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曹辛:中美之间冲突与缓和共存
当前位置:首页 > 外交字号:

曹辛:中美之间冲突与缓和共存

曹辛:中美之间冲突与缓和共存
2020-08-31 10:50:41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曹辛
中国在贸易上的让步和对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配合姿态,对特朗普连任当然是正面信息,同时在上周南海冲突的背景下,对中美进一步滑坡式冲突也是一种刹车。

  上周,中美关系在一个平面上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冲突与缓和两种情况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中美南海冲突表现出越来越临近的态势;另一方面,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出现了和缓的情况,双方已经开始再次启动磋商,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

  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反华仍然是特朗普目前最好的助选工具,它左右了当前的中美局势演变;其中经贸上的和缓一来本身就可以帮助特朗普争取基本选民的选票,二来也是当前中美紧张局势的缓冲器。上周看似矛盾的现象特别反映了当前中美博弈把控的本质特征:车内一方在加速驾车驶向悬崖,另一方则在试图减速,但在姿态上不是喊停车。

  反华仍是特朗普最大的助选工具

  如作者7月以来多次在文章中判断的那样,特朗普把反华当作他转移国内不利竞选舆情最重要的手段,面对国内无法控制的疫情、经济和其他麻烦事,事实上除了反华议题外,他手里的牌也确实不多。上周的局势显示:反华仍是特朗普最大的助选工具,这可以转移美国国内对他连任不利的舆情。可以肯定地说:在新总统选举结果出来之前,这一态势不可能有根本性变化。

  当前特朗普利用中国议题助选同时选择在两个领域:政治和经济领域。

  政治上,美国挑选中国的敏感点,不断向中国施压。在外交上,美国当前正加紧做欧洲国家的工作以联合对华,同样,上周中国外长王毅出访欧洲五国,也是针对美国的动作展开对欧洲工作。

  此外,美国还在针对台湾、南海等中国最敏感的领土问题上入手。上周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海问题。国际媒体报道说,中国8月26日向南海地区发射了数枚导弹,包括东风26型导弹;而美国则于当天宣布将中国的24家公司和个人列入黑名单并予以制裁,理由是这些公司和个人涉及中国在南海有争议岛礁的建设和相关军事行动。

  上述两方面行动的舆情效果对两国实际上都是正面的。对美国来说,美国制裁涉及南海岛礁建设和军事行动的中国公司和个人,当然有助于转移不利于特朗普当选的舆情;但与此同时,中国对南海地区发射核常兼备的、具备打击水面舰只能力的东风26中远程导弹,经过美国媒体的炒作后,更是绝对有助于转移类似美国警察向黑人开枪、美国新冠之类的不利于特朗普的疫情。而对中国来说,向南海发射东风26这种特性的中远程导弹,当然有助于公开表达中国对南海岛礁的立场,展现中国的军事打击能力。

  但另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南海问题实际上可能由此就被炒热了,而且是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被炒热的。

  作者自上个月以来在发表的文章中就一再强调,特朗普为了竞选连任,选择中国为最大助选工具,当他在选举关键时刻走投无路时,南海是他对中国采取行动的最好切入点。毕竟中国对南海的主权立场缺乏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和南海周边国家的普遍认可,南海岛礁就更是如此,这和主权明确的台湾问题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美国真拿南海岛礁着手,采取象征性行动聚焦全世界舆论,例如拔除这些岛礁上的设施,转移国内不利于特朗普当选的舆情的话,绝对有利于特朗普制造连任的舆论氛围,而中国的内外压力则会空前增大。届时,除非中美全面开战,否则东风26性质的导弹对处理此类冲突未必适用。

  在经济上,美国正迫使中国在进口美国产品、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等方面做出让步和姿态,而上周,中国采取了下列行动。

  8月26日,中国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进行了通话。中国商务部发表的声明说,双方就加强两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落实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并同意创造条件和氛围,继续推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落实。

  国际媒体的报道还透露了更多中国的行动细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透露:中国为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愿意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消除美国公司在金融服务和农业领域面对的阻碍、废除强制性技术转让等。两国代表还讨论了中国大幅增加采购美国产品,以及下面将要采取的行动。双方都认同协议取得进展,并承诺采取必要行动确保协议成功。而且,中美声明都未提到中资企业遭美方打压问题。

  上述中国在贸易上的让步和对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配合姿态,对特朗普连任当然是正面信息,同时在上周南海冲突的背景下,对中美进一步滑坡式冲突也是一种刹车。

  不过国际媒体评论说,如果特朗普认为单方面制裁中国比双边谈判更有利于选举,贸易协议的意义将被进一步淡化。而笔者认为不仅如此,如果特朗普认为在南海制造可控的军事冲突更能有利于当选的话,中美贸易协议同样不起任何作用。

  中国在有底线地与美国互动

  针对特朗普下面可能采取的更剧烈行动,中国实际上似乎已经确立了底线。中国的基本目标正如不久前新华社对美国的公开长篇喊话所说的一样:不希望和美国发生武力冲突、不希望两国彻底脱钩。围绕这一目标,中国实际上采取了下列行动:

  一是上述在经济上购买美国货以及愿意对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姿态。实际上这不仅涉及到美国的意愿和诉求,还涉及到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意志。在特朗普政府开始意识到在孤立中国的过程中盟友有多么重要并加紧采取行动的时刻,这的意义就十分重大了。

  另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是:中国开始愿意接受美国监管机构对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审计,包括敏感的中资企业的审计。这实际上涉及的是中美金融是否脱钩的问题。

  彭博社上周报道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8月26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在解决会计问题上的僵局的态度是“真诚的”。

  他表示,本月初中国证监会向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送了新的方案建议,拟允许美国选择其任意一家国有企业进行再次试点审计。

  这一举动和买美国货、对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一样,实质上都是为了以进一步同世界接轨的方式,增大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实现中美、乃至中国同发达国家“不脱钩”的目的。

  而在政治领域情况则相对复杂。目前很显然,对特朗普仅服务于总统选举目的的象征性对华挑衅举动,不予以实质性回应,只是表达态度,由国内媒体和发言人姿态性回应即可。

  但对美国采取的有实际意义的、会波及中国国内外政治稳定的实际行动,例如南海主权问题,尤其是南海岛礁问题,目前中国态度强硬,8月26日启动发射东风26导弹就是标志性行动。目前来看,中国的底线在这里,一旦美国越过这一底线,中国就很难与之互动了。

  但事情还有不确定的另一面:如果两国关系局势下一步以悬崖战术的态势,不可控制地发展下去,届时底线在哪里,谁会率先罢手?则还需要认真观察。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昀舒
曹辛:中美之间冲突与缓和共存

曹辛:中美之间冲突与缓和共存

2020-08-31 10:50:41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曹辛
中国在贸易上的让步和对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配合姿态,对特朗普连任当然是正面信息,同时在上周南海冲突的背景下,对中美进一步滑坡式冲突也是一种刹车。

  上周,中美关系在一个平面上同时呈现出相互矛盾的、冲突与缓和两种情况并存的现象。一方面,中美南海冲突表现出越来越临近的态势;另一方面,贸易和经济合作方面出现了和缓的情况,双方已经开始再次启动磋商,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

  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反华仍然是特朗普目前最好的助选工具,它左右了当前的中美局势演变;其中经贸上的和缓一来本身就可以帮助特朗普争取基本选民的选票,二来也是当前中美紧张局势的缓冲器。上周看似矛盾的现象特别反映了当前中美博弈把控的本质特征:车内一方在加速驾车驶向悬崖,另一方则在试图减速,但在姿态上不是喊停车。

  反华仍是特朗普最大的助选工具

  如作者7月以来多次在文章中判断的那样,特朗普把反华当作他转移国内不利竞选舆情最重要的手段,面对国内无法控制的疫情、经济和其他麻烦事,事实上除了反华议题外,他手里的牌也确实不多。上周的局势显示:反华仍是特朗普最大的助选工具,这可以转移美国国内对他连任不利的舆情。可以肯定地说:在新总统选举结果出来之前,这一态势不可能有根本性变化。

  当前特朗普利用中国议题助选同时选择在两个领域:政治和经济领域。

  政治上,美国挑选中国的敏感点,不断向中国施压。在外交上,美国当前正加紧做欧洲国家的工作以联合对华,同样,上周中国外长王毅出访欧洲五国,也是针对美国的动作展开对欧洲工作。

  此外,美国还在针对台湾、南海等中国最敏感的领土问题上入手。上周最引人注目的是南海问题。国际媒体报道说,中国8月26日向南海地区发射了数枚导弹,包括东风26型导弹;而美国则于当天宣布将中国的24家公司和个人列入黑名单并予以制裁,理由是这些公司和个人涉及中国在南海有争议岛礁的建设和相关军事行动。

  上述两方面行动的舆情效果对两国实际上都是正面的。对美国来说,美国制裁涉及南海岛礁建设和军事行动的中国公司和个人,当然有助于转移不利于特朗普当选的舆情;但与此同时,中国对南海地区发射核常兼备的、具备打击水面舰只能力的东风26中远程导弹,经过美国媒体的炒作后,更是绝对有助于转移类似美国警察向黑人开枪、美国新冠之类的不利于特朗普的疫情。而对中国来说,向南海发射东风26这种特性的中远程导弹,当然有助于公开表达中国对南海岛礁的立场,展现中国的军事打击能力。

  但另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南海问题实际上可能由此就被炒热了,而且是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被炒热的。

  作者自上个月以来在发表的文章中就一再强调,特朗普为了竞选连任,选择中国为最大助选工具,当他在选举关键时刻走投无路时,南海是他对中国采取行动的最好切入点。毕竟中国对南海的主权立场缺乏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和南海周边国家的普遍认可,南海岛礁就更是如此,这和主权明确的台湾问题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美国真拿南海岛礁着手,采取象征性行动聚焦全世界舆论,例如拔除这些岛礁上的设施,转移国内不利于特朗普当选的舆情的话,绝对有利于特朗普制造连任的舆论氛围,而中国的内外压力则会空前增大。届时,除非中美全面开战,否则东风26性质的导弹对处理此类冲突未必适用。

  在经济上,美国正迫使中国在进口美国产品、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等方面做出让步和姿态,而上周,中国采取了下列行动。

  8月26日,中国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进行了通话。中国商务部发表的声明说,双方就加强两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落实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并同意创造条件和氛围,继续推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落实。

  国际媒体的报道还透露了更多中国的行动细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透露:中国为进行经济结构性改革愿意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消除美国公司在金融服务和农业领域面对的阻碍、废除强制性技术转让等。两国代表还讨论了中国大幅增加采购美国产品,以及下面将要采取的行动。双方都认同协议取得进展,并承诺采取必要行动确保协议成功。而且,中美声明都未提到中资企业遭美方打压问题。

  上述中国在贸易上的让步和对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的配合姿态,对特朗普连任当然是正面信息,同时在上周南海冲突的背景下,对中美进一步滑坡式冲突也是一种刹车。

  不过国际媒体评论说,如果特朗普认为单方面制裁中国比双边谈判更有利于选举,贸易协议的意义将被进一步淡化。而笔者认为不仅如此,如果特朗普认为在南海制造可控的军事冲突更能有利于当选的话,中美贸易协议同样不起任何作用。

  中国在有底线地与美国互动

  针对特朗普下面可能采取的更剧烈行动,中国实际上似乎已经确立了底线。中国的基本目标正如不久前新华社对美国的公开长篇喊话所说的一样:不希望和美国发生武力冲突、不希望两国彻底脱钩。围绕这一目标,中国实际上采取了下列行动:

  一是上述在经济上购买美国货以及愿意对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姿态。实际上这不仅涉及到美国的意愿和诉求,还涉及到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同意志。在特朗普政府开始意识到在孤立中国的过程中盟友有多么重要并加紧采取行动的时刻,这的意义就十分重大了。

  另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是:中国开始愿意接受美国监管机构对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进行审计,包括敏感的中资企业的审计。这实际上涉及的是中美金融是否脱钩的问题。

  彭博社上周报道说,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8月26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在解决会计问题上的僵局的态度是“真诚的”。

  他表示,本月初中国证监会向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发送了新的方案建议,拟允许美国选择其任意一家国有企业进行再次试点审计。

  这一举动和买美国货、对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一样,实质上都是为了以进一步同世界接轨的方式,增大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实现中美、乃至中国同发达国家“不脱钩”的目的。

  而在政治领域情况则相对复杂。目前很显然,对特朗普仅服务于总统选举目的的象征性对华挑衅举动,不予以实质性回应,只是表达态度,由国内媒体和发言人姿态性回应即可。

  但对美国采取的有实际意义的、会波及中国国内外政治稳定的实际行动,例如南海主权问题,尤其是南海岛礁问题,目前中国态度强硬,8月26日启动发射东风26导弹就是标志性行动。目前来看,中国的底线在这里,一旦美国越过这一底线,中国就很难与之互动了。

  但事情还有不确定的另一面:如果两国关系局势下一步以悬崖战术的态势,不可控制地发展下去,届时底线在哪里,谁会率先罢手?则还需要认真观察。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秘书长、半岛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曹辛:中美之间冲突与缓和共存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