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社会万象
金雁:安东尼斯库与比萨拉比亚
众所周知东欧国家在几大帝国统治下历史破碎被迫多次组合。用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话说:“这些被大象踩在脚下的民族,遭遇的尽是不幸的事,历史的发展使他们的生命变得复杂非凡。”统治者的不断变换,每一次都会把一些人物甩在历史车轮之外,这是对民族命运的嘲弄还是个人悲...
【详细】
2019-10-09
张锐:从“AI换脸”到“一键脱衣”,人工智能创新与道德如何平衡?
一项针对1010个英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发现,90%的人认为科技是一种正能量,但59%在AI领域工作的人表示,他们从事的项目可能对社会有害,18%的人因为伦理道德问题而辞职。对此,我们想强调的是,尽管AI违背或者践踏道德,也只是少数技术操作者的行为,即墨菲定律所指的个别人犯...
【详细】
2019-09-26
列支敦士登君主国及其处世之道: 一个德国人的视角和反思
今天,列支敦士登公国的人均收入远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高得多,是一个犯罪率低且不背负国债的稳定国家。这一切都是在没有一场战争、没有一回革命、没有一次纳入强大集体的吞并的情况下实现的。...
【详细】
2019-09-19
李一伦:在中国创业的外国人
资料显示,在中国久居的外籍人员已经超过60万,其中一部分更是在中国白手起家,开启自己的事业。这些不同肤色的创业者,比仅仅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移民更了解中国。毕竟,创业的酸甜苦辣,不是靠一个“中国通”的嘴能讲清楚的。...
【详细】
2019-09-18
张高锋:如何编织一个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登月梦想
不论是从全人类繁衍存续的角度,还是国家利益出发,新时期的登月计划,载人登月应不是探月的终极目标,月球殖民和因此走向更远的深空,才真正符合全人类长远的共同利益。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登月不同的是,新的登月计划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合作大于竞争。...
【详细】
2019-09-14
美国工厂:中美工人的性格差异,源于两种不同的“工厂政治”
事实上,一味的文化冲突论或者意识形态对抗框架遮蔽了它们背后所共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工厂政治之间的冲突,它们各自的形成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过程。两国工人的“性格”实际上是由不同工厂政治下的意识形态所塑造出来的。...
【详细】
2019-08-28
英国脱欧老大难,“脱”出困局?还是“脱”成分裂?
由于美国同欧盟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使得英国处于美欧之间的夹缝中间,陷入一种两难境地。约翰逊一方面希望在脱欧上得到美国的支持,另一方面,即便脱欧也不至于疏远欧盟。...
【详细】
2019-08-27
马来西亚两党合作:新的“马来圣战”开始?
巫伊合作有可能改变马来西亚政治格局,尽管如此,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分歧仍未消除,尤其是伊党从未也并不打算放弃伊斯兰教神权统治的治国理念。倘若巫统借助伊党的力量重夺联邦政权,那么新成立的“巫伊联合政府”能否协调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分歧、“伊斯...
【详细】
2019-08-25
李向阳:民粹主义与特朗普反全球化的内在必然性
当今经济全球化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是特朗普政府所倡导的反映少数发达国家利益诉求的排他性全球化,另一方是中国所倡导的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的包容性全球化。...
【详细】
2019-08-24
未来首相就这么定了?细说日本政治家族接班体系
日本选举有一个“三件神器”的说法:表示名气的“看板”、表示竞选资金的“钱包”和选民动员组织力量的“地盘”。这三样法宝在日语中都以“BAN”结尾,所以经常简化为“三BAN”。三种法宝中的钱包和地盘都是可以代代相传的,钱包不用说,地盘也是可以继承的。...
【详细】
2019-08-22
美国军人的收入在自己国家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美军的薪水标准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大评估与调整,每年根据标准进行微调。2002年美国国防部分管人事和战备的副部长办公室在第9次军事报酬评估的结论中说,“相比地方同等教育水平的人员,军人薪水保持在第70个百分位左右才能保证军队兵员的数量和质量。”...
【详细】
2019-08-22
近年来美枪击死亡人数上升,自杀是最大因素
2016年,美国平均每10万人中有10.6人死于枪击。这远远高于加拿大(每10万人中2.1人)、澳大利亚(1.0人)、法国(2.7人)、德国(0.9人)和西班牙(0.6人)等欧洲国家。...
【详细】
2019-08-21
蒋志青:读皮埃尔·勒鲁的《论平等》,平等是社会的基本原则
平等是社会的基本原则,自由是个人选择。任何人或集团都不能以平等的名义剥夺个人自由。因为,只有自由使得人们享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权利。自由被剥夺了,就使得一部分人享有决定其他人命运的权利,另一部分人则没有了选择的权力,丧失了发挥出自己能力的权利,这样,这个社会...
【详细】
2019-08-19
李卓 王方:日本贵族的演变及对国民性的影响
在日本,贵族不是后世史家赋予前人的历史概念,而是从古代一直延绵存在到战败的特定的社会阶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贵族居于政治舞台的中心,即律令时代的公家贵族、幕府时代的武家贵族、近代身份制度重组后形成的新贵族——华族。不同时期...
【详细】
2019-08-15
加利福尼亚:美国的“第三世界”
从许多标准来看,21世纪的加利福尼亚既是美国最贫穷的州,也是最富有的州。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另外五分之一人口被归类为接近贫困线。但20世纪后期,情况还不是这样。美国三分之一的社会福利申请者现在居住在加利福尼亚。该州无家可归的人数是全国最...
【详细】
2019-08-15
王星星 : 韩国与两岸之间关系的今与昔
中韩建交后至今双方关系日趋紧密的同时台湾对韩影响力逐渐降低,韩国政策全面向中国大陆倾斜。韩国在中美博弈之间一直寻求战略平衡,但韩美同盟做为外交政策核心从未改变;在两岸关系中,韩国从政策规定到实际行动始终较为克制。...
【详细】
2019-08-13
日本农村是如何从脏乱差变成世外桃源的?
濑户川的村庄之所以有今天的模样,并不是全靠政府的政策指导,官员的带头指挥,而是由村民自己来民主决定的,政府只是充当服务的角色。家乡的营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等上20年让树木成林;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可以在漫长的时光中不断去修整,但粗糙鲁莽的大干快上往往是破坏...
【详细】
2019-08-10
姜鹏:两极格局下同盟政治中的“科林斯难题”研究对中国外交的启示
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最为典型的崛起大国,中国利用和规避“科林斯难题”的最佳方式是避免因自身对周边小国滥用威慑、奉行单边主义或严重损害本国道义根基的方式,迫使周边国家因感到恐惧或羞辱而与美国形成“威胁一致型”对华遏制同盟。自然,上述观点并不能保证成功...
【详细】
2019-08-09
三谷太一郎:作为近代日本之模板的欧洲的近代是什么
日本的中央集权统治并不存在像英国的宗教势力一样有力的对抗势力,而英国的中央集权统治则必须要接受来自包括宗教势力在内的强硬对抗势力的不断挑战。可以认为正是这种统治力度的差异造成了两国“前近代”和“近代”在政治发展上的本质性差异。...
【详细】
2019-08-09
孙海潮:民粹主义浪潮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及发展趋势
一般认为,民粹主义浪潮始于2016年6月的英国脱欧公投,此后如雪崩般在西方民主阵营国家蔓延,随后便是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进而使这一浪潮达到高潮。从特朗普到约翰逊,与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一起,使极右翼阵营迅速壮大。...
【详细】
2019-08-09
陈志武:南欧国家“啃老族”现象的金融学解读
在16世纪新教改革之后,南欧社会继续紧跟罗马教廷,拒绝新教,逆转之前的金融与教育优势。毕竟,教会保险受到逆向选择和搭便车问题的限制,放弃金融及市场发展之后,他们重回家族老路,提升血缘网络的避险功能。到今天,南欧社会以家族保障为主,也因此内生出各种搭便车问题:失业...
【详细】
2019-08-09
铃木胜吾:19世纪下半叶中日精英对国际社会的认识差异
欧洲国家已经注意到,东亚国际社会内的国家并不喜欢与西方商人进行自由贸易。中国、日本、朝鲜仍然固守传统的东亚国际秩序。私人贸易在这里是被禁止的,只有受到政府高度管控的贸易才被允许。...
【详细】
2019-08-07
郑永年:“堰塞湖现象”与成为世界潮流的社会抗议
如果把社会抗议群体比喻成“堰塞湖”,就不难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尽管不想看到“堰塞湖”的出现,但不管人们喜欢与否,“堰塞湖”不可避免;同样,尽管很多人不想看到社会抗议,但社会抗议一直是人类社会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实。对人类来说,问题并不在于“堰塞湖”是否会...
【详细】
2019-08-06
新加坡的反腐为何卓有成效?
透明、及时、查缺补漏,是新加坡反腐的三大特点:从职能部门,到相关立法,再到舆论宣传,新加坡的反腐手段全方位覆盖且公开;由定罪到惩处,整个过程不超过四年,治腐的效率性令人惊叹;某一领域出现腐败案件,全领域无死角排查整顿,坚决不留一丝一毫的不正之风。...
【详细】
2019-08-02
共20页: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