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道路?之前可能也不是这样的状态,是有历史事件出现,罗马军队打进来,圣殿被摧毁,圣殿被摧毁以后,先知的时代结束了。过去犹太人有自己的国王,有自己的大祭司,就是有领袖的,随着圣殿被摧毁,犹太王国覆灭,犹太民族进入了一个无政府、无权威的时代,宗教上就是进入了拉比时代,之前叫先知时代。在拉比时代,就是没有伟大领袖了,只有靠“贤人”来争鸣。在犹太教规里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事情,就是禁止单独学习,他们在犹太教里面的“哈佛”就是密尔经学院,密尔经学院有2000人到了中国的上海,还在上海待过若干年,拉比见到中国人都非常激动,说,“我们的密尔还有2000人在你们那儿学习过”。寒窗苦读是不允许的,自己一个人读书不允许。所有学习要靠争辩、辩论获得知识。
《塔木德》第一页
犹太最经典的著作是《塔木德》,一共是40册这么厚的本。《塔木德》和《圣经》有什么不同?《圣经》是上帝给犹太人写下来的,写给他们的,传给犹太人的,但是拉比说上帝对摩西,还有教外别传,偷偷耳语两句。还有口传《圣经》,犹太教的规矩是不允许背诵,犹太教的祈祷,不管背得多烂熟,必须拿本祈祷,不能背诵,口传的《圣经》是不允许写下来的,这都是最初的规矩。但是现在,口传《圣经》比书写《圣经》厚得多,书写《圣经》一小本,口传《圣经》有40本书,《塔木德》就是口传《圣经》,它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密释纳,一部分是革马拉。
什么是密释纳?密释纳就是这些先知对于我们口传《圣经》的某一句话的解读和争论。革马拉是什么?革马拉是对于先贤的这些政论后面的大拉比们、著名拉比们的解读和争论。打个比方,密释纳是关于《道德经》的问题,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对于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争论。革马拉就是朱熹、王阳明对于孔子、孟子的争论的争论。整个争论一共有2711页,每天读一页,他们的规矩是每天读一页,不能每天读两页,每天也读不了两页,因为太难了。张平教授翻译的《塔木德》,有非常强的逻辑争辩,比如说安息日不能工作,有一个拉比问,安息日能不能救火?拉比说有7种情况能救火,还有15种情况不能救火,为什么不能救火?大家就开始争论。这些东西是一个逻辑,非常强的,我可以说是史上最强的逻辑训练、规则的训练、规则意识的训练。
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大家都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里犹太人最多,为什么?经济学奖,我一开始以为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嘛;不是,物理学奖是排第二,第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犹太人比例是最高的,为什么?《圣经》高高在上,《塔木德》就像是和现实生活的连接,是《圣经》通向现实生活的各种连接。
我碰到一个大律师,他说基本读完《塔木德》之后,法学院就不用去了,为什么?法律精神全是我们那儿来的,比如说,为什么你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能作为证据?《塔木德》早说了,因为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能自证,不能判断你的证词严重是真还是伪,所以所有听说的东西都不能成为证据。他说,我们那套规则、那套东西熟悉了,律师根本不用学。
在犹太教历史上最重要的“蛇炉之辩”,是什么?就是用小碎片砌成一个炉子,犹太人的食品有一个规则,他们不是叫“清真”还是不“清真”,他们叫“洁食”还是不是“洁食”。我认为犹太人那套“洁食”的准则是在2000年前那种低下的公共卫生水平下的食品安全守则,比如说饭前要洗手,这就是犹太人的基本规则,多少传染病是吃饭前不洗手造成的?不许吃海鲜(虾、贝壳),只能吃带鳞和带鳍的鱼,不能吃海鲜,为什么?海鲜吃了容易中毒,今天我们如果食物中毒,可以去医院吃片黄连素就好了,在那个年代小命可能就没了。为什么不能吃猪肉?因为在埃及曾经发生过比较大范围的猪瘟。“蛇炉之辩”是什么?这个炉子如果曾经被污染了,做了不洁的食物,比如做了猪肉,这个炉子还能不能做我们的洁食?就有这个争论,拉比就开始争论。
有一个拉比叫以利以谢,这个拉比是极其权威的,在这些拉比里面有非常大的学问。很多人以为以利以谢代表上帝解释《圣经》,没想到其他拉比不买账。大家跟他争议,提出不同意见。然后以利以谢就拿出杀手锏:这样,我让上帝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上帝就派人传神音,说他(以利以谢)代表我的意思。没想到其他拉比还是不买账,说上帝说的也不好使,为什么?上帝为什么给我们这本《圣经》?就是让我们按照《圣经》上面说的办,《圣经》上说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我们只有靠争辩,少数服从多数,大家表决才能说明什么是真理。最后投票,这个拉比就变成少数派,被赶出来了。这是犹太最重要的“蛇炉之辩”。
在犹太教历史上,推崇的就是一种争辩、质疑的传统,而且在他们的传统里面是没有绝对真理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既支持又反对同一件事。《塔木德》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P和非P同时为真,命题也为真。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拉比在犹太社会里就是法官的职能,一位邻居吵架去找拉比评理,A说,B偷我们家东西,这个人太坏了,拉比说你是对的。B说,A说的都是错的,我根本没有,反而是他特别小气、特别吝啬。拉比说B,你是对的。他们俩都走了。怎么可能呢?一个人同时说A也是对的,B也是对的?这就是犹太的平衡逻辑,他没有一个绝对绝对的真理和绝对绝对的权威,这就是犹太教几千年历史下形成的特殊的这么一个传统。
我们禅宗靠领悟,我觉得犹太教是靠争议。禅宗通过念一句话,老寻思一句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念佛是谁,谁在念佛、哪个细胞在念佛,谁在指挥这个细胞,这是在质疑中领悟。这是禅宗和犹太教共同的特点。
犹太教的争辩传统也有弊端,全民批判性思维。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面,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制造力,生产线没有办法组织工作。但是相反的,在这个状态下,就可能比较适合组织创新,用跳脱的思维发展创新的产业。但是在以色列这样以创新为标签的国度能从事创新行业的人口也只有1%左右,毕竟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从事一些普通的工作。对于以色列的社会现在存在的问题,我的感受是建设特别慢,网速特别差。
再就是服务的效率特别低,不管是去酒店还是去机场,服务效率都非常低。由于中国人普遍强调做题、背诵、记忆,绝大多数的受教育者具备了应知应会的基本功。而有了应知应会这些基本功的时候从事制造业、服务业效率就提高了。而在犹太人那里提倡质疑、辩论、争辩,这些东西有利于培养爱因斯坦,在培养爱因斯坦的同时也耽误了不少人,毕竟爱因斯坦是社会中的少数。所以我觉得犹太的教育也在现实生活当中造成了社会问题。
刚刚说到犹太教和犹太教育的问题,前面是非常关键的,后面主要是结论的部分。说到犹太教,在整个的这样一个几千年历史的质疑和争辩的传统,它带来了什么?这个民族这样一个几前年形成的不断积聚的能量,内部的、内在的能量突然有一天爆发出来是什么状况?这个就是犹太人历史上最重要的哈斯卡拉运动,就是拿破仑上台之后提出人人平等,不管是基督角度、天主教徒,还是犹太人,可以走出去上大学,历史上第一次的平等运动,这个时候出现一大批犹太人开始离开,比如马克思的父亲就叛教了,就是从犹太教,他原来是拉比,改信了路德教,就是基督教的路德派。而且我发现不止一个,我统计了一下,1900年到1933年,就是到希特勒上台的时候,一共有30位犹太裔科学奖的得主,其中27位是改了宗的,从犹太教的教派转向了其他教派,当然主要是基督教。
但是这种千年犹太争辩传统,质疑这种思想,这种思维方法聚集了巨大的能量,突然在各个领域内爆发,这也就是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为什么看到这几百年里面犹太人在各个领域,科学、艺术、政治领域都是独领风骚,就是一个被炼了几千年的巨大的能量块突然爆发了,他们在科学领域变成了爱因斯坦,他们在艺术领域变成了门德尔松,他们在政治领域变成了马克思、变成了托洛斯基,他们在各个领域开始爆发。有个女明星叫拉玛,是德国的一个艳星,Wi-Fi居然就是她发明的,今天的记录仍然是这个人发明的Wi-Fi,一个女演员都能发明Wi-Fi,(犹太)的训练方法内核的力量开始迸发。
我的结论是三元和合的模式,宗教和教育的结合,是三元创新模式。
三、以色列会成为中国的“科技港”吗?
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科技教育的封锁,以色列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科技进口,甚至教育的门户呢?
第一,我觉得以色列具备这样的优势。以色列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全球的犹太科技家是一张网,以色列就是800万人6所大学,但是以色列的全球犹太人科学家是一张网,犹太人的团结很难想象。
举一个例子,在每个安息日(周五晚上太阳落山到第二天太阳落山以后升起三个星)一共25个小时,在25个小时里面,在周五的晚餐全世界的犹太人把《圣经》分成52个部分,每天晚上讨论一章,全球教派都是统一的,不管在英国、非洲、以色列,所有人在这个晚上讨论的都是这一个章节。一共2711页,全球犹太人读的都是这一页,今天开始哪一天结束都是规定好的,这是一张网,一个频率上,同频共振的,全球犹太人在餐桌上讨论的都是这一个章节,天然有这种联系。而犹太的科学家,不光在以色列的,他跟在美国哈佛、波士顿的科学家可以是亲戚,可以是同学,可以是师生,他们完全是一张网。在以色列碰到的科学家都是全球最优秀的顶尖的科学家。
以色列也面临着人才和技术的流失问题,因为你知道以色列虽然人均GDP很高,大概4万美金,但是毕竟国家小,就像北京市这么大一个GDP总量(的国家)要跟旁边周边那么多国家打仗,它的军事投入、国防投入这么大,对它的实验室投入相应就不足,我去他们的实验室看我都很惊讶,比中国的实验室要差很多,经费短缺。例如,哈姆森德是以色列的国宝级教授,向以色列的科学基金申请一个项目,做老人为什么更容易染上新冠病毒的研究。他说申请5万美金,需要一年半。国宝级的教授申请5万美金的东西要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个国家整体的财力、在科技上的投入还是捉襟见肘的。
我们看到一个以色列的车联网软件,就是车辆行驶安全的软件,140亿美金卖给英特尔,作为英特尔汽车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交易所交易值60亿美金,因为在小的市场交易中只值那个数,但是到全球市场范围内就不止这个钱了,它缺乏足够的市场容量、缺乏足够的投入,而这个东西恰好是中国的长处,而同时中国和以色列没有信仰冲突,中国佛教跟它没有什么冲突,全世界所有国家几乎都有排犹的历史、反犹的历史,反犹、排犹不是希特勒发明的,只是希特勒把它做得更为极端。犹太人在全世界都存在,在中国却“消失”了。沙特有一句话,犹太人是被歧视他们的他者逼出来的,中国没人逼他们,他们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当官。
所以我觉得正是因为中国没有歧视,所以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中以之间的科技协作,最大的协作方面是什么呢?犹太人擅长“0到1”,即从没有到有,所有人都说光线是直的,爱因斯坦说光线可以弯;所有人都说时间是均匀流动的,而爱因斯坦说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我觉得中国就有最好的实验室、最低成本的科研人员、最大的应用场景;如何和犹太的最强大脑结合?这是我们的探索方向,我们想利用犹太人的最强大脑来攻克中国的乙肝,中国乙肝有1亿多人,美国人不研究,欧洲人不研究,因为他们不得这个病。我们如何利用犹太人的最强大脑,和我们中国的应用场景结合,能够做一个“0到1”的创新。所以我说犹太人的聪明,加上中国最勤奋的科学家结合起来,然后从0到1,再到10。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本文系民智国际研究院院长陈明键先生2020年11月29日在犹太教育探秘:三元和合的犹太教育》研讨会上的演讲整理稿
导语
我今天要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三元和合的犹太教育”。“三元和合”是我自行想象的词,一般的教育是说“二元和合”。
在以色列一年多的访学生活中,我访问了100多位各界人士,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大学校长、中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特殊教育的校长,还有妈妈,很多奶奶、祖奶奶,甚至基督教的牧师,还有穆斯林。在与他们的讨论中,我感觉到可能对于犹太人来说,是犹太教育、犹太教教义影响下的教育模式带来了以色列的创新力发展,而这种创新发展的动力正是宗教和教育体制的混合体。关于这个混合体我们可以称之为“犹太式的教育”,也正是它帮助犹太人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几百年来的巨大的成就。
除此之外,我也想谈一谈对另外一个问题的看法,即在今天中美特殊的历史较量时期,以色列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上面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特殊作用?
一、何谓犹太教育?
特拉维夫大学著名教授张平有这样一句话,我也把它作为我纪录片的片头,他说:“希腊文明是求真的,中国的儒家文明是求道的,而犹太文明是用求真的方式来求道。”
希腊文明是一种科学精神,是基于逻辑、假设、验证,这样的一套逻辑体系,此乃希腊文明的基础。
中国儒家文明是求道的,简单来说就是判断事情的对与错、正义还是非正义、善还是恶,是类似这样的一种判断。那么犹太文明是什么?它是求道,是求在现实生活中的善、正义。这种求道要用一种逻辑的、辩论的、质疑的方式来追求生活中的正义、成为君子。
那么犹太文明为什么会这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整个犹太文明极大的受到了希腊文明的影响。众所周知,在公元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希腊化”就是当时在整个地中海地区,甚至包括中东地区的一种“全球化”形式。
如果说今天美国好莱坞思想影响全球,那么在那个时候,在整个欧洲、地中海,包括非洲,“希腊”就是像美国好莱坞一样的文化,而这种强势文化影响了整个周边地区。有人认为,包括印度文明,印度教后来的发展,都是受到了这种争辩、逻辑传统的影响,即都是受到了希腊的影响。
二、为什么犹太人聪明又富有?
中国人都觉得犹太人要么很富有,要么很聪明。那么我们就先谈谈聪明的问题。
我刚到以色列的时候,我一度认为犹太人聪明的原因是基因。为此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基因使得犹太人如此聪明?其中有一个基因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基因就是DRD4,即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受体这个基因如果在第七、第二号位点上产生突变的话,这个人对多巴胺接受就不敏感,对多巴胺接受不敏感会造成什么?就是老是闷闷不乐的心情,快乐不起来。而第七、第二号位点上突变的人,他就一定要去猎奇,才能高兴起来,他一定要走向诗和远方。他待在家里是不行的,待在村里就很难受,所以我们会发现地球上什么地方的人DRD4第二、第七号位点上出现得最多?在南美,科学家发现智利和秘鲁70%多的人DRD4的这个基因上有突变,那么这说明什么?他们走得最远,人类从非洲走出来,他们走到南美洲,他们是走得最远的人,这是远走的基因。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基因在犹太人中比例实际上并不高,90年代有人就曾对犹太人的相关基因做过普查,调查人员发现这个基因突变比例并不高。
所以后来我想会不会是表观遗传的原因?
什么叫表观遗传?我们身上所有的组织都是同一个遗传基因、遗传密码发育而来的。比如说我们的头发和我们的手指头,蛋白不一样,但是遗传的基因跟密码本是一样的,都是一个DNA,如果化验人的头发和化验人的皮屑实际上得到是一样的DNA,但是为什么DNA是一样的呢?这个密码本来一样,但到了后来为什么发育成的组织却不一样呢?一个发育成了头发,一个发育成了手指头。他们叫做注解不一样、开关不一样,这个开关打开了,发育成了头发,那个开关打开了,发育成了手指头。哈姆森德提出了开关的作用,(他)早就应该被授予诺贝尔科学奖,后来我和这个老头成了好朋友,我就问他(表观遗传)意味着什么?他讲的是大概是后天的遗传,DNA是先天遗传,从父母那儿带来的,这个是后天遗传,假定性开关容易被后天的环境所影响,所以形成了后天遗传的系统。
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叫做“冬日饥荒”,在1942年的冬天,很多犹太人为逃避德国人的追杀躲到山里去,他们没有吃的。在“二战”以后,这些人发现他们的孩子这一代和他们的孙子这一代都出现了糖尿病和肥胖症。这是后天影响,不是先天影响,他们人生的那段经历,寒冷的冬天的经历使他们造成在第二代、第三代的身体性能的变化。表观遗传,他们的饮食也好,学习习惯也好,这些东西被遗传了下来。
有一次我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哈姆森德教授,他说当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时候,来自父母双方的这一套表观遗传系统同时消失,一套新的系统就产生了。如果既不是遗传原因,也不是表观遗传原因,那是什么原因?相关研究曾经让我一度很迷茫。但是随着我越来越深入地和他们在生活中的接触,我突然发现宗教与这种科学的特殊关系。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Roger Kornberg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我们公司的董事,他的父亲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次在上海召开全球顶尖科学家会议,他是会议主席,我们一共请来了61个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全是他请的,因为父子两代都是,所以跟诺贝尔奖获奖者关系很好。Roger Kornberg就是我们的主席,专门把他从耶路撒冷接来。
第二个是Robert Aumann是博弈论提出者。他提出的博弈论是:你做出的对策要考虑别人对你的对策的对策,当你做对策的时候要考虑别人对你做对策的对策,大概博弈论是这个意思,当我做决定我要考虑对美国怎么样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美国对你的对策的对策。
我采访他们,问一个共同的问题,什么问题?就说DNA30个纳米,在30个纳米这么大的空间长度里存储了30亿对碱基信息,就是30G,30G的信息存在这么小的(空间)里面,是人造的还是上帝造的?
Roger说是进化带来的,自然界进化选择的东西,变成DNA这么小(空间)存这么多的信息,人造的起码得这么大,那是30纳米,人造再细也得30厘米。Robert说如果上帝要做一个桌子得需要锤子和钉子,进化就是上帝的锤子,上帝用进化这种工具来创造了DNA。
我又问表观遗传学之父,我说他们俩一个是这么说的,一个是这么说的,你怎么说?他说你看看,他们俩都说了,我还能比他们更聪明吗?他们是全世界更聪明的脑袋,我还能比他们更聪明吗?Roger是非宗教,Robert是极端宗教的。我说你什么答案?他说,宗教和科学回答的是两个问题,科学回答的是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宗教告诉我们的是世界应该怎样,我们如何获得幸福。它们回答的不是一个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到此就有一个基本的结论了,但是我发现犹太教非常大的一个特点,它是一个以教育为根本的宗教,它是以教为宗的宗教。为什么这么说呢?宗教通常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奉爱,一个是智慧。什么是奉爱?大多数信佛的善男信女都是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奉爱大多是这样,基督教也是这样,主啊、慈悲、祈祷,都是这样,人就像牛羊种牲,牧师像牧羊一样来牧人,奉爱、信奉,一心信奉的方式是全世界宗教的主流。极少部分是智慧的,比如中国的禅宗,中国禅宗不拜佛、不烧香,也不磕头,它靠辩论、靠讥讽、靠体悟,也不持戒的,这种方式是少部分宗教信徒的状况,而犹太教就是这么一条智慧的道路。
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道路?之前可能也不是这样的状态,是有历史事件出现,罗马军队打进来,圣殿被摧毁,圣殿被摧毁以后,先知的时代结束了。过去犹太人有自己的国王,有自己的大祭司,就是有领袖的,随着圣殿被摧毁,犹太王国覆灭,犹太民族进入了一个无政府、无权威的时代,宗教上就是进入了拉比时代,之前叫先知时代。在拉比时代,就是没有伟大领袖了,只有靠“贤人”来争鸣。在犹太教规里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事情,就是禁止单独学习,他们在犹太教里面的“哈佛”就是密尔经学院,密尔经学院有2000人到了中国的上海,还在上海待过若干年,拉比见到中国人都非常激动,说,“我们的密尔还有2000人在你们那儿学习过”。寒窗苦读是不允许的,自己一个人读书不允许。所有学习要靠争辩、辩论获得知识。
《塔木德》第一页
犹太最经典的著作是《塔木德》,一共是40册这么厚的本。《塔木德》和《圣经》有什么不同?《圣经》是上帝给犹太人写下来的,写给他们的,传给犹太人的,但是拉比说上帝对摩西,还有教外别传,偷偷耳语两句。还有口传《圣经》,犹太教的规矩是不允许背诵,犹太教的祈祷,不管背得多烂熟,必须拿本祈祷,不能背诵,口传的《圣经》是不允许写下来的,这都是最初的规矩。但是现在,口传《圣经》比书写《圣经》厚得多,书写《圣经》一小本,口传《圣经》有40本书,《塔木德》就是口传《圣经》,它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密释纳,一部分是革马拉。
什么是密释纳?密释纳就是这些先知对于我们口传《圣经》的某一句话的解读和争论。革马拉是什么?革马拉是对于先贤的这些政论后面的大拉比们、著名拉比们的解读和争论。打个比方,密释纳是关于《道德经》的问题,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对于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争论。革马拉就是朱熹、王阳明对于孔子、孟子的争论的争论。整个争论一共有2711页,每天读一页,他们的规矩是每天读一页,不能每天读两页,每天也读不了两页,因为太难了。张平教授翻译的《塔木德》,有非常强的逻辑争辩,比如说安息日不能工作,有一个拉比问,安息日能不能救火?拉比说有7种情况能救火,还有15种情况不能救火,为什么不能救火?大家就开始争论。这些东西是一个逻辑,非常强的,我可以说是史上最强的逻辑训练、规则的训练、规则意识的训练。
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大家都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里犹太人最多,为什么?经济学奖,我一开始以为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嘛;不是,物理学奖是排第二,第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犹太人比例是最高的,为什么?《圣经》高高在上,《塔木德》就像是和现实生活的连接,是《圣经》通向现实生活的各种连接。
我碰到一个大律师,他说基本读完《塔木德》之后,法学院就不用去了,为什么?法律精神全是我们那儿来的,比如说,为什么你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能作为证据?《塔木德》早说了,因为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能自证,不能判断你的证词严重是真还是伪,所以所有听说的东西都不能成为证据。他说,我们那套规则、那套东西熟悉了,律师根本不用学。
在犹太教历史上最重要的“蛇炉之辩”,是什么?就是用小碎片砌成一个炉子,犹太人的食品有一个规则,他们不是叫“清真”还是不“清真”,他们叫“洁食”还是不是“洁食”。我认为犹太人那套“洁食”的准则是在2000年前那种低下的公共卫生水平下的食品安全守则,比如说饭前要洗手,这就是犹太人的基本规则,多少传染病是吃饭前不洗手造成的?不许吃海鲜(虾、贝壳),只能吃带鳞和带鳍的鱼,不能吃海鲜,为什么?海鲜吃了容易中毒,今天我们如果食物中毒,可以去医院吃片黄连素就好了,在那个年代小命可能就没了。为什么不能吃猪肉?因为在埃及曾经发生过比较大范围的猪瘟。“蛇炉之辩”是什么?这个炉子如果曾经被污染了,做了不洁的食物,比如做了猪肉,这个炉子还能不能做我们的洁食?就有这个争论,拉比就开始争论。
有一个拉比叫以利以谢,这个拉比是极其权威的,在这些拉比里面有非常大的学问。很多人以为以利以谢代表上帝解释《圣经》,没想到其他拉比不买账。大家跟他争议,提出不同意见。然后以利以谢就拿出杀手锏:这样,我让上帝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上帝就派人传神音,说他(以利以谢)代表我的意思。没想到其他拉比还是不买账,说上帝说的也不好使,为什么?上帝为什么给我们这本《圣经》?就是让我们按照《圣经》上面说的办,《圣经》上说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我们只有靠争辩,少数服从多数,大家表决才能说明什么是真理。最后投票,这个拉比就变成少数派,被赶出来了。这是犹太最重要的“蛇炉之辩”。
在犹太教历史上,推崇的就是一种争辩、质疑的传统,而且在他们的传统里面是没有绝对真理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既支持又反对同一件事。《塔木德》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P和非P同时为真,命题也为真。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拉比在犹太社会里就是法官的职能,一位邻居吵架去找拉比评理,A说,B偷我们家东西,这个人太坏了,拉比说你是对的。B说,A说的都是错的,我根本没有,反而是他特别小气、特别吝啬。拉比说B,你是对的。他们俩都走了。怎么可能呢?一个人同时说A也是对的,B也是对的?这就是犹太的平衡逻辑,他没有一个绝对绝对的真理和绝对绝对的权威,这就是犹太教几千年历史下形成的特殊的这么一个传统。
我们禅宗靠领悟,我觉得犹太教是靠争议。禅宗通过念一句话,老寻思一句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念佛是谁,谁在念佛、哪个细胞在念佛,谁在指挥这个细胞,这是在质疑中领悟。这是禅宗和犹太教共同的特点。
犹太教的争辩传统也有弊端,全民批判性思维。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面,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制造力,生产线没有办法组织工作。但是相反的,在这个状态下,就可能比较适合组织创新,用跳脱的思维发展创新的产业。但是在以色列这样以创新为标签的国度能从事创新行业的人口也只有1%左右,毕竟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从事一些普通的工作。对于以色列的社会现在存在的问题,我的感受是建设特别慢,网速特别差。
再就是服务的效率特别低,不管是去酒店还是去机场,服务效率都非常低。由于中国人普遍强调做题、背诵、记忆,绝大多数的受教育者具备了应知应会的基本功。而有了应知应会这些基本功的时候从事制造业、服务业效率就提高了。而在犹太人那里提倡质疑、辩论、争辩,这些东西有利于培养爱因斯坦,在培养爱因斯坦的同时也耽误了不少人,毕竟爱因斯坦是社会中的少数。所以我觉得犹太的教育也在现实生活当中造成了社会问题。
刚刚说到犹太教和犹太教育的问题,前面是非常关键的,后面主要是结论的部分。说到犹太教,在整个的这样一个几千年历史的质疑和争辩的传统,它带来了什么?这个民族这样一个几前年形成的不断积聚的能量,内部的、内在的能量突然有一天爆发出来是什么状况?这个就是犹太人历史上最重要的哈斯卡拉运动,就是拿破仑上台之后提出人人平等,不管是基督角度、天主教徒,还是犹太人,可以走出去上大学,历史上第一次的平等运动,这个时候出现一大批犹太人开始离开,比如马克思的父亲就叛教了,就是从犹太教,他原来是拉比,改信了路德教,就是基督教的路德派。而且我发现不止一个,我统计了一下,1900年到1933年,就是到希特勒上台的时候,一共有30位犹太裔科学奖的得主,其中27位是改了宗的,从犹太教的教派转向了其他教派,当然主要是基督教。
但是这种千年犹太争辩传统,质疑这种思想,这种思维方法聚集了巨大的能量,突然在各个领域内爆发,这也就是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为什么看到这几百年里面犹太人在各个领域,科学、艺术、政治领域都是独领风骚,就是一个被炼了几千年的巨大的能量块突然爆发了,他们在科学领域变成了爱因斯坦,他们在艺术领域变成了门德尔松,他们在政治领域变成了马克思、变成了托洛斯基,他们在各个领域开始爆发。有个女明星叫拉玛,是德国的一个艳星,Wi-Fi居然就是她发明的,今天的记录仍然是这个人发明的Wi-Fi,一个女演员都能发明Wi-Fi,(犹太)的训练方法内核的力量开始迸发。
我的结论是三元和合的模式,宗教和教育的结合,是三元创新模式。
三、以色列会成为中国的“科技港”吗?
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科技教育的封锁,以色列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科技进口,甚至教育的门户呢?
第一,我觉得以色列具备这样的优势。以色列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全球的犹太科技家是一张网,以色列就是800万人6所大学,但是以色列的全球犹太人科学家是一张网,犹太人的团结很难想象。
举一个例子,在每个安息日(周五晚上太阳落山到第二天太阳落山以后升起三个星)一共25个小时,在25个小时里面,在周五的晚餐全世界的犹太人把《圣经》分成52个部分,每天晚上讨论一章,全球教派都是统一的,不管在英国、非洲、以色列,所有人在这个晚上讨论的都是这一个章节。一共2711页,全球犹太人读的都是这一页,今天开始哪一天结束都是规定好的,这是一张网,一个频率上,同频共振的,全球犹太人在餐桌上讨论的都是这一个章节,天然有这种联系。而犹太的科学家,不光在以色列的,他跟在美国哈佛、波士顿的科学家可以是亲戚,可以是同学,可以是师生,他们完全是一张网。在以色列碰到的科学家都是全球最优秀的顶尖的科学家。
以色列也面临着人才和技术的流失问题,因为你知道以色列虽然人均GDP很高,大概4万美金,但是毕竟国家小,就像北京市这么大一个GDP总量(的国家)要跟旁边周边那么多国家打仗,它的军事投入、国防投入这么大,对它的实验室投入相应就不足,我去他们的实验室看我都很惊讶,比中国的实验室要差很多,经费短缺。例如,哈姆森德是以色列的国宝级教授,向以色列的科学基金申请一个项目,做老人为什么更容易染上新冠病毒的研究。他说申请5万美金,需要一年半。国宝级的教授申请5万美金的东西要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个国家整体的财力、在科技上的投入还是捉襟见肘的。
我们看到一个以色列的车联网软件,就是车辆行驶安全的软件,140亿美金卖给英特尔,作为英特尔汽车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交易所交易值60亿美金,因为在小的市场交易中只值那个数,但是到全球市场范围内就不止这个钱了,它缺乏足够的市场容量、缺乏足够的投入,而这个东西恰好是中国的长处,而同时中国和以色列没有信仰冲突,中国佛教跟它没有什么冲突,全世界所有国家几乎都有排犹的历史、反犹的历史,反犹、排犹不是希特勒发明的,只是希特勒把它做得更为极端。犹太人在全世界都存在,在中国却“消失”了。沙特有一句话,犹太人是被歧视他们的他者逼出来的,中国没人逼他们,他们可以参加科举、可以当官。
所以我觉得正是因为中国没有歧视,所以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中以之间的科技协作,最大的协作方面是什么呢?犹太人擅长“0到1”,即从没有到有,所有人都说光线是直的,爱因斯坦说光线可以弯;所有人都说时间是均匀流动的,而爱因斯坦说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我觉得中国就有最好的实验室、最低成本的科研人员、最大的应用场景;如何和犹太的最强大脑结合?这是我们的探索方向,我们想利用犹太人的最强大脑来攻克中国的乙肝,中国乙肝有1亿多人,美国人不研究,欧洲人不研究,因为他们不得这个病。我们如何利用犹太人的最强大脑,和我们中国的应用场景结合,能够做一个“0到1”的创新。所以我说犹太人的聪明,加上中国最勤奋的科学家结合起来,然后从0到1,再到10。
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