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被认为这是亲欧洲自由主义的胜利。然而,好景不长,马克龙从在总统选举中讨好左派,到与他们争夺议会选票的速度之快让这些观察员感到意外。人们认为马克龙正在转变自己的政治倾向,以在法国政治中心占据更广阔的舞台。...
【详细】
如果像预期的那样,马克龙和勒庞最终在第二轮对决,结果将最终取决于有多少法国人愿意把票投给一位他们并不特别喜欢的总统,这将再次形成一个反对极右翼的“共和党阵线”。...
【详细】
英国正在努力实现三个目标:防止欧洲大国崛起成为伦敦的挑战者;防止俄罗斯主导地中海东部;防止中国控制对英国经济繁荣至关重要的印太贸易路线。很明显,英国的这三大目标是相互关联的,并涉及伦敦与巴黎的影响力之争。...
【详细】
面对日渐极化的政治环境,马克龙的“中间路线”似乎左右不讨好。极右翼认为法国已经被“人权价值所绑架”,而政府日渐严格的难民政策是不够的,而左翼认为政府日加严格的难民政策是非常糟糕的,这是因为政府一开始就没处理好移民的接纳和融入问题,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详细】
法国诗人勒内·夏尔曾经写下如此警句:“留给我们的珍宝遗产,没有任何遗言。”在纪念法国大革命230周年之际,我们也许可以换一个说法:法国大革命给世人留下了遗嘱,那就是:自由优先于正义。...
【详细】
自由主义理想的过去比他们想象的更丰富,更深厚,更多样化,如果他们对自由主义的了解只限于那些仅仅强调所谓英美“古典”自由主义的叙述的话。在一个建立于狭隘的个人主义的权利和自由概念基础上的自由民主体制里,大多数公民没有太多政治参与的机会,这样的体制可能太...
【详细】
自去年11月17日由网络发起的抗议燃油加税的“黄背心”运动以来,“星期六全国行动日”已持续了25个周六。运动由单一的抗税运动发展为“要购买力,要生存,要马克龙辞职,要进行公民倡议公投”的带有极端倾向的政治动乱。...
【详细】
一种是人类文明发明和构建的令人欢欣鼓舞的轨迹,另一种则是摧毁和拆除文明的使人受难面对灾害的轨迹,二者之间在并行不悖地发生着,甚至可以肯定地说,有多少文明被建立起来,也便会有多少文明衰落或者被毁掉之后的洒满灰烬的废墟重生。...
【详细】
巴黎的城市铭言,是“漂浮而不沉没”(Fluctuat nec mergitur),如今圣母院浮在塞纳河西岱岛上,幸运地逃过希特勒的魔爪,却毁于火灾,看上去像是历史所开的捉狭玩笑。当然,无论花费十亿还是百亿欧元,圣母院终将重建,唯一的问题是,当新的尖塔重新矗立起来时,俯瞰的将是怎样一...
【详细】
看拉美的确是一个被诅咒的地区——该竖起篱笆的时候,敞开了国门;该打开大门时,又竖起了高墙;该放下尊严时,选择了自尊;该撸起袖子加油干时,选择了好逸恶劳;该拼死选择抵抗时,选择了妥协。...
【详细】
法国人认为,学校怎么能够让孩子吃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包食物?!学校怎么能够没有自己的厨师和食堂?!在他们看来,这是非常不对的,因为午餐是一天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餐,午餐占据儿童每天摄取卡路里总量的40%。...
【详细】
2018年的南海非常不平静,不仅美国军舰持续和高频率进入,而且美国还拉拢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以及日本在该地区炫耀武力,使南海海上安全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详细】
中世纪以来,英国、法国使用狮子、百合花等纹章,形成了多种与纹章相关的王室神话,成为王权神圣性的重要来源。随着英法的殖民扩张,这些纹章及其所隐含的王室神话传播迁移到了加拿大等殖民地。加拿大的国徽融合了英法王室纹章的特征,体现了英国元素主导下的多元文化。...
【详细】
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两个法国之间的冲突。一个是属于富人和精英阶层的法国,另一个则是那些觉得自己被抛弃、从社会的阶梯上滑落的中下阶层平民的法国。...
【详细】
1789年以来的法国政治实践的历史经验之所极度重要,并不仅仅是因为法国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法国作为定居型和延续型的古老文明国家,其所发明和代表的政治演化模式足以囊括非盎格鲁政治文化圈以及荷兰瑞士北欧新教诸小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
【详细】
中欧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法国是推动欧盟发展和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中法关系的质量和水平将对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马克龙总统的这次访问,不仅为中法两国关系绘制新的蓝图,同时也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
【详细】
英国文学界忽略了法国大革命取得的建设性和积极的成就,质疑法国大革命的作品深深影响了英国大众对法国大革命的印象。英国政治家多从英国如何避免与法国相似的革命的角度看待法国大革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