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叶胜舟:五个干扰变量下,中美“竞合”关系能走向理想状态吗?
当前位置:首页 > 外交字号:

叶胜舟:五个干扰变量下,中美“竞合”关系能走向理想状态吗?

叶胜舟:五个干扰变量下,中美“竞合”关系能走向理想状态吗?
2021-03-10 13:46:14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叶胜舟
关键词: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点击: 我要评论
如果美国疫情不能在今年彻底控制住,将严重冲击拜登政绩和美国经济,民众的怨气一定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发泄,民主党继续控制参众两院的概率微乎其微。国内如此焦头烂额,美国怎么可能有精力与中国在国际上到处叫板?盟友们怎么可能紧随美国去叫板中国?

  “竞合”战略的五个初步特征

  锁定中国为首要对手。中国是美国目前唯一的战略竞争对手,是对美国霸权唯一构成威胁的国家。这是美国跨党派的共识,用逆向思维来看,也是中国的荣幸。3月1日,美国防长奥斯汀主持召开中国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内阁高官在参议院提名听证会上聚焦的议题之一就是中国,立场偏强硬,从中可预判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

  2月23日,财政部副部长提名人阿德耶莫在听证会上称,为了保卫美国的国家安全,会使用各种工具惩罚中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不排除沿用特朗普时代对华投资禁令;2月24日,CIA局长提名人伯恩斯在听证会上称,中国为“强大的威权主义对手”,“对抗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表现”,承诺任职后四个优先处理事项为“民众、伙伴关系、中国和技术”;2月25日,美国贸易代表提名人戴琪在听证会上称,将致力于强化供应链、与盟友合作应对中国,美国必须制定战略性和连贯性计划应对中国,并帮助美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竞争。

  拉拢盟友抗衡中国。特朗普政府强硬打压中国,发力很猛,谋略很次,眼光很浅,成效很糟。自废武功和绝招,只用了美国的1/4实力与中国单挑,放弃了一半的软实力;剩余的一半硬实力,又放弃了盟国,突出“美国优先”,到处点火“窝里横”,与多个盟友打关税战。杀人一千、自杀八百,代价惨重。

  拜登就任后迅速纠编,开展电话首脑外交,首选加、墨邻居,次选欧洲盟友,再选日、韩远东盟友。2月19日,他首次以美国现任总统身份参加第57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视频),呼吁盟友“必须做好和中国长期战略竞争的准备”、“捍卫我们共同的价值观”。2月23日,他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视频峰会,声称美加将“协调与中国大陆竞争的更好方式”。美国与日、印、澳组成“四方安全对话”,尝试建立新的亚太安全体系遏制中国。

  维持长期核心竞争力。2月24日,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联邦政府机构100天内完成对半导体、药品及药物成分、稀土等关键矿物质、高容量电池四类产品的供应链风险评估,一年内完成国防、公共卫生、IT、能源、交通、农产品和食品六大行业的供应链风险评估。

  行政令未点名任何国家,公认剑指中国,企图摆脱关键产品、关键行业对中国的依赖,与中国“软脱钩”、打持久战。美国国会正在起草强化供应链、科技竞争优势的法案,计划拨款1000亿美元资助AI、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关键科技项目,对抗中国迅速崛起的高科技。

  彰显软实力的强大优势。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也为《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确认和细化,美国的“灯塔”优势仍在,拜登就常说“我们的榜样力量”。他为兑现竞选承诺,2021年将举办全球民主峰会,预计广邀盟友和潜在盟友,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排斥孤立中、俄。

  2月28日,布林肯在推特上发文声援次日将以“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的47名香港泛民派和本土派成员,“表示谴责,并要求立即释放这些人”,还宣称 “美国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三天后,他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确认美国外交政策八大优先事务,“民主”在“新冠、经济”之后排第三。

  中国政府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生根发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否让境外民众有兴趣倾听和真心信服更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反而是来自老祖宗的“文化自信”最有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合理内核,再进行现代化、故事化,用年轻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技巧组装。例如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普世价值,外国受众即使不接受,也不会排斥。

  减少正面、高层冲突。特朗普政府尤其前国务卿蓬佩奥对中国政府政策强硬。拜登政府就任后,保持对华强硬的政策惯性,符合美国利益,今后也有更多的筹码与中国谈判和周旋,趋势是缩小冲突领域、层级和频率,注重质量、利益和结果。

  “竞合”战略的五个干扰变量

  特朗普复辟与杯葛。2月25日至28日,美国保守联盟主办了2021年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议程高度焦聚中国,涉及中国的小组讨论高达六项,俄罗斯仅有一项,伊朗、中东甚至未提及。最后一天,前总统特朗普压轴发表长达90分钟的演讲,不顾美国政治传统,激烈抨击拜登就职一个月的表现是“史上最糟糕的”。

  特朗普从来就不安分。国会1月6日发生暴乱之后,他低调观望,二次弹劾失败,共和党建制派反抗软弱无力,于是底气十足,以此霸道方式回归美国政坛。从CPAC的场地选择(不在惯例的首都而是特朗普定居地)、场地设置(特朗普金像合影)、议程安排(压轴演讲)、出席高层(右翼铁粉纷纷出席效忠)、现场互动(欢呼鼓掌恭维)等分析,表明共和党仍然是“一人党”,特朗普仍然是本党的头号人物、精神领袖,具有绝对实力左右本党2024年大选。至于他本人是否参加2024年大选为时尚早(笔者向来不看好,更看好他“造王”),还需从明年中期选举的结果观察美国民意的变化。

  拜登性格温和和弱势。一个人的优点往往是其缺陷,因为很难修炼到炉火纯青、进退自如。拜登的最大优势是人缘好、人脉强,被党内各派和共和党建制派普遍接受,与传统的“老大”气质不符。回顾既往历史,他向来不强势,不是一个大刀阔斧的人。由于年龄精力不济,他大概率是一届总统,第一年又需抗疫和恢复经济,施展拳脚的时间很窄;也很难指望他下决心彻查、起诉特朗普及其家族涉嫌犯罪,从而废掉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的美梦。

  通过2020年大选,美国选民的钟摆效应已从极右翼向中间靠拢修正,还处于右翼区域,并未回到平衡点,更谈不上惯性左摆。民主党在国会两院仅保持微弱优势,特朗普虽然败选但票数是史上第二高,就是明证。假如美国两党内耗继续,贫富差距、种族矛盾难以弥合,经济增长的韧性不足,那么美国的制度优势不断削弱,衰退将不可逆,更不足以形成合力与中国决战。

  中国应变战略和犯错概率。美国是守成大国,虽然已从巅峰衰退,仍然优势明显、厚劲十足;中国是新兴大国,明显爬坡、根基不牢,时间越往后越有利,前提是始终戒骄戒躁,不犯颠覆性错误。敢于斗争不够,更要善于斗争、巧于斗争。口舌之快、匹夫之勇,只图一时之欢,于事无补,反而多害。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0年12月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都凸显了中国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国情不同,美国除非战时总动员,否则难以制定实施如此全面、庞大的项目。

  所幸中国目前对特朗普政府的反遏制相当理性、克制。直到1月20日12时美国政府换届后,北京时间1月21日凌晨1时许,中国才对刚离职的蓬佩奥、纳瓦罗等28人实施制裁,且只公布了名单中的10人,其他18人至今未公布,是否有特朗普、彭斯还是个谜。

  2月26日,美军空袭叙利亚境内设施,拜登与特朗普一样,首选中东“火药桶”动武,又挑“软柿子”立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抱怨美国,攻击前4-5分钟才通报驻叙俄军,流于形式,要求作出解释。同日中国外交部却呼吁“有关各方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给叙利亚局势增加新的复杂因素”,不痛不痒,相当超脱,更不谴责涉嫌违反国际法。这更符合中国利益,更有利于目前微妙的中美氛围。

  盟友分化未必合作“抗中”。特朗普任职时,李显龙已多次公开新加坡和东盟的主流心声,不愿在美、中之间选边站。德国总理默克尔1月26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演讲中也反对欧洲在美、中之间选边站,“我非常希望避免世界形成对立阵营。比如说一边是美国、一边是中国,我们必须要支持其中一边,我觉得这对许多社会并不公平。”

  拜登就任后,迅速修复被特朗普深度损耗的盟友关系,的确实现了止损,但联盟反华困难重重。多方披露的信息,盟友们的主基调依然是军事和安全靠美国、经济和发展靠中国。尽管美国不乐见中欧签署投资协定,但在2月23日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视频研讨会上,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表示“欧盟不是美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公开宣称“联合对抗中国,极有可能引发冲突,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新冠疫情演变未知。美国每日注射约150万针剂疫苗,预计今年中建立群体免疫。但疫情是否反弹仍有变数,例如新的病毒变异导致疫苗无效、各州过早开放与全面复工等。3月2日,得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的共和党州长宣布取消口罩强制令,引起专家和媒体的争议,次日拜登怒批这种做法是一个“重大错误”。

  如果美国疫情不能在今年彻底控制住,将严重冲击拜登政绩和美国经济,民众的怨气一定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发泄,民主党继续控制参众两院的概率微乎其微。国内如此焦头烂额,美国怎么可能有精力与中国在国际上到处叫板?盟友们怎么可能紧随美国去叫板中国?

责任编辑:昀舒
叶胜舟:五个干扰变量下,中美“竞合”关系能走向理想状态吗?

叶胜舟:五个干扰变量下,中美“竞合”关系能走向理想状态吗?

2021-03-10 13:46:14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叶胜舟
如果美国疫情不能在今年彻底控制住,将严重冲击拜登政绩和美国经济,民众的怨气一定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发泄,民主党继续控制参众两院的概率微乎其微。国内如此焦头烂额,美国怎么可能有精力与中国在国际上到处叫板?盟友们怎么可能紧随美国去叫板中国?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复杂的一对国家关系。拜登政府就任已六周多,对中国的政策评估仍在继续,但脉络日渐清晰。美东时间(下同)2月4日,拜登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定义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3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首次外交政策演讲,定义中国是美国“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并确定“中国”为美国外交政策八大优先事务之一。

6b1159f6-40ec-42fe-8c0b-baf29266b844.jpg

  中美关系演变

  一战之后,美国已是世界头号强国,综合国力相对中国明显强盛,手中的牌明显更多,所以调整两国关系明显主动。

  二战前期,美国盛行孤立主义,表面中立,实质左右逢源。照常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战备物质大发横财,也会批准“桐油贷款”暗中支援中国抗日。

  1941年底至中共建政,两国关系为盟友。珍珠港事件之后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三天,中国抗日十年后才紧随美国对日宣战。蒋介石如释重负,终于知晓抗日战争的结局一定胜利,剩余的问题是何时胜利。1942-1945年为中美第一个蜜月时期。

  中共建政至中美建交,两国关系主轴是敌对。在朝鲜半岛兵戎相见,打成平手。由于都承受苏联强大的军事压力,中美基于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平衡,1971年以小球推动大球,开始秘密接近。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基辛格超越意识形态束缚,都是百年一遇的战略奇才。

  中美建交至“六四”事件,两国关系为伙伴甚至是半盟友。联手对抗苏联霸权,尤其苏联入侵阿富汗后,1980年一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中国女排有实力夺得世界冠军的时间因此推迟一年。中国打开国门,主要向美国和西方开放。这十年是中美第二个蜜月时期。

  “六四”事件至“9•11”事件,两国关系主轴是磨擦。中国几乎处于被动、守势,没有多少实力回击。中国人对“银河号”事件(1993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1999年)、南海撞机事件(2001年)所受的欺压,依然记忆犹新。

  “9•11”事件至2017年,两国关系主轴是接触。美国错误地将恐怖主义这一战术层面的打击目标,作为首要的战略敌人,投入过多资源。中国顺利进入WTO,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

  2018年至2020年,两国关系是冷战。特朗普政府第一年受困于朝核问题,需要中方合作。2018年4月,美朝关系一缓和,正在酝酿、还未举行“特金首会”,他已迫不急待发难,开启贸易战,并把战火迅速烧向科技、舆论、外交、文化、教育、港台等领域。乱拳频发,全面开花,防不胜防。

  2021年至今,两国关系暂时是“竞合”。2020年5月19日,特朗普签署《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方针》,已定位“对中国采取了一种竞争性方针”,“也欢迎中国在同我们利益一致的地方进行合作。竞争不一定会导致对抗或冲突。”但特朗普政府执行过程偏重于“零和”的竞争。这个方针目前被拜登政府沿袭,反复强调与中国激烈竞争,同时也反复强调合作的可行性。与前任政府相比,竞争未必更狠,合作可能更多。

  例如3月3日,白宫发布的《过渡国安战略指南》多处提及中国,一方面指出美国应努力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指出与中国的竞争不意味着双方就无法合作,明确列举欢迎合作的领域: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安全、军控以及核不扩散等。

  “竞合”战略的五个初步特征

  锁定中国为首要对手。中国是美国目前唯一的战略竞争对手,是对美国霸权唯一构成威胁的国家。这是美国跨党派的共识,用逆向思维来看,也是中国的荣幸。3月1日,美国防长奥斯汀主持召开中国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内阁高官在参议院提名听证会上聚焦的议题之一就是中国,立场偏强硬,从中可预判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

  2月23日,财政部副部长提名人阿德耶莫在听证会上称,为了保卫美国的国家安全,会使用各种工具惩罚中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不排除沿用特朗普时代对华投资禁令;2月24日,CIA局长提名人伯恩斯在听证会上称,中国为“强大的威权主义对手”,“对抗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表现”,承诺任职后四个优先处理事项为“民众、伙伴关系、中国和技术”;2月25日,美国贸易代表提名人戴琪在听证会上称,将致力于强化供应链、与盟友合作应对中国,美国必须制定战略性和连贯性计划应对中国,并帮助美国公司与中国“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竞争。

  拉拢盟友抗衡中国。特朗普政府强硬打压中国,发力很猛,谋略很次,眼光很浅,成效很糟。自废武功和绝招,只用了美国的1/4实力与中国单挑,放弃了一半的软实力;剩余的一半硬实力,又放弃了盟国,突出“美国优先”,到处点火“窝里横”,与多个盟友打关税战。杀人一千、自杀八百,代价惨重。

  拜登就任后迅速纠编,开展电话首脑外交,首选加、墨邻居,次选欧洲盟友,再选日、韩远东盟友。2月19日,他首次以美国现任总统身份参加第57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视频),呼吁盟友“必须做好和中国长期战略竞争的准备”、“捍卫我们共同的价值观”。2月23日,他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视频峰会,声称美加将“协调与中国大陆竞争的更好方式”。美国与日、印、澳组成“四方安全对话”,尝试建立新的亚太安全体系遏制中国。

  维持长期核心竞争力。2月24日,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联邦政府机构100天内完成对半导体、药品及药物成分、稀土等关键矿物质、高容量电池四类产品的供应链风险评估,一年内完成国防、公共卫生、IT、能源、交通、农产品和食品六大行业的供应链风险评估。

  行政令未点名任何国家,公认剑指中国,企图摆脱关键产品、关键行业对中国的依赖,与中国“软脱钩”、打持久战。美国国会正在起草强化供应链、科技竞争优势的法案,计划拨款1000亿美元资助AI、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关键科技项目,对抗中国迅速崛起的高科技。

  彰显软实力的强大优势。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也为《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确认和细化,美国的“灯塔”优势仍在,拜登就常说“我们的榜样力量”。他为兑现竞选承诺,2021年将举办全球民主峰会,预计广邀盟友和潜在盟友,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排斥孤立中、俄。

  2月28日,布林肯在推特上发文声援次日将以“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的47名香港泛民派和本土派成员,“表示谴责,并要求立即释放这些人”,还宣称 “美国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三天后,他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确认美国外交政策八大优先事务,“民主”在“新冠、经济”之后排第三。

  中国政府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生根发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否让境外民众有兴趣倾听和真心信服更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反而是来自老祖宗的“文化自信”最有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合理内核,再进行现代化、故事化,用年轻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技巧组装。例如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普世价值,外国受众即使不接受,也不会排斥。

  减少正面、高层冲突。特朗普政府尤其前国务卿蓬佩奥对中国政府政策强硬。拜登政府就任后,保持对华强硬的政策惯性,符合美国利益,今后也有更多的筹码与中国谈判和周旋,趋势是缩小冲突领域、层级和频率,注重质量、利益和结果。

  “竞合”战略的五个干扰变量

  特朗普复辟与杯葛。2月25日至28日,美国保守联盟主办了2021年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议程高度焦聚中国,涉及中国的小组讨论高达六项,俄罗斯仅有一项,伊朗、中东甚至未提及。最后一天,前总统特朗普压轴发表长达90分钟的演讲,不顾美国政治传统,激烈抨击拜登就职一个月的表现是“史上最糟糕的”。

  特朗普从来就不安分。国会1月6日发生暴乱之后,他低调观望,二次弹劾失败,共和党建制派反抗软弱无力,于是底气十足,以此霸道方式回归美国政坛。从CPAC的场地选择(不在惯例的首都而是特朗普定居地)、场地设置(特朗普金像合影)、议程安排(压轴演讲)、出席高层(右翼铁粉纷纷出席效忠)、现场互动(欢呼鼓掌恭维)等分析,表明共和党仍然是“一人党”,特朗普仍然是本党的头号人物、精神领袖,具有绝对实力左右本党2024年大选。至于他本人是否参加2024年大选为时尚早(笔者向来不看好,更看好他“造王”),还需从明年中期选举的结果观察美国民意的变化。

  拜登性格温和和弱势。一个人的优点往往是其缺陷,因为很难修炼到炉火纯青、进退自如。拜登的最大优势是人缘好、人脉强,被党内各派和共和党建制派普遍接受,与传统的“老大”气质不符。回顾既往历史,他向来不强势,不是一个大刀阔斧的人。由于年龄精力不济,他大概率是一届总统,第一年又需抗疫和恢复经济,施展拳脚的时间很窄;也很难指望他下决心彻查、起诉特朗普及其家族涉嫌犯罪,从而废掉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的美梦。

  通过2020年大选,美国选民的钟摆效应已从极右翼向中间靠拢修正,还处于右翼区域,并未回到平衡点,更谈不上惯性左摆。民主党在国会两院仅保持微弱优势,特朗普虽然败选但票数是史上第二高,就是明证。假如美国两党内耗继续,贫富差距、种族矛盾难以弥合,经济增长的韧性不足,那么美国的制度优势不断削弱,衰退将不可逆,更不足以形成合力与中国决战。

  中国应变战略和犯错概率。美国是守成大国,虽然已从巅峰衰退,仍然优势明显、厚劲十足;中国是新兴大国,明显爬坡、根基不牢,时间越往后越有利,前提是始终戒骄戒躁,不犯颠覆性错误。敢于斗争不够,更要善于斗争、巧于斗争。口舌之快、匹夫之勇,只图一时之欢,于事无补,反而多害。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0年12月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都凸显了中国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国情不同,美国除非战时总动员,否则难以制定实施如此全面、庞大的项目。

  所幸中国目前对特朗普政府的反遏制相当理性、克制。直到1月20日12时美国政府换届后,北京时间1月21日凌晨1时许,中国才对刚离职的蓬佩奥、纳瓦罗等28人实施制裁,且只公布了名单中的10人,其他18人至今未公布,是否有特朗普、彭斯还是个谜。

  2月26日,美军空袭叙利亚境内设施,拜登与特朗普一样,首选中东“火药桶”动武,又挑“软柿子”立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抱怨美国,攻击前4-5分钟才通报驻叙俄军,流于形式,要求作出解释。同日中国外交部却呼吁“有关各方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避免给叙利亚局势增加新的复杂因素”,不痛不痒,相当超脱,更不谴责涉嫌违反国际法。这更符合中国利益,更有利于目前微妙的中美氛围。

  盟友分化未必合作“抗中”。特朗普任职时,李显龙已多次公开新加坡和东盟的主流心声,不愿在美、中之间选边站。德国总理默克尔1月26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演讲中也反对欧洲在美、中之间选边站,“我非常希望避免世界形成对立阵营。比如说一边是美国、一边是中国,我们必须要支持其中一边,我觉得这对许多社会并不公平。”

  拜登就任后,迅速修复被特朗普深度损耗的盟友关系,的确实现了止损,但联盟反华困难重重。多方披露的信息,盟友们的主基调依然是军事和安全靠美国、经济和发展靠中国。尽管美国不乐见中欧签署投资协定,但在2月23日华盛顿智库大西洋理事会视频研讨会上,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表示“欧盟不是美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公开宣称“联合对抗中国,极有可能引发冲突,结果将会适得其反”。

  新冠疫情演变未知。美国每日注射约150万针剂疫苗,预计今年中建立群体免疫。但疫情是否反弹仍有变数,例如新的病毒变异导致疫苗无效、各州过早开放与全面复工等。3月2日,得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的共和党州长宣布取消口罩强制令,引起专家和媒体的争议,次日拜登怒批这种做法是一个“重大错误”。

  如果美国疫情不能在今年彻底控制住,将严重冲击拜登政绩和美国经济,民众的怨气一定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发泄,民主党继续控制参众两院的概率微乎其微。国内如此焦头烂额,美国怎么可能有精力与中国在国际上到处叫板?盟友们怎么可能紧随美国去叫板中国?

  “竞合”战略的理想状态

  拜登一上任就宣称“美国回来了”。的确“回来了”,还来得及,疫情肆虐,世界大变,但未失控,美国还能控制局面。拜登政府反复定调中美关系是基于美国利益的“既竞争又合作”,如何定型是进行时,恐怕拜登任期结束都不会有定论。存在以下一个理想状态。

  第一阶段10-15年:美国战略进攻,七分竞争三分合作。美国施展各种手段考验,中国抗不住,坐不稳老二,怪自己没本事,活该被淘汰。中国不挑明,美国也会并已经这样干。

  第二阶段10-15年:中美战略相持,五分竞争五分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制定和完善国际规则,贡献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例如碳排放交易),跨越金德尔伯格陷阱,部分填补美国的权力真空。

  第三阶段10-15年:中美战略融合,三分竞争七分合作。美国永远是老大,中国必须要复兴,双方相互尊重核心目标。G2领导全球,维持双霸权百年以上,并联手排斥任何第三国进入第一阵营。

  这个理想状态需要中美相向而行,逐步重建互信,携手闯出修昔底德陷阱,实现两国利益最大化,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也将更稳定。否则中美纷争未了,斗得两败俱伤,全球至少煎熬数十年,都别指望过好日子。

  原题《中美“竞合”关系如何定型?》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叶胜舟:五个干扰变量下,中美“竞合”关系能走向理想状态吗?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