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访欧之后:欧洲对华疑虑能消?中美欧关系如何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领导人此次欧洲行再一次凸显了美欧在应对中国时的不同策略和手法。欧盟领导人也明确表示,他们内部的对华外交主调一致,虽然有不同声音,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对于美国所表达的忧虑甚至反对意见,欧盟不会一味地跟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反而处于了被动甚至孤...
【详细】
2019-03-28
章百家:主导中美关系的深层因素是中国内部变革,对抗也可转换为增进互信的条件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中美逐渐呈现全面竞争态势。这种局面如此之快的到来多少出人预料,但这是中美双方迟早要面对的。现在的问题是中美竞争究竟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是趋于恶性竞争导致双方脱钩或对抗,还是可以形成公平竞争加继续合作的局面。我们的意愿是明确的...
【详细】
2019-03-26
彼得·哈里斯:为何美国需避免与中国的冷战
由希弗林森等人编写的美国和苏联冷战分析报告为美中关系不必演变成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争斗提供了一些依据,有许多理由相信华盛顿和北京将能够通过和平甚至合作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但是导致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战略的地缘政治困境多少有点类似中国与美国今天所...
【详细】
2019-03-22
刘裘蒂:美国为何忌惮孔子学院?
中国面对贸易战的压力下,虽然表示坚持市场对外开放,但是相对于经济开放之外,是不是对于思想文化领域也将对外开放?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如果中国的学者和研究员没有办法和西方社会的学者和研究员一样,有对等的探索知识的自由,长期下来信息上的不对称,将会对中国...
【详细】
2019-03-22
张少书:
1979年1月1日,对于许多美籍华人(指已成为美国公民或持绿卡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欢乐的时刻。他们热烈欢庆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这标志着两国结束了长期的敌...
【详细】
2019-03-19
于洪君:中国智库与世界对话,必须学会尊重提问者,敢于面对质疑者
中国智库与世界对话,不应是简单而肤浅的政策解读和诠释。照本宣科,读完就走的对外宣讲方式必须改变;面对质询,不敢答疑,拂袖而去的消极对话范式必须纠正;害怕媒体,回避记者,怒目以怼的官僚习性和大腕作风必须摒弃;不敢开展思想争鸣和观点交锋的研讨活动,不能听取不同...
【详细】
2019-03-19
共145页: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本杰明·杨:俄罗斯和朝鲜的结盟,两国在寻求建立什么样的世界?...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迈克尔·弗罗曼:中国已重塑国际体系,美国正在效仿中国的经济策略?...
马蒂亚斯·斯派克特:特朗普式强硬外交会导致西半球国家转向中国...
亚历山大·温德曼:绥靖莫斯科的政策过去行不通,现在也不会奏效...
塔尼莎·法扎勒:乌克兰和平协议或将进一步助长领土征服的“正常化...
比德尔&拉布斯:美国与中国的“舰艇数量差距”正在持续扩大?...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菲什曼&贾恩&内普休:特朗普正在动摇美元霸权...
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特朗普掀起关税战,全球经济进入动荡时代...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苏联
印度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