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钝角网”按: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吹响了贸易战的号角,宣布美国将最早于下周对钢铁和铝征收新的关税,其中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这一消息立即被理解成“中美贸易战”打响的象征,实际上,这“对华贸易战第一枪”已经在2017年美国对洗衣机和太阳能板加收关税时被舆论提及多次。对于中国来讲,重要的是维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因为这仍是可能危及中国崛起的重要外交课题。
特朗普宣布,计划对进口钢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铝征收10%关税
中国在美国缔造的世界体系和国际秩序中获益颇多
英雄不问出身,富贵当思缘由。中国当前的成就来自于世界体系的力量,美国设计和主导的战后秩序实质上有利于中国。美国设计的联合国体制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解英法两国的殖民主义霸权,客观上为中国以及苏联提供了合法参与世界事务的特殊舞台。如果外交界还是十九世纪那种老欧洲传统贵族外交圈子,苏联和中国根本挤不进核心圈。当然,美国的平民外交官们当年也是备受这些老欧洲贵族外交官们的歧视,一直到二战前都是如此,为此美国记恨多年。一朝掌权,便不顾一切要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来组织国际社会。为此非要把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而不是日内瓦,当然此举正中苏联下怀,对此大力赞成。
总而言之,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以及WTO,还有以北约为首的各类军事联盟体系,以及输出自由、民主理念和美式价值观的政策,原本都是美国民主党人在二战结束后为了制止战前无序的大国权力政治,标榜美国理念和制度的高明以及美国与老欧洲列强完全不同的大公无私精神才费尽心机设立的。美国为了维护这一套世界体系,花费了无数金钱和精力,在国内培养了一大批相应的体制人和既得利益集团。最后的结果是,养肥了本国的竞争对手,自己克制了实力而没有充分使用,并没有刻意利用规则把好话说尽,好处占尽,坏事做绝。如今眼看着大大小小的盟国长期依靠美国的武力保护和经济优惠而不思进取处处挖墙脚,中国则在美国领导的世界体系下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和最大的贸易国家,进而有了自建体系,分庭抗礼的趋势了,因此美国国内对这样继续这样推行损己利人的外交政策一直是有激烈争议的。
特朗普以生意人特有的精明现实和健全常识,对此这种理想主义者和职业政治与外交官僚的政策极为不满,在竞选过程中,其不仅声称要退出TPP协定,而且连北美自贸区、WTO组织与联合国都在退出之列,而且声称要向北约盟国尤其是被保护的日韩两国收取全额保护费。特朗普作为商人政治家,对精细外交实务的确不在行,但对美国总体的利害得失是极为敏感和精明的。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平等贸易,或者说对等贸易,就美国的实力而言,完全可以一对一双边谈判,横冲直撞来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谈判策略才符合特朗普这种精明强硬生意人的本色,因此他不仅喊停了各国联合起来吃美国大锅饭的TPP进程,而且威胁要退出美国主导和缔造的WTO组织甚至联合国,最后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就是因为这些标榜顾全大局,多边共赢的国际体系实际上是束缚了美国的超强实力,要求美国作为带头大哥,以身作则,自我克制,从而方便了其他国家恶意利用规则漏洞,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中特朗普选举中就特别针对中国喊话,声称要对进口的中国商品收取45%的惩罚性关税和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这反映了中国已经在实质上成为了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
“钝角网”按: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吹响了贸易战的号角,宣布美国将最早于下周对钢铁和铝征收新的关税,其中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这一消息立即被理解成“中美贸易战”打响的象征,实际上,这“对华贸易战第一枪”已经在2017年美国对洗衣机和太阳能板加收关税时被舆论提及多次。对于中国来讲,重要的是维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因为这仍是可能危及中国崛起的重要外交课题。
特朗普宣布,计划对进口钢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铝征收10%关税
中国在美国缔造的世界体系和国际秩序中获益颇多
英雄不问出身,富贵当思缘由。中国当前的成就来自于世界体系的力量,美国设计和主导的战后秩序实质上有利于中国。美国设计的联合国体制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解英法两国的殖民主义霸权,客观上为中国以及苏联提供了合法参与世界事务的特殊舞台。如果外交界还是十九世纪那种老欧洲传统贵族外交圈子,苏联和中国根本挤不进核心圈。当然,美国的平民外交官们当年也是备受这些老欧洲贵族外交官们的歧视,一直到二战前都是如此,为此美国记恨多年。一朝掌权,便不顾一切要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来组织国际社会。为此非要把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而不是日内瓦,当然此举正中苏联下怀,对此大力赞成。
总而言之,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以及WTO,还有以北约为首的各类军事联盟体系,以及输出自由、民主理念和美式价值观的政策,原本都是美国民主党人在二战结束后为了制止战前无序的大国权力政治,标榜美国理念和制度的高明以及美国与老欧洲列强完全不同的大公无私精神才费尽心机设立的。美国为了维护这一套世界体系,花费了无数金钱和精力,在国内培养了一大批相应的体制人和既得利益集团。最后的结果是,养肥了本国的竞争对手,自己克制了实力而没有充分使用,并没有刻意利用规则把好话说尽,好处占尽,坏事做绝。如今眼看着大大小小的盟国长期依靠美国的武力保护和经济优惠而不思进取处处挖墙脚,中国则在美国领导的世界体系下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和最大的贸易国家,进而有了自建体系,分庭抗礼的趋势了,因此美国国内对这样继续这样推行损己利人的外交政策一直是有激烈争议的。
特朗普以生意人特有的精明现实和健全常识,对此这种理想主义者和职业政治与外交官僚的政策极为不满,在竞选过程中,其不仅声称要退出TPP协定,而且连北美自贸区、WTO组织与联合国都在退出之列,而且声称要向北约盟国尤其是被保护的日韩两国收取全额保护费。特朗普作为商人政治家,对精细外交实务的确不在行,但对美国总体的利害得失是极为敏感和精明的。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平等贸易,或者说对等贸易,就美国的实力而言,完全可以一对一双边谈判,横冲直撞来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谈判策略才符合特朗普这种精明强硬生意人的本色,因此他不仅喊停了各国联合起来吃美国大锅饭的TPP进程,而且威胁要退出美国主导和缔造的WTO组织甚至联合国,最后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就是因为这些标榜顾全大局,多边共赢的国际体系实际上是束缚了美国的超强实力,要求美国作为带头大哥,以身作则,自我克制,从而方便了其他国家恶意利用规则漏洞,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中特朗普选举中就特别针对中国喊话,声称要对进口的中国商品收取45%的惩罚性关税和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这反映了中国已经在实质上成为了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
中国需要调整全球战略来避免中美决斗的极端局面
美国今后将以中国为最大对手,这是因为中国当前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对美取而代之的势头,所谓望其项背,可望又可及。当前中国流行的大国崛起叙事和星辰大海预言,与一战前的德国几乎是一个心理模式。处处要与美国海军别苗头,事事要与美国平起平坐,所谓你来得我就去得,你有多少我就要有多少,把对外政策变成了斗气斗勇。严格说来,当前的中国虽然有这些愿景,但却没有相应的实力。与一战前的德国相比,当前的中国在科技创新与核心科技竞争领域的优势并不明显;与鼎盛时期的苏联相比,当前的中国则在意识形态感召力和盟友体系领域还不能相提并论。面对特朗普的执政,中国的战略应对重在调整心态,中国的全球外交布局大调整正在当下,其核心就是主要就是以欧制美,分制英美,高举自由贸易与多边合作的大旗,决不当头,避免成为美国首先遏制与打击的对象。
在特朗普执政的最初一到两年内积极推行的一些措施,总体来说就是针对特朗普对中国的重点关照,中国需要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各种渠道维持与特朗普执政团队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停止在南海和东海方向的积极性外向政策,释放出与美国进行全面有效合作的善意,在文宣上承认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在外交上要主动宣称回到韬光养晦的老路上去,防止特朗普立即在经济与台湾问题上立即对中国采取明确不友好的行动。同时中国应该降低军备竞赛的烈度,以免在财政上和外交上形成冒险态势而骑虎难下养虎噬人。要解决中国的周边问题不在于中国的武力强大与否,而在于周边外交政策的合理性和长期持续性。如果中国打算建立对周边各国的武力优势,目前的军备水平早就足够了,如果中国的武力建设是要以推翻美国的霸权为目标,那目前的投入不仅还远远不够,而且还要看到美国所能调动的世界体系力量远远大于中国。而且,中美两国的军备竞赛是动态的和全面的,随着中国军力建设的力度加大,美国必将进一步放松对日本的管制,鼓励日本加强军备。比如特朗普就针对性的喊话,要求日韩两国发展核武器自卫,表面上是针对朝鲜的核威胁,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
当前中国外交亟需全面改变心态,放弃任何取美而代之的心态,不再针锋相对在东亚对美采取紧逼政策,也不要求中美中分太平洋,划分势力范围,更不能指望以加速建设远洋舰队和航母编队来对美展示实力,以此要求美国尊重中国的力量,这种心态实际上与一战前的德国海军如出一辙。中国应继续坚持全球多边合作机制与全球安全机制,维护好联合国这个阵地,在一切国际论坛和国际组织中高举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大旗,联合欧盟各国及一切可以联合的国家,集体承认美国的领袖地位,承认美国缔造的二战后秩序在东亚继续有效,要求美国继续履行其对世界的领导义务和道德义务,领导反恐怖主义国际联盟,武力打击极端组织,防止美国陷入深度损人利己的孤立主义外交轨道上去,放弃对世界体系的维护,而留下一个天下大乱的烂摊子。
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内自始自终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就是扎紧周边篱笆,以巩固中俄联盟关系为重心。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对俄国表示了极大的善意,而且风闻基辛格这个职业外交捐客为特朗普设计了联俄制中的外交战略,而且最近俄国副总理又别有意味声称中俄两国不是联盟关系,这说明俄美双方都有进行交易牺牲中国的意向,对此中国必须全力应对,防止这样的外交噩梦成真。当然美国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由于外交惯性,一直把俄国当作最大的外交对手,为了东欧小国与俄国斗气斗勇,而没有看到俄国如今实际上是一个衰弱不堪的老旧帝国,只能够尽量在周边地区止损。
对此中国要注意,应该针对性地在蒙古和中亚承认俄国的优势地位和主导作用(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公开承认俄国在前苏联范围内诸国拥有主导性的特殊权力,让俄国在这些地区继续为了追求荣耀而摆出出击姿态,不要过分突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中国的主导地位。俄国是中国永远不能摆脱的地缘政治伙伴,中国在对俄外交中要善于以大事小,以柔克刚,取实利而不慕虚名。总而言之,中国要专注于经济利益的扩展和具体利益上的聚沙成塔,让俄国继续去追求世界帝国气派和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幻象,而俄国是永远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气派和幻象的,只有这样方能避免俄美两国合而谋我。
在东北亚外交格局中,应对日怀柔,继续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韩三国货币互换政策。在东北亚自由贸易区政策设计中,应专注于经济利益的扩展,为此应该把中日韩美俄朝都列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成员,进行深度的利益融合与交换,显示中国的公正无私,防止有任何一方破罐子破摔。
在东南亚外交格局中,坚持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度建设,勿以小利而乱大谋。南海岛屿争端应放在中国与东盟一体化的框架中解决,以联合开发,利益共沾作为导向,以沿岸相关声索各国集体维护南海通道的区域中立,非军事化和自由通道的名义,组建一支排他性的联合巡逻部队,这样就能避免南海岛屿成为国际争端尤其是军事争端的焦点和巧妙拒绝域外大国的刻意搅局。
台湾问题很可能在未来成为中美斗法的焦点,可以考虑让台湾既参与东北亚合作框架,又参与东南亚合作框架,以此显示我方对台的大度与善意,也防止台湾岛内极端深绿势力走投无路破罐子破摔从而在外交内政上铤而走险。
十年到二十年之内都必须要做的措施,就是根据笔者曾经在2002年发表的《运筹帷幄谋及子孙——对中国全球外交战略的一些思索》一文中提出的地缘政治与大国外交框架的主要思路,立足长远,以中俄联盟为基础,打造中俄日、中俄印与中俄法大三角关系。这些大三角关系的构建即便不是为了致力于推翻美国的霸权,也是对美国霸权的有效制衡。这个政策要辩证地看待,如果中国对美没有制衡手段,那么中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就会处于高度不利的地位,如果中国致力于推翻美国的霸权,那么其他国家尤其是其他大国未必会接受中国的领导,而且就地缘政治格局和软硬实力综合对比而言,中国总是不如美国优越。因此,中国要通过构建联盟体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对此要注意满足潜在盟友的特殊需要,比如俄国一向自视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全球外交大玩家,至少要巩固前苏联范围内的势力范围;法国则是盎格鲁国家以外,可以输出一整套价值观与社会秩序的国家,在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而且在非洲大陆拥有特殊利益;印度则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与中国平起平坐,最少都要称霸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日本则是被压抑已久,需要重新开天辟地。这些国家的愿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中国的应对是,充分理解而不加以反对,因为反对既是无效而且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中国应尽量友好跟进至少是友好中立,反正这些国家的利益扩展和力量宣示,总是由美国在负责遏制,这样一来中国就完全可以以虚驭实,以小博大,让美国费钱费力平息这些国家妄想与乱动。最终美国针对中国的单边行动就会受到牵制,反而需要中国的亲密合作。
中国在目前已经卓有成效的“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经济上的投资与收益计算要尽量精打细算。在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的经济利益分布,要学会利益均沾,寻找强有力的利益攸关者,实现真正的共赢。总而言之,一无所求,收益反大,中国在世界上要尽量显得一无所求,事事为他国着想,追求的目标要通过间接调动其他国家的利益追求去达成。而要尽量避免把汉唐盛世,中华复兴,东亚轴心甚至世界领袖这样的炭火篓子戴在头上烧昏脑子,中国应该远离地缘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外交矛盾的中心,埋头经济利益的扩展,最终获得合作联盟内仲裁者和平衡者的优越地位。
从长远来说,中国缔造多个大三角关系就是全球多极化格局的自然逻辑,也是对中国的有效保护。在全球外交布局中,如果能促成他国的追求而自身跟进,这样就能使得自身处在一个能被各方接受的优越位置上,而不是如德国和苏联那样,时刻想称霸天下或者时刻要与美国斗法别苗头。在美国没有耗尽自己的力量,毁灭自己的威信,并且主动或者被动孤立主义以前,中国在当前世界体系下积极进取所获得的利益,实际上都是可逆的。中国的外交部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防止美国主动开启中美对决的状态,悠悠万事,以此为大,由此可见一代战略大家邓公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战略的英明。所谓的战略,所谓的路线,就是要管用五十年到一百年,否则的话就仅仅是应付临时事件的急就章而不是一种“服务于长远历史的高瞻远瞩(戴高乐将军语)。
作者系湖南社科院研究员,原题《剖析特朗普执政以及中国的战略应对》,本文为内容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