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伊斯兰国”
为何伊斯兰教不像其他教派那样平和?
极端穆斯林组织必须迫使这大多数普通人站到自己这边,其手段就是恐怖袭击,利用恐袭激怒西方世界,让其采取对穆斯林的无差别敌视和排挤,从而引发民族情绪和种族对立,进而达到自身组织发展壮大的阴暗目的。...
【详细】
2019-04-24
西方国家与穆斯林社会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
中东民主化进程竟会被美国的民主给中断,美国用民主的方式决定在中东撤军,令其放弃了完成中东民主化责任。美国享受了“中东大民主计划”的荣耀,却丢下了“胜利者”的道德包袱,而欧洲独享了“胜利者”不得不承担的道德包袱,这是“失败者”永远也不会理解的。...
【详细】
2019-03-25
曾维骏:伊斯兰国的覆灭之路
“伊斯兰国”的装备基本上局限于陆战,顶多拥有射程有限的肩托式防空导弹可以攻击低空目标,面对联军强大的制空及空袭能力,基本上束手无策,只能单方面挨打。...
【详细】
2019-03-21
什么造就了ISIS?“伊斯兰国”意识形态根源与政治背景
根据“忠于伊斯兰、否认非伊斯兰”这一概念,穆斯林仅仅不喜欢非伊斯兰的宗教行为和非穆斯林是不够的;真正的穆斯林必须主动地、全心全意地拒绝非伊斯兰的宗教行为和非穆斯林。瓦哈卜是这样看待这一原则的:“即使一个人坚持一神论、只崇拜真主,但如果他不仇恨多神...
【详细】
2018-08-20
当代“跨国圣战”运动的前世今生
战争期间,美国每年用于阿富汗战场的各种援助高达数亿美元。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一方面源源不断地提供有意“慷慨赴死”的“圣战分子”,另一方面给予大量金钱资助,为愿意前往阿富汗参战的人提供免费机票。...
【详细】
2018-03-08
姜鹏:伊斯兰世界U型认同与恐怖组织类型关联性研究
本文对弥散型恐怖主义生成根源、传播路径与扩散范围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区分与探讨。基于对伊斯兰文明圈核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在宗教地位、部族影响、民族国家认同与区域权力结构四种因素的区分,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域容易形成向外围单向辐射的跨国弥散...
【详细】
2018-01-10
曼哈顿自杀式恐袭,反恐年代的恐慌型思维
恐怖主义就像冷战背景里的核危机,人们心里都建造着地堡,被教育着要眼观六路,在危险来袭时准备逃生。...
【详细】
2017-12-12
为什么是伊朗率先宣布“伊斯兰国”覆灭?
美方希望吸取2011年仓促撤离伊拉克导致极端势力蜂起的教训,继续对叙利亚局势保持关注,避免与“伊斯兰国”类似的恐怖主义势力重生。换言之,美方肯定了库尔德人政权对打击“伊斯兰国”的贡献,并暗示将继续支持这股稳定力量。而巴沙尔政权迄今为止尚未承认库尔德人自...
【详细】
2017-11-23
唐见端:美国“放虎归山”所为者何
一面打击“伊斯兰国”,同时又庇护它,这符合美国两面下注的一贯作风。就叙利亚战争以及中东局势而言,美国这两回的放虎归山有多重意义。...
【详细】
2017-11-21
殷罡: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起源与现状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他肯定还是会重复的。于是我们需要做一个更艰苦的工作,那就是一种软实力的建设。...
【详细】
2017-10-06
剿灭ISIS不等于消灭恐怖主义
“伊斯兰国”必将灭亡。但嗜血且教义简单的圣战主义似乎有一个炽热的未来。除非这些外部势力找到一些共同立场和目标,否则伊拉克和叙利亚就不会获得新生,而是将成为滋生后ISIS时代圣战主义有毒祸患的温床。...
【详细】
2017-09-21
巴塞罗那恐袭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哪些信息?
巴塞罗那恐袭事件显示伊斯兰国的战术正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可运用各种可能的最有效手段,即使是缺乏战场打仗经验和武器匮乏的圣战者,也能遵照伊斯兰国领导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南于去年5月发出的号召:在防范措施严厉的情况下,圣战者可用爆炸、石块、汽车炸弹等作为...
【详细】
2017-08-22
在中东土崩瓦解的“伊斯兰国”圣战恐怖主义正向亚洲转移
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社会排斥、贫困与绝望滋养着恐怖主义,没有包容、发展与希望,恐怖主义就不可避免。...
【详细】
2017-08-15
王晋:为什么巴格达迪的死这么重要
“伊斯兰国”的领导人、自封为“哈里发”巴格达迪死亡,也许并不会对于组织发展产生致命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按照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哈里发”,解读“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逻辑,那么此次巴格达迪被击毙,很可能对“伊斯兰国”的“合法性”基础以及未来的...
【详细】
2017-07-13
“世界上最危险的人”巴格达迪毙命:“伊斯兰国”领袖前史
7月11日,伊拉克媒体对外证实:“伊斯兰国”组织已经发表声明,承认其领导人巴格达迪被击毙。此前有多个消息源报道称,巴格达迪在拉卡附近的战斗中被空袭炸伤,行将不治。自2014年“伊斯兰国”崛起以来,巴格达迪已经取代本·拉登,成为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他是如...
【详细】
2017-07-12
陆忠伟:摩苏尔之战或波及东南亚恐情
东南亚国家恐情恶化,堪称“中东亚洲复合型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际社会希望亚洲国家高度警惕、严防死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携手应对、推进合作,勿蹈欧洲恐袭覆辙。...
【详细】
2017-07-06
刘澎 :反恐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们只有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厘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如果我们连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都没有搞清楚,就大谈“坚决反对恐怖主义”,我们的反恐就会变成口号。...
【详细】
2017-07-06
战略传播:东方与南方
欧盟内部任何潜在的罅隙或现实的分歧都被俄罗斯抓住并夸大其词。难民危机就是一个明证:俄罗斯试图激化这一问题,支持近乎极右翼种族主义的反难民立场,同时又压制俄罗斯国内可能损害与本国穆斯林群体关系的任何信息。因此,虽然俄罗斯的新闻头条指责欧洲对巴黎和布鲁...
【详细】
2017-07-05
共2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