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拉贾(Raja Khalid Akbar Janjua)来自巴基斯坦,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他喜欢问中国朋友一个问题:“你能说出我们国家任意一座城市的名字吗?”
对方都会摇头。
这让拉贾有些失望,因为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邦邻,对于巴基斯坦人民来说,“中国”一点都不陌生。
1月18日,秦皇岛某社区内,一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学习剪窗花。
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在巴基斯坦,满大街都是中国元素,手机、汽车,甚至女人们用的指甲油都是中国生产的!”拉贾掰着手指数道。
清华物理系博士、来自巴基斯坦拉哈尔的古拉姆补充道:“我们钱币的背景上还有中国的标记呢!”中巴的国界线是绵延千里的喀喇昆仑山,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矗立于此,宛如一个巨人,见证着从古至今中巴人民的交往。
中国商人自唐代开始,就经过此地走向更远的中亚。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来,更有无数中国的工程师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完成了载入史册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上世纪70年代建成、至今被认为是世界筑路史奇迹的喀喇昆仑公路。
进入21世纪,从瓜达尔港到军备战斗机,“中国制造”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建设来说举足轻重。2007年,巴基斯坦专门成立中国经济特区,吸引中国企业来投资办厂。
“新闻里都是领导人说‘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的报道!”拉贾说,2008年,巴基斯坦人民把几乎全国的帐篷都运往了中国汶川。
“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让美国人感到害怕,让巴基斯坦人感到欣喜。”快速发展的中国像一座富矿吸引着拉贾,“来中国工作的巴基斯坦人能有很高的工资。”从小培养的“亲中”思想更是让中国成为原殖民母国英国之后巴基斯坦学生留学的热门选择。
清华有42个巴基斯坦留学生。而在离清华不远的北航,巴基斯坦留学生是更庞大的团体,北航被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戏称为“巴基斯坦大学”。
拉贾还有一个不能不来的原因:中国功夫。“在我们的国家,中国的武打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看过数不清的香港动作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他们都太棒了!” 拉贾一度以为每个中国人都会武功。他来到中国后,学的第一样就是中国武术,在清华情人坡对面的小树林边,他跟着武术前辈一起练功,一周两次从不间断。
不过中国在巴基斯坦人眼中也并非完美。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廉价商品,很多都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巴基斯坦商人贩卖回去的价格便宜的伪劣产品,还有的是在中国已经过时的产品,在拉瓦尔品第的市场上甚至还能看到久违的马灯。这些产品虽然质量不过硬,却也成功地占领了当地市场。
现实的中国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我以为你们都会说英语!”有次,拉贾在五道口问一个老大爷问题。
老大爷一字一顿地告诉他:“我听不懂。”拉贾这才发现,中国并不完全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电视、报纸、和广播对中国现代化成果的宣扬,已经让巴基斯坦人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印象。许多巴基斯坦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在中国的首都,每个人都应该会说最国际化的语言——英文。“我来北京之前,一句中文都不会说!”拉贾说。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清华新闻系的扎西得。扎西得只会一点点中文,每次一个人出行时,他只能依靠翻译软件或打电话请同学“在线翻译”。
扎西得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个中国女生发信息时,以‘dear’开头,但那个中国姑娘觉得这个称呼太过亲密不能接受。”扎西得很委屈,因为在巴基斯坦,这是很普遍的朋友间的称谓。
和拉贾与扎西得不同的是,古拉姆的汉语水平好得惊人,“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融入它。我在中国入乡随俗。”他来中国已经5年了,还娶了中国太太。二人形影不离,很是恩爱。他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的生活了。“当我娶了中国太太时,同学就跟我开玩笑说,‘古拉姆,你已经是半个中国人啦!’”
拉贾(Raja Khalid Akbar Janjua)来自巴基斯坦,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他喜欢问中国朋友一个问题:“你能说出我们国家任意一座城市的名字吗?”
对方都会摇头。
这让拉贾有些失望,因为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邦邻,对于巴基斯坦人民来说,“中国”一点都不陌生。
1月18日,秦皇岛某社区内,一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学习剪窗花。
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在巴基斯坦,满大街都是中国元素,手机、汽车,甚至女人们用的指甲油都是中国生产的!”拉贾掰着手指数道。
清华物理系博士、来自巴基斯坦拉哈尔的古拉姆补充道:“我们钱币的背景上还有中国的标记呢!”中巴的国界线是绵延千里的喀喇昆仑山,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矗立于此,宛如一个巨人,见证着从古至今中巴人民的交往。
中国商人自唐代开始,就经过此地走向更远的中亚。新中国成立后的60多年来,更有无数中国的工程师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完成了载入史册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上世纪70年代建成、至今被认为是世界筑路史奇迹的喀喇昆仑公路。
进入21世纪,从瓜达尔港到军备战斗机,“中国制造”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建设来说举足轻重。2007年,巴基斯坦专门成立中国经济特区,吸引中国企业来投资办厂。
“新闻里都是领导人说‘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的报道!”拉贾说,2008年,巴基斯坦人民把几乎全国的帐篷都运往了中国汶川。
“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让美国人感到害怕,让巴基斯坦人感到欣喜。”快速发展的中国像一座富矿吸引着拉贾,“来中国工作的巴基斯坦人能有很高的工资。”从小培养的“亲中”思想更是让中国成为原殖民母国英国之后巴基斯坦学生留学的热门选择。
清华有42个巴基斯坦留学生。而在离清华不远的北航,巴基斯坦留学生是更庞大的团体,北航被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戏称为“巴基斯坦大学”。
拉贾还有一个不能不来的原因:中国功夫。“在我们的国家,中国的武打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看过数不清的香港动作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他们都太棒了!” 拉贾一度以为每个中国人都会武功。他来到中国后,学的第一样就是中国武术,在清华情人坡对面的小树林边,他跟着武术前辈一起练功,一周两次从不间断。
不过中国在巴基斯坦人眼中也并非完美。中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廉价商品,很多都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巴基斯坦商人贩卖回去的价格便宜的伪劣产品,还有的是在中国已经过时的产品,在拉瓦尔品第的市场上甚至还能看到久违的马灯。这些产品虽然质量不过硬,却也成功地占领了当地市场。
现实的中国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我以为你们都会说英语!”有次,拉贾在五道口问一个老大爷问题。
老大爷一字一顿地告诉他:“我听不懂。”拉贾这才发现,中国并不完全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电视、报纸、和广播对中国现代化成果的宣扬,已经让巴基斯坦人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印象。许多巴基斯坦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在中国的首都,每个人都应该会说最国际化的语言——英文。“我来北京之前,一句中文都不会说!”拉贾说。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清华新闻系的扎西得。扎西得只会一点点中文,每次一个人出行时,他只能依靠翻译软件或打电话请同学“在线翻译”。
扎西得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个中国女生发信息时,以‘dear’开头,但那个中国姑娘觉得这个称呼太过亲密不能接受。”扎西得很委屈,因为在巴基斯坦,这是很普遍的朋友间的称谓。
和拉贾与扎西得不同的是,古拉姆的汉语水平好得惊人,“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融入它。我在中国入乡随俗。”他来中国已经5年了,还娶了中国太太。二人形影不离,很是恩爱。他已经完全融入中国的生活了。“当我娶了中国太太时,同学就跟我开玩笑说,‘古拉姆,你已经是半个中国人啦!’”
不过,这“半个中国人”对一些中国现象无法忍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在中国做什么事都要排队。“吃饭要排队、买票要排队、乘车要排队,甚至去医院挂号,出了问题还要重新排队。你排了半小时的队,却只能看两分钟的病……”在巴基斯坦时,古拉姆从来没有花过这么多时间来排队。
抽象的中国是一个遥远的朋友,而具象的中国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巴基斯坦,当人们在路上看到中国人时,都会亲密地上前说一句:“嘿,好兄弟!”刚到中国,拉贾每次做自我介绍都喜欢说:“我是巴基斯坦人,我们和中国人是兄弟。”他的中国同学却一头雾水:“巴基斯坦,在哪里?”这让拉贾很是受伤。
最让拉贾难以理解的是,中国的男人娶媳妇怎么这么难。“你们女生要求男生有房有车,又高又帅,但在巴基斯坦,只要相互喜欢就能结婚。而且女生往往要准备更多的嫁妆。” 他原本以为中国的婚嫁习俗会和巴基斯坦一般“传统”,可当他看到穿着纯白婚纱的中国新娘们时,他知道,有些东西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
来中国之前,扎西得认为中国是自行车大国,肯定人人都骑自行车。但来到北京之后发现,很多人开着宝马、奔驰、兰博基尼……种种“出乎意料”的地方颠覆着不少巴基斯坦留学生的“中国印象”。
想不想家,胃最知道
人民币和巴基斯坦卢比的兑换比率是1:13。
“想想这个数字!”拉贾感叹,“我在中国赚钱寄回巴基斯坦能买多少块地!”
对许多仍把诺基亚手机当作成功和财富象征的巴基斯坦人来说,拿着iPhone的中国人虽然一时让他们难以理解,却也让他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的繁荣。
近年来,中巴双边经贸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几乎涵盖所有经贸合作形式,包括水电、能源、通讯、农业等等。既有持续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又有不断扩大的经济技术合作,既有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又有国私营并举的双向投资。
不过,许多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归心似箭。“我和妈妈通话时,她的声音让我更想回到家乡。”来中国的一年多里,扎西得只回过一次家。
“如果今天我的研究项目结束了,我可能明天就飞回巴基斯坦,或者今晚就回去。”他想念母亲、家乡和其他亲人。扎西得觉得中国是个适合旅游的国家,如果有可能,他会愿意来中国旅行很多次,九次、十次都不为过,但他不会在这里定居。“我和家乡的单位已签订了两年的工作合同。”回去,只是早晚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大多数巴基斯坦人都是穆斯林,对于中国的饮食,他们通常很难适应。“事实上我不喜欢中国菜,所以大多数时间我在家里做饭。清华大学只有一个穆斯林餐厅,而且还不太好吃。”拉贾有时候宁愿去外面吃清真餐馆,他很怀念家乡的饭菜。
扎西得觉得中国虽然不会是自己人生的归宿,却意味着一段最宝贵的回忆,“不管巴基斯坦人是不是留在中国,中国永远是巴基斯坦最好的伙伴”。
对于中巴友谊,他们带着真正的穆斯林情怀,是虔诚的信徒。拉贾说,在他遇到的100个中国人中,99个是好人,只有1个是坏人。“我只会在意好人,中巴友谊历史悠久,我会无视那些坏人。”
看着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好莱坞电影,看着在中国电视台时有播出的印度电视剧,拉贾沉默了,什么时候巴基斯坦的影视作品可以在中国广为传播呢?
“中国人都喜欢看美国动作片,当然会更了解美国。”这个从小看中国武打片长大的巴基斯坦大男孩语气略带激动,“其实如果你们去看,巴基斯坦的动作片也是不错的。”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