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美国“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给特朗普总统公开信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字号:

美国“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给特朗普总统公开信

美国“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给特朗普总统公开信
2019-07-04 10:48:19
来源:钝角网-中美印象 作者: 侯沫、张涓/译
关键词:中美关系 中美经贸关系 点击: 我要评论
成功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专注于与其他国家一道,创造一个支持其经济与安全目标的持久的联盟。这一对华政策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现实地评价中国的感知、利益、目标和行为;准确地调度美国及其盟国的资源,令其匹配各种政策目标与利益;再度致力于强化美国作为其他国家模范的能力。

  作者:傅泰林、芮孝俭、史文、董云裳、傅高义

  编者按7月3日,在美国国庆节的前一天,傅泰林、芮孝俭、史文、董云裳、傅高义等五位美国著名的“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致总统特朗普的公开信。在这封题为《把中国当作敌人适得其反》的公开信中,几位学者提出了七点建议,涉及他们对中国的共同看法,美国在对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眼中一个更有效的对华战略的要点。作者通过发布公开信,希望向世界表明华盛顿并没有只有一种主张对华全面为敌的声音。

  公开信的一些内容和对中国的指责有待商榷,但是公开信的总体呼吁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除了五位作者之外,另有95名来自学界、外交政策界、商界、军界各领域的人士的签名。大部分签名人士都曾经或者正在从事跟中国相关的事务。

  尊敬的特朗普总统与国会议员:

  我们是学术界、外交政策界、军界和商界的成员。我们绝大多数都来自美国,其中许多人在职业生涯的自始至终都关注亚洲地区。我们对于中美关系的恶化深感忧虑。我们相信中美关系的恶化并不符合美国或是全球的利益。尽管我们对于北京近来的行为深感不安,对此需要作出强有力的回应,但我们同样相信,美国的许多举动要直接为中美关系的下行趋势负责。

  接下来将提出的七点主张代表了我们对于中国、美国对华战略的问题以及更加有效的美国政策的基本要素的集体看法。列出我们从属于哪个机构,只是为了表明我们的身份。

  第一、近年来中国那些令人感到不安的行为——包括在国内加大压制力度,加强国家对于私人公司的控制,未能兑现多个贸易承诺,加强对外国意见的控制,以及更加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美国作出坚决和有效的应对。然而,美国政府目前对待中国的策略根本是适得其反的。

  第二、我们不相信北京是一个经济敌人,或是需要在所有领域加以对抗的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国家安全威胁。中国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其领导人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其经济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促使北京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起了愈发咄咄逼人的角色,但许多中国官员及其他精英知道,对西方采取克制、务实和真诚合作的态度,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华盛顿对待中国的敌对态度削弱了这些声音的影响力,使得咄咄逼人的民族主义者更加受到青睐。如果在竞争与合作之间达成恰当的平衡,那么美国的行动将有助于强化那些希望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具建设性作用的领导人的地位。

  第三、美国将中国视为敌人,并试图解除中国与全球经济联系的做法,可能会破坏美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声誉,并损害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美国的反对将无法阻止中国经济的继续扩张,无法阻止中国公司占据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也无法阻止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美国要想极大地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就势必会伤害自己。如果美国向自己的盟国施压,要求它们也将中国视为经济和政治上的敌人,这就会削弱美国与这些盟国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导致自己,而不是北京,陷入孤立的境地。

  第四、害怕北京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袖的情绪被夸大了。这样的结果不符合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也不清楚北京自己是否认为这一目标是必要或可行的。此外,旨在限制本国公民能够获得的信息和机遇,并严厉打压少数群体的政府,是既不会获得强有力的国际支持,也无法成功地吸引全球人才的。对于这些做法,美国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与我们的盟国和伙伴一道,创造出一个更加开放与繁荣的世界,中国将获得参与这一世界的机会。试图孤立中国的做法,只会起到削弱那些希望创造一个更加人道和宽容的社会的中国人的作用。

  第五、尽管中国制定了在本世纪中叶之前成为世界级军事强国的目标,但要想成为一支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军事强权,中国还面临着巨大的障碍。不过,北京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以及侵蚀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长期以来的军事主导地位。在这一方面,最好的回应方式不是与中国公然展开以进攻性、深度打击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也不是确立美国在直抵中国边界的地区夺回全方位的主导地位这一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更加明智的政策是与盟国加强合作,一同维持威慑力,强调防御性的区域拒止能力、韧性,以及挫败对于美国或其盟国发动的袭击的能力。

  第六、北京正在试图削弱全球秩序内部西方民主范式的作用。但北京并不试图推翻这一秩序中至关重要的经济及其他成分。数十年来,中国本身就从这一秩序中获得了重大利益。实际上,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参与对于这一体系的存续以及在气候变化等共同问题上采取有效的行动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应该鼓励中国参与新的或是修订后的全球机制。在这些机制中,新兴国家将能够发出更大的声音。以“零和博弈”的方式对待中国,将只会起到鼓励北京要么退出这一体系,要么扶持另外一套全球秩序的作用,而这些做法都是有损西方利益的。

  第七、总而言之,成功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专注于与其他国家一道,创造一个支持其经济与安全目标的持久的联盟。这一对华政策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现实地评价中国的感知、利益、目标和行为;准确地调度美国及其盟国的资源,令其匹配各种政策目标与利益;再度致力于强化美国作为其他国家模范的能力。最终,恢复美国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展开有效竞争的能力,并且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合作,而不是推行一套旨在阻挠或是遏制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适得其反的做法,才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

  我们相信,这封公开信的大多数签署者都清晰地表明了,有些人相信,存在着一套单一的主张对中国采取全面敌对立场的华盛顿共识,但事实上这套华盛顿共识并不存在。

  附:签署者一览

  M. Taylor Fravel(傅泰林)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教授。 J. Stapleton Roy (芮孝俭)是威尔逊中心的杰出学者,曾任美国驻华大使;Michael D. Swaine(史文)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 Susan A. Thornton(董云裳)是耶鲁大学法学院Paul Tsai中国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曾任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Ezra Vogel(傅高义)是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上述人员散发了信件,并得到以下个人的签名:

  James Acton,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核政策项目联合主任

  Craig Allen,美国前驻文莱大使

  Andrew Bacevich,Quincy负责任治理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

  Jeffrey A. Bader,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C. Fred Bergste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名誉主任

  Jan Berri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Dennis J. Blasko,1992年至1996年前驻华武官

  Pieter Botteli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访问学者

  Ian Bremmer,欧亚集团主席

  Richard Bush,布鲁金斯学会台湾研究主任

  Jerome A. Cohen,纽约大学法学院美国——亚洲法学院教授主任

  Warren I. Cohen,马里兰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Bernard Cole,前美国海军上尉

  James F. Collins,美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1997-2001)

  Gerald L Curtis,哥伦比亚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Toby Dalton,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项目联合主任

  Robert Daly,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

  Michael C. Desch,圣母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兼国际安全中心主任

  Mac Destler,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Bruce Dickson,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

  David Dollar,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Peter Dutton,纽约大学法学院美国——亚洲法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职教授

  Robert Einhorn,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负责防扩散的国家助理国务卿(2009-2013)

  Amitai Etzioni,乔治华盛顿大学大学国际事务教授

  Thomas Fingar,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前国家情报分析副主任(2005-2008)

  Mary Gallagher,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兼Lieberthal-Rogel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John Gannon,乔治城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1997-2001)

  Avery Goldstein,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

  Steven M. Goldstein,哈佛大学台湾研究工作室主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David F. Gordon,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顾问;美国国务院前政策规划局局长(2007-2009)

  Philip H. Gordon,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前总统特别助理兼中东协调员,欧洲和欧亚事务助理国务卿

  Morton H. Halperin,国务院政策规划局前局长(1998-2001)

  Lee Hamilton,前国会议员;威尔逊中心主任前主席

  Clifford A. Hart Jr.,前美国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2013-2016)

  Paul Heer,乔治华盛顿大学兼职教授;东亚国家情报官员(2007-2015)

  Eric Heginbotham,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Ambassador Carla A. Hills,美国前贸易代表(1989-1993);Hills&Company 国际咨询公司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Jamie P. Horsley,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

  Yukon Huang,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Frank Jannuzi,Maureen和Mike Mansfield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 Jervis,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教授

  Marvin Kalb,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Mickey Kantor,前商务部长(1996-1997);美国贸易代表(1993-1996)

  Robert Kapp,Robert A. Kapp&Associates公司总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主席;华盛顿国际贸易理事会前主席

  Albert Keidel,乔治华盛顿大学兼职研究生教授;财政部东亚国家办事处前副主任(2001-2004)

  Robert O. Keohane,普林斯顿大学名誉退休国际事务教授

  William Kirby,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研究教授

  Helena Kolenda, Henry Luce Foundation亚洲项目总监

  Charles Kupchan,乔治称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David M. Lampt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前主席

  Nicholas Lardy,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Chung Min Lee,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Herbert Levin,前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政策规划委员会成员

  Cheng Li,布鲁金斯学会John L. Thornton中国中心主任兼高级研究员

  Kenneth Lieberthal,密歇根大学名誉教授;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高级主任(1998--2000)

  Yawei Liu,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

  Jessica Mathews,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杰出研究员

  James McGregor,APCO Worldwide大中华区主席

  John McLaughli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住院杰出学者;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兼代理主任(2000-2004)

  Andrew Merth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项目主任

  Alice Lyman Miller,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

  Mike Mochizuki,乔治华盛顿大学日美研究主任

  Michael Nach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国防部全球战略事务助理部长(2009-2010)

  Moises Naim,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杰出研究员

  Joseph Nye,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杰出教授

  Kevin O'Brie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兼东亚研究所所长

  Jean Oi,斯坦福大学中国政治学教授

  Stephen A. Orli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

  William Overholt,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

  Douglas Paal,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

  Margaret M. Pearson,马里兰大学杰出教授

  Peter C. Perdue,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燕京学社社长

  Daniel W Piccuta,美国驻华大使副馆长,代理大使

  Thomas Pickering,美国国务院前任政治事务副部长(1997--2000);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1989-1992)

  Paul R. Pillar,乔治城大学安全研究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Jonathan D. Pollack,布鲁金斯学会John L. Thornton中国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Barry Posen,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主任

  Shelley Rigger,戴维森学院东亚政治学教授

  Charles S. Robb,前美国参议员(1989-2001);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小组委员会前主席;弗吉尼亚州州长(1982-1986)

  Robert S. Ross,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

  Scott D. Sagan,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

  Gary Samore,布兰代斯大学中东研究中心高级执行主任

  Richard J. Samuels,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David Shear,前助理国防部长(2014-2016);前美国驻越南大使

  Anne-Marie Slaughter,国务院前政策规划局局长(2009-2011);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荣誉教授

  Richard Sokolsky,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俄罗斯和欧亚项目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James Steinberg,前副国务卿(2009-2011)

  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Strobe Talbott,前副国务卿(1994-2001)

  Anne F. Thurst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前高级研究教授

  Andrew G. Walder,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教授

  Graham Webster,斯坦福大学DigiChina项目协调编辑

  David A. Welch,Balsillie国际事务学院研究主席

  Daniel B. Wright,GreenPoint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财政部中国与战略经济对话前执行主任

 

  本文版权归钝角网和中美印象所有

责任编辑:昀舒
美国“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给特朗普总统公开信

美国“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给特朗普总统公开信

2019-07-04 10:48:19
来源:钝角网-中美印象 作者: 侯沫、张涓/译
成功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专注于与其他国家一道,创造一个支持其经济与安全目标的持久的联盟。这一对华政策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现实地评价中国的感知、利益、目标和行为;准确地调度美国及其盟国的资源,令其匹配各种政策目标与利益;再度致力于强化美国作为其他国家模范的能力。

  作者:傅泰林、芮孝俭、史文、董云裳、傅高义

  编者按7月3日,在美国国庆节的前一天,傅泰林、芮孝俭、史文、董云裳、傅高义等五位美国著名的“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致总统特朗普的公开信。在这封题为《把中国当作敌人适得其反》的公开信中,几位学者提出了七点建议,涉及他们对中国的共同看法,美国在对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眼中一个更有效的对华战略的要点。作者通过发布公开信,希望向世界表明华盛顿并没有只有一种主张对华全面为敌的声音。

  公开信的一些内容和对中国的指责有待商榷,但是公开信的总体呼吁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除了五位作者之外,另有95名来自学界、外交政策界、商界、军界各领域的人士的签名。大部分签名人士都曾经或者正在从事跟中国相关的事务。

  尊敬的特朗普总统与国会议员:

  我们是学术界、外交政策界、军界和商界的成员。我们绝大多数都来自美国,其中许多人在职业生涯的自始至终都关注亚洲地区。我们对于中美关系的恶化深感忧虑。我们相信中美关系的恶化并不符合美国或是全球的利益。尽管我们对于北京近来的行为深感不安,对此需要作出强有力的回应,但我们同样相信,美国的许多举动要直接为中美关系的下行趋势负责。

  接下来将提出的七点主张代表了我们对于中国、美国对华战略的问题以及更加有效的美国政策的基本要素的集体看法。列出我们从属于哪个机构,只是为了表明我们的身份。

  第一、近年来中国那些令人感到不安的行为——包括在国内加大压制力度,加强国家对于私人公司的控制,未能兑现多个贸易承诺,加强对外国意见的控制,以及更加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美国作出坚决和有效的应对。然而,美国政府目前对待中国的策略根本是适得其反的。

  第二、我们不相信北京是一个经济敌人,或是需要在所有领域加以对抗的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国家安全威胁。中国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其领导人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其经济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促使北京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起了愈发咄咄逼人的角色,但许多中国官员及其他精英知道,对西方采取克制、务实和真诚合作的态度,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华盛顿对待中国的敌对态度削弱了这些声音的影响力,使得咄咄逼人的民族主义者更加受到青睐。如果在竞争与合作之间达成恰当的平衡,那么美国的行动将有助于强化那些希望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具建设性作用的领导人的地位。

  第三、美国将中国视为敌人,并试图解除中国与全球经济联系的做法,可能会破坏美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声誉,并损害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美国的反对将无法阻止中国经济的继续扩张,无法阻止中国公司占据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也无法阻止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美国要想极大地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就势必会伤害自己。如果美国向自己的盟国施压,要求它们也将中国视为经济和政治上的敌人,这就会削弱美国与这些盟国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导致自己,而不是北京,陷入孤立的境地。

  第四、害怕北京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袖的情绪被夸大了。这样的结果不符合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利益,而且也不清楚北京自己是否认为这一目标是必要或可行的。此外,旨在限制本国公民能够获得的信息和机遇,并严厉打压少数群体的政府,是既不会获得强有力的国际支持,也无法成功地吸引全球人才的。对于这些做法,美国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与我们的盟国和伙伴一道,创造出一个更加开放与繁荣的世界,中国将获得参与这一世界的机会。试图孤立中国的做法,只会起到削弱那些希望创造一个更加人道和宽容的社会的中国人的作用。

  第五、尽管中国制定了在本世纪中叶之前成为世界级军事强国的目标,但要想成为一支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军事强权,中国还面临着巨大的障碍。不过,北京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以及侵蚀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长期以来的军事主导地位。在这一方面,最好的回应方式不是与中国公然展开以进攻性、深度打击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也不是确立美国在直抵中国边界的地区夺回全方位的主导地位这一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更加明智的政策是与盟国加强合作,一同维持威慑力,强调防御性的区域拒止能力、韧性,以及挫败对于美国或其盟国发动的袭击的能力。

  第六、北京正在试图削弱全球秩序内部西方民主范式的作用。但北京并不试图推翻这一秩序中至关重要的经济及其他成分。数十年来,中国本身就从这一秩序中获得了重大利益。实际上,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参与对于这一体系的存续以及在气候变化等共同问题上采取有效的行动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应该鼓励中国参与新的或是修订后的全球机制。在这些机制中,新兴国家将能够发出更大的声音。以“零和博弈”的方式对待中国,将只会起到鼓励北京要么退出这一体系,要么扶持另外一套全球秩序的作用,而这些做法都是有损西方利益的。

  第七、总而言之,成功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专注于与其他国家一道,创造一个支持其经济与安全目标的持久的联盟。这一对华政策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现实地评价中国的感知、利益、目标和行为;准确地调度美国及其盟国的资源,令其匹配各种政策目标与利益;再度致力于强化美国作为其他国家模范的能力。最终,恢复美国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展开有效竞争的能力,并且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合作,而不是推行一套旨在阻挠或是遏制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适得其反的做法,才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

  我们相信,这封公开信的大多数签署者都清晰地表明了,有些人相信,存在着一套单一的主张对中国采取全面敌对立场的华盛顿共识,但事实上这套华盛顿共识并不存在。

  附:签署者一览

  M. Taylor Fravel(傅泰林)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教授。 J. Stapleton Roy (芮孝俭)是威尔逊中心的杰出学者,曾任美国驻华大使;Michael D. Swaine(史文)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 Susan A. Thornton(董云裳)是耶鲁大学法学院Paul Tsai中国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曾任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Ezra Vogel(傅高义)是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上述人员散发了信件,并得到以下个人的签名:

  James Acton,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核政策项目联合主任

  Craig Allen,美国前驻文莱大使

  Andrew Bacevich,Quincy负责任治理研究所的联合创始人

  Jeffrey A. Bader,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C. Fred Bergste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名誉主任

  Jan Berri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Dennis J. Blasko,1992年至1996年前驻华武官

  Pieter Botteli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访问学者

  Ian Bremmer,欧亚集团主席

  Richard Bush,布鲁金斯学会台湾研究主任

  Jerome A. Cohen,纽约大学法学院美国——亚洲法学院教授主任

  Warren I. Cohen,马里兰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Bernard Cole,前美国海军上尉

  James F. Collins,美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1997-2001)

  Gerald L Curtis,哥伦比亚大学名誉退休教授

  Toby Dalton,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项目联合主任

  Robert Daly,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

  Michael C. Desch,圣母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兼国际安全中心主任

  Mac Destler,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Bruce Dickson,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

  David Dollar,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Peter Dutton,纽约大学法学院美国——亚洲法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职教授

  Robert Einhorn,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负责防扩散的国家助理国务卿(2009-2013)

  Amitai Etzioni,乔治华盛顿大学大学国际事务教授

  Thomas Fingar,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前国家情报分析副主任(2005-2008)

  Mary Gallagher,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兼Lieberthal-Rogel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John Gannon,乔治城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1997-2001)

  Avery Goldstein,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政治与国际关系教授

  Steven M. Goldstein,哈佛大学台湾研究工作室主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David F. Gordon,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顾问;美国国务院前政策规划局局长(2007-2009)

  Philip H. Gordon,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前总统特别助理兼中东协调员,欧洲和欧亚事务助理国务卿

  Morton H. Halperin,国务院政策规划局前局长(1998-2001)

  Lee Hamilton,前国会议员;威尔逊中心主任前主席

  Clifford A. Hart Jr.,前美国驻香港和澳门总领事(2013-2016)

  Paul Heer,乔治华盛顿大学兼职教授;东亚国家情报官员(2007-2015)

  Eric Heginbotham,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Ambassador Carla A. Hills,美国前贸易代表(1989-1993);Hills&Company 国际咨询公司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Jamie P. Horsley,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

  Yukon Huang,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Frank Jannuzi,Maureen和Mike Mansfield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obert Jervis,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教授

  Marvin Kalb,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Mickey Kantor,前商务部长(1996-1997);美国贸易代表(1993-1996)

  Robert Kapp,Robert A. Kapp&Associates公司总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主席;华盛顿国际贸易理事会前主席

  Albert Keidel,乔治华盛顿大学兼职研究生教授;财政部东亚国家办事处前副主任(2001-2004)

  Robert O. Keohane,普林斯顿大学名誉退休国际事务教授

  William Kirby,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研究教授

  Helena Kolenda, Henry Luce Foundation亚洲项目总监

  Charles Kupchan,乔治称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David M. Lampt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前主席

  Nicholas Lardy,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Chung Min Lee,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Herbert Levin,前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政策规划委员会成员

  Cheng Li,布鲁金斯学会John L. Thornton中国中心主任兼高级研究员

  Kenneth Lieberthal,密歇根大学名誉教授;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高级主任(1998--2000)

  Yawei Liu,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

  Jessica Mathews,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杰出研究员

  James McGregor,APCO Worldwide大中华区主席

  John McLaughli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住院杰出学者;中央情报局前副局长兼代理主任(2000-2004)

  Andrew Merth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项目主任

  Alice Lyman Miller,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

  Mike Mochizuki,乔治华盛顿大学日美研究主任

  Michael Nach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国防部全球战略事务助理部长(2009-2010)

  Moises Naim,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杰出研究员

  Joseph Nye,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杰出教授

  Kevin O'Brie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兼东亚研究所所长

  Jean Oi,斯坦福大学中国政治学教授

  Stephen A. Orli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

  William Overholt,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

  Douglas Paal,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

  Margaret M. Pearson,马里兰大学杰出教授

  Peter C. Perdue,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燕京学社社长

  Daniel W Piccuta,美国驻华大使副馆长,代理大使

  Thomas Pickering,美国国务院前任政治事务副部长(1997--2000);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1989-1992)

  Paul R. Pillar,乔治城大学安全研究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Jonathan D. Pollack,布鲁金斯学会John L. Thornton中国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Barry Posen,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主任

  Shelley Rigger,戴维森学院东亚政治学教授

  Charles S. Robb,前美国参议员(1989-2001);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小组委员会前主席;弗吉尼亚州州长(1982-1986)

  Robert S. Ross,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

  Scott D. Sagan,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

  Gary Samore,布兰代斯大学中东研究中心高级执行主任

  Richard J. Samuels,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David Shear,前助理国防部长(2014-2016);前美国驻越南大使

  Anne-Marie Slaughter,国务院前政策规划局局长(2009-2011);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荣誉教授

  Richard Sokolsky,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俄罗斯和欧亚项目非常驻高级研究员

  James Steinberg,前副国务卿(2009-2011)

  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Strobe Talbott,前副国务卿(1994-2001)

  Anne F. Thursto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前高级研究教授

  Andrew G. Walder,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教授

  Graham Webster,斯坦福大学DigiChina项目协调编辑

  David A. Welch,Balsillie国际事务学院研究主席

  Daniel B. Wright,GreenPoint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财政部中国与战略经济对话前执行主任

 

  本文版权归钝角网和中美印象所有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美国“中国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给特朗普总统公开信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