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时殷弘:若冲击一中原则,中美断交也可设想
用我自己的话说,中国一定要后发制人,要精准对应反应,以小恶报小恶,以小善报小善,以大恶报大恶。当然不会有大善,因为特朗普绝对不可能对中国有大善。所以我们要耐心,继续观察。同时,我相信特朗普所有有关中国的言论,必定大大增加了中国政府和最高领导内心对他的警戒和担...
【详细】
2017-01-05
阎学通看2017:中美冲突,美俄缓和,欧洲离心,朝核设施恐被炸…
总的来说,今年的意外事件多是自由主义者所反对的,这可能意味一个新历史潮流在兴起。如果我这个判断符合客观实际,这意味着明年会有更多不符合自由主义理念的事件发生。自二战结束以来,共产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先后成为新兴的意识形态。...
【详细】
2017-01-05
金灿荣: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快速发展的中国在外交领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大国中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由于各个国家历史不一样,他们对中国的态度也不同。美国开始使用军事威慑、舆论批评、政治问题法律化等手段,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
【详细】
2017-01-05
王逸舟:盘点2016中国外交的得与失
从理论上来说,中国需要一种新主权观。国家的强大不仅要靠意志力,更要靠软实力和智慧,让国内发展和国际潮流相向而行。新的主权观应该注重完善内外两方面:对外在确立新的全球目标利益序列的同时,深刻认知邻国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需求与疑虑;对内要防止狭隘民族主义情...
【详细】
2017-01-05
许纪霖:未来会诞生东亚共同体吗?
东亚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统一的帝国秩序。这个也和东亚拥有三种不同的文明有关: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陆农耕文明,日本的海洋文明,蒙古的游牧文明。所以,很难以某一个文明为核心,把整个东亚纳入到整个版图里面去。...
【详细】
2017-01-04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中国人民在他们复兴道路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美国人就像雷锋,默默地做了不少好事。但是很遗憾,这些好事并没有很好的在中国的教科书上体现出来。翻翻中国的历史书,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望厦条约等等倒是占了许多篇幅。对历史上的一些负面东西,应该是实事求是...
【详细】
2016-12-31
共143页:
首页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重建关系: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回暖是如何发生的...
牛军:必须要理解,1978年中美实现正常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巧合”...
亚历山大·文德曼: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可信威胁会赢得和平谈判的...
庞中英:生效一年后的RCEP及其前景
重建关系: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回暖是如何发生的...
牛军:必须要理解,1978年中美实现正常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巧合”...
姜建强:“低感染率、低死亡率”的日本是如何软着陆成功的?...
威尔逊&考特尼:突发事件或导致俄乌战争比预期更快结束...
马可·维琴齐诺:2023年,全球格局的关键词是“不确定性...
科斯蒂廖拉:预见苏联解体的凯南同样预见到了当前的俄乌战争...
梅耶斯特里: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让英国成为欧洲防务的领导者...
伊万·埃兰德:接受多极世界已经到来,美国不需要在非洲遏制中国...
亚历山大·文德曼: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可信威胁会赢得和平谈判的...
庞中英:生效一年后的RCEP及其前景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美国外交
俄罗斯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全球经济
中国
苏联
印度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乌克兰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