊明现在担任着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设计学科教授。与草间弥生、野口勇等艺术家齐名,曾入选《时代》周刊「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

枡野俊明于1953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的一个禅僧世家。他的父亲信步是一位刻苦而努力的禅僧,对枡野俊明的行事风格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五年级时,枡野跟着家人路过龙安寺,看到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惊讶不已。「自己家的寺院为什么就没有这么漂亮的地方呢?」当时这个10岁的小男孩,一定没有想到,他今生第一次看到的枯山水竟然就是他日后作庭生涯中最高的标杆,如今的枡野表示过,枯山水的最高境界就在龙安寺。

大学时期,枡野的专业背景与许多景观设计师的学术背景一样,是农学科。学习期间,他拜入造园大师齐藤胜雄门下。

  

23岁的枡野俊明(前排左一),和恩师齐藤胜雄(右一)以及园林工匠们一同休息。

枡野俊明正式开始庭院设计的工作,大约是25岁以后。在那之前他于大本山总持寺做过一段时间的修行僧,这段岁月对他的人生影响极大。以至于修行过后就开始深入地学习园林设计。枡野成为作庭师已近四十载,枯山水俨然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6岁的枡野俊明,作为云水修行僧进入总持寺修行。

禅僧、设计师、教育者,集多重身份于一身,放佛跨界红人一般,然而枡野俊明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对于他来说,设计师的身份和禅僧的身份是统一的。他将景观创作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是修行的一部分。他的作品设计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充满浓厚的禅意,方寸之间即现宇宙大意境,被认为是具有鲜明人生哲学的设计作品。

  

2005年,枡野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09年元旦,枡野于建功寺元旦新春祈祷会。

  

枡野在工作室绘制石组的指示图。

枡野俊明的审美观

枡野将禅宗美学分为以下7种。

1. 不完整的美。例如一支残破的茶杯。

2. 脱俗之美。例如京都西芳寺庭园的景观。

3. 自然之美。通过人为的技术,作出尽量看不出人为痕迹的“自然”的庭院。

4. 去除之美。把多余的东西都去掉,留下足够表达的部分。

5. 寂静之美。远离喧嚣、最安静的地方。

6. 枯槁之美。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产生出不同于年轻人的想法,是一种特别的思考方式之美。

7. 幽玄之美。通过遮挡或若隐若现的手法,使某物不可见,让观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枡野在审美上追求「残缺美」、「意境美」。实际上,他所说的七种审美之间是互相关联的。在禅修者眼中,禅庭内的树木、岩石、土地等自然元素都蕴涵着极深的寓意,它们就是瀑布、海洋、山脉、岛屿。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庭园无异于一种「精神栖息地」。在越发简化的进程中,乔灌木、小物件,甚至是庭园不可缺少的水体等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于荫蔽处的青苔,成为了高抽象化的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枡野的设计追求,就包括贯彻这一去除之美。枯山水是山水,却无水。

在形式的追求中,枯山水逐渐沉淀出几个固定特征:

边界限明确

一般枯山水庭园都建成在有明确界限的长方形区域内。区域外围通常由泥墙或篱笆与外界隔开,放佛区域内的事物可以永恒不变。枯山水庭园给观者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通过周围的边界限进一步加强的。

不可进入

传统枯山水庭园的观赏方式只有一种,即从枯山水所邻近的禅寺坐观。除了打扫与制作,否则进入枯山水庭园都是不允许的。然而,枯山水并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排他型的景观,而是强调一种庭园与人的“对峙”。

植物修剪严格

枯山水庭园里配合砂石景致的绿色植物,通常是一些乔木与灌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和修剪,并在长期的维护中反复修剪使其形状不变。而植被的形状也和砂石一样被赋予了禅学涵义。

枡野显然是将枯山水的精神之美凌驾于形式美之上的。他试图营造的的禅宗意境是当人与庭园对峙时,能感受到自然的包容力,从而达到真实的自己和自然对话;亦或是感受到人与世界对立的紧张感,从而造成思想上的启发。而这种触发联想的景致非枯山水这种高度抽象的形式不能完成。

  

南禅寺方丈庭园

枡野俊明的设计观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创作,并长年遵循着。作庭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追求造型美,而是把自己与空间进行置换的一种精神的设计过程。被称为『石立僧』的禅僧们是把庭园作为『个人表达』的场所,并把作庭过程视为每日修行的一部分。我自己也是一样,把作品的创造过程视为修行,一点一点的积累到现在。『庭』在我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庭园是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居地。作庭即修行,步步是道场。」

古来,人们将作庭技术高超的僧侣唤作「石立僧」,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初期最具代表性的石立僧就是禅学高僧、作庭名家梦窗疏石。梦窗曾说过,山水并没有特质,特质在于人心。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枡野。

在禅学的解释中,人们的所思所感是无法完全被理解和直接表达的。因此,发展某种媒介或方式与他人交流这种情感是必要的,这中媒介或方式就是枡野俊明自述中的「个人表达」。书法、花道、作庭,都是具有这种作用的古典禅艺术。枡野认为表达的重点不在于选择哪一种方式,只要能够表达即可。

禅语有「毒蛇饮水水成毒,奶牛饮水水成乳」。水变成毒药还是牛奶,全凭喝水的主体决定。换到作庭上,庭园是变成毒,还是变成乳,全取决于作庭之人。枡野思索这一禅思,认为作庭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可怕的。作庭的能力无法超越自身修行的上限,每一次作庭呈现出的风景就是自己内心的禅境。不成熟的心境导致作成不成熟的庭园,粗俗之心也只能呈现出粗俗的风景。面对庭园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就像在面对镜子或是分身,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弘法大师所开创的金刚峰寺内的枯山水庭园

  

梦窗疏石所作的西芳寺

历史上最重要的枯山水设计者几乎都是禅学僧人。从根源上看,它是禅宗兴盛时期文化实践的一个结晶。禅的目的是邂逅原本的自我。刚出生的小孩是简单纯粹的,成长带给他很多负担,最初的纯洁渐渐不再。枡野认为,要找到纯粹的自己只有改变负担的生活方式,坐禅观庭就是在心灵中压缩、排掉过多的东西,枯山水作庭就是以至极至简的创作手法舍去多余、展现自然的精髓。

枡野俊明流:现代枯山水设计选

枡野俊明除了在日本,还在加拿大、德国、挪威等地进行庭园制作。他的作庭是建立在日本传统美学与禅宗思想之上,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现代主义元素与设计理念。

曲町会馆

青山绿水之庭

东京都 1998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配合会馆的聚会和住宿用途所设置的庭园。枡野试图通过呈现深山中绿树环绕的景致,让都市里的人们再次感受到忘却已久的悠闲。

从榻榻米接待室打开障子,由竖直石块表现的群山映入眼帘。石灯笼、树木、竹制栅栏等垂直元素,与横向铺设的石道、砾石、苔藓等水平元素交织,营造出幽深之感。

银鳞庄料亭旅馆

听雪壶

北海道 2007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枡野基于回忆创作的庭园。第一次来到这家料亭旅馆时,枡野被大雪覆盖的中庭的景象深深感动,当接到这个中庭的设计委托时,就决定将它命名为听雪壶。

这个中庭在料亭的玄关后方,可以说是银鳞庄的第二个门面。整个庭园只由三块石头和白砂组成,白砂表现着净化心灵的白雪。客人可以从三面欣赏庭园,其中的一面采用了低矮的长窗户,从而构成了多层次的枯山水风景。

祗园寺客殿庭园

听枫庭·水到渠成之庭

茨城县 2004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听枫庭建在建筑物的东北侧,正面朝南,是庭园最理想的位置。沿着回廊东西纵横,表现海洋的砂砾一直铺设到走廊下方。乔木以黑松为主,日本山枫为辅,在一天光影的变化中,树影也随之变化,枡野希望观庭的人会把这一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相比照,进而产生思考。

铺设了榻榻米的回廊前安装了滑动式玻璃门,所以不管门是开是闭,庭园的景致都能与室内相关联。

水到渠成之庭是住持房间所对的庭园,房内的地砖一直延伸至庭园,加强了内外的关联,强调了人与庭的对峙。

防府市斋场庭园

悠久苑

山口县 2003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佛语有“生者必灭,会者必离”,谁都有从这个世界逝去的一天,谁也都有送别他人的时刻。斋场即进行火化和举行葬礼的场所。这座斋场庭园连接着入口和火葬室。枡野以「清净」、「启程」、「镇定」、「升华」、「慈悲」、「追忆」六个步骤对应人生终结的场景,并以此作为设计主题,使整个大庭院包涵六个不同的故事区域。这个庭园反映出世事无常的庭园,枡野希望这个空间能够承载悲伤,并激发人们要珍惜活着的当下的想法。

「启程之庭」,用厚铺的苔藓和粗糙的条状石块表现透视效果,渐行渐远。

Cerulean Tower 东急酒店休息厅及庭园

闲坐庭

东京都 2001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玻璃墙壁的内侧是酒店大厅及休息区。枡野希望入住酒店的繁忙客人们坐在休息区时可以被寂静的自然所包围,得到与自然对峙的机会。

禅语有「闲座听松风」,就是说心灵澄清时,能听到松树与风相会的声音,庭园也因此得名。曲线式的石阶构造与铺设的砾石水流一般,有绵延进室内之感,最后与大厅内部的方形石雕呼应。苔藓和矮竹起到了空间的过渡作用。

夜间照明开启时,方形的雕塑花瓶与窗外花园朦胧的光影相呼应。

祗园寺紫云台禅寺

龙门庭

茨城县 1999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从茶室看龙门庭,近处竖立的大石头,表现的是本寺开山祖师讲禅的情形。远处有筑山,山顶部设有寓意「鲤鱼跃龙门」的枯山水石组。禅文化中有龙门瀑布的故事,越过瀑布的鲤鱼会化作神龙。从水面探出头来的就是鲤鱼石,鲤鱼石的正面就是表现瀑布的石组。筑山上的苔藓与白砂形成对比,营造出动静结合的空间。

此组枯山水的水源始于远处靠近墙体的瀑布石组,从石桥下方穿过,一直流向建筑物。

卑尔根大学校舍庭园

静寂之庭

挪威 2003年竣工

摄影 田畑 minao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项目机会是由枡野通过国际设计竞标比赛得到的。校舍主建筑是由挪威设计师操刀,以混凝土为主体的现代建筑物,建筑物通过一个长长的转弯的斜坡深入花园,连接了地面和高层。

日本文化中,对自然表示敬意被视为最高的美德,枡野怀着这样的敬意,思索卑尔根这座城市的自然特点。它以峡湾闻名,冰河将山体冲积成陡峭的山壁,是挪威西海岸特有的风光。冰川谷峡湾是大海最深入大地的地方,这里的海水没有一丝波澜,山壁高耸如悬崖,自然的气魄在这里完全压倒人力。这种气氛,枡野总结为“静寂”,于是就有了这座庭园的设计理念。他试图创造的是一个不通过逃离日常的喧闹而达到的安静,而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保持心灵安静的空间。

庭园分为中庭花园和面向研究室的后庭花园。枡野把远处耸立的乌尔瑞肯山看作自然的象征,把校舍看作人类智慧的象征。将当地的松树移入庭园,强调卑尔根市特有的自然颜色。

枯山水早已走出日本的国界,其影响力也超越了日本概念的限制,开始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如今混凝土森林般的大都会中,能够提供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场所和机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大环境只造就了一个个让人们处于忙碌状态的简陋的小环境。枡野俊明的枯山水作庭结合了生态观,在植物选择上强调植物的形态和季节性,注重与空间情绪的统一。植物不在多,在于恰到好处,这就与建筑物或水池边的绿化不同,它更能唤起人们的感动和思索,令人难忘。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这位日本僧人把日式庭园美学传遍世界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